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中的機械奧祕:自然與科技主題探討

格式
doc
大小
1.23 MB
頁數
37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3-11-10,离现在 21 35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主題探討系列


腳踏車

腳踏車是學生常使用的一種交通工具,本主題主要是經由觀察腳踏車的操作,瞭解各種機械運作的情形,並因此發現這些機械也被運用於日常生活裡,甚至可進一步推想利用這些機械來工作。



設計者:陳靜宜 桃園縣仁善國民小學 接受日期:2003/10/15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活動項目一覽表

()主題探討活動

()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學習成就評量

二、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腳踏車怎麼運轉的?(觀察腳踏車、探討其機械操作原理)

()我的腳踏車最好騎!(車子的檢查與維修)

()我是一個機械士(察覺一般機械和腳踏車裡的機械運用相同的原理)

()設計與製造(構想及製作各種機械的應用)


使用說明:

本模組乃利用腳踏車之觀察、維修等活動來瞭解各項簡單機械的運作(活動一)。由維修活動去察覺生銹、防銹、輪胎打氣、加潤滑油、摩擦、齒輪傳動等事件(活動二)。延伸性的活動可以附加上去。在此我們只附加兩項;一是類比似的,觀察日常使用的機械,發現它們和腳踏車的機械有很多的雷同(活動三),二是發明創造,設計簡單機械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活動四)另外設計有「變速車原理探究」、「如何防鏽」等活動,備供參考。

活動一至少要動用五、六台車子,活動二中若能邀請到修車的師傅,工作效果更佳,活動三、四是推廣、發明(立於腳踏車機械瞭解的基礎上),可使學習更具活潑和創意。


網址:http://www.phy.ntnu.edw.tw/nstsc/http://www.naer.edu.tw/nstsc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腳踏車

騎過腳踏車嗎?腳踏車為什麼會動呢?

跟學生交談這個話題,將引發許多的問題,例如:

怎樣讓我的腳踏車更好騎?腳踏車為什麼會生鏽?

如何防止腳踏車生鏽?變速腳踏車和一般的腳踏車有什麼不同?

……

觀察情境

察覺問題






引導討論

確定問題

將零碎博雜的談話歸出幾個可探究的問題,例如:

腳踏車的機械怎麼運作?

腳踏車要怎樣檢修?

還有什麼工作也應用到和腳踏車相同的機械?




安排系列的教學活動(分組、同時進行相同的工作):

「腳踏車怎麼運轉的?」(觀察、探討車子的構造及操作情況)

「我的腳踏車最好騎?」(車子各部位的檢查、維修)


分工合作

進行探究




我是一個機械士(察覺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機械和腳踏車的機械應用相同的原理)

設計與製造(設計及製作各種機械應用於某些工作上)


分享經驗

整合成果







發現開拓性的問題:

研討「如何防鏽」

研討「變速車原理探究」

用什麼方法可以傳動?

(鏈條、皮帶、支桿、氣壓、…)

發明一種省力的機械?一種快速運動的機械?

接連「設計玩具」教學模組

作業、應用推廣

教學成效評鑑

綜合評鑑

推廣運用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項目(活動方式)

器材與資源

活動內容

1.腳踏車怎麼

運轉的?


數輛腳踏車

觀察車子運轉的情況,分析出「手把」與前輪的輪軸作用、齒鍊的傳動作用、各部份的機械作用。

2.怎樣使腳踏車

更好騎?

數輛腳踏車、

機油、鋼刷、手套、板手、錘子、起子

列出檢視的項目和順序。

進行維修工作。

3.我是一個機械士


觀察生活中各種機械,比照腳踏車各部份的機械,發現其共同處。

4.設計與製造

展示品

腳踏車增填設備或改進。

各項機械的應用(新穎設計)
































5.變速車原理探究

變速車輛

發現齒輪只是傳動作用而已,重點在兩個轉輪的大小,它和輪軸,槓桿是相同的原理。

力與位移相關關係()可用來考量施力和受力大小的依據。

6.如何防鏽

鐵釘

塑膠袋

生鏽形成原因的探討

防鏽策略的研討


(三)主題探討活動

「腳踏車」教學活動流程

說明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腳踏車是學生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本教學活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實際帶領學生騎腳踏車,讓學生體驗騎腳踏車的感覺。

學生可能引發以下的問題:

騎腳踏車和走路感覺上不同?

哪些因素造成腳踏車不好騎?

我們是怎麼讓腳踏車動起來的?

我們踩踏板後,為什麼腳踏車能往前進?

鍊條、齒輪有什麼功用?

