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0外傷嚴重度分數(ISS)頭頸部損傷評分標準

格式
doc
大小
155 KB
頁數
8
上傳者
中央健康保險局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7-29,离现在 17 9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外傷嚴重度分數(ISS

頭頸部


1

2

3

4

5

軟組織

頭皮撕裂傷<10cm<100平方公分

頭皮撕裂傷>10cm
>100
平方公分

頭皮撕裂傷及超過20%血液流失

凹陷性顱骨骨折>2cm

頭顱穿刺傷>2cm

頭骨


單純頭蓋骨骨折

頭顱穿刺傷<2cm; 顱骨基底骨折;粉碎複雜性或凹陷性顱骨骨折

頸椎

頸椎損傷但無骨折或脫位

頸椎spinous/Transverse

process 脫位或骨折

頸椎壓迫性骨折>20%

柱挫傷

頸脊髓不完全神經損傷

頸脊柱撕裂傷

輕度頸椎壓迫性骨折<20%

頸椎lamina body/pedicle/

facet脫位或骨折

C4或其下的頸脊髓完全損傷

頸脊脊髓壓迫

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症狀

腦部

創傷導致頭痛或二度眩暈但無意識喪失;

創傷導致健忘、嗜睡、僵鈍但對聲音有反應;無意識情況<1小時

無意識1- 6小時;無意識情況<1小時並伴隨神經學缺陷

無意識情況1-6小時並伴隨神經學缺陷;無意識情況6-24小時;只對疼痛刺激有反應

無意識情況>24小時

腦神經根損傷

氣腦

硬腦膜撕裂或部分腦組織喪失

大腦挫傷>50cc

臂神經叢損傷

大腦挫傷<30cc,直徑<4cm,或中線偏移<5mm

硬膜破損或腦組織缺損

小腦挫傷>30cc

小腦挫傷<15cc 直徑<3cm

硬腦膜上或下出血<50cc<1cm

硬腦膜上或下出血>50cc

蜘蛛網膜下出血

腦內出血<30cc

腦內出血>30cc

輕度腦水腫

腦室內出血;中度腦水腫(腦室壓迫)

嚴重腦水腫(腦室被壓迫而看不見)

小腦挫傷達15-30cc

廣泛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




大腦挫傷達30-50cc或中線偏移>5mm

腦幹損傷

血管

輕度之外頸靜脈撕裂傷

外頸動脈、脊椎動脈#輕微撕裂傷/內膜撕裂/栓塞;內頸靜脈輕微撕裂傷

總頸動脈#、內頸動脈#輕微撕裂傷/內膜裂開/栓塞;外頸動脈、脊椎動脈#、頸靜脈嚴重撕裂傷

總頸動脈#、內頸動脈#嚴重撕裂傷


其他


甲狀腺挫傷;喉管輕微撕裂傷/挫傷

甲狀腺撕裂傷;咽部挫傷/輕微撕裂傷;喉管破裂

咽破裂

嚴重咽喉破損

6分的情形: 顱骨及腦組織嚴重破壞;腦幹嚴重損傷;斷頭;C3或其上的頸脊髓損傷

註:頭頸部有#記號之損傷,若同時伴隨非頭部外傷導致之神經缺損,AIS1分。



1

2

3

4

5

軟組織

撕裂傷<10cm<25平方公分

撕裂傷>10cm>25平方公分

撕裂傷合併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



臉骨

鼻骨、下頷骨*骨折

顴骨、眼窩骨*骨折;LeFort III 骨折

LeFort III 骨折

LeFort III 骨折合併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


其他部位

眼睛、耳朵、表淺舌撕裂傷;牙齒斷裂或脫位

舌深部撕裂傷;眼球破裂;視網膜剝離

視神經撕裂



:*記號之骨折,若為開放性、移位性或粉碎性,AIS1分。

胸部


1

2

3

4

5

軟組織

胸脊椎肌肉拉傷

胸骨骨折

撕裂傷合併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

開放性氣胸(胸部有開放性吸吮性傷口)

張力性氣胸

肋骨/胸骨

胸壁、胸骨挫傷

一根肋骨骨折

二至三根肋骨骨折

氣胸

血胸

雙側血氣胸

氣縱隔腔

血縱隔腔

一側肋骨骨折>4

一側肋骨骨折>4根合併血氣胸

兩側肋骨骨折>4根合併血氣胸

單側肺挫傷或撕裂傷$

兩側肋骨骨折皆>4

連枷胸無合併肺挫傷

連枷胸合併肺挫傷

兩側連枷胸或<15歲合併連枷胸

胸椎


胸椎spinous/transverse process 脫位或骨折

胸椎壓迫性骨折(>20%)

