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小【五】年級【國語 】領域課程教學計畫
編寫者:五年級全體教師
教材來源:康軒版 第十冊
教學準備:教科書、教學指引、教具(語詞卡、教學CD)、學校行事曆、課外材料收集
課程理念:
(一) 豐富的語文活動,讓語文學習動起來
(二) 統整語文知識和能力,提升語文學習的效率
(三) 跨越領域的統整教學,落實統整課程理念
(四) 提供情意豐富的文學閱讀
課程計畫:
週次 | 主題名稱 | 單元名稱 | 教學節數 | 教學目標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教學資源 |
一 ~ 二 | 珍愛時光 | 一、努力請從今日始 | 5 |
| B2-2-10-11 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C2-3-7-7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2-1-1 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F2-4-3-1 能應用改寫、續寫、擴寫、縮寫等方式寫作。 F2-8-2-1 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生涯發展教育】 3-3-1培養規畫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 【活動一】引起動機 1.教師講述一個「惜時的故事」。 2.故事內容故事內容︰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是一個惜時努力的人,他在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帳上、鏡子上、牆上,到處貼滿紙條,上面寫著五花八門的資料。在穿衣、睡覺、刮臉前後,隨時記誦這些材料。這樣分秒必爭、日積月累,奠定了他寫作的基礎。 【活動二】講述大意 透過聆聽課文,教師提問,歸納本課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鼓勵學生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有關珍惜時間的相關課外讀物,並說出看完故事後的感想。 【活動四】聽說能力 1.聆聽並美讀課文,讀出詩歌的韻味和節奏。 2.分組報告,說出一個愛惜時間的故事。 【活動五】修辭練習 練習對偶、頂真修辭與設問句的句型。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愛惜時間的嘉言 |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3.口頭評量 |
二 | 二、爸爸的信 | 5 |
| C2-3-5-2 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2-1-1 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F2-3-4-3 能配合學校活動,練習寫作應用文(如:通告、公告、讀書心得、參觀報告、會議紀錄、生活公約、短篇演講稿等)。 【生涯發展規畫】 3-3-1培養規畫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 【活動一】引起動機 1.教師講一個父母對孩子期望的故事。 2.學生說出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及自己如何努力去達成。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父母的愛及期望,引入本課課文。 【活動二】講述大意 教師提問,指導學生回答問題,將回答的內容串連成本課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內容,明白父親愛子心切,並了解要把握時光、積極進取。 2.主動閱讀有關惜時的相關故事。 【活動四】聽說能力 1.仔細聆聽同學說出想對爸爸說的話。 2.美讀課文,並讀出課文中爸爸的關愛。 【活動五】寫作練習 1.學習書信的寫作結構。 2..練習「雖然…不過」、「既…又」、「只要…就」(條件句)、「雖然…但是」的句型。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立志嘉言 | |
三 | 珍愛時光 | 三、做時間的主人 | 5 |
| B2-2-8-9 能結合科技資訊,提升聆聽的速度,加速學習的效果。 C2-1-2-3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D2-2-3-1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2-1-1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F2-8-2-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生涯發展教育】 1-2-1 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 【活動一】引起動機 進行「順風耳──聽测時間」活動,教師播放不同語速,時間不一的錄音帶或CD,學生靜聽,猜測各段話用了多少時間。由讀秒活動讓學生領悟時間的快速溜過,引導進入「做時間的主人」課文內容。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試說大意:時間就是生命,要妥善運用,像嚴長壽懂得事先計畫,靈活運用時間,歐陽脩利用「三上」的零碎時間來寫文章,日後都有成就。如果能夠妥善管理時間,生命會更充實,更有意義。 【活動三】閱讀能力 主動閱讀有關愛惜時光的相關書籍,欣賞嘉言。 【活動四】聽說能力 1. 聆聽同學報告愛惜光陰的實例。 2. 事先收集有關愛惜光陰的相關資料,作為說話的材料。 【活動五】寫作能力 1.寫出「一個愛惜光陰的實例」。 2.練習「有些…有些」、「只有…才」的句型。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愛惜光陰的書籍 |
