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8產品甲與產品乙在傳統成本制下各分攤了$100 的間接成本。採用作業基礎成本制分析後發現,雖
然兩種產品製程類似,但甲比乙所需的整備時間少了 45 分鐘。則根據作業基礎成本制,相較於產
品乙,下列有關產品甲之敘述何者正確?
使用了較少的產出單位水準成本 使用了較多的產出單位水準成本
使用了較少的批次水準成本 使用了較多的批次水準成本
9有關作業基礎成本制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作業基礎成本制不考慮行銷與配送成本
作業基礎成本制強調以成本動因分攤間接成本
在作業基礎成本制下,產品成本產生交叉補貼的情況比傳統成本制嚴重
若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則作業基礎成本制與傳統成本制下計算的產品成本仍會產生重大差異
10 下表為某公司按甲法與乙法所求得之存貨資料:
甲 法 乙 法
期初存貨 $130,000 $160,000
期末存貨 $118,000 $145,000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為該公司選擇之存貨成本計價方法?
甲法為全部成本法,乙法為變動成本法
甲法為變動成本法,乙法為全部成本法
甲法為全部成本法,乙法為超變動成本法(throughput costing;super-variable costing)
甲法為變動成本法,乙法為超變動成本法(throughput costing;super-variable costing)
11 甲公司 X8 年4月份銷貨預算為$500,000,銷售人員的薪資除了每月固定支付$120,000,另根據當
月銷貨金額 3%支付績效獎金。甲公司 X8 年4月份預計銷售人員薪資費用為何?
$105,000 $120,000 $135,000 $170,000
12 乙公司預計直接原料購買金額在 X1 年第一季為$60,000,第二季為$80,000。該公司在購買當季支
付45%的貨款,其餘貨款在下一季支付。乙公司在 X1 年第二季因購買直接原料而預計的現金支
出為何?
$80,000 $71,000 $69,000 $36,000
13 丙公司預計在 X2 年10 月銷售 100,000 單位產品,並預估往後每個月銷售量均以 10%之比例成
長,每個月期末存貨均設定為下個月預計銷售數量之 70%。丙公司帳上資料顯示,X2 年9月底
產品存貨為 220,000 單位。丙公司應生產多少單位產品才能因應 X2 年第四季的銷售計畫?
111,000 單位 204,170 單位 331,000 單位 424,170 單位
14 甲公司售價採製造成本加成百分比計算,若該公司的製造成本加成百分比為毛利率的 1.25 倍時,
試問該公司的毛利率為何?
16.67% 20% 25% 33.33%
15 B 公司考慮是否向外購買產品每年所需的組件 10,000 單位,單位售價為$80。若向外購買組件,
固定製造費用可減少 60%;且目前用於生產組件的機器可以每年$150,000 轉租給其他公司,該機
器成本為$500,000,直線法提列折舊,無殘值,已提列一年折舊$100,000。原自行生產製造產品組
件每單位相關成本包含直接原料$10、直接人工$15、變動製造費用$20 以及固定製造費用$30。試
問下列何者正確?
應外購,較自製攸關成本節省$80,000 應外購,較自製攸關成本節省$100,000
應自製,較外購攸關成本節省$20,000 應自製,較外購攸關成本節省$100,000
16 A 公司因應景氣進行組織縮減,擬裁撤甲部門,並將其工作以每月$500,000 外包執行。若裁撤甲
部門,將解聘其直接人員,每月薪資為$400,000;間接人員則轉調其他部門,每月薪資維持$50,000。
該部門分攤之公司辦公成本$60,000 則改由其他部門分攤,而其不含折舊之固定成本可減少
$30,000。甲部門設備每月折舊費用為$30,000,若部門裁撤可出租,每月租金$10,000。試問裁撤
甲部門對公司之影響為何?
營業利益增加$60,000 營業利益增加$30,000
營業利益減少$30,000 營業利益減少$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