……

或是另一個策略:

讓學生觀看腳踏車設計的演進圖片。從腳踏車的演進過程去推論每一階段腳踏車改變的原因,進而對腳踏車的構造功能產生好奇與探究的興趣。例如:看看最早的腳踏車有哪些構造?

想像一下這樣的腳踏車好騎嗎?

怎麼去改變可以使它更好騎?

往後的腳踏車做了哪些改變?

這些改變的可能原因是什麼?

……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的討論活動,學生可能發現很多與腳踏車有關的問題,將這些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例如:

*有關各機械的名稱為何?

*發揮的功能為何?

*如何將各部份的機械組合起來發揮最大的功能?

*經常發生故障的機件是什麼?怎麼發生的?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各組別進行操作及探討,再綜合各組的發現形成結論。

進行活動一「腳踏車怎麼運轉的?」

腳踏車各部機件名稱的認識,功能的認識及各部份機件組合情況的認識。







備妥五、六輛以上自用的腳踏車。







可參閱附錄二:

腳踏車的演進











可參閱附錄一:

機械的應用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8302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可參閱附錄四:

腳踏車圖說(紀錄)

2334認識促進氧化反應的環境


進行活動二「我的腳踏車最好騎?」;

進行腳踏車的維修工作。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進行活動三「我是個機械士」;

經由對腳踏車機械運作原理的認識,發現日常生活中各種機械的運作。








進行活動四「設計與製造」:

想辦法改裝腳踏車,或設計某一種機械來做事。

若是教學時間充裕,可考量做延伸性的教學活動。例如研討「如何防鏽」及「變速車原理探究」等。

引發相關問題,激發研究興趣:

例如想到除了鏈條外,還可用哪些方法傳動?還有哪些機械可使做事省力?

……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7302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科學智能評量細目表


素養要項

評量指標

學習活動項目


觀察

1-3-1-1能依裝置圖或規畫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1-3辨別本量與變動量之不同(例如溫度與溫度的變化)

□□□□□

□□□□□

□□□□□

比較

分類

1-3-2-1實驗前,估量變量可能的大小及變化範圍……………………

1-3-2-2由改變量與本量之比例,評估變化程度…………………………

1-3-2-3依差異之層次,作二級以上分類……………………………………

□□□□□

□□□□□

□□□□□

組織

關連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作操控運作……………………………

1-3-3-2由主變數與應變數,找出相關關係………………………………

1-3-3-3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

□□□□□

□□□□□

歸納

研判

推斷

1-3-4-1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構想成一個整體性的胚圖…………

1-3-4-2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性並作詮釋………………………………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1-3-4-4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

□□□□□

□□□□□□□□

傳達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2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線圖) ……………

1-3-5-3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作適當的回應 ……………………...…

□□□□□

□□□□□

□□□□

□□□□□□

科學本質


3-3-0-1能由科學性的探究活動中,瞭解科學知識是經過考驗的……

3-3-0-2知道有些事件(如飛碟)因採證困難,無法做科學性實驗……

3-3-0-3發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3-3-0-4察覺在「以新觀點看舊資料」或「以新資料檢視舊理論」時,常可發現出問題……………………………….………………..

3-3-0-5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

□□□□□□□□□□

□□□□□□□□□□

         □□□□□

科學態度

細心

切實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

思考智能

批判

思考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

創造

思考

6-3-2-1察覺不同的辦法,常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

6-3-2-2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

解決

問題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

科學應用


7-3-0-1察覺運用實驗或科學的知識,可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7-3-0-3能規劃、組織探討的活動…………………………………………….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






科技的發展

科技

本質

4-3-1-1認識科技的分類…………………………………………………………

4-3-1-2了解機具、材料、能源……………………………………………….

□□□□□□□□□

科技

演進

4-3-2-1認識農業時代的科技……………………………..…………………..

4-3-2-2認識工業時代的科技………………………………………………….

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

4-3-2-4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

□□□□□

□□□□□□□□□□□□□□□

科技

社會

4-3-3-1了解社區常見的交通設施、休閒設施等科技……………………

□□□□□

設計與製作


8-3-0-1能運用聯想、腦力激盪、概念圖等程序發展創意及表現自己對產品改變的………………………………………………….

8-3-0-2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8-3-0-3認識並設計基本的造形……………………………………………….

