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構建“四師導航”家族導師實施方案

格式
doc
大小
125.5 KB
頁數
9
上傳者
Yulien Hu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9-30,离现在 0 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佛光大學建構四師導航體系家族導師方案實施計畫

1149月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1. 計畫緣起

  佛光大學導師制度以「義正道慈」校訓為指導,從「生活、學習、心理與職涯」周延守護,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生輔導網絡。緣此,建構「四師導航」體系,希能突破傳統單一導師模式局限,並在教師指導下,營造學長姊帶領學弟妹共學之情境,以達教學相長與經驗傳承之目的

  1. 執行期程

自核定起至1141210

  1. 申請流程

  1. 各系每位專任教師以家族為單位申請本計畫,每學期獲補助件數以一件為原則表一),每件補助約參陸仟

  2. 補助原則

  1. 本計畫位為落實家族制,由各系專任教師組建跨三個年級以上學生的家族,每個家族為一個自主學習社群,家族運作以持續延續,每年納入大一新生為原則。如:教師帶領家族共同執行專題學習或研究、社會實踐、考照、成果發表、展演、創作、家族交流等,參酌方式如附件。

  2. 本計畫補助執行專案之膳食費、印刷費、交通費、保險費、耗材及雜支等,不補助講師講座鐘點費、研討會報名費

  3. 本計畫旨在引導專案自主、共學,可結合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專案結束應繳交「扼要家族自主學習成果報告」及「家族執行歷程與成果影音檔案」。

  1. 件採隨到隨審,額滿為止學務處身心健康中心將評估案件之適當性後回覆申請人

  1. 收件單位

請將活動申請表寄至事處身心健康中心林弘偉心理師分機11246),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1. 成果繳交

為配合學校核銷作業,請於1141210日前,檢附「扼要家族成果報告」、「執行歷程與成果影音檔案」及正本核銷單據,送至學務處身心健康中心林弘偉心理師(表二

  1. 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悉依校相關規定辦理。

  2. 本計畫自發布日施行。

表一

光大學建構四師導航體系家族導師方案實施計畫

活動申請表

  1. 申請期限:自核定起至1141110收件後2內以電子郵件通知審查結果。

  2. 核銷期限:1141210前,檢附「扼要家族成果報告」、「執行歷程與成果影音檔案正本核銷單據,送至學務處身心健康中心林弘偉心理師

申請日期

計畫編號

請勿填寫)


教師資料

姓名


職稱


聯絡電話


電子信箱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家族人數

活動類型

專題學習或研究社會實踐考照成果發表展演創作家族交流

活動簡述

(至少200)

(例如:教師帶領家族共同執行專題學習或研究、社會實踐、考照、成果發表、展演、創作、家族交流等,參酌方式如附件。)


預計成效

(至少100)



經費需求表

項目

單價()

數量

金額

說明

業務費

膳食費

120




考照報名費





印刷費





交通費





保險費





耗材





雜支(6%)





總計



表二

光大學建構四師導航體系家族導師方案實施計畫

家族自主學習成果報告

填表日期: 年

所屬計畫

核定計畫編號

教師資料

姓名


職稱


聯絡電話


電子信箱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家族人數

活動類型

專題學習或研究社會實踐考照成果發表展演創作家族交流

活動內容簡述





活動成效





活動照片

(至少2張)

活動照片

內容說明(每張20字內)







影音

(上傳到YouTube

本校平台)

短影音(60秒以內)

影音(2-5分鐘)

其他_______

  1. 請於1141210日前回傳成果報告,並將核銷單據正本繳交至學務處身心健康中心

  2. 承辦人:林弘偉心理師(分機11246E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參酌方案

一、學術專題化的跨年級家族方案

()跨年級專題研究工作坊

執行方式:

每學期由導師規劃一個「專題主軸」(如:智慧農業、地方文化、AI應用)。

大四學生擔任專題小組長,負責指導大二、大三學弟妹蒐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學弟妹再帶領大一新生負責簡單的資料整理或外部訪談。

成果:期末舉辦專題發表會,由各組展示成果,導師與外部評審給予回饋。

留才效果:學生感覺自己有持續進步的階梯,且能參與發表會,有成就感。


()學長姐帶學弟妹的「校內實習計畫」

執行方式:

導師與學校行政單位合作,開設「校內實習專案」,讓學生承接校務或校園行銷的任務(例如經營IG、拍攝短影音、設計校園活動海報)。

高年級負責規劃、分派工作;低年級負責執行,逐步學習。

成果:產出具體的校園成果(粉絲數成長、校園品牌曝光、活動報導)。

留才效果:學生有實際作品集可用於未來求職,會更想留下來參與更多實務機會。


()跨年級創業模擬賽或社會設計挑戰

執行方式:

導師每年帶領學生組成跨年級隊伍,參加創業比賽或社會設計挑戰(例如SDGs議題、地方創生)。

學長姐帶學弟妹學習寫計畫書、簡報、提案。

成果:有機會拿到比賽獎金或孵化資源,並為學校爭光。

留才效果:學生覺得學校能給他們舞台,願意留下來完成作品或參賽。


()學術導師帶領的微型研究計畫(Mini-Grant)

執行方式:

學校提供小額研究經費(每案5,00010,000元)。

學長姐擔任小組主持人,帶學弟妹完成一個學期的小型研究(例如問卷調查、田野觀察)。

成果:期末完成海報發表或論文初稿,可投稿至校內外學生研討會。

留才效果:學生提早接觸研究,看到自己名字出現在發表海報或論文上,會增加歸屬感。


()跨年級服務學習與地方連結

執行方式:

