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教學實施方案

格式
doc
大小
53.5 KB
頁數
11
上傳者
Jam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3-07,离现在 16 2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


壹、緒言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啟動英國閱讀年的前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David Blunkett)指出:「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心靈的,莫過於閱讀。」


其表示要把英國「打造成為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並將19989月到19998月定為英國全國閱讀年。閱讀年的活動重點包括:送書到學校、增加小學閱讀課程並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形成夥伴關係、鼓勵親子共讀、發起寢室閱讀週等,從這些活動中瞭解到英國重視閱讀的決心。

美國則不管是前任總統柯林頓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都大力提倡閱讀。從柯林頓總統時代通過卓越閱讀法案至布希總統於2001年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後面」(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方案,將「閱讀優先計畫(Reading First)」作為政策主軸,聘請閱讀專家於聯邦教育部工作,以有效推動閱讀優先政策;其中特別提撥經費補助閱讀環境較差的弱勢學生,希望在五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並要求三至八年級學生每年都要參加語文及數學測驗。

日本從1960年就開始重視閱讀的影響力,鹿兒島縣立圖書館館長京鳩十發起了「親子二十分鐘讀書」運動,要求大人每天最少陪小孩看20分鐘的書。此一運動使整個日本社會開始重視閱讀,為日本戰後的「兒童文化」打下傲人的基礎。此外,提倡家庭文庫,促使日本圖書館的增設,同時促進圖書館員專業化制度及有效提昇圖書館品質。近幾年來日本盛行「兒童晨間閱讀運動」,晨間閱讀運動推進協議會的理事長大塚笑子說:一本書可以是孩子的心中之泉,這泉水能滌盡浮躁,讓孩子自內心中沖刷出源源不絕的力量。



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切的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而一切知識的基礎都始自閱讀。各先進國家都已積極的推動兒童閱讀運動,新一波的知識革命正悄然開展。從英、美到日,各國都在積極推動兒童閱讀運動,世界各國都在為下一代進入知識世紀作準備時,台灣的教育單位,怎能置身事外!


本部自90年度起至92年度止,推動為期3年的「全國兒童閱讀計畫」,該計畫主要的工作目的包括充實學校圖書資源、營造良好之閱讀環境、培訓師資、補助民間公益團體及地方政府辦理相關活動等,其成效如下:


一、充實國小與幼稚園圖書


全國兒童閱讀計畫編列經費共計44,0717,298元,發配圖書共計2591,628本,配發單位包括偏遠離島國小、全國幼稚園、原住民國小、全國國小及社教館所共100單位。


二、營造閱讀環境


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自90年辦理「校園之聲—校園閱讀網」,以每日中午時間開播兒童閱讀廣播節目,並鼓勵各縣市政府配合「校長閱讀研習營」,擇定閱讀重點推動學校,以衛星學校方式結合附近學校共同辦理,發揮群策群力之效,營造校園閱讀。


三、培訓種子教師


()90年度辦理全國兒童閱讀種子教師研習:第1階段共計450人參與;第2階段共計123人參與發表,事後編印研習推動暨評量手冊以供全國各國民小學參考。


()91年辦理兒童閱讀種子教師培訓營:請國立教育資料館辦理,以縣市政府推薦之種子教師為對象,全國分6(北、中、嘉南、東、桃竹苗、高屏)實施,計25縣市,約720人參與。


()92年度補助縣市政府專案辦理「校長閱讀研習營」:透過校長領導者之角色,支持校內種子教師發揮閱讀力量,並建立校園閱讀環境與氣氛。


四、補助地方政府推動閱讀活動


9092年度計補助地方政府49項計畫,經費2,7173,920元。


五、補助民間團體參與推廣閱讀計畫


926月補助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及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共同辦理「書是最好的禮物,為自己買一本書,我們為您送一本書」活動,於92615日至815日公益書展期間,民眾購買1本書,該會即捐贈1本書給偏遠地區的學校,共計捐贈10萬冊書籍,透過各縣市政府及社教館所推薦之故事志工協助選書,共計100所學校及社教館所獲贈書籍。


