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龍岡國小三年級客語課程計畫(98學年度上學期)

格式
doc
大小
185 KB
頁數
23
上傳者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9-23,离现在 16 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縣中壢市龍岡國民小學九十八學年度三年級上學期 語文領域(客語)課程計畫

設計者:三年級教學群

一、課程架構圖

(客語3上)課程架構圖


客語3

第一課

一二三

第二課

揣令仔

第三課

天公落水


第四課

客家農諺


第五課

漁翁



參考資料

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

2.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http://www.hakka.taipei.gov.tw/index2.asp

3.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http://www.hakka-affairs.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4.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http://w4.kcg.gov.tw/~chakcg/

5.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局(http://www.pthg.gov.tw/planhab/

6.客家歌謠(http://media.ilc.edu.tw/music/MS/all-05.htm

7.北埔客家文化(http://www.peipu.org/

8.客家世界網(http://www.hakkaworld.com.tw/

9.現代客語詞彙彙編續篇(93):何石松、劉醇鑫編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10.客諺一百首(96):何石松著,五南。

11.客語發音學(95):古國順、何石松、劉醇鑫著,五南。

12.客語謎語(令子)欣賞(96):何石松編著,五南。

13.形象化客話俗語1200句(96):涂春景編著,五南。

14.臺灣客家話辭典(90):徐兆泉編著,南天。

15.客家歌謠96):風車編輯群,風車。



二、課程理念

客語教學基本理念,旨在培養兒童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語文的能力,內容包括:
(一)使兒童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
(二)使兒童能使用語文,表達情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三)培養兒童應用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並激發兒童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精華。
(四)引導兒童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三、學習目標

(一)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二)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三)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四)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五)能記住主要語詞。
(六)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七)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八)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九)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十)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十一)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十二)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十三)能認念標音符號。
(十四)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十五)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起訖週次

起訖

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第一週

8/31

9/4

第一課一二三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1.能了解課文大意,並朗讀課文。
2.
會用客語說出一到九的數字。

活動一:一二三
1.
揭示掛圖。
2.
討論、觀察掛圖。
3.
熟念課文。
4.
課文說白節奏。
5.
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
6.
遊戲:哼哈報數。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口頭報告
遊戲評量
說白節奏

【環境教育】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環境教育】1-2-2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3-2-2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暨社區所處的環境,進而了解環境權及永續發展的重要。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二週

9/79/11

第一課一二三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
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1.會用「一雙鞋」、「兩領衫」、「三蕊花」、「四枝筆」、「五粒卵」、「六頭樹仔」、「七頂帽子」、「八張桌仔」、「九垤豆腐干」、「十尾魚仔」做單位量詞的說話練習。
2.
會用「汝有幾多~(單位量詞+東西)」和「 有~(數量+單位量詞+東西)」做對話練習。

活動一: 會講
1.
複習課文。
2.
領讀並解釋詞語「一雙鞋」、「兩領衫」、「三蕊花」、「四枝筆」、「五粒卵」等。
3.
「一二三」客家童謠教唱。
4.
全班唱→分組唱→個別唱。
5.
詞語遊戲活動。
活動二: 會講一句話
1.
教師解釋並熟悉句型。
2.
分組做對話練習。
3.
遊戲:
1)串句練習。
2)角色扮演。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口頭報告
念唱練習
遊戲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性別平等教育】2-1-2尊重自己與別人的身體自主權。
【性別平等教育】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三週

9/149/18

第一課一二三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
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1.能用客語依圖說出圖意。

活動一:看圖講話
1.
教師提問。
2.
指導學生說出「大家共下……」的句子。
3.
教師領念句子並做動作。
4.
遊戲:你做我猜。

1

1.教學CD

口頭報告
發表

【性別平等教育】2-2-1認識兩性在家庭間的互動關係。
【性別平等教育】2-2-2尊重兩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
【性別平等教育】2-2-3認知當今社會文化中兩性角色地位與處境。
【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權教育】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人權教育】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四週