8-3-0-4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



()學習成就評量

(待發)

()「腳踏車怎麼運轉的?」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經由實物(腳踏車)的觀察和操作,發現腳踏車是由許多種機械組合起來的,各部份機械的作用結合起來發揮了如此巧妙的功能。

知道各部機械的名稱及其作用。

2.教學資源:

數輛腳踏車、簡單機械解說圖表。

3.使用說明:

本活動可以安排四節(包括騎車活動和較充裕的提問時間)或兩節(觀察車輛、機械圖表,進行討論)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一:機械的應用(簡單機械解說圖表)

附錄二:腳踏車的演進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探究腳踏車運作的機械原理。可以由學生騎車、觀察車子的活動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注意到機件及機件運作的情況。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發現腳踏車的各種機械構造,並儘量列舉:

車架(將各部機械聯結起來)

把手和前輪(像輪軸作用)

承軸處的滾珠盤(轉接、固定、傳動、減少摩擦)

‧…以下見附錄三。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比照簡單機械解說圖表填寫作業單:

運用標準的「名詞」及瞭解各項機械的功用。

引導學生歸納及提出想法:

例如發現:「輪軸」、「槓桿」、「滑輪」、「齒輪」、「把手與前輪」、「方向盤」、都是同一個原理,即是「轉動」。即是

[施力][施力移動的距離]

=[受力][受力移動的距離]

例如發現:若是有摩擦(例如生銹),得額外加一些「力」來克服摩擦力。故

[施力][施力移動的距離]

[受力][受力移動的距離]

例如發現:利用滾動(輪子及滾珠盤)可以大大的減少摩擦。

例如發現:打氣筒裝有單向筏

例如發現:加以潤滑劑可以減少摩擦

例如發現:輪胎和地面的摩擦愈大愈好

‧……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想像一下(實際操作在活動二、四)

如何使你的腳踏車最好騎?

假如想使車子更符合你的理想,你想加裝什麼?






參閱附錄一:

機械的應用

參閱附錄二:

腳踏車的演進

參閱附錄1.1

腳踏車的構造

























可參閱附錄一:

機械的應用




()「我的腳踏車最好騎!」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列舉腳踏車機械可能發生的毛病,討論且設計出一個維修檢核表。

實地進行維修工作(最好有師傅在旁協助)。

維修機械時要養成安全、切實、秩序(安排工具、零件及程序)的習慣。

2.教學資源:

數輛自己使用的舊腳踏車。

一位師傅(家長、教師或聘自車行的老闆)

自備板手、起子、鋼刷、機油

3.使用說明:

本活動是實務操作的,若有師傅協助,就可以做更徹底的維修。

附錄2.1:檢核紀錄表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學生在本活動將探討影響腳踏車好不好騎的一些因素,學生談到騎車的經驗、談到怎樣的腳踏車不好騎,例如:

鏈條的長短;鍊條太長會『落鏈』。

生鏽會比較不好騎。

檔泥板歪掉,會磨到輪子,就不好騎了!

輪胎氣太足會跳得厲害,氣太少會沒有彈性。

‧……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1.安排檢修的順序:

大家把腳踏車可能發生的毛病一一列出

討論及安排檢修的順序

2.進行整修工作:

由師傅帶領先行檢修車輛(填表格)

利用板手、機油、鋼刷、手套、打氣筒進行維修(填表格)

工作過程中交換意見,相互協助。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例如提出進行維修時應如何操作,可更順利。

例如提出平時應如何保養,可使自己的車子更好騎。

例如提出可加裝什麼裝備,可使車子使用起來更方便。


參閱附錄一:

機械的應用







參閱附錄2.1

檢核紀錄表








()「我是一個機械士」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觀察日常使用的機械(車輛、刀剪。)發現有很多和腳踏車的機件相同。

發覺幾種機械組合起來可以發揮巧妙的功能。

2.教學資源:

附錄一:機械的應用

3.使用說明: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 本活動目的在搜集日常使用機械或工具的事例(可參閱附錄一:機械的應用),並且與腳踏車的機件比較。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 利用討論方式,由學生列舉「某一機械」說明它是由幾種機械所組合的,將各學生所列舉的彙聚成一個表。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引導討論:日常生活中各種機械所運用的原理與腳踏車那一部份的構造所應用的機械原理是相同的?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想出一個工作需求」並想辦法利用「機械」來處理。

例如:怎麼搬動重物?(利用槓桿、水力、

利用滾輪、拆解再搬)。
















有些機械可能需要做更深入的觀察,可以讓學生去收集相關資料後跟同學進行分享報告。


()「設計與製造」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利用對機械的瞭解,創意地設計用來做工。

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明是利用什麼機械原理來做事。

2.教學資源:


3.使用說明: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例如可以設想加裝什麼設備可使他的腳踏車具有特殊的功能(如貼反光片、如加裝警鈴,如

或是提出「工作」時想要發揮的功能(如瞄準器、準確劃直線、省力搬運,如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示例一:

  • 你希望你的腳踏車還可以有什麼功能?

