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一)國小國語領域第十一冊(六上)第肆單元第十四課教案:蒙娜麗莎的微笑

格式
doc
大小
102.5 KB
頁數
11
上傳者
LHES_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6-03,离现在 6 1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2(一)國小國語領域第十一冊(六上)

第肆單元第十四課教案

教學領域

國語科

文體

記敘文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單元

十四

蒙娜麗莎的微笑

觀課節數

第三節

教學者

周欣玨

教學

目標

一、了解「寬敞」、「傑出」、「雕塑」、「栩栩如生」等語詞的意義及用法。

二、學習「由於……」、「是……也是……」等句型,並能正確使用。

三、學習以記敘文的形式,寫一篇賞析名畫感想的短文。

四、引導學生喜愛閱讀名人的創作故事,進而學習為理想執著努力的精神。

能力

指標

2-3-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3-1-1能養成耐心聆聽的態度。

2-3-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2-3-2-1能在聆聽過程中,有系統的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2-3-2-2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2-3-2-7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2-3-3能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1能充分表達意見。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3-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3-3-3-5能利用播音器材練習良好的語言表達。

3-3-4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4-3-1-1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字,理解字義。

4-3-1-3能利用新詞造句。

4-3-3能概略瞭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5-3-1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5-3-3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5-3-3-1能瞭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4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及題材的作品,擴充閱讀範圍。

5-3-5能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5-3-10-1能夠思考和批判文章的內容。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2能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6-3-2-1能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2-3能練習從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

6-3-3-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6-3-4能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6-3-5-1能經由共同討論作品的優缺點,以及刊物編輯等方式,主動交換寫作的經驗。

6-3-6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6-3-6-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6-3-8-1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教學

研究

教學主旨

本課是一篇記敘文,透過一位畫室主人和兩位孩子,輕鬆交談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之生活化形式,介紹畫家達文西的創作理念、風格、趣聞,作品的形式、內涵,以及相關的美術知識和鑑賞態度。

教學資源

一、教師

1蒐集有關達文西的相關書籍或作品資料。

2蒐集有關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圖片或影片。

二、學生

1預習課文、預查生字、新詞。

2蒐集有關蒙娜麗莎的微笑的資料。

3蒐集有關達文西的文章或書籍。

三、情境布置

1播放與蒙娜麗莎的微笑有關的報導或影片介紹。

2張貼跟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圖。

教學法

講述法、合作學習法、問思教學法、遊戲教學法、資訊融入教學法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評量

習作評量

5節課200分鐘

教學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第一節課 形音義教學()

壹、準備活動

教師提問:

1 播放「天才達文西特展」的簡報(天才達文西特展簡報資料來源:中正紀念堂官方網站)引起動機。

2 提問一:「蒙娜麗莎的25個秘密」是什麼?你在畫作上發現了幾個呢?

3 提問二:達文西有哪些成就?

貳、發展活動

一、朗讀課文:

1教師請學生先默讀一次課文。

2配合電子書課文朗讀音檔,全班共同朗讀課文。

二、提出語詞:

˙師生從語境中提出語詞,共同討論。例:

你們仔細觀察,蒙娜麗莎的眼角、嘴角,都沒有怎樣的輪廓線?(清晰)

達文西是第一個使用這種畫法的人,它能讓人物顯得怎麼樣?(栩栩如生)

 三語詞教學:

1引導學生自行先做語詞的釋義,教師再予以整理、歸納。

2教師可以在語詞釋義之後,鼓勵學生口頭造句,藉以評估學生對該語詞的了解及應用程度。

3詞義教學。


---本節課結束---


10







30













課本







課本

教學電子書









能專注聆聽

能用清晰完整的語句表達





能回答問題

能了解語詞的意思

能運用語詞造




節課 形音義教學()

壹、準備活動

1全班念一遍課文喚起舊經驗

2複習本課語詞。

貳、發展活動

˙字形、字義教學:

1教師於黑板上張貼生字卡,依照生字點選學生說明字義並造詞,並帶領全班做書空練習,教師在旁適時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針對易混淆的生字進行字形辨別:、「栩、詡、翔」、「傑、桀」。

