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麗山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主題:青春「衣」學苑
教學目標:
能分析個人的特質與體型,並能做個人適當的造型設計。
認識個人造型的元素和服裝搭配的原則,運用在自己的造形設計上,並運用攝影、電腦軟體,展現並表達個人特色。
教學理念與特色:
符合青少年愛美、造型的期望:青春期的孩子,多數都希望能裝扮自己,但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次文化,如:垮褲、超迷你裙…等。學生在七、八年級雖然學過一些服裝與造型的基本知識,如:瞭解織物的構成與特性,但是很少跟生活中的問題接軌在一起。本課程希望讓學生能真正了解自己體型、臉型的特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造型做裝扮,並且能實用在日常生活中。
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事務:每年的九年級學生都會想將國中校園生活回憶留在畢業紀念冊中,畢業照的拍攝更常是學生大費周章設計造型的重頭戲。但每屆學生拍攝完畢業照後,卻又常因為不熟悉拍照、不擅長設計自己的造型,不滿意又想重拍。甚至畢業後若干年,再翻閱畢業紀念冊時,覺得自己國中時代太沒設計感。透過本課程,希望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認識自己,也設計適合自己的造型,為畢業照留下美好回憶。
配合教師專長,融入資訊媒體,透過攝影、軟體運用,讓學生可以透過不一樣的角度檢視個人造型特色,也練習使用分享軟體製作個人檔案。
能力指標與融入議題
能力指標:
(現在版)
1-4-3 描述自己的文化特色,並分享自己對文化所建立的意義與價值。
4-4-1 覺察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未來式)
2-4-1 妥善計劃與執行各人生活中重要事務。
2-4-6 有效蒐集、分析各項資源,加以整合並充分運用。
2-4-7 充分蒐集運用或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判斷與決定。
融入議題
【資訊教育議題】2-4-2了解多媒體電腦相關設備,以及圖形、影像、文字、動畫、語音的整合應用。
【家政教育議題】 2-4-2 運用服飾表現自我。2-4-6 欣賞服飾之美。
3-4-1 運用食衣住行育樂等相關知能,肯定自我與表現自我。課程架構(流程)
課程流程
課程內容大綱
單元一
畢冊大發現
90分鐘
運用PPT中欣賞並分析歷屆畢業紀念冊中老師和學生造型的改變和流行的脈動。
根據PPT分析並歸納個人造型的要素。
單元二
我「型」我素
90分鐘
了解個人造型設計時,不同體型、臉型及特質適用的造型原則。
學生攜帶剪報、雜誌及自己的照片,依據前述的原則做造型分析練習。
單元三
型男型女
大變身180分鐘
運用CARTOON MAKER軟體(微軟免費軟體)分析並製作個人的造型ICON。(可運用於個人檔案及畢業紀念冊製作)
根據造型分析的結果,學生選擇一套服裝造型(含配件、髮型…),在課堂中展現,並做攝影。
依據攝影照片檔案,分組在課堂中進行造型評析和建議。
製作個人畢業小檔案,進行省思回饋與分享。
教學活動
第一單元
單元名稱
畢冊大發現
教案設計者
徐秀婕、歐陽秀幸、張掬晴
教學時間
90分鐘
實施對象
九年級學生
單元目標
能從ppt中分析歷屆畢業紀念冊中的照片,以歸納個人造型元素。
課前準備
製作ppt、學習單,借用畢業紀念冊。
教學時間
內容說明
教具
備註
5分
教師提問並邀請學生自由發言:
又到了拍畢業照的時候,大家瞭解拍畢照該準備什麼嗎?
你看過以前學長姐拍的畢業照嗎?那是什麼樣子?
40分
發給各小隊3本不同屆次的畢業紀念冊(第2、20、25屆),請學生翻閱並討論。
運用ppt和畢業紀念冊,引導學生進行畢業紀念冊照片分析和討論。
分析並歸納歷屆畢業紀念冊照片中的造型變化、特色。
以前的學長姐在髮型、服裝或照相姿勢上有什麼特色嗎?
你最欣賞哪位學長姐的造型呢?為什麼?
學長姐的造型和那個時代的流行風格有沒有相近?如果沒有,是為什麼?
畢業紀念冊18本、NB、單槍投影機、學習單及綜合活動筆記本
如教師無法借到足夠本數的畢業紀念冊,可以改為輪看,或是直接使用ppt。
20分
教師引導學生畫或寫下期待中的個人造型(包含髮型、服裝、鞋子、姿勢…等)。
綜合活動筆記本
(圖畫不足處,亦可鼓勵學生輔以文字說明。)
25分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你設計的造型有什麼特色嗎?為什麼你要如此設計?
