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期末報告: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我國教育部目前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有以下十二點:
一、健全國民教育
(一)釐清中央與地方權責,協助地方政府更加自主
(二)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並提升小班教學效果
(三)革新課程與教材
(四)辦理補救教學
二、普及幼稚教育
(一)提高五歲幼兒入園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二)健全幼稚教育發展,修正相關法規
(三)強化幼稚教育師資水準與專業知能
(四)充實幼稚教育課程、活動及設備
(五)提升幼教行政功能、監督與輔導績效
三、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
(一)加強多元師資培育制度充實師資來源
(二)健全師資培育機構組織與功能
(三)落實教育實習制度及功能
(四)建立教師終身進修制度
四、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
(一)建立技職教育一貫體系及彈性學制
(二)擴大辦理綜合高中
(三)提升技職教育品質
(四)落實職業證照制度
五、追求高等教育卓越發展
(一)修正大學法
(二)研議設置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
(三)加強提升大學水準之配套措施,發展各具特色之高等學府
(四)辦理私立大學校院獎補助
(五)辦理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補助
六、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
(一)健全終身教育法制
(二)培養國人終身學習理念
(三)統整終身教育體系
(四)各級各類學校配合從事終身教育的改革
(五)建立回流教育制度
(六)增加終身學習機會
(七)健全終身教育師資,改進課程、教材及教法
(八)強化社會教育機構功能
(九)加強資訊與網路教育
七、推展家庭教育
(一)確立家庭教育法制
(二)宣導家庭教育理念
(三)建立家庭教育完整體系
(四)提升家庭教育人員知能
(五)研發優良家庭教育課程、教材、教法
八、加強身心障礙學生教育
(一)建立特殊教育學生多元安置設施
(二)強化特殊教育專業輔導功能
(三)加強發現身心障礙兒童措施,提升身心障礙兒童發現率
(四)加強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就學之特教輔助支援
九、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一)建立原住民教育體系
(二)改進原住民教育師資培育、任用及進修
(三)建立原住民學生生活與教育輔導體系
(四)強化原住民教育課程與教學
(五)提升原住民學校教育設施水準
(六)推展原住民親職教育與社會教育
十、暢通升學管道
(一)擴大大學就學機會,建立大學多元彈性入學制度
(二)實施高職免試多元入學方案
(三)適度增加招生容量,推動五專、二技、四技二專多元入學方案
(四)實施高中多元入學方案
十一、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
(一)建立教學、訓導、輔導整合的輔導新體制
(二)結合社會義工與退休教師推動訓輔工作
(三)加強輔導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生
(四)建立訓輔工作諮詢服務網絡
十二、充實教育經費與加強教育研究
(一)研訂教育經費比例
(二)籌設國立教育研究院
心得感想:
在看過許多有關「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的資料後,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大致有以下十二點:
一、健全國民教育
二、普及幼稚教育
三、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
四、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
五、追求高等教育卓越發展
六、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
七、推展家庭教育
八、加強身心障礙學生教育
九、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十、暢通升學管道
十一、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
十二、充實教育經費與加強教育研究
其中第七點「推展家庭教育」我覺得很重要,尤其是在小學時期,一般小學的學生大部分只有半天課,放學後就待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家人過的。因此,家庭對於小學生學習的影響就很大,而此時的家庭教育也特別重要。這時的家庭教育可能決定一個小孩對事物的主觀看法、在學校時與同學或老師溝通的態度、或是小孩未來的人格特質… 等等。所以父母親或是家庭教育人員應該具備足夠的知能,來施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我的求學階段,似乎沒有受到有計畫性的家庭教育,父母都是隨機教育的。從小學到高中,學校幾乎只靠家庭聯絡簿或是週記與家庭溝通,學校與家庭看起來像是兩個獨立的單位。因此,在教育的連貫性上而言,是有很大的不足。
為了推展家庭教育,這次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擬出了以下五點:
(一)確立家庭教育法制
(二)宣導家庭教育理念
(三)建立家庭教育完整體系
(四)提升家庭教育人員知能
(五)研發優良家庭教育課程、教材、教法
我想這五點都是必須實施的,推展家庭教育是這次教改最重要的一環,若是能順利推展,將會使我國的教育制度更健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