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
調查局調查人員、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情報
人員、海岸巡防人員及移民行政人員考試試題 
考 試 別:司法人員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 組:觀護人(選試少年事件處理法)
科 目:犯罪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在探討犯罪被害相當重要的理論是由美國犯罪學者 Lawrence  Cohen 和
Marcus  Felson 在1979 年首先提出的「日常生活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而此一理論提及犯罪的發生,必須在特定的時空因素的聚合
下,才可能發生。請問其理論所提及之 3項時空因素所指為何?請詳述
其各項內涵。(15 分)並請以此一理論之 3項要素,來解釋家庭暴力案
件何以發生。(10 分) 
二、每一項犯罪問題的發生,都會讓社會、國家付出鉅大的成本,所以如何
讓犯罪不再發生或減少發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學者 Brantingham 及
Faust 藉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  of  Disease 
Prevention)提出目標導向之公共衛生犯罪預防模式,其理論內涵是如何
架構應用在犯罪預防工作上?請詳述之。(25 分) 
三、請說明學者貝道(Hugo Adam Bedau)針對無被害者犯罪之概念,其所
提出之 4種特性所指為何?請詳述之。(16 分)並請以其特性舉出 3種
符合無被害者犯罪概念之犯罪類型,詳細說明之。(9分) 
四、有關犯罪之意涵,常會隨著時空因素及社會環境的變遷而有不同的定
義,請分別以法律學及社會學上之觀點來說明犯罪之概念。(10 分)另
學者 Larry J. Siegel 針對犯罪學之研究,提出其希望能達到 3項目標,此
3項目標所指為何?請詳述之。(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