10年以後,翻開畢業紀念冊時,你期待會看到什麼樣的畫面?你覺得你可能有什麼樣的感覺?
叮嚀下週準備事項。
綜合活動筆記本
教學評量
能說出畢業紀念冊中學生造型的特色與變化。
第二單元
單元名稱
我「型」我素
教案設計者
徐秀婕、歐陽秀幸、張掬晴
教學時間
90分鐘
實施對象
九年級學生
單元目標
認識個人服裝搭配、造形設計的原則,能分析個人的造型特質。
課前準備
製作ppt、學習單,改編心理測驗
教學時間
內容說明
教具
備註
25分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上週ppt和結論。
運用坊間的心理測驗進行造型類別的心理測驗,並和學生討論心理測驗的結果。
NB、單槍投影機、
20分
教師引導學生從ppt分析臉型、髮型、領型,並暸解造型搭配原則。
學生練習分析剪報或雜誌圖片上人物的臉型、髮型和領型。
NB、單槍投影機、學習單、學生剪報或雜誌資料
要事前提醒學生,所帶的照片或簡報是正面全身的。
20分
教師引導學生透過ppt進行體型、衣型、姿勢和整體造型的分析,並歸納造型搭配的原則。
學生以所收集到的剪報、雜誌照片,進行分析練習。
NB、單槍投影機、學習單、學生剪報或雜誌資料
25分
將自己的照片貼在學習單上,配合學習單檢核個人造型的特質。教師可邀請學生自由發表個人造型特質分析的結果。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在造型設計的過程中,誰(或哪一個造型)給你的啓示最大?為什麼?
經過本週的課程,你發現自己的外在形象有什麼特色嗎?和你原本認知的有何異同?
根據你的外在形象,你想採用什麼策略來展現自我,以突出自己的優點呢?
叮嚀下週準備事項(服裝、相機等)。
綜合活動筆記本
教學評量
能分析個人造型的特質。
第三單元
單元名稱
型男型女大變身
教案設計者
徐秀婕、歐陽秀幸、張掬晴
教學時間
180分鐘
實施對象
九年級學生
單元目標
依據個人服裝搭配、造形設計的原則,進行服裝造型的設計與搭配練習。
課前準備
製作ppt、學習單,檢查電腦教室軟體準備情形、印製室內照佈景
教學時間
內容說明
教具
備註
20分
請學生在上課前換好服裝。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上週的ppt和結論。
教師利用照片ppt引導學生歸納
設計造型也要考量道具、姿勢。
拍攝技巧。
教師說明活動規則。
NB、單槍投影機、相機
在電腦教室上課
50分
學生練習拍照。
教師收集學生相片檔案並做成播放檔。
相機、腳架、佈景、傳輸線
運用電腦教室收集檔案
20分
全班共同欣賞照片,並互相提供建議。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在拍攝的過程中,你發現自己有哪些適合突顯的優點呢?怎樣才能突顯這些優點呢?
教師提醒學生下週注意事項。
15分
教師利用照片ppt引導學生回顧上週所拍的造型。
介紹CARTOON MAKER使用。
NB、單槍投影機、相機
在電腦教室上課
55分
學生利用CARTOON MAKER軟體製作個人造型ICON。
依據個人造型照片、ICON,和第二節課所繪製的個人造型圖做比較,完成學習單及個人畢業小檔案。
綜合活動筆記本、電腦及軟體
20分
教師邀請學生將完成的畢業小檔案秀給其他同學欣賞,並交換意見。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省思:
除了自己以外,還有誰的造型應該也很適合你?為什麼?
透過服裝和造型的搭配可以讓其他人更了解你嗎?為什麼?
以後你會採用哪些策略(注意哪些原則)選擇個人造型呢?為什麼?
教師歸納結論。
綜合活動筆記本、畢業小檔案
教學評量
能依據個人造型的特質,設計個人的造型,並完成個人畢業小檔案。
能說出自己所設計的造型的特點和可以改變的項目。
活動照片
→
→
從羞澀的不敢比動作→敢比YA,服裝的挑選也變搶眼、有特色了。
→
→
從拘謹到表現特色、從穿襯衫到運動服的選擇。↑
相信嗎?這可是全校第一名畢業的同學,畢業前大突破喔!
小組生活照也可以動起來,也可以排列隊形和設計手勢喔!
