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自然與生活科技:簡單機械之槓桿認識

格式
docx
大小
23.46 KB
頁數
5
上傳者
lisa w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21,离现在 3 1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三民區博愛國小年級第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計畫(九年一貫)

週次

單元/主題名稱

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評量方式

議題融入

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規劃

(無則免填)

一、簡單機械

活動一 認識槓桿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4-3-1-2了解機具、材料、能源。

4-3-2-4 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

1.透過觀察和討論,認識槓桿原理。

2.透過實驗和討論,知道怎樣利用槓桿省力。

3.藉由操作槓桿實驗,知道施力臂、抗力臂長短與施力大小的關係。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二、三

一、簡單機械

活動二 滑輪與輪軸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4-3-2-4 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

7-3-0-4 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1.透過觀察和操作,知道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之處。

2.透過觀察和操作,知道使用輪軸如何省力,及輪軸是槓桿原理的應用。

3.透過觀察和操作,知道相咬合的齒輪,轉動方向和轉動圈數有一定關係。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四、五

一、簡單機械

活動三 動力的傳送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4-3-3-1了解社區常見的交通設施、休閒設施等科技。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1.知道腳踏車傳送動力的方式。

2.透過討論和操作,察覺用空氣或是用水可以傳送動力。

3.認識生活中應用流體傳送動力的工具。


習作作業

紙筆測驗

實際操作

法定:自然-交通-3(第五週)

線上教學(第四週)

Google classroom

六、七

二、微生物與食品保存

活動一 生活中的微生物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3-3-0-1能由科學性的探究活動中,瞭解科學知識是經過考驗的。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1.察覺生活中常見的黴菌。

2.能用放大鏡找出黴菌的孢子囊和菌絲。

3.知道微生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法定:自然-飲食-3(第七週)



八、九

二、微生物與食品保存

活動二 食物腐壞的原因


1-3-4-4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2-3-3-1認識物質的性質,探討光、溫度、和空氣對物質性質變化的影響。

3-3-0-3 發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1.察覺食物腐敗的環境。

2.知道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素。

3.知道隔絕微生物的生長因素,就能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二、微生物與食品保存

活動三 保存食物的方法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1-3-4-4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2-3-3-1認識物質的性質,探討光、溫度、和空氣對物質性質變化的影響。

1.延續前一活動的結論,針對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素,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再思考如何驗證假設。

2.能針對假設設計實驗並操作驗證之。

3.知道隔絕微生物的生長因素,就能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習作作業

紙筆測驗

實際操作


線上教學

Google classroom

十一、十二

三、生物與環境

活動一 生物生長的環境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1.認識有些特有的生物,生長在地球上某些特殊地區,都具有適合生存在當地環境的特色。

2.察覺生物棲息的環境有許多種,每種環境各有其特徵。

3.察覺環境不同,其中生存的生物就不一樣。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法定:自然-海洋-1(第十二週)



十三、十四

三、生物與環境

活動二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6-3-3-1能規劃、組織探討活動。

1.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各種改變。

2.透過討論活動,探討如何才能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

3.透過討論活動,知道如何降低水的汙染及防治。

4.透過討論活動,知道如何降低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習作作業

口頭報告




十五

三、生物與環境

活動三 珍惜自然資源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1.認識不同的發電方式。

2.認識臺灣主要的發電方式與其優缺點。

3.培養正確的環保概念與態度,落實環保行動。


習作作業

紙筆測驗


線上教學

Google classroom

十六

二、微生物與食品保存

【自由探究】複式顯微鏡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1.認識複式顯微鏡的構造。

知道複式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口頭報告

實際操作

法定:自然-登革熱-1



十七

三、生物與環境

【科學閱讀】外來入侵種,不要來!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1.認識外來入侵種。

口頭報告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