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音樂故事之旅:認識古典樂壇的溫暖巨人

格式
docx
大小
85.16 KB
頁數
10
上傳者
l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2-14,离现在 4 2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新興區信義國民小學校訂課程-信義藝童

生命交響曲 教學計畫(教案)

一、設計理念

1.中年級學生對古典音樂充滿好奇,期待藉由介紹西洋古典音樂家的故事與曲目,能讓學生對音樂產生多元的敏銳性。

2.從三年級開始就培養重述故事重點,訓練孩子對故事結構的覺察、主動建構對故事的認識以及對故事情節發展的思考,讓孩子有完整講述音樂家生平故事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三年級

設計者

張育瑄李尉慈

李鳳生、黃莉雯

跨領域/科目

藝文、綜合

總節數

3節,120分鐘

總綱核心素養: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2具備理解他 人感受,樂於與 人互動,並與團 隊成員合作之素 養。


領綱核心素養:

-E-B3 善用多元感官, 察覺感知藝術與 生活的關聯,以 豐富美感經驗。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 於與人互動,學習 尊重他人,增進人 際關係,與團隊成 員合作達成團體 目標。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藝術與人文】

2-Ⅱ-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 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 聯。

【綜合】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 中美感的普遍性 與多樣性。

學習

內容

【藝術與人文】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 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綜合】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 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 與感知。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海頓一生發生了那些事?

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機會能接觸聽到海頓的音樂?

3聽海頓的樂曲會有什麼心情?

4海頓音樂的內涵與意境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學習目標

  1. 專心凝聽音樂故事,認識海頓的生平,能重述故事的重點。

2能對海頓創作的樂曲有所感動

3藉由海頓音樂家的生平故事,進而能欣賞他人,尊重自己。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學習資源

  1. 古典魔力客

  2. 海頓學習單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壹、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教師透過教學影片,帶領學生一同閱讀海頓故事內容。

貳、發展活動(相見歡)

(一)、教師進行海頓繪本導讀

1.教師依據海頓故事內容依序提出問題。

(二)、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意見。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示範如何重述海頓故事重點。

(二)、教師引導學生分段練習重述海頓一生故事重點。

《第一節課 結束》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能專心聽講



教學PPT共讀書




口頭分享



  1. 準備活動:

(一)教師透過教學PPT,帶領學生一同回想海頓故事內容。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進行海頓音樂賞析影片

(二)、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海頓樂曲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對海頓樂曲的感受與意見。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引導學生如何欣賞海頓音樂之美。

《第二節課 結束》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能專心聽講






  1. 準備活動:

(一)、教師發下海頓學習單,帶領學生一同閱讀海頓學習單內容。

貳、發展活動:

(一)、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意見。

參、綜合活動(配樂我最行)

(一)、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我作品。

《第三節課 結束》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能正確寫學習單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相見歡-

認識海頓的生平

重述海頓的生平故事。

口頭向別組的同學發表

口頭報告


認識海頓的重要作品

欣賞與分辨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與《皇帝弦樂四重奏》。

依據聽到音樂,正確舉出樂曲名稱。

鑑賞


配樂我最行

能運用海頓音樂,為生活情境做配樂。

為課間活動、午餐時間配上適合的音樂。

實際操作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專心聆聽音樂故事,認識舒曼的生平,能重述故事的重點。

學習表現

能聆聽不同的媒材,並說出聆聽的內容。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不足


能完整說出海頓的生平與作品,並能運用其音樂於適當的場合。

能回答海頓的生平,並專心欣賞其作品。

未達

B

  1. 能說出海頓為奧國人,創作了弦樂四重奏為「室內樂之父」,以及為樂團成員解決問題,因而被暱稱為「海頓爸爸」的經過並說明海頓為什麼又有「交響樂之父」的頭銜

2.列舉與準確分辨其《皇帝弦樂四重奏》、《驚愕交響曲》並能運用於生活情境中。

  1. 透過老師的提問,能正確回答出海頓的相關問題。

2.能專心欣賞海頓的《皇帝弦樂四重奏》,《驚愕交響曲》。

未達

B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9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高雄市新興區信義國民小學校訂課程-信義藝童