胸脊脊髓未完全損傷症候群

胸脊髓撕裂傷或完全損傷症候群

輕度胸椎壓迫性骨折<20%

胸椎lamina body/pedicle/facet脫位或骨折

胸脊髓挫傷伴隨短暫神經失能

心、肺臟、食道

細支氣管挫傷

食道、支氣管挫傷

氣管、主支氣管或食道撕裂傷;支氣管破裂或斷裂

氣管、主支氣管或食道破裂;支氣管全斷裂

氣管、主支氣管或食道全斷裂;;

肋膜、心包膜或胸導管(thoracic duct)撕裂傷

單側肺挫傷或撕裂傷$

兩側肺挫傷或撕裂傷$

心包膜填塞

心包膜損傷合併心臟脫疝(herniation)

心臟輕微挫傷或撕裂傷

嚴重心肌挫傷

心臟破裂

橫膈挫傷

橫隔膜撕裂或穿孔;

血管



鎖骨下、無名及肺動/靜脈,上下腔靜脈輕微撕裂傷/內膜裂開/栓塞

主動脈輕微撕裂傷/內膜裂開/栓塞;鎖骨下、無名或肺動/靜脈,上下腔靜脈嚴重撕裂傷

主動脈嚴重撕裂傷

其他部位

迷走神經損傷

橫隔神經損傷




6分的情形:複雜性心肌撕裂傷;胸部嚴重壓軋傷(crush injury)

註:有$記號之損傷,若合併出血超過全身20%血量、嚴重漏氣或系統性空氣栓塞,AIS1

腹部、骨盆腔


1

2

3

4

5

軟組織

撕裂傷<20cm<100平方公分

撕裂傷>20cm>100平方公分

撕裂傷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



血管


內、外髂骨靜脈輕微撕裂傷

總髂骨或其他有命名之動、靜脈輕微撕裂傷;腹腔動脈(celiac aretry)內膜裂開;內、外髂骨靜脈嚴重撕裂傷;後腹膜腔血腫

腹主動脈內膜裂開或輕微撕裂傷;腹腔動脈(celiac artery)輕微撕裂傷;總髂骨或其他有命名之動、靜脈嚴重撕裂傷

腹主動脈、腹腔動脈(celiac artery)嚴重撕裂傷

脊椎

腰脊椎肌肉拉傷

輕微腰椎壓迫性骨折(<20%)

腰椎壓迫性骨折(>20%)

腰脊髓挫傷伴隨完全神經失能


腰椎之spinous/transverse process 脫位或骨折

腰椎lamina body/pedicle/ facet脫位或骨折

腰神經根損傷

腰脊髓挫傷伴隨短暫或不完全神經失能

脾臟


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血腫<50%;實質裂傷<2公分

中度挫傷或撕裂傷;血腫≧50%;實質裂傷≧2公分;出血量>1000ccOIS3

重度分葉碎裂;OIS4

嚴重粉碎性碎裂;脾臟動靜脈斷裂;OIS5

肝臟


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血腫<50%;實質裂傷<2公分;OIS1,2

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血腫≧50%;實質裂傷≧2公分;出血量>1000ccOIS3

嚴重裂傷(<50%實質部);多處裂傷>3公分;OIS4

複雜性破裂(>50%實質部);涉及門脈血管區、肝後下腔靜脈區;OIS5

膽囊


膽囊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肝外膽管OIS1,2

肝外膽管OIS3,4

總膽管或肝管斷裂;肝外膽管OIS5


胰臟


輕微挫傷或撕裂傷;OIS1,2

重度挫傷或撕裂傷(包含胰管)OIS3

多處挫傷或撕裂傷(包含胰臟頭)OIS4

複雜性破裂、大量組織缺損;OIS5

腎臟


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表淺裂傷<1公分OIS1,2

重度挫傷或撕裂傷血腫>50%;實質裂傷>1公分;OIS3

重度挫傷或撕裂傷、涉及主要血管及集尿系統;OIS=4

複雜性破裂、腎門區血管斷裂

膀胱


膀胱挫傷或表淺撕裂傷

膀胱部分撕裂傷

膀胱全層破裂;OIS2,3,4,5


尿道、輸尿管


尿道、輸尿管挫傷或表淺撕裂傷;OIS1,2

尿道斷裂及組織缺損(OIS4)、輸尿管斷裂;OIS3,4,5

球狀體、括約肌部尿道斷裂及組織缺損(OIS5)


腸胃道


胃、十二指腸、腸繫膜、、大腸、結腸輕微挫傷或撕裂傷、肛門表淺撕裂傷

胃、十二指腸、腸繫膜、大腸、結腸破裂(OIS1,2)、肛門嚴重撕裂傷

胃、十二指腸、腸繫膜、大腸、小腸橫截斷裂、肛門複雜撕裂傷、大量組織缺損(OIS3,4,5)

