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班級共讀推動經驗分享

格式
docx
大小
4.32 MB
頁數
8
上傳者
yiti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4-30,离现在 12 17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圖書教師電子報 第2320135


國中班級共讀推動經驗分享

何憶婷

台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有關於如何在國中推動班級共讀,筆者的經驗分為以下四個部分來談:

1.為孩子選擇適讀的好書

國中學生在閱讀習慣上有極大差異,因此,國中一年級的新生,通常先選擇一些國小高年級,甚至於中年級適讀的成長小說,例如:《巧克力戰爭》、《愛德華的神奇旅行》……,或選擇學生喜愛的奇幻文學類,例如:《晴空小侍郎》,讓還沒有閱讀習慣及閱讀低成就的學生,能在較輕鬆的文本中喜歡閱讀。

學生逐漸喜歡閱讀後,選書的主題則貼近學生的需求,例如:談親人死別的《收藏天空的記憶》、《想念五月》;談單親家庭的《棉花糖女孩》及重組家庭的《伊爾莎離家出走》……等。選書有時也配合班級經營,今年新接的一年級新生,班上有位脊椎損傷的學生,我們就一起看乙武洋匡的《五體不滿足》。之後班上有經濟弱勢的同學被排擠,就和學生一起閱讀、討論《一百件洋裝》。

閱讀學生所關心的青少年議題後,接下來也透過閱讀認識世界,初步先讀較簡單的《十三歲新娘》、《安妮的日記》,升上國中二年級後,會為學生選擇《愛在蔓延中》、《牧羊人的孫女》……等字數逐漸增多,且議題討論更深入的小說,建立學生的國際觀及多元觀點。


利用《請不要忘記那些孩子》、《安妮法蘭克的故事》建立孩子閱讀《安妮的日記》所需的背景知識


2.少年小說導讀

我將自己的一節任課時間固定用來進行閱讀活動,讓學生能安安靜靜地有一節完整的閱讀時光,但不想讓閱讀只是「發書、發學習單;收書、收學習單」,對於史地背景或需要較多知識背景的書籍,我會先進行導讀掃除學生的閱讀障礙。

李潼的《少年噶瑪蘭》為例,學生在閱讀上必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時空背景的交錯與宜蘭古地名,另一個問題則是噶瑪蘭人的文化與人思惟的不同。因此,在導讀上我繪製宜蘭地圖,製作投影片,為學生講解主角的旅程,使學生能很快進入小說的前三分之一,並以李潼的繪本「刺桐花開過新年」,為學生講解噶瑪蘭人的生活與文化。

一本繪本、一張地圖、一段旅程,為孩子掃除《少年噶瑪蘭》的閱讀障礙

閱讀《用左手走路孩子》時,正逢日本福島核災,因此,我選擇一本有大量照片的《核能》,再搭配多則當時的媒體報導,讓學生瞭解核能發電及核能災變。在我們共讀《安妮的日記》之前,則利用以照片及插圖為主的《安妮.法蘭克的故事》、及收集大量猶太人照片的《請不要忘記那些孩子》,讓學生認識主角,也瞭解納粹破壞猶太人的歷史。

利用《探索能源》及《核能》為孩子導讀《用左手走路的孩子》

選擇《刺桐花開過新年》、《核能》、《安妮法蘭克的故事》、《請不要忘記那些孩子》這類繪本或是照片為主的書籍,作為導讀的材料,除了讓學生閱讀前具備充分的背景知識外,也提供閱讀低成就學生,在相同議題上的簡易讀本,而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參與閱讀課。

3.閱讀學習單書寫指導

推動閱讀要成功,除了書好看之外,一定要讓閱讀和寫學習單、讀書心得徹底脫勾,從不在發書時一併發下學習單是一定要堅守的原則。此外,跳脫傳統讀書心得—「摘要、優美詞句、心得」的寫法,學習單的設計是針對文本進行提問。自己先看過書、分析文本,再針對文本進行提問,除了提取訊息的題目,也會有詮釋整合、比較評估等層次的問題。

學習單的書寫不是回家作業,在閱讀課中,我會與孩子一起整理、摘要、討論後,才讓學生以自己的話寫出來,使得學生不排斥寫學習單。而且,透過閱讀課上老師分享優良書寫範例,學生的書寫逐漸進步,慢慢切中重點與關鍵,不但言之有物,也能言之有序。

利用「原因、經過、結果」指導學生寫摘要

閱讀課上與學生一同討論學習單上的提問

學生的學習單-出事的那一天》



4.學生的改變與家長的支持

推動閱讀兩年多來,班上學生總習慣在早自修、週末隨手拿起書來看,還會在下課時討論本週的共讀書目。家長也反應學生回家後看電視、打電動的時間變少,還影響家中的弟弟、妹妹一起愛看書。而做為導師的我,透過讓全班共讀少年小說,取代以「說教」解決學生問題,感受到學生在少年小說的滋養下愈見成熟,而使班級呈現溫和、正向的氛圍。

晨光時間,班級共讀《五體不滿足》











導師分享閱讀《五體不滿足》的收穫,並與同學討論如何與班上的身障生相處

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