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六年班姓名
◎地心傳說
有關地心的傳說從古至今非常盛傳,請你根據本主題搜尋相關資料吧!
你使用了哪些方式蒐集資料呢?
□網路搜尋 □報章雜誌 □書籍: □訪談: □其他:
當你看了同學們蒐集的資料後,你覺得地底下給你的感覺是:
你覺得在地心探險應該具備什麼裝備?或有什麼特別的打扮?
◎媒材特搜
這一次老師提供兩種既定媒材給大家創作,請你想想看,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在利用來創作,又會替你的裝扮加分的素材呢?
~想的越多越好喔,挑戰你的想像力吧!~
學習單設計:劉香君
小 附件2
選自音樂劇《地心一日》
編劇:華景疆
作曲:游昌發
(寶寶回頭看到銀光閃閃、奇裝異服的小地心人,吃了一驚)
寶寶:你是誰?你是哪裡來的?
小地心人:我是地心人,當然是從地心來的。
寶寶:地心?
小地心人:不錯。
(唱)
想一想,說一說:
音樂欣賞學習單六上~2 大地的禮讚 附件3
六年班號姓名
§ 認識祭典中的音樂作品:
第一段音樂節錄自(□奧國、□俄國、□德國)作曲家(1685~1750)的作品;第二段音樂是選自(□奧國、□俄國、□德國)作曲家(1882~1971)的芭蕾舞劇中第一幕第二曲。兩段音樂創作年代相差了近200年。
§ 一起來聽聽音樂~~
§第一段音樂:一開頭強而有力的音型,非常富有戲劇性,是一首以演奏的作品。
§第二段音樂:序奏像是原始民族擊鼓的聲音,其實是重複演奏一個複雜的,產生了奇異、新穎的音色。八個突然響起,在節奏規則的弦樂之上,以不規則的時間距離反復,產生多節奏、不整齊的效果。
§第一段樂曲讓你聯想到什麼?。
§第二段音樂的音響效果,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你可以知道的更多……
(1)芭蕾舞劇《春之祭》共分兩幕:第一幕是,是一群史前青年沉醉在歡呼春天的遊戲和舞蹈中;第二幕是,描述向春之神的獻祭。是
二十世紀重要的作品。
附件4
六年班姓名
傳說法國的南部叫阿比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洞窟,他深藏在地層下120公尺。據說這個洞窟在世紀前原是露天的…;這還不稀奇,法國的地質科學家竟然在這深入地心的洞窟裡,又發現了另外一個洞,而他的深度至今仍是個謎,趁著小學生活結束前,咱們來替自己設計個有趣的造型與裝扮,一起到地心去探險吧!
請你以現有材料(輕便型雨衣、紙漿面具)為出發構思,假想自己是小小造型設計師;替自己設計個有趣的裝扮吧!【可請家裡的人一起腦力激盪,幫忙想想點子喔!】
表現主題 | 地心探險隊之 | |
造型解說 | 造型設計(請上色彩,讓造型更明顯喔!) | |
頭的部分: 臉的部分: 手的部分: 身體的部分: 腳的部分: | ||
除了老師提供的材料外,你還可以從生活中尋找其他可用的材料,讓你自己更與眾不同唷! | 造型單設計:劉香君 |
鑑 附件5
六年班姓名
看完全年級同學在校慶當天的表演,對於大家整體
的詮釋與呈現,你的感覺是:
□超棒! □還不錯呢! □還有改進的空間:
對於這次的主題呈現—『地心探險隊』,你有什麼看法?
□我喜歡 □沒特別感覺 □不喜歡,我想改為:
看完全班的設計後,你最喜歡班上同學的設計,
你
覺得他的設計有什麼特色呢?(可嘗試從面具、裝扮、道具方面或整體造型切入分析喔!)
這一次的裝扮造型,除了老師提供的裝飾材料外,你有沒有去收集其他裝飾用材料?
□沒有 □有,
你覺得裝飾材料在創作上,提供了什麼助力或阻力呢?
對於這次的進場音樂,剪輯了巴哈的管風琴曲「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中觸技曲部分與俄國現代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的著名芭蕾音樂「春之祭」,兩首曲子雖然時差逾兩百年,但節奏性都很強烈,你覺得音樂和造型與主題的相關性:
□很搭配 □還不錯啦 □沒啥感覺 □不搭調,應改成:
你們這一組配合音樂所做的2分鐘表演,你覺得有什麼地方很棒或需要再加強的呢?
對於自己在肢體的表演上,有什麼程度的突破呢?
你喜歡本單元活動的哪個環節,或讓你印象最為深刻呢?
□設計造型 □彩繪面具 □裝飾面具 □雨衣改裝 □收集材料
□道具製作 □即興表演 □欣賞回饋 □沒有,因為:
你可以上網瀏覽本次活動的照片喔!(http://www.gtes.tp.edu.tw/0098/)
學習單設計:劉香君
今年六十五歲的游昌發先生,是台灣近代重要作曲家之一。
他1942年生於廣東。師範畢業後進入國立藝專音樂科就讀,畢業後便至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以聲樂及作曲為雙主修;作曲在名師Von Einem教授指導下,開拓了寬廣的視野。
留奧歸國後,首開合唱風氣之先,成立小型室內合唱團,致力於十五、六世紀的精緻合唱藝術。曾指揮台北市教師合唱團、毅音牧歌合唱團、YMCA合唱團,並於民國七十年創立漢聲合唱團。
由於對傳統音樂的熱愛,民國七十年隨申克常先生學習平劇二年,並深入平劇音樂的研究。
專注於作曲工作。作品包括大型交響樂、鋼琴、弦樂、管樂、聲樂、唱遊劇及歌劇等多種類型,如:玉山交響曲、四首悲歌(為女高音及管弦樂團)、雙簧管與鋼琴的對話、皮黃隨響曲(小提琴與管弦樂團)、歌劇「閻惜姣」、「王婆罵雞」、「和氏壁」、「桃花過渡」、為兒童而寫的「地心一日」、「瞎子摸象」等、陳虛谷詩樂三十三首及編寫「做人的媳婦」等多首膾炙人口的合唱曲,是台灣近代重要作曲家之一。
除了作曲之外,也從事著作及翻譯,著作遍及西洋音樂及中國平劇,如:變化和弦與轉調、1900-1914年歐洲音樂、平劇西皮老生原板研究、和聲學、對位法及曲式學等。他曾說本土音樂不振,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才能重新振興;為發揚合唱藝術中的對位之美,他積極編寫源自民歌及南北管等本土音樂的合唱曲及合唱練習曲。
歷任國立藝專音樂科副教授、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國立藝術學院傳統音樂系教授、國立台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
學 附件7
習 姓目 座標 號名 | 審美與思辨 | 探索與表現 | 實踐與鷹用 | |||||
上課是否備齊用具 | 能樍極參與學習課程. | 能欣賞他人的創作並給予回饋 | 基本技能的要求 | 作品的完整性 | 創作的創意度 | 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 | ||
1 | ||||||||
2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表現優異:100~90分、表現良好:89~80分、已經做到:79~70分、需加油:69~60分、要再努力:59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