四 | 美麗窗口 | 四、月光下 | 5 |
| A2-1-1-1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提升閱讀理解的效能。 B2-1-5-2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C2-2-8-6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D2-2-8-2會使用電子字典。 E2-8-5-2能理解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 E2-8-5-1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F2-8-2-1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 【活動一】引起動機 1.以「名詩欣賞」作為引導:請學生朗誦楊喚的詩夏夜。 2.從欣賞夏夜的詩中,進入本課「月光下」的學習。 【活動二】講述大意 1.指導學生概覽課文,抓取各段的重點句。 2.指導學生將各段重點,串連成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讀出文章抑揚頓挫的感情。 2.了解文章內容結構。 【活動四】聽說能力 1.教師請曾經夜遊的學生報告夜遊的經驗。 2.請學生將「夜遊」或「夜景」的照片,張貼在黑板,一邊指出地點,一邊報告夜景的美麗及夜遊的樂趣。 3.聽完報告後,同學可提出疑問或經驗分享。 【活動五】寫作能力 1.認識「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法。 2.練習用「為了…於是」(目的複句)及「是…還是」(條件複句)口述造句。 | 1.實作評量(注音) 2.口頭評量(說話) 3.紙筆評量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五 | 美麗窗口 | 五、油桐花開 | 5 |
|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C2-3-7-7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8-5-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F2-6-7-1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選擇材料,進行寫作。 F2-8-2-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美麗的油桐花」作引導,請學生發表賞花的感想,在分享中,引導進入課文。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從文題中理解本課敘寫重點,並以問答的方式,歸納本課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文中描寫油桐花的姿態。 2.認識本課字詞義。 3.用問答法歸納課文大意。 【活動四】聽說能力 1安靜聆聽同學報告油桐花的資料並報告重點。 2.用合宜的口語及聲調美讀課文。 【活動五】寫作能力 1.學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2.習寫「校園內的植物」。 |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六 | 美麗窗口 | 六、山裡山外 | 5 |
| B2-1-2-1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C2-2-4-4能運用合適的語言,與人理性溝通。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1-1-1 能熟習活用生字詞語的形音義,並能分辨語體文及文言文中詞語的差別。 F2-4-4-2 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摘要、札記及讀書卡片等。 【人權教育】 2-2-2 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活動一】引起動機 1.師生合力收集山景照片,製作成簡報,播放給學生欣賞。 2.透過朗讀課文或其他相關詩文,感受詩韻之美。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點句,並串聯各句歸納整理成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文中詩句的意思與內涵。 2.用找出重點句的方式歸納大意。 【活動四】聽說能力 1.安靜聆聽同學朗讀詩歌。 2.用合宜的口語及聲調美讀課文。 3.練習利用錄音帶等不同媒材,將自己朗讀的內容錄下來,幫助自己修正朗讀的發音或音調。 【活動五】寫作能力 學習映襯的修辭技巧。 | 1.實作評量(聆聽) 2.自我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寫重點、發表)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七 | 統整與複習 | 統整活動一+二 | 5 |