導師與地方政府或NGO合作,規劃長期服務案(例如偏鄉教育輔導、社區環境美化)。

高年級學生負責設計課程、培訓學弟妹;學弟妹再進行實際服務。

成果:製作成果紀錄冊或影片,讓社區和家長看到學生努力。

留才效果:學生有「被需要」的感覺,覺得留下來有意義。


二、生活與專業化的跨年級家族方案

()學長姐帶路× 校園任務闖關日

執行方式:

導師設計一場「校園解謎尋寶」或「闖關任務」,由學長姐帶隊,學弟妹分組挑戰。

關卡可結合校園地標、趣味問答、體能小遊戲。

亮點:過程中學長姐分享校園秘境、美食、課程選課技巧。

留才效果:學弟妹覺得學校生活豐富、有人照顧,不想轉學。


()跨年級主題晚餐/ 導師家聚

執行方式:

每學期舉辦一次「導師家聚」或「主題晚餐」(火鍋夜、披薩派對)。

高年級學生負責策劃節目、抽獎、破冰遊戲,學弟妹一起參與。

◎◎亮點:氛圍溫馨、大家吃吃聊聊、交換心情。

留才效果:學生覺得有「班級大家庭」,更有歸屬感。


()趣味挑戰賽× 學長姐陪玩

執行方式:

每月一次小挑戰,例如:羽球友誼賽、籃球三對三、桌遊大賽、烹飪挑戰。

高年級負責組隊、當評審或裁判,學弟妹參賽。

亮點:透過遊戲認識不同年級同學,建立情感連結。

留才效果:有「固定好玩的事」,不會覺得校園無聊。


()跨年級才藝/ 音樂分享夜

執行方式:

每學期辦一次「才藝之夜」或「音樂微演唱會」。

學長姐先表演帶氣氛,再邀請學弟妹報名上台表演。

亮點:創造舞台讓學生被看見、互相鼓勵。

留才效果:學生覺得學校有舞台可以發光,願意留下來。


()跨年級小旅行/ 社區探索日

執行方式:

導師帶隊去校外走走:海邊淨灘、登山、在地美食探索、文化景點一日遊。

學長姐負責規劃行程、帶活動,學弟妹負責拍照紀錄。

亮點:在輕鬆氛圍中促進彼此熟悉,留下共同回憶。

留才效果:學生對學校周邊環境更熟悉,覺得生活方便有趣。


()× 學長姐心靈補給站

執行方式:

每月固定舉辦「咖啡聊聊」或「下午茶分享會」。

主題可輕鬆:期中考生存指南、戀愛話題、暑假規劃、打工經驗談。

亮點:不只是課業指導,更能交流生活大小事。

留才效果:學生覺得有人傾聽、被支持,減少轉學念頭。


三、聯誼專業的跨年級家族方案

()美食+微講座:邊吃邊學的知識派對

執行方式:

導師辦一場「火鍋趴/ 披薩夜」,用餐前由學長姐分享10 分鐘的專業小知識(如:簡歷寫作、未來職涯趨勢、AI小工具)。

吃飯時再開放Q&A,讓學弟妹提問。

◎◎專業加值:短講不超過15分鐘,輕鬆吸收。

◎◎聯誼感:大家圍桌吃飯,聊天氣氛熱絡。


()桌遊+職場技能

執行方式:

用桌遊或卡牌遊戲引導學生學習:像「商戰策略桌遊」練團隊合作,「說書人」練口語表達。

導師或學長姐事後帶5 分鐘反思,連結到課業或職場情境。

◎◎專業加值:增進溝通協作、邏輯思考。

◎◎聯誼感:遊戲過程中自然拉近感情。


()小旅行+專業體驗

執行方式:

導師帶隊到產業場域(如在地工坊、文創園區、博物館),學長姐當小導覽員,介紹與科系相關的知識。

學弟妹再負責拍照、寫簡短心得,當作學期加分作業。

專業加值:接觸真實產業案例,增進實務理解。

聯誼感:旅行中有聊天、拍照,累積共同回憶。


()咖啡聊聊+職涯訪談

執行方式:

在咖啡廳或校園草地舉辦「職涯微沙龍」,由學長姐談實習經驗或研究所準備心得。

導師主持對話,引導大家分享未來規劃。

專業加值:學弟妹可提早知道升學、就業策略。

聯誼感:氣氛輕鬆,像朋友聚會一樣。


()影像觀賞+專題討論

執行方式:

舉辦「電影夜」或「紀錄片觀賞」,選與科系或社會議題有關的影片。

看完後分組討論,由學長姐帶小組聊心得、導師總結重點。

專業加值:培養批判思考、議題意識。

聯誼感: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超放鬆。


()趣味比賽+學術微挑戰

執行方式:

辦一場「知識小競賽」:用Kahoot! 或線上搶答系統,題目可以結合系上知識+生活冷知識。

學長姐出題、主持,學弟妹搶答,輸贏有小獎品。

專業加值:複習課程內容,提升學習動機。

聯誼感:比賽過程超嗨,現場笑聲不斷。


()導師專業挑戰日

執行方式:

導師出一個「專業任務」,例如:找出校園一個可以改善的問題,跨年級小組提出解決方案。

最後用輕鬆的簡報比賽呈現,搭配點心聚會。

專業加值:訓練觀察、創意思考、簡報能力。

聯誼感:共同完成任務,有成就感,也促進學長姐與學弟妹合作。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