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校園反歧視教學設計徵選計劃

格式
doc
大小
60 K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03-08,离现在 18 2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校園反歧視教案創意大賞-
2007
「反歧視」校園教學活動設計徵選活動計畫


一、計畫說明

《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人得享受人權法案所確認之權利,無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它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等」。但在日漸進步的現代社會中,仍然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歧視,例如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對傷殘、弱智、精神病及長期病患者、戒毒康服者、老人以至社會不幸人士的歧視等。

而校園歧視問題尤應受到重視及消弭,因學生許多觀念的學習及建立來自於學校教育,若學校學習環境有了偏差,對未來之影響深遠,不可不重視。校園的歧視問題不僅是學生同儕之間的問題,也涉及師長與學生間的互動,甚至於從學校硬體設備中亦可看出是否有歧視問題的存在。學生在校園中,或多或少會都會接觸到歧視行為,可能本身就是受害者,也可能是歧視的旁觀者。

為呼籲大家重視校園歧視行為,並紮根於課程規劃與教學活動,故辦理「校園反歧視」教學活動設計徵選活動,鼓勵國中小及高中(職)教師或一般民眾,以自身之教學經驗及觀察,設計融入性教材或校園行政措施,以提供其他教師運用於學校或教學課程中,促使學生了解反歧視之意涵及重要性。


二、計畫目的

  1. 激發各界討論校園內之「歧視」現象,鼓勵進行分析校園反歧視教學之目標及內涵,推展人權理念。

  2. 徵選優良之校園反歧視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充實「校園反歧視」的教學範例,並提供教師教學活動之參考。

  3. 鼓勵各中小學進行「校園反歧視」教學,建構反歧視行動的知能,消弭校園歧視現象,以利發展校園人權文化。


三、主辦機關:教育部

承辦團體:中華民國少數族群權益促進協會


四、甄選對象:

高級中等以下各級學校行政團隊、教學團隊、教師個人或對校園反歧視課程與教學有興趣之社會人士(團隊人數至多以六人為限),並依學校類型分為高中(職)、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三組。


五、徵選內容:

  1. 參選的內容以校園反歧視為主軸,內容可以是了解學生對歧視的辨識能力、對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對性別平等的概念、對不同文化的接納度、面對成績差異的態度或學習以和平理性方式來解決差別待遇的具體行動等。

  2. 教案/活動設計以能融入到各相關教學領域或科目為主,時間安排可以是一節或數節課(6節課以內時間為宜);請分為「教案內容說明」、「教案試教評估」、「檢討與建議」、「參考資料」等部分做說明(請參考附件1)。


六、報名方式及時間:

請於96420日前(以郵戳日期為憑)將報名表(如附件2)及相關教案/活動資料一式5份(含電子檔)寄至至中華民國少數族群權益促進協會。洽詢電話:02-25537283,傳真:02-25520472,地址110台北市光復南路417441樓。


七、評選標準及方式

  1. 評選標準:

  1. 教案整體架構之完整性(25%

  2. 人權教育概念結構之週延性(30%

  3. 班級教學(或活動)之可行性(15%

  4. 教學流程之通暢性(10%

  5. 與其他學習領域/學科之統整性(10%

  6. 特色或創意(10%

  1. 評選方式:聘請專家學者暨實務工作者組成評審小組,分初選及複選二階段進行。


八、獎勵(如評選作品未達標準者得予從缺,主辦機關並得視各組選情形綜合調整各組獎勵名額)

(一)特優獎:每組各取一名,每件作品各得壹萬元禮劵及獎牌。

(二)優等獎:每組各取二名,每件作品各得伍仟元禮劵及獎牌。

(三)佳作獎:每組各取五名,每件作品各得參仟元禮劵及獎牌。


九、得獎公布時間

入選名單於96521日前公布並專函通知,入選作品將公佈於教育部網站。


十、注意事項

  1. 參選作品以未曾公開發表者為限,請勿抄襲他人作品,以免觸犯智慧財產權。

  1. 參選之作品可以個人或團體形式報名,團體報名以五人為限。

  2. 每件參賽作品請務必填寫報名表。

  3. 作品之著作權仍屬原作者所有,但必須無償授權教育部非營利用途之使用,以利校園反歧視教育之推廣工作。

  4. 援用他人資料請註明出處,如係「引用」則請徵得原作者授權;請勿侵害他人著作權,否則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5. 參選作品及相關資料煩請一併提供電子檔,若有實際教學資料或輔助教材,也請一附上,以供評選參考。

附件1

教案/活動設計參考格式

壹、教案內容說明

    1. 單元名稱

    2. 單元目標

    3. 教學對象

    4. 授課節數 (高中50分鐘、國中45分鐘、國中40分鐘)

    5. 主要概念與課程綱要內容相關說明(國民教育階段請說明教案概念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相關,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則說明教案之主要概念與其相關課程綱要/標準之相關)

    6. 設計構想

    7. 教學資源 (含設備與教材)

    8. 教學活動 (含活動流程、時間、評量、教學資源等說明,可表列)

    9. 建議事項

    10. 參考資料

貳、教案試教分析

可就試教之對象(年紀)、試教之過程及結果加以分析說明,提出試教之成果,如能附上活動照片或相關評量資料更佳。

參、檢討與建議

<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²Ó©úÅé; mso-ascii-font-family:&quot;Times New Roman&quot;">對教案內容的檢討,或任何實質上的建議。</span>

肆、參考資料

請以A4紙張直式橫寫列印一式五份,並請附上電子檔。

附件2

反歧視教案創意大賞-
2007
「反歧視」校園教學活動設計徵選活動報名表


教案名稱:

教學主題:

學習領域/科目:

相關課程綱要/標準:

組別:□高中(職)組 □國中組 □國小組 (僅能勾選一組)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姓名:

性別:□男□女

服務單位:

職稱: 服務年資:

主要聯絡人:

聯絡地址:□□□


聯絡電話:(O)

(H)

Email

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