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教學設計:高中語文楚漢爭霸主題課

格式
doc
大小
48.5 KB
頁數
5
上傳者
Sphinx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03-13,离现在 20 22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文科教學演示2005/3/15

「楚漢爭霸戰」

――司馬遷〈鴻門宴〉教學活動設計


一、課程設計:

(一)、設計者:鄭安芸

(二)、授課對象:高中三年級

(三)、授課時數:二節課

二、課文出處:高中國文第六冊第八課(龍騰)

三、教材分析:

〈鴻門宴〉係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以劉邦親赴鴻門謝罪(宴中)為中心,結合宴前和宴後三個部份所組成。首二段簡敘劉、項二人的衝突,歸結「鴻門宴」產生的緣由,所以是「宴前」的部分;從第三段起,「鴻門宴」正式開宴,其中包括了「劉邦謝罪」、「項莊舞劍」和「樊噲闖帳」這三個高潮的部份,乃是本文的重點所在;至於沛公藉尿遁之後,遣張良留下辭謝,並預告楚漢爭霸的結局,便是「宴後」的部分。〈鴻門宴〉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故事性與戲劇性,情節跌宕、波瀾起伏,人物刻畫細膩入微、形肖逼真,是歷史與文學相結合的典範之作。

尤其是〈鴻門宴〉中人物的語言運用,以「對話」方式呈現,可以說達到了聞言顯情,尋聲得貌,神態畢現,呼之欲出的精妙地步。而「鴻門宴」一詞,也儼然成為隱藏著危機/殺機的政治談判之代名詞,足見〈鴻門宴〉影響之深遠廣泛。(第二段摘自宋裕編著《高中國文趣味教學手冊‧第六冊》)


四、教學理念:

〈鴻門宴〉係以「人物性格」帶動「情節發展」,文中人物眾多,而且兩兩相對,又極具「對比」作用:項羽、劉邦是主帥,也是主角;范增、張良是謀士;項伯、曹無傷是內奸;項莊、樊噲是勇將。本文擬就〈鴻門宴〉特有的行文格局,設計教學活動,即以對比技巧的運用,希望透過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對於這一場智慧與權謀的搏鬥,有更清楚而深刻的認識。


五、教學活動設計:

楚漢爭霸戰


第一回合機智問答】:


1.教師在〈鴻門宴〉授課結束後,按照學生座號,預先將全班分成兩大隊伍,八個小組,每組成員三至五人,並為各個小組取名,座位安排與隊名、組名如下圖所示:



劉邦

帝王隊

(漢)張良樊噲



☆ ☆ ☆ ☆ ☆ 曹無傷項伯



項莊范增

英雄隊

項羽(楚)


2.活動中各小組成員必須發揮團隊精神,互相討論,集思廣益,而為使各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問答活動,小組座位安排如右圖:○○○

○○ ○○

3.教師必須事先設計題目,如:

1)請揣測老師座位安排以及為各小組命名的原因。

2)請說明各小組代表人物,在楚漢爭霸戰中的第一回合――「鴻門宴」中所扮演的角色。

3)請各小組為自己所屬代表人物,用個字、四個字一句(不限定句數),摹繪其性格特徵。

4)根據上題所討論出的成果,請各小組從〈鴻門宴〉的原文當中,仔細去搜尋與自己所屬代表人物之性格最為相應的一段文字。

4.開始進行機智問答――小組競賽活動,由教師主持,學生參賽。

5.以能在最短時間內,經由組員們的討論結果,答出最切合題旨之答案者,始給分。


第二回合【鴻門對決】:

1.請各小組於〈鴻門宴〉原文之中,搜尋自己所屬代表人物戲份最多的那一段情節,將之改編成劇本,並以戲劇方式演出。

2.每組表演完之後,由在座評審委員給予評分及評語。

3.清算總成績,公布「楚漢爭霸戰」的最終結局。

4.進行小組表揚,分享心得感言。


六、活動說明:

說明1

1)本活動設計時數大約兩堂課,且必須在講解完作者、題解與課文重點分析之後方能進行。

2)因為有礙於空間上設計的困難,座位安排或者可以不必以「八邊形」呈現,而調整成下圖所示:


帝王隊

(漢)

624

樊噲劉邦張良

☆ ☆ ☆ ☆ ☆ 曹無傷(左) (中) (右) 項伯

87

項莊項羽范增

513

英雄隊

(楚)


教師並可藉此進行機會教育,讓學生瞭解到「長者居於主/中位,其次居右,其次居左」的基本常識。

3)教師應在發展此活動之前,預先告知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十分鐘安排座位,並製作「小組識別卡」,以節省時間。

4)小組安排乃是根據〈鴻門宴〉中的八個主角人物,以楚、漢為分界,兩兩相對而成,「主帥」是劉邦對項羽;「謀臣」是張良對范增;「勇將」是樊噲對項莊;「奸細」則是曹無傷與項伯(此二人身份搖擺不定,故置中)