9/219/25

第一課一二三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
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1.能了解課文大意,並朗讀課文。
2.
能讀出【a】的聲調練習。

活動一: 會讀
1.
複習「一二三」客家童謠。
2.
複習詞語。
3.
指導發音要領。
4.
教師指導【a】字母的書寫。
5.
教師指導七個聲調的形狀及念法,並以手勢輔助讀音。
6.
分組練習拼讀。
7.
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
8.
完成 聽得識。

1

1.教學CD

口頭報告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環境教育】5-2-1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五週

9/2810/2

第二課揣令仔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念出課文。
2.
能了解並記住「兩公婆」、「自從」、「毋識」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活動一:揣令仔
1.
說謎語(令仔)讓學生猜。
2.
念出揣令仔(一)、(二)並解釋。
3.
寫出謎底。
4.
說白節奏。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念唱練習
發表
說白節奏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環境教育】2-2-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六週

10/510/9

第二課揣令仔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會用客語說出「柑仔色」、「青色」、「白色」等顏色用詞。
2.
能用客語說出書包裡所有文具的名稱。

活動一: 會講──彩色
1.
教師提問。
2.
指示顏色圖卡,並解釋。
3.
師生共同討論還有什麼顏色。
4.
遊戲:
1)魔法師。
2)眼明手快。
3)摸顏色。
4)蘿蔔蹲。
活動二: 會講──文具
1.
教師提問。
2.
揭示圖卡,並解釋。
3.
師生共同討論。
4.
遊戲:
1)支援前線。
2)對對碰。
3)猜猜樂。
4)快言快語。
5)四連勝。

1

1.教學CD
2.
詞語圖卡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七週

10/1210/16

第二課揣令仔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能用「文具係麼介色」(~係~色)做說話練習。
2.
完成 會做。

活動一: 會講一句話
1.
教師提問。
2.
領念並解釋句型。
3.
師生共同討論
活動二: 會做
1.
兩人一組一起說出。
2.
比比看誰最多。
3.
遊戲:連鎖遊戲。

1

1.教學CD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八週

10/1910/23

第二課揣令仔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1.能讀出【e】的聲調練習。

活動一: 會讀
1.
教師提問。
2.
指導【e】的寫法。
3.
範讀【e】的七個聲調。
4.
領讀【e】的七個聲調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
教師念有【e】音的詞語讓學生找出有【e】的字詞。

1

1.教學CD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3-1-1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九週

10/2610/30

第三課天公落水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
能了解並記住「落水」、「阿妹」、「戴頂」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
能念誦並唱出客家山歌「天公落水」。

活動一: 會唱
1.
聽「天公落水」山歌。
2.
揭示掛圖解釋山歌意義。
3.
領念→齊念→輪念。
4.
說白節奏。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念唱練習
說白節奏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第十週

11/211/6

第三課天公落水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1.能用客語說出「掃把」、「畚斗」、「垃圾桶」等打掃用具名稱。
2.
能用客語說出「衛生紙」、「梳仔」、「鏡仔」等浴室用品的名稱。

活動一: 會講──拼掃用具
1.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2.
揭示圖卡,並解釋。
3.
共同討論~還有麼介拼掃用具。
4.
遊戲:接龍。
活動二: 會講──洗身間
1.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2.
揭示圖卡,並解釋。
3.
領念詞語。
4.
遊戲:
1)恐怖箱。
2)瘋狂大採購。

1

1.教學CD
2.
詞語卡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一週

11/911/13

第三課天公落水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1.能讀出【i】的聲調練習。

活動一: 會讀
1.
教師提問。
2.
範念【i】音並指導書寫。
3.
範讀【i】的七個聲調。
4.
領讀【i】的七個聲調,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
教師念有【i】音的字詞,學生找出。

