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8 冰冰涼涼
教學目標 | 科學概念 | 科學應用 | 科學態度 |
●認識冰的特性並進行相關的科學遊戲。 | ●知道冰是由水遇冷凝固而成的。 | ●會利用冷凍庫來製作冰塊。 ●會利用冰塊來進行實驗。 | ●會耐心進行實驗,並觀察實驗結果。 |
教學流程●觀察與討論 | 指導要點與注意事項 | |
活動一:好冰啊! | 情境引導: ●老師準備幾種大小、形狀各不同的冰塊,讓幼兒觀察。 ●「冰塊摸起來如何?什麼顏色?它有固定的形狀嗎?吃起來感覺如何?」(冰塊摸起來涼涼的、硬硬的;冰塊透明無色或白色;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吃起來涼涼的、硬硬的。) ●「想一想,冰塊是怎麼來的?」(把水放在攝氏0度以下的冷凍庫或環境中,就會結成冰。) ●老師取一杯室溫下的果汁或白開水,讓幼兒喝喝看。 ●放進冰塊數塊,3分鐘後,讓幼兒再喝喝看,比較看看有何差異?(飲料變得冰冰涼涼的。) ●約再10分鐘後,請幼兒觀察杯子的外壁,並摸一摸。(握住杯子時,也可感受到冰涼,杯子外壁並凝結出許多的小水滴。) | ●可準備不同形狀、大小的製冰盒, 事先做好冰塊。 ●白色冰塊是因為冰塊中含有氣泡。 ●老師可讓幼兒徒手拿著冰塊,感受冰塊的溫度,或是戴上手套進行冰的遊戲。 ●取沒有冰過的飲料或開水,並以透明玻璃杯裝,約7分滿。 ●因為冰塊有降溫的效果,所以會使果汁飲料變冰涼。 ●引導幼兒觀察冰塊會浮在果汁上方,再逐漸溶化成水,並混合在果汁中。 |
活動二:冰塊怎麼來呢? | 情境引導: ●杯子內裝滿水。「說說看,水是什麼顏色?有沒有味道?有一定的形狀嗎?」(水無色,沒有味道,沒有一定的形狀。) 活動步驟: 1.把裝滿水的杯子放進0℃以下的冷凍庫中,隔天取出杯子 做觀察。(水結成冰,體積也變大。) 2.把冰塊放在室溫中做觀察。(當室溫比冰塊的溫度高時,冰塊會慢慢溶化成水,體積會恢復成原來的大小。) 3.「東西結冰以後,摸起來有什麼感覺?和結冰前有何不同?」(大部分的東西結冰後都變硬了,而且溫度降得比原先還低。固體在結冰時,會保持原來的形狀,液體則依其容器,而有不同的形狀。) 4. 準備不同形狀的結冰模型,洗淨後,倒入不同顏色的果汁或飲料,再放進冷凍庫中結冰。 5.可請幼兒一起吃自製冰塊。 | ●果汁或飲料倒進不同形狀的模型中,冷凍後,會結出和模型相同形狀和顏色的冰塊。 ●如果學校的硬體設備有限,動手製冰的工作可採分組方式進行,一組一個至兩個容器來進行活動。 |
科學想想 | ★說說看,杯子和杯子裡的水有什麼變化?(當杯子中的水結成冰時,因為體積變大,使冰塊突出杯口;當冰塊溶化成水時,杯子外凝結出許多小水滴。) | |
原來如此 | ★液體可以因容器的形狀而改變,當水結成冰塊時,形狀 也會因容器的造型而有所不同。 | |
活動三:小冰塊浮又沉 | 情境引導: ●「說一說,冰塊可以拿來做什麼?」(幼兒自由回答,如:加在飲料裡,使飲料冰涼好喝;冰塊刨成碎冰,加上其他的食物,變成好吃的刨冰……) ●「冰塊放在水中,結果會如何?」(冰塊會浮在水面上。) ●「說說看,食用油可以拿來做什麼?」(可以煮食物,不論炒、煎、炸、煮等,都需要用到食用油。) ●「把油加到水裡,結果會如何?」(油會浮在水面上。) ●「如果把冰塊和油一起加入水中,結果會如何?」(油浮在最上層,冰塊在中層,水在最下面。) | ●準備透明的杯子,較易觀察實驗結果。 ●冰的比重比水小,所以會浮在水面上。 ●油的比重比水小,油會浮在水面上。 ●油的比重比冰小,所以油會浮在冰的上面。 |