| D2-1-3-2 會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E2-1-1-1熟習活用生字詞語的形音義,並能分辨語體文及文言文中詞語的差別。 D2-2-3-1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F2-3-4-2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D2-1-3-2 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E2-1-7-2 能掌握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F2-8-2-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E2-4-2-1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 | 【統整活動一】 【活動一】認識象形字 教師用「對一對」「說一說」「想一想」等教學方法,並以象形字舉例,經由比對,讓學生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 【活動二】認識形容詞和副詞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並探討同一個詞語在不同文句中的意義。 【活動三】認識成語 指導學生透過發表討論,認識和「時間」有關的成語,並引導學生自行造句。 【活動四】認識議論文 【統整活動二】 【活動一】認識指事字 提供部分「指事」字,讓學生發揮想像力,說一說。 【活動二】認識轉折句 1.認識什麼是轉折句。 2.學會利用轉折句,加強文字的表達。 【活動三】認識摹寫的修辭技巧 利用摹寫的修辭法加強文字的表達。 【活動四】學習如何讀詩 1.認識詩詞的讀法。 2.喜歡讀詩,能運用正確的方式,欣賞詩歌。 | 1.口頭評量 2.紙筆評量 3.實作評量 4.實作評量(寫作) 5.口頭評量(閱讀)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八 | 複習週+評量週 | 5 | ||||||
八~九 | 問題與答案 | 七、動物的尾巴 | 5 |
| B2-3-9-2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C2-2-4-5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C2-3-7-8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3-2-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F2-8-2-1 寫作時能理解並模仿使用簡單的修辭技巧。 【生涯發展教育】 3-3-1 察覺如何解決問題及作決定。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聯想遊戲」作引導,教師學生觀看影片有關動物尾巴的作用,說明心得,教師加以歸納,引出本課主題。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根據「開頭與結尾」,回答問題,說出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中有關動物的尾巴說明的內容。 2.以「開頭結尾法」的方式摘取大意。 【活動四】聽說能力 1.認真聆聽同學報告課文要點與「假如動物互換尾巴」的看法。 2.有條理的報告「假如動物互換尾巴」會發生的可能情形。 3.整理課文內容,說出「動物的尾巴」的要點。 【活動五】寫作能力 1.配合口述「假如動物互換尾巴」,發揮想像力寫出短文。 2.學習並列句與譬喻和排比修辭。 3.練習用「甚至」、「又…又」、「不但…還」造句。 | 1.實作評量(查資料) 2.實作評量(寫大綱) 3.習作評量 4.口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九~十 | 問題與答案 | 八、閃亮的山谷 | 5 |
| B2-2-7-8 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C2-3-7-8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D2-2-3-1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E2-8-9-4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與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F2-6-7-1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選擇材料,進行寫作。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 【活動一】引起動機 教師請學生收集各種與「螢火蟲」有關的資料,將資料陳列教室周圍,進行「螢火蟲大展」的活動,引導進入課文。 【活動二】講述大意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以「歸併段落大意」的方式,摘取全文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中舅舅復育螢火蟲的原因及經過,以及如何尋求問題解決的內容。 2.閱讀課文或其他與「螢火蟲」或「生態保育」有關的故事。 【活動四】聽說能力 收集相關資料,有條理的說出有關生態保育的故事。對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活動五】寫作能力 1.練習用「目不暇給」、「美不勝收」、「寧可…也不」、「如果…就」造句。 2.欣賞「對話方式」與「描述方式」句子的不同,並應用練習。 3.收集與「螢火蟲」有關的經驗及資料,並記下重點,與同學分享。 | 1.實作評量(查資料) 2.實作評量(寫大綱) 3.習作評量 4.口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十一 | 問題與答案 | 九、果真如此嗎 | 5 | 1.聆聽同學發表的說話內容,並記住內容要點。2.發表一則熟悉的故事、寓言或成語典故,提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並說出正確的觀念或方法。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熟練使用「深信不疑」、「不假思索」等四字詞語。