1

1.教學CD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二週

11/1611/20

第三課天公落水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1.能用客語依圖說出圖意。

活動一:看圖講話
1.
說明詞語用法。
2.
學生看圖中詞語並練習說。
3.
分組討論。
4.
發表。

1

1.教學CD

口頭討論
說故事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三週

11/2311/27

第四課客家農諺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
能了解並記住「來年」、「月頭」、「無被」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活動一:客家農諺(1
1.
教師提問。
2.
揭示掛圖。
3.
解釋意義。
4.
領念→分組念→個別念。
活動二:客家農諺(2
1.
教師提問。
2.
揭示掛圖。
3.
解釋意義。
4.
領念→全班念→分組念。
5.
說白節奏。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念唱練習
說白節奏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第十四週

11/3012/4

第四課客家農諺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7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能用客語說出「田缺」、「田塍」、「田崁」、等農田裡的名稱。

活動一:複習
1.
教師複習上一節課內容。
活動二: 會講──來去田項行行啊
1.
教師提問。
2.
領讀詞語並說明。
3.
遊戲:打地鼠。

1

1.教學CD
2.
詞語卡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環境教育】2-2-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五週

12/712/11

第四課客家農諺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
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
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1.能用客語說出「钁頭」、「蒔田」、「點肥」等農具名稱。

活動一: 會講──農具
1.
教師提問。
2.
領讀詞語說明功能。
3.
遊戲:翻翻樂。
活動二: 會講
1.
禾仔介一生:說明稻子生長過程。
2.
來種豆仔:發表種豆經驗及生長過程。

1

1.教學CD
2.
詞語卡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2-1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六週

12/1412/18

第四課客家農諺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
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
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
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
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1.能讀出【o】的聲調練習。

活動一: 會讀
1.
教師提問。
2.
示範【o】發音說明方法部位。
3.
指導【o】字母書寫。
4.
範讀七個【o】的聲調。
5.
領讀七個【o】的聲調以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
教師念有【o】音的字詞學生找出。

1

1.教學CD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七週

12/2112/25

第五課漁翁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
能吟誦並唱出唐詩「漁翁」。
3.
能了解並記住「傍」、「巖」、「宿」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活動一:吟詩1.用國語朗誦「漁翁」。
2.
用客語朗誦「漁翁」。
3.
說白節奏。
4.
吟唱「漁翁」。
5.
輪唱:花腔。
6.
肢體律動。

1

1.教學CD
2.
課文掛圖

念唱練習
肢體律動
說白節奏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2-1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第十八週

12/281/1

第五課漁翁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1.能用客語說出「鑊仔」、「砧枋」、「茶罐╱茶壺」等廚房中的器具。

活動一: 會講--廚房器具
1.
教師提問。
2.
解釋詞語說明功用。
3.
共同討論--汝屋下灶下還有麼介器具?
4.
遊戲:
1)打電報。
2)脣語猜謎。
3)室內設計師。
4)你做我猜。

1

1.教學CD
2.
詞語卡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十九週

1/41/8

第五課漁翁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3
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3
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
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1.能用客語說出「碗公」、「碟仔」、「箸」等餐具名稱。
2.
能用「汝(單位名詞)+(單位名詞)+大家~」做說話練習。

活動一: 會講--餐桌器具
1.
教師提問。
2.
解釋詞語說明功用。
3.
共同討論--吃飯介桌頂還會放麼介器具?
4.
遊戲:
1)小幫手。
2)邊畫邊猜。
3)打擊魔鬼。
活動二: 會講一句話
1.
教師提問。
2.
熟悉句型。
3.
說話練習。

1

1.教學CD
2.
詞語卡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二十週

1/111/15

第五課漁翁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
能記住主要語詞。
1-1-4
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
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
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
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
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3-1-1
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
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
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1.能讀出【u】的聲調練習。

活動一: 會讀
1.
揭示【u】提問。
2.
示範【u】的發音說明方法部位。
3.
指導【u】字母書寫。
4.
範讀【u】的七個聲調。
5.
領讀【u】七個聲調用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
教師念有【u】音的詞語,讓學生找出有【u】的字詞。

1

1.教學CD

拼音練習
學習單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二十一週

1/181/22

檢討與複習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