原來如此 | ★油:冰:水的比重為油<冰<水,所以油會浮在冰上,而冰會浮在水面上。物體對冰塊表面產生的「壓力」,會決定物體在冰塊上下沉的程度,如當兩物體的重量一樣,接觸冰塊的底面積愈小,壓力就愈大,下沉的也就愈多。 | |
活動四:冰塊「體重計」 | 情境引導: ●「有沒有看過體重計?」(幼兒自由回答。) ●「體重計有什麼功能?」(可以秤人、物的重量。) 活動步驟: 1.準備一塊大冰塊,找一些重量都不相同的東西,一起放在冰塊上。 2.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大冰塊。 3.把大冰塊上的東西拿起來,觀察大冰塊。(冰塊上面會有痕跡,依東西重量而深淺不同。) | ●準備大容器裝燒過的開水來結 冰,冰的透明度會較高,或買整塊 的大冰塊。 |
科學想想 | ★說說看,一個小時後,物品在冰塊上有些什麼不同的變化?(冰塊慢慢溶化,重量重的東西,如:石頭、電池,慢慢沉到冰塊中;比較輕的東西,還有可能因為冰的溶化而移動位置。) |
科學遊戲動手玩 結冰遊戲 ■妙妙盒材料:結冰模型。 ■自備材料:水。
遊 戲 步 驟 | 觀察討論與注意事項 |
●結冰模型中倒入適量的水,放入水果丁。 ●放進冷凍庫中。 ●取出冰塊一塊塊堆疊起來 | ●為拍攝效果選用水果,老師可視教學調整、更改結冰內容,不一定要結出可食用的冰 ●用燒開過的白開水來結冰,透明度較佳。 ●果汁或飲料倒進不同形狀的模型中,冷凍後,會結出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冰塊。 ●如果學校的硬體設備有限,動手製冰的工作 可採分組方式進行,一組一個至兩個容器來 進行活動。 |
教師充電站
●同一種物質的三種型態(固態、液態、氣態),並不是永遠不變的。隨著溫度的改變,許多物質會由
某種物態轉變成另一種物態,譬如由氣態變成液態或固態。而水比其他物質更容易發生變化。常溫時,水是液態的;溫度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是固態的;而高溫時,水會轉變成氣態的水蒸氣,當然,水蒸氣遇冷又會變回液態的水,冰遇熱時,也會變回液態的水。
●把冰塊丟入水中,冰塊會浮在水面上,那是因為4以下水冷卻時,體積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慢慢變大,所以在冰凍過程中,水(冰)的重量並沒有改變,而體積卻變大了,因此比重就變小了,比中小的冰放在比重較大的水中,冰塊當然會浮上來。
●水結成冰之後,常會見到冰中有些白色的部分,那是水中所含的氣泡產生的結果,通常生水所含的氣泡較開水多,所以用開水來結冰,透明度會較高。
●影響物體在冰塊上下沉程度的因素,是由物體對冰塊表面產生的「壓力」來決定,「壓力」是「物體重量」除以「物體和冰塊接觸的底面積」。如:當物體重量不變,底面積愈小,則壓力愈大,物體下沉也愈深;當物體底面積不變,重量愈大,則壓力愈大,下沉的也愈深。以沙發椅為例,同一又而以屁股坐,或以單腳踩在沙發椅面上,其椅面下陷的程度會不同,單腳的腳底面積比屁股的底面積小,所以單腳對沙發椅面的壓力較大,下陷的也比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