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4720  全一頁
類 科:土木工程 
科 目:測量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須詳列解答過程。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就平面定位,回答下列問題: 
三角測量規範中規定三角形各內角不得大於 120°,亦不得小於 30°,理由為何?(5分) 
導線測量規範中對折角大小無限制,理由為何?(15 分) 
二、請說明下列問題: 
在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之解算時,常會將遮蔽角(Mask 
angle)設定大於 10 度,其原因為何?(10 分) 
GPS 之動態定位法有兩種,通常後處理動態定位法(Post-Process Kinematic, PPK)
之精度會優於即時動態定位法(Real-Time Kinematic, RTK)之精度,其原因為何?
(10 分) 
三、已知一個平面三角形,測得兩邊長 a、b,以及對應中誤差分別為 ma、mb,且協變方
(Covariance)為 mab;另亦獨立測得兩邊之夾角 θ,其中誤差為 mθ,試推導三角形
面積中誤差公式。(20 分) 
四、如圖一所示,多邊形土地 ABCD 四個角隅點的坐標依序為:A(450.000 m, 150.000 m)、
B(1150.000 m, 150.000 m)、C(1050.000 m, 450.000 m)、D(550.000 m, 450.000 m),
E為AB 之中點,試於 CD 線上定得 F、G兩點,使 EF、EG 三等分多邊形 ABCD。
(20 分)  
 
 
 
 
 
圖一 
五、如圖二,A, B, C, D 四點之水平位置共線,點間距如圖所示。B, D 置水準尺,置水準儀於
C得b1 = 0.923 m,f1 = 0.875 m,後將水準儀移至 A,得讀數 b2 = 1.145 m,f2 = 1.100 m。
回答下列問題: 
計算視準軸誤差(仰角為“+”,俯角為“-”)。(10 分) 
依所提供之數據是否可求 HD - HB之中誤差?若可,提出程序;若不可,提出理由。
(10 分)  
 
 
 
 
 
 
圖二 
2
1f1 
f2 
AB C D 
3 m 30 m 30 m 
D
AB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