信仰與生活 教學計畫(教案)

一、設計理念

1.中年級學生對古典音樂充滿好奇,期待藉由介紹西洋古典音樂家的故事與曲目,能讓學生對音樂產生多元的敏銳性。

2.從三年級開始就培養重述故事重點,訓練孩子對故事結構的覺察、主動建構對故事的認識以及對故事情節發展的思考,讓孩子有完整講述音樂家生平故事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三年級

設計者

張育瑄李尉慈

李鳳生、黃莉雯

跨領域/科目

藝文、綜合

總節數

3節,120分鐘

總綱核心素養: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2具備理解他 人感受,樂於與 人互動,並與團 隊成員合作之素 養。


領綱核心素養:

-E-B3 善用多元感官, 察覺感知藝術與 生活的關聯,以 豐富美感經驗。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 於與人互動,學習 尊重他人,增進人 際關係,與團隊成 員合作達成團體 目標。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藝術與人文】

2-Ⅱ-4 能認識與描述樂曲創作背 景,體會音樂與生活的關 聯。

【綜合】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 中美感的普遍性 與多樣性。

學習

內容

【藝術與人文】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 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綜合】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 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 與感知。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韓德爾一生發生了那些事?

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機會能接觸聽到韓德爾的音樂?

3聽韓德爾的樂曲會有什麼心情?

4韓德爾音樂的內涵與意境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學習目標

  1. 專心玲聽音樂故事,認識韓德爾的生平,能重述故事的重點。

2能對韓德爾創作的樂曲有所感動

3藉由韓德爾音樂家的生平故事,進而能欣賞他人,尊重自己。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學習資源

  1. 古典魔力客

  2. 韓德爾學習單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壹、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教師透過教學影片,帶領學生一同閱讀韓德爾故事內容。

貳、發展活動(相見歡)

(一)、教師進行韓德爾繪本導讀

1.教師依據韓德爾故事內容依序提出問題。

(二)、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意見。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示範如何重述韓德爾故事重點。

(二)、教師引導學生分段練習重述韓德爾一生故事重點。

《第一節課 結束》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能專心聽講



教學PPT共讀書




口頭分享



  1. 準備活動:

(一)教師透過教學PPT,帶領學生一同回想韓德爾故事內容。

貳、發展活動(認識歌劇)

(一)、教師進行韓德爾音樂賞析影片

(二)、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韓德爾樂曲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對韓德爾樂曲的感受與意見。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引導學生如何欣賞韓德爾音樂之美。

《第二節課 結束》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能專心聽講






  1. 準備活動:

(一)、教師發下韓德爾學習單,帶領學生一同閱讀韓德爾學習單內容。

貳、發展活動(回顧列車)

(一)、問題討論並口頭分享

1.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問題重點。

2.鼓勵學生口頭發表意見。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我作品。

《第三節課 結束》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能正確寫學習單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相見歡-

認識韓德爾的生平

重述韓德爾的生平故事。

口頭向別組的同學發表

口頭報告


認識歌劇人聲之美

欣賞韓德爾的《水上音樂》air歌調、了解到歌劇中不同的角色分別由不同的人聲來演唱。

依據聽到的音樂,正確舉出樂曲曲名。

鑑賞


回顧列車

能回答學習單上關於韓德爾的問題。

能寫出學習單的答案。

學習單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專心聆聽音樂故事,認識韓德爾的生平,能重述故事的重點。

學習表現

能聆聽不同的媒材,並說出聆聽的內容。

評量標準

表現描述

A

優秀

B

良好

C

不足


能完整說出韓德爾的生平與作品,並能運用其音樂於適當的場合。

能回答韓德爾的生平,並專心欣賞其作品。

未達B

  1. 能說出韓德爾為英國人,陳述他與父親的關係及史卡拉第的情誼,並列舉與準確分辨人聲的種類。

2.能說明歌劇人物角色的人聲代表含意

  1. 透過老師的提問,能正確回答出韓德爾的相關問題。

2.能專心欣賞韓德爾的重要作品。


學習單

口頭報告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9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