六、推動「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廣計畫」


93年度至97年度起,選定300個文化資源不足之焦點學校,為加強該校兒童之閱讀素養,提升文化資源不足地區之圖書資源投入,弭平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因而推動為期4年的「焦點300-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及95-97年的「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廣計畫」,這些計畫的工作目的主要包括充實學校圖書資源、營造良好之閱讀環境、培訓師資、補助民間公益團體及地方政府辦理相關活動等,除了立即彰顯閱讀設備的績效外,對於學生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及整體讀書文化變遷等之營造,仍有待時間的考驗。


貳、實施理念

知識經濟:面對知識經濟時代,透過閱讀深耕協助學生有效知識管理,本計畫將協助學生掌握創意的精髓與科技的應用與閱讀關係,隨著知識經濟發展脈絡,邁向人生的高峰。


自我學習:透過自我學習增進知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充分運用課餘及寒暑假的時間,經由自我學習厚實其關鍵能力。


整合發展:閱讀活動的深耕需要多方資源與人力的整合,本計畫由政府主導結合圖書館、學校、家庭、企業、媒體、社區等各種力量,相互呼應,閱讀風氣才能全面推廣,長久生根。


啟蒙閱讀:及早閱讀對學童之發展有利(但不可揠苗助長,應依其發展階段運用適當方法),儘管學校極力推動閱讀活動,仍需家庭之配合與共同推動始能奏效,本計畫積極推動家庭閱讀教育,並由幼稚園、國小及國中基礎閱讀做起,透過啟蒙閱讀教育培養學生閱讀關鍵能力。


書香社會:本計畫由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活動,向下紮根閱讀教育,鼓勵學校與家庭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與習慣,進而影響未來公民的閱讀讀風氣,建立充滿書香的社會文化。



參、實施目標

培養兒童閱讀習慣,使其融入學習及生活脈絡中。


啟動閱讀交流,分享閱讀教學策略,提昇閱讀教學知能。


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結合資訊網絡,進行知識共享,增進閱讀的廣度。


營造豐富的閱讀環境,奠定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


肆、實施對象:

以全國國民中小學(含幼稚園)為推廣對象


伍、實施原則:


閱讀是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應引導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讀書的樂趣,進而成為個人的習慣,為達成上述目的,擬定下列原則作為推動的依據:


興趣原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配合學生學習心理,提供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以及指導策略,逐步引導孩子進入書香世界。


專業原則:規劃多元的教師精進閱讀指導專業能力的研修活動,增進教師閱讀教學能力,有效提升閱讀指導品質。


多元原則:鼓舞各校能夠依據學生條件之不同以及學校整體條件之差異,規劃不同的閱讀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得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找尋到屬於孩子自己的閱讀天空。


激勵原則:學生需要鼓勵,老師需要鼓勵,學校及家長亦需要帶動,因此我們將鼓勵有熱忱肯用心在閱讀活動的學校及個人,透過他們發揮典範作用,進而帶動整體國人閱讀能力之提升。


統整原則:整合中央、縣市、學校、教師組織、各社區及教師個人之各項資源,共同致力於本計畫之推動,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普遍原則:重視閱讀內容之質與量,發展全方位的閱讀,參與對象包括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全員一同參與,提昇閱讀風氣。



陸、實施策略與工作要項

ㄧ、成立推動組織


(一)教育部成立閱讀諮詢委員會及推動小組


聘請具閱讀專長的學者專家組織閱讀諮詢委員會及推動小組,負責研商與策訂全國閱讀計畫。


(二)縣市政府成立閱讀計畫工作推動小組


縣市政府聘請有熱忱有經驗,在閱讀活動推動中有績效的專家、教育人員組織推動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負責各項縣市政府計畫之研商與策定。


