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心障礙(資源班/特教班)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計畫
臺北市立濱江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學習課程計畫
課程名稱 | □八大領域/科目: ■特殊需求領域:學習策略A 註:若有分組,須註明組別;若領域有分科,則請寫上科目名稱。 | ||||||
班型 | |||||||
實施年級 | □7年級□8年級□ 9年級 ■跨年級(7、8、9) | 節數 | 每週1 節 | ||||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 可結合總綱、相關領綱、或校本指標 特學-J-A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學習知能與態度,並展現自我潛能、探索人性、自我價值及生命意義、積極實踐。 特學-J-C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具備民主素養、法治觀念與環境意識,並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相關團體活動。 特學-J-C1 運用學習策略發展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具備民主素養、法治觀念與環境意識,並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相關之團體活動。 | ||||||
學習重點 | 學習 表現 | 可結合相關領綱或調整 特學1-Ⅳ-2 運用多元的記憶方法增進對學習內容的精熟度。 特學1-Ⅳ-3 重新組織及歸納學習內容。 特學1-Ⅳ-6 利用文本中的解釋說明,了解文意。 特學2-Ⅳ-3 檢視並建立合宜的學習信念。 特學4-Ⅳ-2 分析學習內容並調整學習方法。 特學4-Ⅳ-5 依據需求調整學習或作息時間。 | |||||
學習 內容 | 可結合相關領綱或調整 特學A-Ⅳ-2 多元的記憶和組織方法。 特學A-Ⅳ-5 教材中的輔助解釋、脈絡或關鍵字句。 特學B-Ⅳ-3 學習信念的檢視和調整方法。 特學D-Ⅳ-1 應試結果分析。 | ||||||
課程目標 (學年目標) |
| ||||||
學習進度 週次/節數 | 單元主題 |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 |||||
第 1 學期 | 1-3 | 記憶大考驗 |
| ||||
4-7 | 抽絲剝繭找重點 |
| |||||
8-11 | 克服考試恐懼 |
| |||||
12-13 | 克服學習恐懼 |
介紹習得無助感,並讓學生找出自身學習失敗歸因,調整不當的學習失敗歸因,建立合宜的學習信念,並找出改善學習失敗之可行方式。 | |||||
14-16 | 學習有方 (一) |
| |||||
17-19 | 學習有方 (二) |
介紹數學解題的步驟,包含:題目求什麼、找出提示、文字轉換數字(圖示)、列式、計算、檢查等步驟,教導學生解題技巧,配合數學課本(/習作)中的題型進行實作練習。(3節課) | |||||
20-21 | 我會做摘要(一) |
針對第三次段考考試範圍,能針對某一學科之某一單元做考前重點摘要,教師先行示範,並讓學生進行實作,最後進行重點摘要分享。(2節課) | |||||
第 2 學期 | 1-3 | 記憶大考驗 |
| ||||
5-8 | 我會畫出組織圖 |
| |||||
9-13 | 學習有方 (三) |
| |||||
14-18 | 寫作達人 |
| |||||
19-20 | 我會做摘要(二) |
針對第三次段考考試範圍,能針對某一學科之某一單元做考前重點摘要,教師先行示範,並讓學生進行實作,最後進行重點摘要分享。(2節課) | |||||
議題融入 | 若未融入議題,即寫無 生涯規劃、閱讀素養 | ||||||
評量規劃 | 依上下學期,敘寫評量項目(筆試、口試、表演、實作、作業、報告、資料蒐集整理、鑑賞、晤談、實踐、檔案評量、自我評量、同儕互評),評量結果得以等第、數量或質性文字描述紀錄等 課堂觀察(20%)、實作(50%)、作業(15%)、自我評量(15%) | ||||||
教學設施 設備需求 | 平板、電腦、單槍投影機 | ||||||
教材來源 | ■教科書 ■自編 |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