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味:以飲食之微,見人生之深

格式
doc
大小
64.5 KB
頁數
6
上傳者
蘇衡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11-29,离现在 8 33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7國文寫作能力練習(4-10)

國寫實用寫作練習


閱讀素材徐國能第九味蔣動恆久的滋味

(如課文)。

書寫層次
(一)修辭:人物烘托

  1. 找出主要的描寫人物

  2. 列舉相關人物的特色。

  3. 自訂主題,組合主角與配角(可加入虛擬人物)。

  4. 拉出主軸,結尾反扣主題。

(二)章法:以小寓大

1.提出具體的主題(如飲食)

2.將主題延伸至抽象層面。

評量指標

  1. 審題立意:包含立論深度及切題的精準度

  2. 鍊字造句:包含用字遣詞及造句的精鍊與流暢度

  3. 章法布局:包含段落推展與謀篇布局的結構

  4. 素材運用:包含取材的廣度與取證的適切性


佳作觀摩:

  請搜集相關佳作


  請搜集相關佳作



(參考範式:文章擴寫或改寫)

閱讀素材:張曉風(一方紙鎮)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它沉沉穩穩的駐在那塊土地上,像一方紙鎮,美麗凝重並且深情地壓住這張紙使我們可以在這張紙上寫屬於我們的歷史。

……

  孔子需要一座泰山,讓他發現天下之小。

  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讓他在雲飛鳥盡之際有「相看兩不厭的對象

  辛稼軒需要一座嫵媚的青山,讓他感到自己跟山相像的「情與貌」。

答題方式

請以常常我想起那  」為首句,運用畫底線的句型自由創作可接寫亦可把「山」代換為不同人事物唯單位詞需運用正確並且為本文命名

評量指標


佳作觀摩:


  1. 帶走笑淚的江河   純)

  常常,我想起那條江水。

  它在大地上伸展手腳,綿延不絕的向遠處奔流,氣勢浩大卻帶著淡淡哀愁,江濤翻滾著捲入了多少曾經的興衰,深情地分享人間的悲歡,亦又殘忍的帶走以往的輝煌。

  蘇軾需要一條江水,讓他能以酒還諸江月,透過江水窺見昔年三國爭霸的風華,那條江,沖走了英雄一生的繁華。

  李煜需要一條江水,讓他能將滿腹愁思寄予那一江東流的春水,國之破亡,對故國無盡的情思,只能托予江水,願這深入骨髓的衰痛能隨之而去。

  柳宗元需要一條江水,讓他能享受天地萬籟俱寂的閒適,死寂的白雪飛霜中,獨自垂釣江雪中的簑笠翁,在這靜默中,被漫天雪白與那沉穩冰冷的江水包圍,卻更添那不被死寂所減的閒情。


  1. 鳩佔鵲巢   (

  常常,我想起那隻手機。

  它分分秒秒的佔據在每個人的生活裡,像一隻鳩,理直氣壯,並且大方的住在這窩中,使我們反倒受制於它而不得自由。

  它身為人類文明的產物,身為文明進步的表率,身為科技進步的領頭羊,方便了生活,順承了人類的惰性。

  小小的掌中物,內涵包羅萬象的資訊,五花八門的功能。古人云:「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即使今之眾人不如秀才學富五車,可只要一「機」在手,不知天下事也難矣!消磨時間,點開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種遊戲任君挑選,眼花瞭亂至難以抉絕;飢腸轆轆。點開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間商家任君選擇,一通電話訂購便即時送至府上。即使未踏出家門,待辦事項還是能一一辦妥,只須坐在沙發滑著令人耽溺其中的屏幕。

  它的便利與快速的效率、輕巧的身型,讓人類漸漸深陷而依賴其中,成為它的俘虜。

  小孩需要一隻手機,讓他不再放聲大哭。

  少年需要一隻手機,讓他縱身於網路遊戲中。

  成人需要一隻手機,讓他逃離現實生活的苦澀。


  1. 以情奏琴   (鄭

  常常,我想起那琴音。

  大自然是莊嚴肅穆的,從來未曾允許人類的跫音摻雜入那一派和諧。終於,一種媲美高山、媲美流水的琴音出現,成為我們唯一與自然共通的語言。其明明出自人類之手,卻近似天籟。

