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8/31 9/4 | | 第一課一二三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 1.能了解課文大意,並朗讀課文。
2.會用客語說出一到九的數字。 | 活動一:一二三
1.揭示掛圖。
2.討論、觀察掛圖。
3.熟念課文。
4.課文說白節奏。
5.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
6.遊戲:哼哈報數。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口頭報告 遊戲評量 說白節奏 | 【環境教育】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 【環境教育】1-2-2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3-2-2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暨社區所處的環境,進而了解環境權及永續發展的重要。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第二週 | 9/7│9/11 | | 第一課一二三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 1.會用「一雙鞋」、「兩領衫」、「三蕊花」、「四枝筆」、「五粒卵」、「六頭樹仔」、「七頂帽子」、「八張桌仔」、「九垤豆腐干」、「十尾魚仔」做單位量詞的說話練習。
2.會用「汝有幾多~(單位量詞+東西)」和「
有~(數量+單位量詞+東西)」做對話練習。 | 活動一:
會講
1.複習課文。
2.領讀並解釋詞語「一雙鞋」、「兩領衫」、「三蕊花」、「四枝筆」、「五粒卵」等。
3.「一二三」客家童謠教唱。
4.全班唱→分組唱→個別唱。
5.詞語遊戲活動。 活動二:
會講一句話
1.教師解釋並熟悉句型。
2.分組做對話練習。
3.遊戲: (1)串句練習。 (2)角色扮演。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口頭報告 念唱練習 遊戲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性別平等教育】2-1-2尊重自己與別人的身體自主權。 【性別平等教育】2-1-3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三週 | 9/14│9/18 | | 第一課一二三 |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 1.能用客語依圖說出圖意。 | 活動一:看圖講話
1.教師提問。
2.指導學生說出「大家共下……」的句子。
3.教師領念句子並做動作。
4.遊戲:你做我猜。 | 1 | 1.教學CD | 口頭報告 發表 | 【性別平等教育】2-2-1認識兩性在家庭間的互動關係。 【性別平等教育】2-2-2尊重兩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 【性別平等教育】2-2-3認知當今社會文化中兩性角色地位與處境。 【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權教育】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人權教育】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第四週 | 9/21│9/25 | | 第一課一二三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3培養欣賞各族群語言的態度。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 1.能了解課文大意,並朗讀課文。
2.能讀出【a】的聲調練習。 | 活動一:
會讀
1.複習「一二三」客家童謠。
2.複習詞語。
3.指導發音要領。
4.教師指導【a】字母的書寫。
5.教師指導七個聲調的形狀及念法,並以手勢輔助讀音。
6.分組練習拼讀。
7.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
8.完成
聽得識。 | 1 | 1.教學CD | 口頭報告 念唱練習 拼音練習 學習單 | 【環境教育】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環境教育】5-2-1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五週 | 9/28│10/2 | | 第二課揣令仔 |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念出課文。
2.能了解並記住「兩公婆」、「自從」、「毋識」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 活動一:揣令仔
1.說謎語(令仔)讓學生猜。
2.念出揣令仔(一)、(二)並解釋。
3.寫出謎底。
4.說白節奏。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念唱練習 發表 說白節奏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環境教育】2-2-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六週 | 10/5│10/9 | | 第二課揣令仔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會用客語說出「柑仔色」、「青色」、「白色」等顏色用詞。
2.能用客語說出書包裡所有文具的名稱。 | 活動一:
會講──彩色
1.教師提問。
2.指示顏色圖卡,並解釋。
3.師生共同討論還有什麼顏色。
4.遊戲: (1)魔法師。 (2)眼明手快。 (3)摸顏色。 (4)蘿蔔蹲。 活動二:
會講──文具
1.教師提問。
2.揭示圖卡,並解釋。
3.師生共同討論。
4.遊戲: (1)支援前線。 (2)對對碰。 (3)猜猜樂。 (4)快言快語。 (5)四連勝。 | 1 | 1.教學CD
