2017-12-12
,离现在 7
年 3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人 是 高 度 社 會 化 的 群 體, 孩 子 從
年幼就開始跟父母、手足互動,到了入
學年紀,想要融入團體以及經營人際關
係的需求也增加。當孩子具備較佳的人
際互動能力,可以預期,孩子在學校適
應和同儕接納度都會比較好,連帶地,
孩子也能建立比較正向的自我概念和自
信。那麼,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該如何
培養呢?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林其瑾
家庭足夠的安全感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面臨需要和家
長分開的情境,會緊張不安,這是相當
正常、也很本能的反應;隨著孩子漸漸
熟悉環境或是年紀漸長,這樣的擔心通
常會逐漸緩解。須留意的是,有些孩子
卻持續呈現「分離焦慮」
,持續退縮或黏
在家長身旁,無法跟外界開啟或建立關
係,甚至難以順利地上學或是交友。因
此,一個孩子要能夠向外接觸或探索外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兒 童 專 欄
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界,需要的條件是照顧者或家庭提供足
夠的支持和穩定感,孩子在心理上感到
安全,這種內在的安全感能讓孩子有足
夠的信心和勇氣踏出第一步,這也是人
際互動的基石。
除 了 提 供 給 孩 子 一 個 穩 定、 溫 暖
而且親密的家庭關係,很重要的是,家
長能夠敏感而適時地回應孩子的情緒需
求,當孩子能保持比較穩定、正向的情
緒,在跟他人相處上也就愉快多了。
溝通表達能力
溝通表達能力在人際互動是不可或
缺的。有些孩子的語言發展遲緩,可能
受到口語表達的限制而影響人際互動的
品質;也有一些孩子雖然語言發展並無
遲緩,但是並不習慣或是不知道如何表
達意見,另外一些孩子則是表達過於直
接或不加修飾,因此影響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可以先尋求語言治療。如果孩子沒有語
言遲緩的問題,而是不敢表達或是表達
不 適 切, 家 長 可 以 透 過 情 境 模 擬 的 方
式,讓孩子練習正確的表達。例如:孩
子想要跟人互動卻不知道怎麼開始,可
以先用「演戲」的方式讓孩子習慣,由
家長扮演別的孩子,鼓勵孩子靠近並練
習表達邀請或詢問「可以一起玩嗎?」
也可以鼓勵孩子先從介紹自己的玩具開
始「你看我的…」以開啟互動。若是孩
子的表達過於直率,家長也可以示範並
引導孩子更合適的表達方式。
有句成語說「假戲真做」
,當孩子能
在一次次模擬的情境中做出正確的溝通
表達,面對真實的人際情境時,孩子也
就能「自動化」地展現溝通行為。
從遊戲中學習人際互動能力
遊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相當重要
的一部分,遊戲對於孩子的助益遠比我
們想像得多。對孩子而言,玩遊戲的過
程,不只是展現創造力或想像力,也是
一種宣洩壓力、抒發情緒,以及獲得控
制感的方式,也就是說,玩遊戲對於孩
子的情緒調節和獲得掌控感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父母與孩子一起遊戲或是玩玩
具的過程,其實也是練習人際互動很好
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對於輪流
或是等待的概念或習慣仍未建立,或是
vol.145.2017.12月
20
Health Network
台大
醫網
孩子的衝動性高會急著動手,可透過一
起玩
123 木頭人、鬼抓人、大風吹,以
及撲克牌、桌遊…等遊戲,來讓孩子學
會控制衝動性並且練習等待,家長也可
從中教導孩子一些自我控制的策略,包
括:先思考
觀察、再行動,或是透過
數數來度過等待的時間。
另 外, 有 一 些 孩 子 相 當 看 重 輸 贏
或是不服輸,家長在遊戲中不用急著要
讓孩子體驗輸的感覺,而是先讓孩子小
贏、平手。重點在於家長要能強調遊戲
開心歡樂的氣氛,家長也要身教,即使
家長輸了仍然不放棄、努力嘗試,而且
保持心情愉快,讓孩子覺得輸並不可怕;
幾次之後,可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稍微
落後、最後結果仍險勝,甚至讓孩子有
一次輸的體驗,繼續保持歡樂氣氛,刻
意忽略孩子輸的事實,會有助於慢慢削
弱孩子怕輸的焦慮。
扮家家酒或是假扮遊戲也有助於孩
子學習觀點轉換、體會別人的立場或感
受,或是學習跟別人合作。家長與孩子遊
戲時,不只是制式地演出固定劇本,在劇
情中加入一些變化球,讓孩子臨時學習
溝通表達和意見妥協,例如:孩子扮演
廚師,學會等待客人點菜、瞭解客人的喜
好;孩子扮演醫療人員,也學會要安撫病
人的情緒;孩子扮演老師,面對學生不專
心聽,自己會感受到不被尊重。
人際互動是一門「做中學」的學問,
從家庭成員的溝通、親子遊戲開始著手
練習,日常生活也提供孩子豐富的人際
互 動 經 驗, 讓 孩 子 有 機 會 接 觸 團 體 生
活,都有助於孩子提升人際互動的能力。
2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兒 童 專 欄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