  王維需要一曲清幽的琴音,讓他在幽篁裡上交明月。

  鍾子期需要一曲高潔的琴音,讓他結識伯牙,以琴會友。

  楊貴妃需要一曲婉約的琴音,讓她的霓裳羽衣能舞得翩然。

  而我,需要一曲琴音,讓我徜徉而忘憂。

  從小開始學琴。開心時彈上一曲,心情隨樂音悠揚;憤怒時彈上一曲,氣悶隨樂音雲散;難過時彈上一曲,委屈隨樂音幻化……。隨著課業壓力愈重,我愈少彈琴,那琴音似乎從我生活中淡出。直至某天,家裡突然提出搬遷鋼琴,我才發現,琴音之於我是如此重要。

  忙不迭的,我抛開課業枷鎖,雙手攀上琴鍵,因久而未彈,指法已然生澀,可琴音仍自美麗。

  常常,我想起那琴音,清脆而動聽。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命題方向

整理自 臺大中文系 謝佩芬教授大考中心潘莉瑩研究員

一、國寫改革與教學引導重點

1071月新型學測:考試範圍五冊,國文+國寫,7月指考:國文全為選擇題
107前後的學測指考國文考科比較


104106

107109

命題範圍

一~四冊

一~五冊

考題分配

國文選擇、非選

國文、國寫限學測

考試時間

學測120分、指考80

國文、國寫各80

出題方向

文章解讀、分析、引導寫作

知性統整判斷、情意感受抒發

非選題組

2題單選

25題單、多選(指考)

測驗目標:

甲、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統整判斷的能力,評量內容包括:
  (1)能否正確解讀文字或圖表,適當分析、歸納,具體描述說明
  (2)能否針對各種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乙、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情意、想像等感性的表達能力,評量內容包括:

  1. 評量考生能否寫出實際的個人生活經驗

  2. 評量考生能否具體地表達內心的情感

  3. 評量考生能否發揮想像力

命題原則)

  1. 避免過於專業、艱深,閱讀、作答基礎應與考生擬就讀類組無關

  2. 提供充足資訊或完整情境

  3. 考生須參照素材方能正確作答,避免無效訊息

  4. 命題形式趨向回顧大考原創題型

答題原則)

1.正確閱讀理解引文後再作答

2.依據題幹引導作答

3.作答內容前後應符合邏輯(構思後再作答)

4.舉例應切題、描寫應明確深刻

5.敢於表達個人的獨特性

     如何從範文讀賞引導學生寫作  師大國文系李清筠教授

一、閱讀與寫作的關係

  語文的本質就是閱讀和寫作,閱讀是資訊輸入的過程,寫作是資訊輸出的過程。我國語文教學自古有讀寫並重的傳統。唐代大詩人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宋末元初程端禮提出「勞於讀書,逸于作文」

二、讀寫結合的範文教學

  配合範文教學,「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把作文教學貫穿到閱讀教學中

三、讀寫結合的形式

一)充分汲取課文內容,積累寫作材料

二)引導學生概括全文或段落要旨,培養提煉中心要旨的能力

1歸納文本的觀點和看法

2文本重要句段的分析與討論--作者說什麼?怎麼說?

(三)探究範文,發現問題,進行思維訓練

寫作能力的高低,與思維能力關係密切。思維包括具體形象思維、一般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就是一種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這能力必須藉由教師在範文閱讀教學中,設計富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才能讓學生逐漸學會。

(四)將範文作為訓練學生寫作的憑藉,引導學生仿寫

  1. 分析文章題目,培養學生審題和擬題能力〈始得西山宴遊記〉

第二,仿照範文,借鑒寫作手法

1模仿範文的遣詞造句

即模仿作者如何恰如其分地遣詞造句抒發真情或表達觀點。〈左忠毅公逸事〉

2模仿範文的精彩片段

即對文章中好的開頭、結尾、過渡段以及精彩的、有特色的片段描寫進行模仿。〈醉翁亭記〉、〈岳陽樓記〉

3模仿範文的選材方法

  模仿作者如何選擇適當的材料來突出表達主旨〈項脊軒志〉、〈岳陽樓記〉

4模仿範文的細節書寫

  模仿作者如何藉由細節描寫,寫出人物的神韻。〈左忠毅公逸事〉

5模仿範文的論證技巧

 模仿作者如何藉由適切的論證方式闡發其中心論點〈師說〉、〈勸學〉

6模仿範文的結構安排

模仿作者是怎樣圍繞主旨有條理的安排材料。〈桃花源記〉、〈岳陽樓記〉

(五)結合範文教學,藉由補寫、擴寫、續寫、縮寫、改寫、套寫等寫作設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桃花源記〉、〈左忠毅公逸事〉、〈廉恥〉。

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