2.詞語圖卡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七週 | 10/12│10/16 | | 第二課揣令仔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能用「文具係麼介色」(~係~色)做說話練習。
2.完成
會做。 | 活動一:
會講一句話
1.教師提問。
2.領念並解釋句型。
3.師生共同討論 活動二:
會做
1.兩人一組一起說出。
2.比比看誰最多。
3.遊戲:連鎖遊戲。 | 1 | 1.教學CD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八週 | 10/19│10/23 | | 第二課揣令仔 |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 1.能讀出【e】的聲調練習。 | 活動一:
會讀
1.教師提問。
2.指導【e】的寫法。
3.範讀【e】的七個聲調。
4.領讀【e】的七個聲調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教師念有【e】音的詞語讓學生找出有【e】的字詞。 | 1 | 1.教學CD | 拼音練習 學習單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生涯發展教育】3-1-1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第九週 | 10/26│10/30 | | 第三課天公落水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能了解並記住「落水」、「阿妹」、「戴頂」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能念誦並唱出客家山歌「天公落水」。 | 活動一:
會唱
1.聽「天公落水」山歌。
2.揭示掛圖解釋山歌意義。
3.領念→齊念→輪念。
4.說白節奏。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念唱練習 說白節奏 |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第十週 | 11/2│11/6 | | 第三課天公落水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 1.能用客語說出「掃把」、「畚斗」、「垃圾桶」等打掃用具名稱。
2.能用客語說出「衛生紙」、「梳仔」、「鏡仔」等浴室用品的名稱。 | 活動一:
會講──拼掃用具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2.揭示圖卡,並解釋。
3.共同討論~還有麼介拼掃用具。
4.遊戲:接龍。 活動二:
會講──洗身間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2.揭示圖卡,並解釋。
3.領念詞語。
4.遊戲: (1)恐怖箱。 (2)瘋狂大採購。 | 1 | 1.教學CD
2.詞語卡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十一週 | 11/9│11/13 | | 第三課天公落水 |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 1.能讀出【i】的聲調練習。 | 活動一:
會讀
1.教師提問。
2.範念【i】音並指導書寫。
3.範讀【i】的七個聲調。
4.領讀【i】的七個聲調,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教師念有【i】音的字詞,學生找出。 | 1 | 1.教學CD | 拼音練習 學習單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十二週 | 11/16│11/20 | | 第三課天公落水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 1.能用客語依圖說出圖意。 | 活動一:看圖講話
1.說明詞語用法。
2.學生看圖中詞語並練習說。
3.分組討論。
4.發表。 | 1 | 1.教學CD | 口頭討論 說故事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第十三週 | 11/23│11/27 | | 第四課客家農諺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能了解並記住「來年」、「月頭」、「無被」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 活動一:客家農諺(1)
1.教師提問。
2.揭示掛圖。
3.解釋意義。
4.領念→分組念→個別念。 活動二:客家農諺(2)
1.教師提問。
2.揭示掛圖。
3.解釋意義。
4.領念→全班念→分組念。
5.說白節奏。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念唱練習 說白節奏 | 【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第十四週 | 11/30│12/4 | | 第四課客家農諺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7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本族群的文化。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能用客語說出「田缺」、「田塍」、「田崁」、等農田裡的名稱。 | 活動一:複習
1.教師複習上一節課內容。 活動二:
會講──來去田項行行啊
1.教師提問。
2.領讀詞語並說明。
3.遊戲:打地鼠。 | 1 | 1.教學CD