  • 你打算加入哪些設計達呈你的需求?

  • 這些加在腳踏車上的新零件是如何發揮他的功能的?

  • 試試看,你的設計可行嗎?


示例二:

  •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工具或發明都是來自簡單的機械運用,可以應用哪些簡單的機械原理來進行創作呢?

  • 你發明的機械有什麼功能呢?

  • 為什麼選擇這些零件來幫你完成這件作品?

  • 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讓我的作品更好?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小組討論,設計精巧儀器,製成作品,並展示。





  • 此活動著重在將所學運用與創思,並透過實作將所想的做出來。




  • 本活動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用設計圖來呈現,因為有些學生的想法可能是很有創意的,只是礙於技術能力的限制而無法實際做出來,透過設計圖可以將學生的想法表徵出來,也可以讓其他同學加入意見進行修整。

(五)「如何防鏽」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2.教學資源:

生鏽實驗所需的相關器材

3.使用說明:

科學認知評量:如附件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學生在上個活動形成「如何防鏽才能使腳踏車更好騎?」的確定問題,接下來的活動將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與舊經驗的探討,形成造成生鏽原因的假設,並進行控制變因的實驗設計,進行驗證,並將實驗結果做成推論。最後擬定防鏽策略。


活動一:校園生鏽器物大搜密

學生到校園中,尋找生鏽的鐵器,記錄其生鏽狀況、所在環境狀況及其他可能影響生鏽的因素。

一個示例:

「腳踏車為什麼會生鏽?」

這時學生可能會回答:「碰到水」、「淋到雨」之類的答案。

「還有其他的實例嗎?」這時可以建議學生進行更多的線索蒐集,讓學生到校園裡實際觀察生鏽的現象並記錄。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活動二:解開生鏽之謎

透過活動一所建立的資料,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歸納形成生鏽原因的假設,並進行實驗設計。

一個示例:

假如學生透過觀察,形成「水是造成生鏽的一個因素」的假設,學生可能的實驗設計是:做兩組實驗,一為實驗組,一為對照組,水為操縱變因。拿兩個塑膠袋,各放入數根鐵釘(兩個袋子要一樣多),甲組的鐵釘要沾水,乙組的鐵釘不沾水,將空氣擠出後密封,接著進行觀察記錄。






審查實驗計畫:

各組完成實驗計畫後,先進行報告。

開始實驗,實際操作並完成觀察記錄。實驗的結果沾水的鐵釘生鏽較嚴重,於是推論水會造成生鏽。




評量:

  1. 分組報告

  2. 分組報告小組互評表(附錄二)

  3. 分組討論活動組員互評表(附錄三)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活動三:防鏽DIY

透過活動二的實驗所得到的結論,學生進行如何防鏽的討論。

一個示例:

學生在活動二中得到的結論是「水是造成生鏽的一項因素」,學生在此活動裝則針對如何讓鐵器防水進行設計。

「從實驗得到的結果,什麼因素會造成生鏽?」

「哪些方法可以防止生鏽呢?」

「為什麼這樣的方法可以防鏽?」








可利用附錄( )的紀錄表進行,亦可讓學生自行設計紀錄表。

2-3-3-2)認識生鏽現象。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評量:觀察紀錄、組員互評表(附錄)





這部分著重控制變因的實驗設計,所以應注意引導學生去確認變因,並釐清哪些是控制變因。

讓全班同學一起審查,一方面讓學生可以互相檢查實驗設計,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學習他人的優點,並修正自己設計上的缺失。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變因,做操控運作。

1-3-4-4)由實驗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6-3-3-1)能規劃組織探討的活動。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回應。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生活中。








(六)「變速車原理探究」活動指導

1.教學重點:

透過觀察、操弄瞭解腳踏車鏈條齒輪的帶動原理。再經由齒輪數的計算與輪胎轉動的圈數之關係,經由實際體驗驗證瞭解前後齒輪間相對大小的關係對腳踏車行進時施力大小與速度的影響。

2.教學資源:

變速腳踏車

3.使用說明: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學生先透過觀察、操弄瞭解腳踏車鏈條齒輪的帶動原理。再經由齒輪數的計算與輪胎轉動的圈數之關係,經由實際體驗驗證瞭解前後齒輪間相對大小的關係對腳踏車行進時施力大小與速度的影響。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一個示例:

變速車怎麼換檔?

腳踏車換檔時,有一個換檔控制器。只要推動換檔器,腳踏車便換了檔。

此活動讓學生實際操作,從探索的過程中,交互討論學習,找到答案。

變速車換檔時,改變了什麼?