(三)學校組成閱讀工作圈


學校成立閱讀工作圈,研擬具體可行之閱讀計畫及各項子計畫,整合多元人力於學校中推廣,同時並報主管機關核備以利年度訪查。


二、整合多元資源


(一)招募故事團體協助閱讀推動


全國各縣市均有立案之故事媽媽團體設立。


聯結全國立案之故事媽媽團體共同推廣閱讀。


提升故事媽媽閱讀帶領之職能,從個人終身學習帶動家庭共學,營造學校、社會閱讀風氣。


(二)募集人力投入學校推動閱讀活動


分發替代役男至焦點學校及偏遠國中每校一名,投入閱讀推廣工作,每年投入519名人力(包含219所偏遠國中及300所焦點小學)。


徵求偏遠住校教師及各地退休教師,志願於課後或假日,為學校之學生進行閱讀輔導活動。


鼓勵原住民地區教會協助原住民學校推動閱讀活動。


培訓閱讀種子師資,每年遴選數名閱讀種子教師,參與培訓活動;完訓後,協助該校閱讀活動推廣工作。


鼓勵大專院校學生於休閒時間,志願投入閱讀推廣活動,協助兒童閱讀。


(三)系統整合公私資源推動閱讀


現階段國內已有許多關心孩子閱讀能力的團體持續投入在學生閱讀的活動之中,故事媽媽社團、民間團體與企業基金會等,都是長期的貢獻者。本計畫之推動將整合各類公共資源,透過系統性的運作,期能發揮最大的資源效益。


(四)鼓勵學校與公私立圖書館進行合作


以學校為閱讀學習之核心,以公私立圖書館為閱讀學習之延伸,透過各項經常性之合作措施,合力讓閱讀空間從學校向外擴展,引導學生在生活脈絡中融入閱讀行為,在日常情境中培養閱讀習慣。故學校應利用有限之經費做最有效的運用,期使閱讀發展為學校常態性的活動。



三、建構優質環境-充實國中小圖書及圖書設備


本部將積極調查全國國民中小學各校的圖書藏書量,並依據各學校之需求,撥補經費購置圖書並鼓勵以聯合採購降低書價,開拓學生閱讀路徑,豐沛學生的閱讀內涵。


四、規劃閱讀研究


(一)進行各項閱讀基礎研究及行動研究


國內在兒童閱讀方面的研究仍有許多努力及開發之空間,展開有關國人閱讀專題研究,以建立更多有關國人閱讀方面理論基礎(例如學生閱讀速度、兒童讀書量、圖書與學生比等之指標),作為持續推動閱讀之參考依據。而在教育現場的教育工作夥伴,亦可以採取行動研究,探究現場的閱讀問題,可以發現最珍貴的現場閱讀問題,有助於解決許多執行面的閱讀困境。


(二)委託進行縣市閱讀成效調查


為能明確補助鼓勵各縣市推廣閱讀活動,並瞭解增進本案之辦理成效與發展方向,需透過專業機構調查各縣市推動閱讀之各項指標績效,以鼓勵各縣市將閱讀作為推動之重點。


(三)辦理閱讀高峰論壇


閱讀的推動需要專業熱心人員的持續參與,透過閱讀國際高峰論壇的辦理,提供各界人士閱讀經驗的分享平台,並將辦理結果轉為實踐方案,讓閱讀有永續發展的動力。



五、精進閱讀教學


()教材研編


1.研編「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依課程綱要內涵,結合現有課程,


徵求教師推薦各年級適合之延伸閱讀書目、短文及導讀,擇優編印成冊,


上網提供不同學習階段師生參考運用。


2.辦理「閱讀策略教學方案」、「閱讀測驗試題」徵選:提供策略教學方案、Q&A及教師或學生有效閱讀策略之運用案例。


3.研編「國民中小學閱讀教學參考手冊」(教師閱讀策略寶典):以學習階段


為主軸編寫,內容包含各種閱讀理解策略、實例及指導要領,做為國中小


教師初階、進階、高階培訓教材,提供教師教學參考。


4.統整「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閱讀策略教學方案徵選」、「國民


中小學閱讀教學參考手冊」、「閱讀測驗試題」等教材上網,透過知識分享,


提昇教師閱讀策略教學能力。


()培訓師資


1.建立閱讀種子師資培訓制度及證書制度:結合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逐步推動,規劃初階、中階、高階培訓制度,針對國小低、中、高年級及國中階段不同教學需求,每年定期培訓共200名初階種子師資,並逐年規劃辦理回流進階培訓課程。