5)教師可以在學生答問的過程中,適時給予提示,並加以補充或解釋。

6)關於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之參考答案如下:

劉邦:機智權變、老辣圓滑項羽:粗豪坦直、優柔寡斷

張良:從容閒雅、運籌帷幄范增:老謀深算、急躁不安

樊噲:英氣逼人、豪勇猛烈項莊:言聽計從、忠誠勇決

曹無傷:自私自利、賣主求榮項伯:知恩圖報、輕信人言

7)「曹無傷」在〈鴻門宴〉中只是串連出場人物的一條線索,文中並沒有描繪他具體的行為舉止,而必須在〈高祖本紀〉中才看得到。關於此點,教師應該事先在講解課文時就說明清楚,並將文本影印給學生,以免學生無所適從。(詳參附錄一)

說明2

1)教師必須在活動前一週就事先分好組別,才能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做準備。

2)請各小組依照規定將文中部分情節改編成劇本之前,教師必須給予重點提示:

a.劇本須以「對話」方式呈現,不論「國、台語」發音皆可,每組演出時間為34分鐘。

b.對話的用詞與語氣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個性。

c.演出前應仔細揣摩人物個性,以求逼真神似。

d.各小組均必須派一名計時員。

e.演出時,務求氣氛的醞釀與營造,或可加入「旁白」,更可以運用音效,如「十面埋伏」等符合情節渲染的樂曲,以求達到扣人心弦的效果;並應力求對話的真實鮮活,以凸顯人物性格。

3)教師可依學生演出情況,選定幾項客觀評分標準或面向,如:「性格詮釋」的優劣程度、表演過程中的自然流利度、是否會緊張/怯場,以及劇本語句的暢達與契合、配合場面氣氛營造的音效處理……等等。


參考文獻:

潘麗珠老師《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臺北:萬卷樓2001.9

宋裕編著《高中國文趣味教學手冊》臺北:萬卷樓1999.4

龍騰版《高中國文第六冊》課本與教師手冊


2005.3.15再修訂完稿)

原發表於潘師麗珠主編《創意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004.12),頁2736


附錄(一):曹無傷

曹無傷是沛公手下掌管軍政事務的副官――「左司馬」。《鴻門宴》中有三處提到他:「宴前」,由於他的告密,激化了項羽和沛公之間的矛盾;「宴中」,他被項羽輕率地出賣;「宴後」,他被沛公誅殺。這三處都是側面描寫,總共用了58個字。

司馬遷除了在《項羽本紀》即〈鴻門宴〉中提到曹無傷以外,在《高祖本紀》中也提到了他……

摘錄自劉功海〈簡析《鴻門宴》中的人物曹無傷〉《中學語文》(1993)第六期,頁1718


《史記‧項羽本紀》

原文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語譯:

沛公第二天一大早帶著百餘名隨從前來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王賠罪說:「我和將軍您一同努力攻破秦軍,將軍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但是沒想到我能先入關攻破秦軍,才能在這裡和將軍相見。現在有小人傳壞話,使將軍和我之間產生了嫌隙。」項王說:「這是沛公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會產生如此的懷疑!」項王當天即留沛公一起飲酒。


《史記‧高祖本紀》

原文: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語譯:

有人告訴劉邦說:「秦朝民殷國富,十倍於天下,地勢又極險峻。現今聽說秦將章邯有意投降項羽,項羽封他為雍王,讓他在關中稱王。不久後,他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沛公您恐怕就無法擁有此地。因此,您倒不如速速派兵駐守函谷關,不要讓其他諸侯的軍隊進來,並稍加徵收關中的子弟兵來彰顯我軍的陣容和威望,以抵抗項王。」於是劉邦聽從他的計謀。到了十一月中旬,項羽果然親自率領各路諸侯兵向西進攻,即將攻入函谷關的時候,城門緊閉,又聽說劉邦早已入定關中,項羽一怒之下便派遣黥布等大將要去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到達戲水。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王怒氣衝天,亟欲攻打沛公,於是就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有想要在關中這塊地方稱王,並命令子嬰當宰相,所有的金銀財寶都即將掉入他的口袋中。」曹無傷肖想藉由出賣情報給項羽,以換取土地的分封。范增勸項王立刻攻打劉邦。才正要犒賞士卒向劉邦進軍的時候,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一百萬;而劉邦則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雙方兵力懸殊如此。但就在這緊要關頭,碰巧項伯想要救張良,於是趁著半夜去見他,張良請項伯回報項王說劉邦不敢背叛,才終止了這場戰爭。劉邦遂帶領一百多位騎兵趕至鴻門,親自向項羽謝罪。項羽說:「這是沛公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會產生如此的懷疑!」劉邦因為樊噲、張良的緣故才得以平安歸營。回營後,立刻誅殺曹無傷。

2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