教學省思
課程背景
依據本校設定的課程架構,九年級應該進行的一個單元是霓裳風華--服裝秀,過去的兩年都有老師實施過。從老師們分享的影片中,感覺學生走台步走得很有模有樣,也能搭配出特定場合適合的服裝造型。但是,我一直思考,孩子們雖然學習到在不同的場合要做不同的造型設計,卻沒有回應到一個關鍵問題—國中生平常究竟應該怎麼穿?怎樣穿著才有型,又符合國中生的年紀?在本校舊有課程設計中,孩子們也許知道去喝喜酒應該怎樣穿著,也知道英國人怎樣穿著,甚至知道中國新娘的鳳冠霞披和外國新娘的白紗曳地都是因為背後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回歸到自己身上,去省思自己適合什麼造型,進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自己的造型設計,我們過去只是希望孩子根據設定的情境去想像、設計自己的造型。
九年一貫課程不是要學生學習「帶得走的能力」嗎?學生學習不是應該回歸到自己的生活嗎?如果我們提供孩子的是生活中不會立即遭遇(例如:當伴娘、應徵求職),甚至未來也不一定會遇到的情境(例如:扮演英國人、日本人),不是反而背離了九年一貫課程的初衷嗎?
從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實踐國中蘇月琴老師的「打理美一天」創意教學分享,她從該校歷年髮型的規定,談學生的造型。這讓我得到一個新的靈感—結合畢業照拍攝的學校活動,進行服裝造型的教學。從「立定志向」(設定目標)開始,我就開始尋找本校歷屆的畢業紀念冊,希望從中找到一些「梗」,可以用來吸引學生進入服裝造型的世界,分析畢業紀念冊中的造型設計和流行趨勢。由於本校校友返校任教的人數不少,我便從熟悉的同事開始著手收集資料,也因此讓學生們在媒體中幾乎都可以見到自己熟悉的老師(如:學務主任、生教組長)。
因為擔心同事們是否願意讓自己「青澀」的年輕時期照片曝光(讓學生看到),所以我也盡量先從自己覺得容易答應我的同事開始詢問。首先答應的除了主任、組長之外,沒想到也有幾位導師願意讓我把照片放上去,這真的是一大鼓舞。學生對於自己有感覺的老師出現在媒體中,當然會更具有吸引力囉!在製作的過程中,也有幾位老師看見我在製作,覺得很新奇而同意納入我的「後宮」。對於大家的幫忙,真的讓我很感動,因為我本來擔心,除了主任之外,會不會根本沒有人答應我收錄照片,結果的確大出我意料之外。當然,也有老師頻頻推辭,不希望自己「現身」說法,我也都尊重他們的意願,沒有列入。
在
畢冊大發現的PPT播出後,班級的反應非常轟動,上課的班級不只是上課中回味無窮,還「奔相走告」,紛紛向其他班級預告這個「精采絕倫」的回顧片。還有老師來問我,怎麼沒有把她放進去呢?這不知道是不是另一種正面的回饋呢?
媒體與軟體運用
本校的教學環境,對我們這些常常運用媒體和電腦的老師,是相當友善的。很多老師都很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帶學生進電腦教室上課、做作業。可能擔心中毒、電腦週邊設備遺失(以前最擔心滑鼠的軌跡球遺失)、還有對軟體不熟悉、對突發狀況無法解決…等等。或許因為自己對於電腦軟、硬體都很熟悉,所以我們很樂於實施資訊融入的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實用原來就學會的軟體(像word、power point),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新的免費分享軟體,做有效的資源管理。
為了進行課程,我讓學生帶相機來上學,還攜帶一套可以更換的服裝,以便拍照。原本我也擔心學生會擴大使用,例如:上別的課玩相機,或是換了便服拍照,不換回來。大概是事前的「預防針」打得不錯,這些情形都沒發生。
我們因為擔心使用FTP由學生上傳學生的相片檔案、Cartoon Maker的Icon檔,可能會不自覺地把病毒也上傳到學校主機,所以後來我們請學生自備隨身碟彙整,用mail或集中照片燒光碟的方式解決。這讓我們驗證了電腦教室中的週邊環境真的很重要,如果電腦教室無法支援網路環境、顯示卡、Ram的等級(太低跑不動照片編修軟體),或是無法燒光碟,這個課程都有實施上的困難。
經過這一場「攝影+軟體運用」的大戰,我承認進電腦教室上課需要很多配套,所以我事前必須先設定好軟體,做好軟體使用步驟的講義,也必須每次上課前、下課後都要檢查電腦設備有沒有狀況。而且必須想盡辦法錯開其他老師也會預約使用電腦教室上課的時間,有時候只好得調整進度,因為電腦教室無法「整週包場」。但這個單元也讓我發掘了有些班級竟有攝影功力很高和電腦功力很強的孩子。看到學生做出來的作品,我覺得這一切的努力都很有價值。
各單元學生回饋及教師省思
單元一畢冊大發現
學生回饋
哇!生教和主任小時候好清純喔!但是他們的頭髮都很可憐,都是因為以前有髮禁的關係。
我們看到以前學長姐的照片,有些讓我們很聳,可是我想學長姐應該當時也是很希望要好看的,但是因為那個時代跟我們現在的想法不一樣,所以才會給我們很聳的感覺。也許我現在喜歡的樣子,以後的學弟妹也會覺得很聳。這是因為流行改變了。
老師說,去年很多人的姿勢都是YA!我也發現了,所以我一定要想個與眾不同的拍照姿勢。
從歷屆的畢業紀念冊中,我發現從近幾年才開始有整本彩色印刷的畢冊。我也看到很多老師過去的照片,原來老師們也是會追求流行的啊!
