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味」重點學習單:徐國能與臺灣飲食文學

格式
doc
大小
59 KB
頁數
3
上傳者
翰林出版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10-16,离现在 10 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第九味〉重點學習單

班級:座號: 姓名:得分:

  1. 作者簡述:10分(每格2分)

    1. 徐國能,其創作多取材自生活,鎔鑄【 古典情味,寄寓深刻的人生體驗。有散文集第九味、【

字為藥綠櫻桃詩人不在,去抽菸了

    1. 飲食文學是臺灣散文創作重要的主題之一,由於許多作家的投入,使得飲食書寫呈現出多面向的發

展,如:【 林文月飲膳札記、【 唐魯孫天下味、【 蔡珠兒】移居香港後出版的飲食文學集

南方絳雪

  1. 文章寫作背景及題解:16分(每格2分)

      1. 本文題為「第九味」,但文中僅就【 酸、甜、苦、辣、鹹、澀、腥、沖 】八味比擬人生,始終

沒有明確指出第九味的真義。

      1. 本文以大廚【 先生 】為主軸,敘述他廚藝及辨味的特殊能力,與調和味道的獨特之見,進而綰

合【 食之味 】與【 人生之味 】,另方面以其際遇之昔今對比、【 健樂園】餐廳興衰為輔,交互

隱喻【 人世的滄桑 】。

      1. 全文藉飲食之味類比【 人生百態 】、玄妙世情,頗能啟人深思。雖就飲食取材,重點卻不在寫烹

飪經驗,而是藉飲食之味論人生況味,兼【 懷人抒感 】。

  1. 課文文意重點分析:30分(每題3分)

        1. 「惟獨先生大家都喊聲『先生』,這是一種尊敬,有別於一般廚房裡的人物。」這句話用稱呼表

現:【 先生的專業地位

        1. 用辣宜猛,否則便是昏君庸主,綱紀凌遲,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這句話將用味比成治

國,說明:【 必須嚴明確實,又如君子不重則不威

        1. 文中,「刀三火五吃一生」意指:【 真正能吃出真味的大廚需經過長時間培養

        2. 第九味文中,「烹調之道要自出機杼,得於心而忘於形」,此句所描述的「烹調之道」與先諸子哪

一家的思想接近:【 道家

        1. 「苦味要等眾味散盡方才知覺」暗示:【 苦味是人生最底層也最無法逃避的滋味,也是當一切失

去時才能體會的滋味

        1. 鹹則最易化舌,入口便覺,看似最尋常不過,但很奇怪,鹹到極致反而是苦,所以尋常之中,往

往有最不尋常之處,舊時堂前燕。這句話說明:【 鹹中之苦是人生本質,經歷過、體驗過

與面對過苦的滋味,真情的感受,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1. 先生這種人,吃盡了天地精華,往往沒有好下場,不是帶著病根,就是有一門惡習。這句話

說明:【 天賦異稟者自有其殘缺,言下之意是人生福禍相隨

        1. 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

許多道理來。這句話說明:【 入乎味而能出乎味者,方能體會真味。真正的滋味其實不在味而

在心,無味之味是真味

        1. 作者描繪母親的粽子為人所賞、父親的刀工大有來頭、胖子執鍋掌杓的架勢威風凜凜,但這些都

只是為了達到什麼作用?【 襯托先生高人一等的層次,成功塑造其傳奇性與深不可測之形象

        1. 作者以「乾乾淨淨,不染一般膳房的油膩腌臢」、「恐怕以為他是個不世出的畫家詩人之類,或是

笑傲世事的某某教授之流」來強化先生的什麼形象?【 超凡脫俗,隱然透露出先生自視甚高的個性,與眾不同的形象

  1. 重要文意簡答:30分(每題10分)

          1. 本文特出之處集中於味的比擬,請問如何言辣、說甜?並且各以什麼為比擬對象?

答:言辣:百味之王、王者之味,味之最高最純者。」「用辣宜猛,否則便是昏君庸主,綱紀凌遲,

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

說甜:「后妃之味,最解辣,最怡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才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

令人反感,是露骨的諂媚。」

將「辣」比擬為「君王」,「甜」比擬為「后妃」,由「用辣宜猛」、「用甜尚淡」引出「王者氣象」

和「淑女之德」之喻。

          1. 文中提到「風塵味」、「偏不能勝正而賓不能奪主,主菜必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則多偏味」,其中「偏」、

「正」指什麼?

答:「菜中酸甜鹹澀交雜,謂之『風塵味』」;「辣甜鹹苦是四主味,屬正;酸澀腥沖是四賓味,屬偏。」

          1. 第九味,是唯一不以「吃」入味的。請問該如能嚐出那隱隱的第九味?

答:得要累積足夠的經驗,具備獨到的見解,方能頓覺其滿溢於體,更甚者能懷感恩的心。

  1. 宜特別注意之文字形、音、義:10分(每題1分)

1.始作「ㄩㄥˇ」者:字形:【 】,整句解釋:【 最初製作人俑來殉葬的人,後世用以比喻首創惡例的人,此指創始者

2.失之毫「ㄌㄧˊ」:字形:【

3.清「ㄑㄩˊ」:字形:【 】,字義:削瘦

4.油漬「ㄅㄢ」ㄅㄢ:字形:【

5.一「爿」店:字音:ㄅㄢˋ ,字義:【 量詞,計算店鋪的單位。相當於「家」、「間」等

6.火「候」:字音:ㄏㄡˋ

7.自出機「杼」字音:ㄓㄨˋ 整句解釋:【 別出心裁,獨創新意

8.銧鐺:音:【 ㄍㄨㄤ ㄉㄤ 】,解釋:【 形容東西掉落的聲音

9.中飽私囊:【 以不正當的手段,從中牟利自肥

10.不世出:【 指難得一見

  1. 閱讀文章:4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以上文字說明孔子對飲食有什麼樣的態度與要求?

答:老夫子不但喜歡烹調精緻的食物,也講究衛生,他不吃的東西還真不少飯走了味,不吃;東西不新鮮,不吃;烹飪得差,不吃;非季節性產物,肢解獸體未依禮法,孔子便不下嚥;調醬不對,統統不吃;連市面上買的肉,唯恐不夠新鮮,也不吃。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