4.精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論點、論據、結論」的內容以及「論證的方法」,了解閱讀議論文的方法。5.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議論文。6.培養追根究柢的實證態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B2-2-10-11 能從聆聽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C2-4-10-4 能與人討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D2-2-3-1 會查字詞典,並能利用字詞典分辨字義。 E2-4-2-1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 F2-3-4-2 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察覺如何解決問題及作決定。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創意聯想」作引導,教師準備下列幾樣東西的實物或圖片:工具書(字詞典、公車指南、圖鑑等)、百科全書、鑰匙、地球儀、測量工具(尺或圓規)等,讓學生靜靜看兩分鐘,再提出問題。這些工具書或工具,都是要幫助我們得到更正確的資訊,不要盲從也不要隨意猜測,並引出本課的主題,進行課程內容。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初步理解各段的主要內容。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以問答法歸納大意。 2.精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論點和論據,學習閱讀議論文。 【活動四】聽說能力 1.發表一則熟悉的故事或成語典故,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並說出正確的觀念或方法。 2.配合說話教學,認真聆聽同學的發表內容。 【活動五】寫作能力 1.找出本課常用的四字詞語,並應用練習。 2.練習用「只要…就」、「不但…還」造句。 | 1.朗讀評量 2.實作評量 3.紙筆評量 4.口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一~十二 | 藝術人生 | 統整活動三 | 5 | 1.明白「會意」的造字方法,提升文字的組合能力。2.學習正確的運用關聯詞。3.認識條件句。4.認識層遞修辭。5.了解議論文各部分撰寫的要點。 | D2-1-3-2 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E2-1-7-2 能掌握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F2-8-2-1 寫作時能理解並模仿使用簡單的修辭技巧。 F2-3-4-2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 【活動一】認識會意字 1.認識會意的造字方法。 2.提升文字的組合能力。 【活動二】認識關聯詞 1.認識關聯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正確的運用關聯詞。 【活動三】認識條件句 1.認識條件句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正確的運用條件句,加強文章的力量。 【活動四】認識層遞修辭 1.認識什麼是層遞修辭。 2.靈活運用層遞修辭,提升文章表達能力。 【活動五】認識議論文 1.了解議論文表達內容的要點。 2.了解議論文各部分撰寫的要點。 | 1.實作評量(朗讀) 2.觀察評量 3.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二~十三 | 藝術人生 | 十、米羅的畫 | 5 | 1.聆聽藝術家的故事,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要點。 2.具體的表達自己對圖畫的想法。3.讀寫本課「寐、獸、魅」等難字,理解字義後會加以運用。4.練習排比修辭的技巧。5.學習以說明的方式,敘述米羅的繪畫風格及特色。6.觀察米羅的圖畫,發揮豐富的想像力。7.培養欣賞圖畫的能力,為生活增添美感。 | B2-2-10-11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C2-2-8-6 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D2-1-3-2 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E2-3-2-2 能概略理解文法及修辭的技巧。 F2-3-4-2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F2-10-2-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家政教育】 3-3-3從事與欣賞美化生活的藝術造型活動。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活動「美化家園」作為引導,揭示兩張場地相同,布置相異的照片。一張是凌亂不堪,牆壁斑駁;一張是窗明几淨,牆上掛畫。請學生說一說如何將繪畫帶入生活中。 【活動二】講述大意 1.以默讀方式,概覽課文。 2.指導學生提問,歸納本課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了解課文內容,全文從米羅受孩子歡迎,米羅對繪畫狂熱,到米羅作品的風格,以描述說明的方式,介紹畫家米羅的繪畫風格。 【活動四】聽說能力 1.用心聆聽同學述說對圖畫的想法。 2.能用具體描述的方法,發表對圖畫的想法。 【活動五】寫作能力 1.學習「排比」修辭的句子。 