教師省思
妥善運用媒體,的確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從驚呼和笑聲連連,我想這份PPT很能引人入勝。但也要避免延誤了課程進行的速度,或許一開始就應該更精細的去思考,花多少時間笑和討論。
欣賞過去的畢業紀念冊,學生會期待要找認識的學長姐或鄰居。要避免學生只停留在看照片的層次,而模糊焦點。上完第一個班後,我們就進一步設計看畢冊的時候所用的小型學習單(較簡短)。
從畢冊切入,是以前的課程設計中比較少運用的。一般都認為很難取得舊有的畢業紀念冊。由於職務之便,順利向圖書室、學務處借到多本畢冊。如果一次無法收集到同屆的多本畢業紀念冊,不妨改為每組1~2本不同屆次的畢業紀念冊,運用類似6-3-5討論法的方式,讓各組輪看,並做分析練習。
有實際的畢業紀念冊做輔助教具,分析造型時的確很有效果。但也要避免學生變成人身攻擊。多年前的畢業紀念冊,現在看起來也許不合時宜,就像主任也說,啊~當年真是清純。但可能有些是不太規矩的生活照,這時也可以和學生做簡短的討論思辨。
單元二我「型」我素
學生回饋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我穿V領的衣服不好看,是因為我的臉型的關係。經過老師的解釋,我以後會多選擇圓領的衣服,讓自己的優點多突顯出來。
我們都很喜歡穿黑色的衣服,導師常常說我們是黑幫穿黑衣,黑成一團。我本來覺得我們穿黑色的衣服是很安全的顏色,這次上課之後,才發現原來穿太黑會讓我們臉色變暗沉,也會影響我們的服裝配色。
心理測驗很準ㄟ!老師說這是一種統計的結果。我選擇的類型跟我自己的特色很接近。
教師省思
設計談造型的這兩節課,是我自己最擔心的兩節課。因為自己本來並不是家政專長的老師,雖然上過一些造型課來增能,但是還是戰戰兢兢,深怕答不出學生的問題。學生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師我的臉型是什麼型?「看過很多張臉」之後,我發現其實臉型是複合式的,不是單一型(圓形、方形、長形…等),除了特徵很明顯的人以外,都不能太過單純化的分類。也因此,我改變學生去對應自己臉型的方法,去問學生,穿什麼樣子的衣服、剪什麼樣的髮型的時候,讓你覺得看起來舒服、順眼。去倒推自己的臉型會發現,原來自己的臉型符合哪些特徵。
其實包含教師本身,也不一定天天都能做好自己的造型設計,但是透過這個課程,也不由自主的感覺該認真一點打扮。當我們自己對學生說,適當的裝扮是一種禮儀的同時,自己也該「認真」一點的符應這樣的態度。
單元三型男型女大變身
學生回饋
能有機會在上課時間換便服在校園裡拍照,實在是很刺激,謝謝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先嘗試拍畢照的感覺。有了這次經驗,我們比較知道怎樣選景、設計拍照姿勢,到時候拍畢照一定會很讚!
我們小組都很喜歡讓連○○幫我們拍,他很會挑選角度和背景喔!但是我們幫她拍的有點抱歉,真sorry。
教師省思
學生拍照的過程當中,需注意拍照地點不要影響其他班級教學區域,避免干擾上課。雖然美術課程都有使用過相機,但還是要提醒一些注意事項,避免閃光燈在校園中四處閃爍。
存取照片、使用軟體甚至於使用廣播系統,都必須先做好前置作業(開資料夾、說明存檔格式、檔名…)。
學生個人檔案製作和造形設計,最後的引導還是要回歸學生本身,雖然他們不一定立刻就能表現出來(平常仍舊穿校服上課),但是可以讓孩子們思考自己的造型裝扮。或許可以參考實踐國中的設計,談談服裝文化的部分。
參考資料
打理「美」一天(臺北市立實踐國中蘇月琴老師、黃倩茹老師作品)。
非常Match心理測驗(尖端出版有限公司發行,臺北市立麗山國中龐怡老師、徐秀婕老師改編)。
附件資料(教學用簡報檔、學習單等)
畢冊大發現ppt
型男靚女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