3教師介紹本課多音字「妻」的讀音及用法。

参、綜合活動

˙字形比一比:

1將全班每四至六人分成一組

2每一組發一張A4白紙。

3教師請每一組腦力激盪,或查辭典,將含有以下偏旁的字寫出來。
鬍:葫、湖、蝴、糊

罩:悼、淖、綽

晰:析、淅、蜥、皙

栩:詡、翔、翻、翅

4教師統計比賽結果,獎勵得分最高的組別。


---本節課結束---


5



20








15














課本



教學電子書

生字卡







A4白紙

辭典





能正確書寫筆畫

注意書寫時的姿勢





能積極參與遊戲

節課 深究課文,掌握重點

壹、準備活動

˙聆聽電子書課文朗讀音檔,引導學生齊讀

貳、發展活動

一、閱讀理解提問:

1本課中所敘述的畫作,其名稱由來是什麼?

提取訊息

(畫中女子名叫「麗莎」,冠上敬稱婦女的「蒙娜」,就叫做「蒙娜麗莎」。)

2「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畫者是誰?他還兼具了哪些身分? 推論訊息

(「蒙娜麗莎」的畫者是達文西,他是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工程師,也是科學家。)

3「蒙娜麗莎」的繪製過程十分耗時費力,請舉例說明。

推論訊息

達文西費了四年才完成。作畫時,為了使麗莎保持愉悅的心情,特地選擇優美的黃昏時光,讓她坐在水聲潺潺的噴泉前,還請樂師在旁演奏悅耳的音樂呢!)

4這幅畫作讓人感受到優雅、神秘的原因是什麼?

推論訊息

畫中人的姿勢,形成安定的三角形構圖,讓人覺得她很優雅。

畫中人的表情看起來多樣,讓人覺得神秘。)

5畫家獨創的技法,是這幅畫成功的因素。請問他有哪些獨創的技法? 推論訊息

畫中人的表情:蒙娜麗莎的眼角、嘴角、都沒有清晰的輪廓線。

 背景:後面有正在蒸發的濕潤空氣,籠罩著若隱若現的溪谷和山巒,這種表達遠處景物的畫法,可以將自然景物的神秘感充分烘托出來。)

6本課以哪些方面介紹「蒙娜麗莎的微笑」?

詮釋整合

畫作名稱的由來。

畫家:個人簡介、繪製過程、獨創的技法

繪製技法帶給觀看者的感受。)

7課文最後將兩個小朋友比喻成雕像,你覺得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比較評估

(因為他們在欣賞畫作,可表示兩人很專心、一動也不動,像雕像一樣。另外,雕像也是藝術品,和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8本課用對話的方式介紹畫作,這樣的寫法有什麼目的? 比較評估

(可讓生硬的知識變得較有趣。)

形式深究

1本課是什麼文體?答:記敘文。

2本課依照形式(內容)可以分成幾個自然段?

(可以分成十五段自然段。)

  1. 第一小段:畫室裡比平常多了一張名畫海報。

內容說明:一開頭,先點出本文發生的地點。

  1. 第二小段:經常造訪的小毅詢問畫室主人作品是否為「蒙娜麗莎」。

內容說明:使用設問修辭:小毅提出自己的疑問。

  1. 第三小段:鬍子伯伯回答是的。

  2. 第四小段:小毅繼續詢問作品中的人物是不是叫做「蒙娜麗莎」。

內容說明:使用設問修辭:小毅詢問作品的名稱。

  1. 第五小段:鬍子伯伯解釋命名的由來。

  2. 第六小段:郁兒說這是達文西的作品。

  3. 第七小段:鬍子伯伯解說達文西創作這幅畫時的背景。

內容說明:文藝復興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紀起始於義大利的有關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的思想與運動。中古時代歐洲的政教學術,因受日耳曼民族的摧殘、基督教會的壓抑,致使希臘羅馬的燦爛文明,幾乎完全湮沒。西元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希臘學者多避難義大利,講授古典文化,文藝復興運動由此發展,自此文學藝術漸及於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揚。

  1. 第八小段:小毅發出讚嘆!