2.運用「異想天開」、 「漫不經心」造句。 | 1.實作評量(朗讀) 2.觀察評量 3.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三~十四 | 藝術人生 | 十一、送 別 | 1.聆聽歌曲「送別」,並說出聯想。2.說出自己曾有的離別經驗。3.辨別課文中「亭、淒」等字形,並能說出生字「上下」、「左右」的結構。4.理解古人的別離情懷,並與同學討論。5.收集詩人李叔同的相關資料,並分享成果。6.收集喜好的詩或歌曲,敘述如何從中體驗美。7.欣賞音樂之美,引發豐富的想像力。 | B2-1-2-1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C2-2-8-6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D2-5-1-4能認識筆勢、間架、形體和墨色。 E2-8-5-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E2-6-3-3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F2-3-3-1 能收集自己喜好的作品,並加以分類。 【資訊教育】 5-3-2能利用光碟、DVD等資源搜尋需要的資料。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音樂欣賞」作引導,播放「送別」歌曲,讓學生欣賞。教師歸納學生想法,引導學生的了解,誘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是說大意,藉由「送別」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領略這首歌的情感和意境。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內容,明白從歌曲中領略情感和意境就是美的體驗。 2.用問答的方式擷取課文大意。四、主動閱讀有關詩人李叔同的相關資料。 【活動四】聽說能力 1.仔細聆聽歌曲「送別」。 2.用合宜的口語及聲調美讀課文。 【活動五】寫作能力 1.認識「鑲嵌」的修辭法。 2.運用「也」、「雖然…卻」造句。 | 1.實作評量 2.觀察評量 3.口頭評量 4.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
十四~十五 | 藝術人生 | 十二、看 戲 | 5 | 11.利用注音輸入的方式上網查閱,整理有關戲劇的資料。2.欣賞一齣戲,並能重述內容。3.看完一齣戲後,能說出自己的看法。4.會讀說和寫本課「煞、纏、虧」等生字,並能加以運用。5.閱讀和戲劇有關的課外讀物。 6.學習分項具體描寫的布局方法。7.培養欣賞各種戲劇的興趣和能力。 | A2-3-8-2能利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B2-2-8-10能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能力。 C2-2-2-2 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D2-1-1-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2200──2700字。 E2-4-6-3 能主動閱讀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作品。 F2-3-4-2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特性,練習寫作。 【資訊教育】 5-3-2能利用光碟、DVD等資源搜尋需要的資料。 | 【活動一】引起動機 以「猜圖遊戲」作引導,教師事先收集並於課堂上揭示下列數張圖片,請學生猜一猜是何種戲劇?(京戲、歌仔戲、木偶戲、布袋戲、電影、電視劇、卡通影片。).教師提示本課談到戲劇的種類及戲劇吸引人的地方。 【活動二】講述大意 1.以默讀方式,概覽課文。 2.指導學生依據「組織段意」的方式,歸納本課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內容,從戲劇中體驗藝術與生活的相互關聯。 2.主動閱讀有關戲劇的相關資料。 【活動四】聽說能力 1.用心聆聽同學發表看法。 2.用聲調自然,輕鬆的語氣敘述自己的想法。 3.用愉快的語氣說明如何從戲劇中體驗智慧。 【活動五】寫作能力 1.認識「回文」的修辭法。 2.運用「不管…都」、「幸虧…才」造句。 | 1.實作評量(聆聽)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作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五~十六 | 藝術人生 | 統整活動四 | 5 | 1.明白形聲字的造字原理,提高識字能力。2.認識因果句。3.了解文章主要的分段方式。4.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加強文章欣賞的能力。 | D2-1-3-2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E2-1-7-2 能掌握重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F2-6-10-2練習從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 | 【活動一】認識形聲字 從學過的字當中舉例,並找出形聲字,分析聲符和形符的組合結構,並鼓勵學生從提供的形聲字材料中,依表列方式讀出該字的形符、聲符,並造兩個詞。 【活動二】認識因果句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並發現材料中的句子有原因和結果,讓學生學會因果句的表現形式,提升文字的運用功能。 【活動三】怎樣擬定段落大綱 1.了解文章主要的分段方式。 2.練習擬定段落大綱。 【活動四】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的是什麼。 