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离现在 9 年 5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鴻門宴〉學習單
姓名: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 分數: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一、注音國字:
1. 「鯫」生:
2. 「卮」酒:
3. 「從」百餘騎:
4. 「數」目項王:
5. 「亞」父:
6. 交「戟」:
7. 目「眥」:
8. 「参乘」:
9. 切而「啖」之:
10. 刀「俎」:
11. 「砧」板:
12. 「酈」山:
13. 「閒」行:
14. 「桮」杓:
二、基礎字形:
1. 「ㄗㄡ」生:
2. 「ㄓ」酒:
3. 刀「ㄗㄨˇ」:
4. 「ㄓˋ」肩:
5. 按劍而「ㄐㄧˋ」:
6. 「ㄌㄨˋ」力攻秦:
7. 「ㄒ一ㄤˇ」士卒:
8. 「ㄕㄨˋ」子:
三、通同字整理,請寫出引號內的通同字:
1. 不勝「桮杓」:
2. 欲止不「內」:
3. 「拒」關:
4. 「要」項伯:
5.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 與臣有「郤」:
四、字義比較:
行
ㄒ一ㄥ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李密.陳情表)
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楚軍「行」略定秦地(司馬遷.鴻門宴)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李密.陳情表)
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司馬光.訓儉示康)
ㄏㄤˊ
岡陵起伏,草木「行」列(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ㄒ一ㄥˋ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諸葛亮.出師表)
幸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杜光庭.虬髯客傳)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司馬遷.鴻門宴)
「幸」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方孝孺.指喻)
三生有「幸」、榮「幸」
嚮
項王、項伯東「嚮」坐(司馬遷.鴻門宴)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五、詞語寶庫─詞語典故與意義
司馬遷生動貼切的描述,創造了許多文字簡潔、意蘊豐富的詞語,至今仍多所沿用。請寫出下列
文句為哪一詞語或成語之來源,並說明其意義。
文句
詞語或成語
意義
例句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項王即日
因留沛公,與飲。
鴻門宴
隱藏著危機的政治談判
1.
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
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
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
則幸分我一桮羹。」
項羽擔心兩軍相持不下,就在高臺上放砧板,把劉太公綁在上
面,告訴劉邦說:「你若再不出城應戰,我就要烹殺你的父親。」
劉邦回答:「我和你項羽共同事奉楚懷王,彼此約定為兄弟,所
以我父親就是你父親。如果一定要烹煮你的父親,那麼希望可以
分給我一杯羹湯。」
分一桮(杯)羹
2.
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
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3.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
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項羽率全軍渡河,把船弄沉,把飯鍋打破,燒掉房子,每人只帶
三天糧食,表示士兵有視死如歸的決心。
4.
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於是張良至軍
門,見樊噲,……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六、帝王將相─楚漢相爭的重要角色:
下列文句皆摘錄自史記,請寫出各段史料中所提及之人物。
正史資料
飾演角色
1. □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翻譯:項籍(羽)小時候,不想讀書,就跑走了;學劍術,又不肯好好學,叔叔項梁很生氣。項籍說:
「讀書只要可以記名姓就夠了。劍術學會了,只能跟一個人對打,不值得學,我要學能敵萬人的戰略。」
2. 項羽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羽乃悲歌慷
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兮□兮
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詩譯:雖有拔山的力量,蓋世的氣魄,可是時運不好,千里馬也不走了,千里馬不走,怎麼辦呢?
□呀!□呀!將對你如何安排呢)
3. 項王乃與□□急圍滎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
舉欲進之。見使者,佯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
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與漢有私,稍奪之權。□□大怒,
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
疽發背而死。
太牢具:古代祭天地,以牛、羊、豬三牲為太牢具
舉:拿
「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