內容說明:使用感嘆修辭。

  1. 第九小段:鬍子伯伯反問孩子們觀賞時的感覺。

內容說明:使用設問修辭。

  1. 第十小段:孩子們分別回答。

內容說明:使用類疊修辭。

(11)第十一小段:鬍子伯伯繼續說明這幅畫的構圖和表現出來的意境。

內容說明:

使用視覺摹寫修辭。

構圖是指藝術家在創作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將要表現的形象構成一個大略而完整的畫面。

(12)第十二小段:鬍子伯伯請孩子們再仔細觀察圖畫裡的線條。

內容說明:

使用並列複句:「好像……又像……」

使用設問修辭。

清晰是指清楚明白。如:「口齒清晰」、「條理清晰」、「畫面清晰」。

(13)第十三小段:孩子們認同鬍子伯伯的說法。

(14)第十四小段:鬍子伯伯更深入的解說達文西首創的繪畫技法。

內容說明:

使用視覺摹寫修辭。

使用遞進複句:「能……還能……」。

栩栩如生是指容貌神態逼真,彷彿具有生命力。

蒸發是指液體分子脫離液體表面轉化成氣體的現象。

籠罩是指覆蓋。

若隱若現是指形容隱約不明,模糊不清。

烘托是指從周圍或旁邊渲染,使主體或重點更加顯明。如:「他的山水畫,常用淡墨烘托出遠山。」亦作「烘襯」。

(15)第十五小段:孩子們震懾於名畫之美。

內容說明:

使用類疊修辭。

使用譬喻修辭:用「雕像」來比擬十分專注欣賞「蒙娜麗莎」的兩個孩子。

凝視是指目不轉睛的看著。

雕像是指以人物為題材的雕刻作品,通常以銅、大理石、木材為材料。或做「雕像」。

3教師引導學生練習短語:

  1. 課本短語:展露神秘微笑的婦人

例:呈現浪漫情懷的畫家

例:研磨香醇咖啡的技巧

  1. 籠罩著若隱若現的溪谷和山巒

例:展現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態度

例:舞動著色彩繽紛的彩帶和旗幟

4教師引導學生練習句型:

  1. 課本句子:

這間寬敞的畫室,由於有面落地玻璃窗,顯得很明亮。

例:由於他努力不放棄的精神,研發出了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例:這個節目由於她的加入,收視率馬上攀升。

  1. 課本句子:

達文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非常傑出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工程師,也是科學家。

例:陽明山是郊外踏青的好景點,也是泡湯的好地方。

例:這裡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最懷念的地方。

5教師引導學生練習造句:

  1. 栩栩如生

例:國立故宮博物館展出栩栩如生的翠玉白菜,讓親眼目睹的人都目瞪口呆。

例:畫中的魚蝦栩栩如生,還引來貓咪的垂涎。

  1. 若隱若現

例:春天的早晨,翠綠的樹葉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有了紅花的點綴,顯得格外迷人。

例:月亮在雲層間若隱若現,使得今晚的月色顯得格外迷人。

  1. 籠罩

例:一大片烏雲就籠罩在城市的上空,潮濕的空氣令人感到窒息。

例:自從宣布這個好消息之後,幸福就籠罩在你我之間。

6認識本課運用的修辭技巧:

  1. 譬喻:寫作時,找出與所要描寫的對象有類似特點的人、事或物來做比方,加以說明,稱為譬喻修辭法。

課文:小毅郁兒再度凝視著蒙娜麗莎,靜靜的,久久的,似乎是兩座可愛的雕像。

  1. 類疊:同一個字詞語句,接二連三反覆使用的修辭法。類疊修辭法可以強調語意,可以貫串文意,也可以使語言富有節奏感。

課文:蒙娜麗莎好像在一層神祕的面紗下微笑著,有時候看,好像慈祥的母親,有時候看,又像尊貴的夫人。

參、綜合活動

˙本課的寫作技巧:

本課的鋪陳由賞析作品,透過細部的觀察到深入描述達文西的繪畫風格。前五小段描述先引出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命題由來。第六~八小段舉例解說達文西作畫時的用心。第九~十四小段深入的賞析蒙娜麗莎的繪畫特色及達文西的獨創繪畫技巧。末段寫出孩子們聆賞完作品賞析後的震撼。

在這文中運用輕鬆的對談及平易近人的文字來介紹專業的藝術用語及繪畫作品的特色。


---本節課結束---


3


30

























































































































































7



課本

教學電子書

蒙娜麗莎的微笑PPT
























































































































































課本

教學電子書



能正確朗讀課文

能回答問題

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能專注聆聽

能應用句型練習造句



節課 分析課文,歸納大意

壹、準備活動

˙全班共同念一遍課文喚起舊經驗

貳、發展活動

一、課文大意: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1本文內容的發生地點在哪裡?出現了哪些人物?

(這篇文章發生的地點是在一個畫室裡,文中出現了逛畫室的小毅、他的好朋友郁兒和畫室主人鬍子伯伯。)

2小毅提了什麼問題?鬍子伯伯又如何說明呢?

(鬍子伯伯對小毅說明「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命名由來。)

3「蒙娜麗莎」這幅畫是誰的作品?

(這幅畫是達文西的名作之一。)

4說一說達文西創作這幅畫時的背景。

(達文西為了使蒙娜麗莎保持愉悅的心情,特別安排了適當的時間、情境和音樂。)

5這幅畫的構圖有什麼特色?

達文西利用三角形構圖,讓人感受到蒙娜麗莎的優雅祥和。)

6這幅畫的構圖有什麼特色?

(這幅畫中蒙娜麗莎的眼角和嘴角都沒有清晰的輪廓線,她和風景之間有一種若隱若現的立體感及空間深度,在達文西細膩的掌握下。似乎更具有神秘的力量。)

7在聆聽了鬍子伯伯的詳細解說之後,小毅郁兒的反應是什麼?

(他們被蒙娜麗莎的美所吸引,靜靜凝視許久。)

˙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本課的大意:本課以記敘的形式,透過畫室主人鬍子伯伯和兩個孩子,輕鬆交談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之創作背景和繪畫風格,介紹畫家達文西的創作理念、風格、趣聞,作品的形式、內涵,以及相關的美術知識和鑑賞態度。

二、課文特色

1本課課名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作者透過淺顯易懂的敘述文字和對話來介紹達文西的作品及繪畫風格,讓學生深入了解這幅名畫,盼能引起接觸繪畫的興趣,增強對藝術作品之賞析能力,享受藝術的美好。

2課文內容以畫室主人鬍子伯伯和賞畫的兩個孩子之間的談話為主軸,希望用親切的話語和輕鬆的筆調,為孩子們介紹精彩的繪畫,進入藝術作品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好境界。

參、綜合活動

˙師生共同討論本課主旨,再由教師總結歸納:藉由淺顯易懂的敘述文字和對話,讓學生深入了解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名畫,盼能引起接觸繪畫的興趣,增強對藝術作品之賞析能力,以享受藝術的美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繪製「課文心智圖」,並請學生回家完成。


---本節課結束---


3


17
































12









8



課本


課本

教學電子書








































A4白紙




能說出本課大意

能回答問題

能專注聆聽






































口頭發表

書寫成果


節課 朗讀與寫作練習

壹、準備活動

˙全班念一遍課文喚起舊經驗

貳、發展活動

˙美讀指導:

1第一小段:

  1. 以清楚、明朗的語調讀出。

  2. 讀到「今天的畫室比起以往,『多』了一張牆上的名畫海報。」的「多」和「名畫海報」時,要加強語氣。

2第二小段:

  1. 用好奇的語氣,讀出語境的變化。

  2. 「這幅畫叫『蒙娜麗莎』,對不對?」用好奇的語調念出。

  3. 小毅與鬍子伯伯的女兒郁兒是好朋友,因此經常造訪這裡。」指導學生用平緩溫和的語調朗讀。

3第三小段:用肯定的語氣讀出來。

4第四小段:小毅再次提出疑問,要注意語調中的納悶,掌握聲音的大小或高低。

5第五小段:

  1. 是說明「蒙娜麗莎」命名的由來。

  2. 讀到「這幅畫原先並沒有命題,比較可靠的說法認為畫裡的婦女,是義大利佛羅倫斯貴族弗蘭且斯科‧吉奧孔達的妻子,名叫『麗莎』,冠上敬稱婦女的『蒙娜』,就叫做『蒙娜麗莎』。」中的「比較可靠的說法」時加強語氣並提高音量。

6第六小段:用略帶俏皮的口吻讀出郁兒的回話。

7第七小段:

  1. 以清楚、明朗的語調讀出。

  2. 讀到「為了使蒙娜麗莎保持愉悅的心情,特地選擇優美的黃昏時光,讓她坐在水聲潺潺的噴泉前,還請樂師在旁演奏悅耳的音樂呢!」時,聲音要充滿感情,以有感而發的語氣緩緩讀出來。

8第八小段:

  1. 用充滿驚嘆的語調讀出。

  2. 指導學生在朗讀「哇!達文西真用心!」時以發出驚呼的語調讀出來。

9第九小段:

  1. 注意鬍子伯伯說話時語氣的變化。

  2. 讀到「有什麼感覺呢?」時,語調微微上揚。

10第十小段:

  1. 聲調要愉快自然,語氣中還要有流露出讚許和認同。

  2. 讀到「我覺得她很優雅。」和「我覺得她很神秘。」時,聲音要發自內心的讚佩。

11第十一小段:

  1. 以中速、穩重的語調讀出。

  2. 「你們看,蒙娜麗莎的右手輕輕搭在左手上,這個姿勢使她的身體形成一個安定的三角形構圖,讓人覺得她很優雅,甚至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寧靜祥和。」中,讀到「優雅」和「寧靜祥和」稍微加重語氣,聲音稍微拉長。

12第十二小段;

  1. 以徐緩、自然的語調讀出。

  2. 在「蒙娜麗莎好像在一層神祕的面紗下微笑著,有時候看,好像慈祥的母親,有時候看,又像尊貴的夫人。你們仔細觀察,蒙娜麗莎的眼角、嘴角,都沒有清晰的輪廓線,對嗎?」此句中的「慈祥的母親」宜用溫柔音調並愉悅的輕讀,以展現輕盈的喜悅感;「尊貴的夫人」的語氣則稍重,而且放慢速度,表現出穩重高貴的感覺。讀到「沒有清晰的輪廓線」要把速度放慢,並提高音量,並以反問的語氣問:「對嗎?」

13第十三小段:以肯定的語調讀出。

14第十四小段:

  1. 要以充滿感情和讚賞的語氣讀,也要注意遞進語句間的語調變化。

  2. 讀到「達文西是第一個使用這種畫法的人」和「表達遠處景物的畫法,同樣是達文西所創造的,可以將自然景物的神祕感充分烘托出來。」時,拉長語調,傳達出充滿感情的認同與讚美。

15第十五小段:

  1. 以平和、愉悅的語調讀出。

  2. 在「聽了詳盡的解說後,小毅郁兒再度凝視著蒙娜麗莎,靜靜的,久久的,似乎是兩座可愛的雕像。」中,「再度凝視」的音調宜上揚,「靜靜的,久久的」連續重讀,將「可愛的雕像」稍微拉長,使結尾的語氣充滿希望。

16教師範讀其中一段,並點選學生練習朗讀。


參、綜合活動

˙講述見聞: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於欣賞藝術作品的各種經驗和感受。

˙提出看法:能嘗試當導覽者,為師長、家人或同學介紹一幅名畫作品。

˙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本節課結束—


5


15















































































20






課本


課本

教學電子書














































































課本

教學電子書







能正確朗讀課文

口頭發表















































































小組討論

能專注聆聽

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1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