2.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加強文章的欣賞能力。 | 1.實作評量(聆聽)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作業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六~十七 | 閱讀歷史 | 十三、空城計 | 5 | 1.聆聽歷史故事,判斷人物的各種情緒。2.閱讀空城計的劇本後,詳細講述故事。3.應用偏旁變化,分辨「擋、檔」等形近字。4.思考並體會歷史人物解決問題的過程及心境。5.把劇本改寫成記敘文。6.遇事沉著應對,冷靜思考如何解決危機。 | B2-2-4-5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C2-2-8-6 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D2-5-1-2能掌握楷書偏旁組合時變化的搭配要領。 E2-10-10-1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F2-4-3-1 能應用改寫、續寫、縮寫、擴寫等方式寫作。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作決定。 | 【活動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腳踏車又叫什麼車?(學生回答:孔明車。) 2.請學生說一說孔明的故事。 3.引入本課課文。 【活動二】講述大意 1.學生用默讀方式概覽課文。 2.學生試說大意。 3.教師提示以「得到什麼訊息、怎麼回應」為主軸,說出大意。 4.分組討論大意,寫在書面紙上。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以空城計的歷史故事所編寫的劇本內容。 2.認識描寫各種情緒的句子3. 3.思考並體會諸葛亮的臨危不亂,冷靜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 【活動四】聽說能力 1.聆聽教學CD。 2.聆聽劇中人物對白,判斷人物的各種情緒(驚訝、自信、無奈、懷疑)。 說話 3.指導學生分配角色,製作道具,演出這齣歷史名劇「空城計」。要特別注意表現劇中人物的各種情緒,用適當的聲音表情呈現。 4.在閱讀空城計的劇本後,詳細講述故事。 【活動五】寫作能力 1.在閱讀空城計的劇本後,詳細講述故事,將口述的故事筆述成文。 2.運用「竟然」、「非…不可」的句型造句。 | 1.實作評量(聆聽)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
十七~十八 | 閱讀歷史 | 十四、小火車的歲月 | 5 | 1.聆聽甘蔗趣談,從中獲取相關的資訊。2.就參加民俗活動的體驗,提出報告。3.利用聯想識字,分辨「擠、劑」和「榨、詐」等字。 4.收集博物館、民俗村的資料,並會整理,摘要內容。5.將參加民俗活動的體驗寫出來。6.從參加民俗活動中,了解鄉土的歷史、產業,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 | B2-2-3-4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C2-3-7-7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D2-3-2-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E2-6-3-1能利用圖書館檢索資料,增進自學的能力。 F2-10-2-1 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環境教育】 3-2-1 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與責任。 | 【活動一】引起動機 教師問學生誰坐過「小火車」。並請學生說出坐「小火車」的地點與乘坐後的感覺,說一說小火車與一般的火車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教師由此引入課文。 【活動二】講述大意 指導學生以「把握各地點的活動」說出大意。 【活動三】閱讀能力 1.了解課文中,描述祖孫三人體驗、回味糖廠歲月的內容。 2.閱讀「臺糖小火車再啟動」,了解糖廠小火車的過去與現在。 【活動四】聽說能力 1.就參加民俗活動的體驗,提出報告。 2.仔細聆聽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活動五】寫作能力 1.將參加民俗活動的體驗寫出來。 2.收集博物館、文物館、民俗村或歷史遊樂場的資料,選擇一處練習撰寫摘要。 3.練習用「難怪」、「別出心裁」造句。 | 1.實作評量 2.觀察評量 3.口頭評量 4.習作評量 | 康軒版教科書 康軒版教具 甘蔗、糖廠照片 |
十八 | 閱讀歷史 | 統整活動五+評量週 | 5 | 1.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加強文章欣賞的能力。2.了解劇本與文章的不同。 | F2-2-1-2 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 【活動一】文章的過渡 1.了解文章段意的鋪陳與布局。 2.學習運用文章過渡方法分析文章的內容。 【活動二】認識劇本 1.了解劇本與文章的不同。 2.認識劇本的基本元素。 | 1.實作評量 2.觀察評量 3.口頭評量 4.習作評量 | |
十九(休業式) | 資料整理 |
六、評量項目
評量項目 | 表現優異 | 表現良好 | 表現尚可 | 尚待加油 | 多多加油 |
能分辨各種文體 | |||||
能認識課文中的各種修辭技巧並應用 | |||||
能分辨句子的寫作形式 | |||||
認識六書中的象形、會意、形聲、指事 | |||||
能配合教學完成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