2.詞語卡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環境教育】2-2-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十五週 | 12/7│12/11 | | 第四課客家農諺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0能從聆聽過程理解實踐方法。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 1.能用客語說出「钁頭」、「蒔田」、「點肥」等農具名稱。 | 活動一:
會講──農具
1.教師提問。
2.領讀詞語說明功能。
3.遊戲:翻翻樂。 活動二:
會講
1.禾仔介一生:說明稻子生長過程。
2.來種豆仔:發表種豆經驗及生長過程。 | 1 | 1.教學CD
2.詞語卡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2-1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十六週 | 12/14│12/18 | | 第四課客家農諺 |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2-1-6能使用得體有禮貌的客語。
2-1-8能報告簡單的事項。
2-1-10培養隨時提出問題和發現答案的習慣。
2-1-11能發表具有獨立思考的見解。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 1.能讀出【o】的聲調練習。 | 活動一:
會讀
1.教師提問。
2.示範【o】發音說明方法部位。
3.指導【o】字母書寫。
4.範讀七個【o】的聲調。
5.領讀七個【o】的聲調以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教師念有【o】音的字詞學生找出。 | 1 | 1.教學CD | 拼音練習 學習單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十七週 | 12/21│12/25 | | 第五課漁翁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 1.能了解課文大意及課文語意,並朗讀課文。
2.能吟誦並唱出唐詩「漁翁」。
3.能了解並記住「傍」、「巖」、「宿」等主要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 活動一:吟詩1.用國語朗誦「漁翁」。
2.用客語朗誦「漁翁」。
3.說白節奏。
4.吟唱「漁翁」。
5.輪唱:花腔。
6.肢體律動。 | 1 | 1.教學CD
2.課文掛圖 | 念唱練習 肢體律動 說白節奏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3-2-1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 |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
第十八週 | 12/28│1/1 | | 第五課漁翁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 1.能用客語說出「鑊仔」、「砧枋」、「茶罐╱茶壺」等廚房中的器具。 | 活動一:
會講--廚房器具
1.教師提問。
2.解釋詞語說明功用。
3.共同討論--汝屋下灶下還有麼介器具?
4.遊戲: (1)打電報。 (2)脣語猜謎。 (3)室內設計師。 (4)你做我猜。 | 1 | 1.教學CD
2.詞語卡 | 口頭討論 遊戲評量 |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十九週 | 1/4│1/8 | | 第五課漁翁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3能樂意聽取對方的談話。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3能把聽到的訊息加以思考。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 1.能用客語說出「碗公」、「碟仔」、「箸」等餐具名稱。
2.能用「汝(單位名詞)+ (單位名詞)+大家~」做說話練習。 | 活動一:
會講--餐桌器具
1.教師提問。
2.解釋詞語說明功用。
3.共同討論--吃飯介桌頂還會放麼介器具?
4.遊戲: (1)小幫手。 (2)邊畫邊猜。 (3)打擊魔鬼。 活動二:
會講一句話
1.教師提問。
2.熟悉句型。
3.說話練習。 | 1 | 1.教學CD
2.詞語卡 | 口頭討論 口頭評量 念唱練習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人權教育】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家政教育】3-1-6認識食衣住行育樂日常生活的工具與用品。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二十週 | 1/11│1/15 | | 第五課漁翁 |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4培養隨時隨地聽學的習慣。
1-1-5能聽出語中的表面意義。
1-1-6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凝神靜聽不隨便插嘴。
1-1-9能聽懂一般的報告事項。
1-1-11能使用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工具學習語文。
2-1-4培養不斷學習客家語言文化的觀念。
3-1-1能認念標音符號。
3-1-2能利用標音系統拼讀客語語音。
3-1-3能標示各種客語腔調之調型。 | 1.能讀出【u】的聲調練習。 | 活動一:
會讀
1.揭示【u】提問。
2.示範【u】的發音說明方法部位。
3.指導【u】字母書寫。
4.範讀【u】的七個聲調。
5.領讀【u】七個聲調用手勢輔助讀音。 活動二:
聽得識
1.教師念有【u】音的詞語,讓學生找出有【u】的字詞。 | 1 | 1.教學CD | 拼音練習 學習單 | 【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第二十一週 | 1/18│1/22 | 檢討與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