2.相關師資培訓課程,需融合「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等教育部


研編教材。


3.建立種子師資獎勵機制:補助種子師資推動閱讀經費,返校辦理該校或


區域聯盟推廣閱讀活動。


()評量改進


定期評量加強閱讀理解測驗:辦理閱讀測驗命題工作坊,提升教師命題


能力,結合課程綱要徵求閱讀測驗試題,擇優編印成冊,上網提供教師參


考,鼓勵納入定期評量。


(四)檢測學生閱讀能力


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之國語文試題,強化閱讀理解測驗,以了解


學生閱讀能力之發展情形,作為閱讀推動政策之參考。


(五)協助閱讀不利學生


結合攜手計畫協助弱勢低成就學生,提供人力資源加強閱讀策略指導,協


助其閱讀能力之發展。


六、表彰績優學校與人員


(一)表彰閱讀推動績優之磐石學校


本部研擬閱讀績優學校獎勵辦法,定期表揚全國閱讀推展績優學校單位;各縣市須依據本計畫同步辦理績優閱讀學校的活動,以鼓舞閱讀活動之推展。


(二)表揚「兒童閱讀史懷哲」人員。


遴選推動閱讀有功人員為「兒童閱讀史懷哲」,予以公開表揚,並以代言人的角色推動兒童閱讀。


七、鼓勵學校及幼稚園推動家庭閱讀


鼓勵「書香家庭」的產生,學校應制訂策略讓家庭投入孩童閱讀,加強宣導家庭親子共讀,結合縣市圖書館及學校配合推動,建立從小閱讀的習慣與環境。


八、持續推動弱勢學校閱讀計畫


為能瞭解且持續提升偏遠學校閱讀發展之成效,本案將由推動小組持續關注文化資源不足學校之發展,並檢討經費補助效益,對推動發展不力之學校,必要時由專人到校輔導改進。


九、建置閱讀網路


建置閱讀專屬網站,提供各種閱讀訊息進行知識分享,各縣市也應建置閱讀專屬網站,以建構一個全國性的閱讀網站平台。


十、強化宣導活動


本計畫要落實需要全體國人都能共同關心與參與,因此將透過各電視媒體、報章雜誌、以及各種公務系統廣為宣導,希望能夠讓此一具時代教育意義的活動能夠進入社會每一個角落,成為一個真正能讓孩子感動的活動。



柒、預期效益


本計畫之落實執行預期可以獲致下列各項效益


量的效益


選出120所閱讀績優典範學校。


招募培養20個故事爸媽團體。


產出閱讀之基礎研究、行動研究達20篇。


辦理全國閱讀高峰會4場。


充實國中小學圖書達3387所。


培訓初階種子師資達1000位。


研編延伸閱讀補充教材達4全套。


徵選增進閱讀策略教案達100個案。


辦理校長閱讀策略推廣研習每縣市每年1場。



質的效益


學生能養成每日閱讀之習慣,並提高閱讀綜合能力。


教師能具備有效的閱讀指導專業,及激發學生對閱讀之熱忱。


學校能以推動閱讀為核心價值,並尋求策略與資源,並以成為閱讀標竿為榮。


縣市政府能將推動閱讀視為責任及重點工作。


學校的圖書資源能有基本以上的充實,並充分獲得運用。


閱讀基本研究及行動研究能有豐富產出,在地的閱讀經驗能夠生根。


親子閱讀及家庭閱讀能成為社會共識與風潮。


閱讀不利學生能獲得積極性資源協助,提升閱讀整體效能。



捌、考核及評鑑:


一、直轄市、縣()政府辦理情形,納入教育部對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項目,評核結果做為增減相關補助款之參據。


二、請直轄市、縣()政府將學校辦理情形納入統合性校務評鑑,評鑑優良者給予相關人員獎勵,列入校長考績參考;評鑑未臻理想者,列入追蹤輔導。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