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八 年級 健康與體育 領域 健康教育教學課程設計
主題/單元名稱 | 1-2青春愛的練習曲 | 教學者 | 謝玉琪 | |||||||
實施年級 | 節數 | 1節課(45分鐘/節) | ||||||||
總綱核心素養 |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 溝通互動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 社會參與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領域學習重點 | 核心素養 | 健體-J-A1 具備體育與健康的知能與態度,展現自我運動與保健潛能,探索人性、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並積極實踐,不輕言放棄。 健體-J-A2 具備理解體育與健康情境的全貌,並做獨立思考與分析的知能,進而運用適當的策略,處理與解決體育與健康的問題。 | 議題 | 學習主題 | 1.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 | |||||
實質內涵 | 性J11 去除性別刻板與性別偏見的情感表達與溝通,具備與他人平等互動的能力。 | |||||||||
學習表現 | 1b-IV-4 提出健康自主管理的行動策略。 2a-IV-2 自主思考健康問題所造成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3b-Ⅳ-4 因應不同的生活情境,善用各種生活技能,解決健康問題。 4b-Ⅳ-2 使用精確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健康促進的立場。 | |||||||||
學習內容 | D 個人衛生與性教育 Db-Ⅳ-5 身體自主權維護的立場表達與行動,以及交友約會安全策略。 | |||||||||
學習目標 | 一、了解青少年對愛情的期待可能受到媒體、家人、周遭朋友影響,並體會透過越接近現實的觀察,更能夠體會情感真實的樣態。 二、認識愛所包含的面向,體認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進而體會愛是一輩子學習的課題。 三、認識好感的來源,辨識表達好感的合宜方式,並且學習拒絕他人追求的原則與因應策略。 | |||||||||
教學資源 | 教師:教學短片、設計課程相關小卡與問題討論題目。 | |||||||||
學習活動設計 | ||||||||||
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
引起動機(學習目標一) 一、教師透過課本章扉頁情境的內容,了解到情感發展「相遇、告白、相處、分手」這四種過程,並透過這些過程學習到情感發展應該具備的態度。 二、讓學生分組討論分享,這四種情感發展過程,可能會遇到的經驗,並具體表述。 | 10分鐘 | |||||||||
愛的真諦──愛人與愛己(學習目標二) 一、教師先介紹佛洛姆提出的愛的四個要素。 二、以課本第17頁上方三個情境,請學生針對三種不同的愛情樣態,討論三種情境中,哪些做法或想法是愛的展現,哪些則是愛的危機? 三、請學生發表小組討論的結果。 四、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的結果,以佛洛姆《愛的藝術》來歸納三種情境的狀態。並說明健康的愛需要先建立在愛自己、尊重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和照顧別人。 | 10分鐘 | |||||||||
愛的序曲──好感與吸引(學習目標三) 一、特質賓果 ㈠請學生利用學習活動單,針對格子內的特質,寫上班上對應的同學,並於選出其中三位同學,寫下他的特質、具體觀察到的事項或例子。 ㈡進行特質賓果的遊戲,念出該特質之後,講出該特質的同學,相同者可以畫掉該特質,最先連成一線者獲勝。 ㈢邀請獲勝同學分享自己表格中填寫的特質、具體觀察的例子。 二、教師說明特質主要來自生活中的觀察,透過同學的賓果遊戲,可以驗證自己的觀察是被確認的。而好感也是從生活中的觀察而來。 三、介紹好感的來源,包含外表吸引力、二人相似性或互補性、時空接近性,最後提醒學生,心理的吸引力會比生理的吸引力長久,因為「長時間才知道」的條件往往會影響關係的經營,也是維繫感情關鍵要素。 (第一節結束) | 2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