十二指腸(伴隨胰臟頭、胰管、乳凸部、OIS4,5)、直腸嚴重撕裂傷伴隨組織喪失或明顯污染

腎上腺

表淺撕裂傷

嚴重撕裂傷、合併大量組織缺損

嚴重撕裂傷、合併大量組織缺損、出血量>1000cc



生殖器官

陰囊、陰莖、睪丸、陰道、女陰、卵巢、會陰表淺撕裂傷或挫傷

陰囊、陰莖、睪丸、陰道、女陰、卵巢、會陰嚴重裂傷

會陰嚴重複雜性撕裂傷

胎盤剝離


6分的情形:肝臟由血管接合處完全斷裂分離

四肢


1

2

3

4

5

關節

肩、肘、腕、膝、踝挫傷;A-C joint、肩、肘、腕、手指、髖、踝、腳趾扭傷;上肢肌腱損傷

膝扭傷;A-C joint、肩、肘、腕、手、髕、膝、踝脫位;下肢肌肉或肌腱撕裂傷;上肢肌肉撕裂傷




骨折

指骨、趾骨骨折或脫位

鎖骨、肩胛骨、肱骨*、橈骨*、尺骨*、腓骨、腕骨、掌骨、脛骨*、跟骨、跗骨(tarsal bone)、蹠骨(metatarsal bone)、髕骨骨折

股骨骨折



手指或腳趾截斷

膝以下或上肢創傷性截肢;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

膝以上創傷性截肢


血管

臂靜脈表淺性撕裂傷;臂動脈或其他有命名動脈輕微撕裂傷

腋靜脈、臂靜脈、股靜脈、膕窩靜脈內膜裂開或輕微撕裂傷;臂動脈嚴重撕裂傷

股動脈內膜裂開或輕微撕裂傷;腋//膕窩/其他有命名動或靜脈或股靜脈嚴重撕裂傷

股動脈嚴重撕裂傷


骨盆骨


簡單性骨盆骨折

粉碎性骨盆骨折

嚴重壓軋性(crush)骨盆骨折合併血液流失佔全身<20%

嚴重壓軋性(crush)骨盆骨折合併血液流失佔全身>20%

神經

指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挫傷或輕微撕裂傷

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股神經、脛神經、腓骨神經撕裂傷

坐骨神經撕裂傷



其他


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






膝以下壓軋傷;上臂、前臂、手指、大腿、小腿或腳趾degloving injury

膝以上壓軋傷;手、手掌、膝、踝、足或足底degloving injury



:*記號之骨折,若為開放性、移位性或粉碎性,AIS1分。

外觀


1

2

3

4

5

燒燙傷

1度灼傷<100%BSA2灼傷<10%BSA

2灼傷10-19%BSA3灼傷<10%BSA

全身超過20%血液流失;23灼傷20-29%BSA@

23灼傷30-39%BSA@



23灼傷40-89%BSA@

高伏特電擊,無肌肉壞死

高伏特電擊+肌肉壞死

輕度吸入性灼傷(<20% carboxyhemoglobulin)

中度吸入性灼傷(20~40% carboxyhemoglobulin)

重度吸入性灼傷(>40% carboxyhemoglobulin)

體溫

36~34

33~32

31~30

28~29

27

註:有@記號之灼傷,若年齡<5歲,或包含臉、手、生殖器,AIS1分。

6分的情形:23灼傷面積>90%BSA;高伏特電擊合併心臟停止


Baker et. al.在西元1974年由簡易外傷分數(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發展出一套用來評估外傷嚴重度及預後的計算方法,稱為外傷嚴重度分數(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由於傷患剛受傷時狀況未明,任何小誤差都可能導致ISS偏差,所以不適合用在事故現場評估檢傷,但當傷患徹底檢查治療後,可藉以準確估算該患者的morbidity、死亡率與住院時間。

根據1990年版簡易外傷分數(AIS),將身體分成六個解剖區域~頭頸(Head/Neck)、顏面(Face)、胸部(Thorax)、腹部(Abdomen)、肢體(Extremity)及外觀軟組織(External)

依損傷嚴重程度評分,每個解剖區域只挑選最嚴重的創傷分數(AIS分數最高者),再選取最高分的三個區域來計算,只能選三個。

   ISS = 三個最高AIS分數(最嚴重創傷)平方的總合

舉例:頭頸2分,顏面1分,胸部4分,腹部3分,肢體2分,外觀軟組織2分,
ISS = 4
2
3232 = 1694 = 29分。

ISS分數最低0分,最高75分。75分有三種可能:

  1. 有3或3個以上區域之AIS分數為5分,525252 = 75

  2. 只要有一個區域AIS分數為6分,ISS一律為75分。

  3. 到院前死亡,ISS一律為75分。

ISS < 9分為輕度外傷,ISS 9-15分為中度外傷,ISS > 16分為嚴重外傷(可申請重大傷病卡)。外傷死亡率與ISS分數及傷患年齡成正相關。ISS分數愈高或年齡愈大,死亡率愈高。Bull(1975)發現ISS分數、死亡率與年齡之相關性,以下約有50% 死亡率:

  • 15-44歲,ISS=40

  • 45-64歲,ISS=29

  • >65歲,ISS=20


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