學生經由觀察可以發現,換檔時,經由換檔器的作用,會將齒輪上的鏈條換到不同大小的齒輪上。有些腳踏車換檔時換的是前齒輪,有些腳踏車換檔時則是改變後齒輪。


為什麼換檔會改變速度?

學生經由換檔後齒輪大小的變換,改變了前後齒輪之間相對的轉動圈數的關係,而使的同樣採踏板一圈的情形下,腳踏車有不一樣的前進距離,因而造成速度快慢的不同。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上坡時要用哪一種檔?

經由實際體驗,學生會發現當前齒輪較大時,腳踏車的的速度會比較快,但同時也較費力,當前齒輪叫小時,相對的速度便慢,但較省力。學生可透過這樣的關係推論上坡本來會很費力的,為了輕鬆,所以選擇前齒輪小的檔數。




變速腳踏車是應用了腳踏車前後齒輪的大小轉動的圈數不同所設計成的,當前齒輪比後齒輪大時,前齒輪轉動的圈數較後齒輪少,也就是當前齒輪轉動一圈時,後齒輪轉動一圈以上,所以腳踏車行進的距離較遠,速度會較快。當前齒輪較小,齒數較少時,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不到一圈,腳踏車行進的距離較短,所以速度較慢。














口頭報告及書面報告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腳踏車

我騎腳踏車

騎上車真得意

輕輕往下踩車子往前去

把手偏向左車子往左彎

把手偏向右車子往右轉







乘風急駛像飛鳥

鄉野林間穿梭行

我踩腳踏車你可儘力跑

讓我們比比看那個快得多









為什麼都是用自己的力氣

怎麼我的又快又省力

腳踏車到底有什麼神奇的設計

得仔細的看看細心的想想


怎麼這些零件組合起來

就產生了這麼奇妙的威力













騎馬的人得知道自己的馬愛吃什麼草

騎腳踏車的人也得知道自己的車子怎麼跑












你能把它運作的情形說清楚嗎

我的腳踏車

人有時會生病生病得請醫生治療

腳踏車有時也會出狀況出狀況誰來治

愛它就要珍惜它保養它

請了一位師傅當顧問今天要來整修我的腳踏車

有了板手機油鋼刷打氣筒手套

討論一下安排檢修的順序











你知道一輛車子可能出的毛病在那裡

你要怎麼保養怎麼修護

做個裝備總檢查逐項操作和調整










檢查自己的車子

列出像下面的表格

把檢查結果和修護情形記錄下來

項目

可能的毛病

修護方式

效果評估

手把


轉盤處生鏽或乾澀

加油


撞擊後與前輪

承接不正

夾住前輪後

扭轉手把



前輪
























































我有一輛騎起來順手稱心的腳踏車

我是一個機械士

在生活中我們還利用了很多機械或工具,

有很多和腳踏車裡用的是同一個方法

讓我們去找找看

腳踏車上的設計

某種機械

相同的方法





齒輪使前輪

後輪





皮帶使馬達帶動輪子轉


腳踏車上的設計

某種機械

相同的方法







腳踏車上的設計

某種機械

相同的方法





把手帶前輪轉





起子帶螺帽





腳踏車上的設計

某種機械

相同的方法






收集了許許多多的發現把它們作分類

你分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

設計與製造

夢想家

假設想加裝一個夜間照明

得加裝什麼樣的設計


假如想裝一個警鈴可有什麼樣的設計


假如想加裝一個遮陽設備

可有什麼樣的設計


假如想讓來往的車子很容易察覺到

我得怎麼設計


假如要使騎上坡時不會那麼費力

下坡時不會那麼快可有什麼樣的設計


假如……









哇塞我的車子好騎又實用美觀又大方真是人見人愛呀

我得再設計出一個辦法

免得被別人牽去

設計玩具六年級

1.利用馬達

加偏心輪使行進的車輛上下起伏

加側轉輪使車子遇礙能轉向

加傾向齒輪使轉動方向改變

加附震器使車子坐起來平穩

2.加裝外型

製成許多種玩具



:附錄一:















錄二






附錄三:


鍊條(傳動)

齒輪與鍊條(像輪軸作用)

偏斜齒輪(單向傳動)

擋泥板(阻擋濺泥與水)

座墊、輪胎(防震)

輪胎紋路(增加地面摩擦)

輪子(滾動、減少行進摩擦)

剎車(控制摩擦)

車身重量分佈(操控方便)

支撐架(注意它的彈簧條作用及停駐時之穩定)



附錄四:


3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