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4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關於地方自治團體人事自主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直轄市副市長及所有一級單位主管、一級機關首長,於市長死亡時,即應隨同離職
人口在 125 萬人以上之縣(市),得增置副縣(市)長一人,由縣(市)長報請行政院備查後任命之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公所除主計、人事、政風之主管外,其餘一級單位之主管均由區長依法任免之
人口在 20 萬以上之縣轄市,得置副市長一人,由市長以機要人員方式進用或以薦任第 9職等任用
5依地方制度法規定,關於地方自治團體預算之籌編與審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鄉(鎮、市)原則上應依內政部所訂定之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籌編預算
直轄市總預算案之歲出預算部分,審議時應就機關別、政事別及基金別分別決定之
縣(市)之法定預算附加條件或期限者,應由縣(市)政府參照法令辦理
直轄市總預算案之審議,應注重歲入規模、預算餘絀、計畫績效及優先順序
6下列何者非公法人?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山地鄉
農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7設置直轄市之人口聚居,必須有多少人?
達40 萬人以上 達75 萬人以上 達100 萬人以上 達125 萬人以上
8關於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之性質,下列何者正確?
法律 自治條例 自律規則 行政命令
9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550 號解釋,中央與地方比例分攤補助全民健保被保險人應負擔保險費,性質
上屬於何種事項?
中央事權 委辦事項 自治事項 共同辦理事項
10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毋須出席議會報告或列席說明?
縣政府人事處處長 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縣政府動物防疫所所長 縣政府參議
11 依司法院釋字第 498 號解釋,關於地方自治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地方自治乃是為達成住民自治之理念與垂直分權之功能
上級政府對地方自治團體辦理委辦事項,得為適當與否之監督
地方自治團體之公務員受立法院各委員會邀請到會備詢時,有出席義務
地方自治團體為與中央政府共享權力行使之主體
12 關於地方民選公職人員之停職、解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停職及解職可適用於各級地方行政首長及地方民意代表
地方政府首長經停職後,如嗣後復具有解除職務之事由者,仍須另行予以解職之處分
停職之事由,包含涉嫌犯有特定之罪刑並經判刑尚未確定,或被依法羈押或通緝
某直轄市長於當選後,將其戶籍遷出該市行政區域達 4個月以上時,依法即應予解職
13 直轄市與其他縣(市)訂定行政契約進行區域合作,下列何者不屬於該契約之應記載事項?
合作事項、合作方法與合作期間 違反契約之處理方式
如何分攤合作活動衍生之費用 合作營運收入應回饋各地方自治團體之比例
14 關於地方人事監督手段之「解職」與「停職」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解職僅適用地方行政首長與村(里)長,停職除得適用於前兩者外,也適用於地方民意代表
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為停職之事由;戶籍遷出各該行政區域四個月以上,為解職之事由
遭停職或解職者,民選公職人員之身分地位均會因而連帶喪失
公職人員遭停職後,嗣後再因同一事由構成解除職務之事由者,基於一罪不二罰原則,不得再
予以解職處分
15 關於地方自治團體之組織權及其監督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之組織,由內政部擬定準則,報行政院核定
直轄市政府依內政部所定之組織準則制定之自治條例,須經直轄市議會同意、行政院核准後
始得實施
縣(市)政府所屬機關及學校之組織規程,由縣(市)政府定之,毋須報內政部備查
新設之直轄市政府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新設之縣(市)政府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