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6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
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莊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
勇武矣!」迴車而避之,勇武聞之,知所盡死矣。(《淮南子》)
根據上文,齊莊公迴車而避之造成的結果是:
不與勇武之士衝突 勇武之士無所畏懼
勇武之士欲求明主 不必遠求勇武之士
7「沒有嚐過窮苦,不懂得安逸的好處;沒有感到人生的寂寞,不能了解真愛的價值。
同樣地,未曾有過經驗的孺子,難以了解天真之可貴;老年人所以會和藹可親,也
是因為曾受過了經驗的洗禮。必定要對於人世上萬物萬事全看淡了,然後對於一二
件東西的留戀才會倍見真摯動人。」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文意?
甘將泥尾隨龜後,尚有雲心在鶴前 獨當春盡情何限,尚有秋期別未遙
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8「這並不是說,我想像自己的死不會給人留下遺憾:訃告無疑是會有的;但是,儘管
有哀悼——我並不否認這一點——我看到他人的生活照樣繼續著,依然如故;我看
到他們一如既往地忙於自己的事務,孜孜於他們的消遣,糾纏於他們的煩惱,光顧
同樣的場所、同樣的朋友;一切照舊,任什麼都改變不了他們的生存。」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作者對生死的感受?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安時處順,樂在其中
生不足樂,死不足悲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9「世界聽障者的人數到 2025 年將達到 9億人,其中因老化引發的傳音性聽障可透過
助聽器改善,但這些老人使用助聽器比率不高,主因為羞於戴助聽器、周圍聲音也
被擴大,以及操作不易等。他們若不用助聽器,與人溝通時則需要提高聲量,猶如
吵架氛圍,容易引發心理不適,減低交流意願。經研究 1000 Hz 以上的周波數帶,
是言語明瞭度的關鍵,但是此周波數帶的聽力隨著老化而下降,可聽到聲音,但不
清晰。日人中石真一路開發『助聽喇叭』,以蜂巢板的喇叭增強高音域,並使音箱細
長化,鳴音部向後垂,便可『調強』1700 Hz 周波數,讓人聲清晰化,即可幫助輕度
聽障者。有別於傳統助聽器只是『擴大』所有聲音,助聽喇叭改善助聽器之不清晰、
不舒適的問題。過去的社會是聽障者配合健聽者戴『助聽器』;在合乎人性之『無障
礙環境規畫』時代,健聽者以『助聽喇叭』主動接近聽障者,成就無障礙之傾聽交
流環境,是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
有關因老化引發傳音性聽障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文意?
改善的最好方式是配戴助聽器
未積極改善容易產生心理相關問題
形成的主因是無法辨別 1700 Hz 周波數的子音
老化的大腦無法將聲音轉化成可辨識的語言
10 承上題,關於助聽喇叭的研發與使用,下列選項何者最不符合本文意旨?
助聽器的設計著重於處理音質問題,而助聽喇叭則著重於改善音量問題
健聽者以「助聽喇叭」主動接近聽障者,可成就無障礙之傾聽交流環境
公私部門的服務窗口,宜增設助聽喇叭,有助形塑無形的「無障礙空間」
「助聽喇叭」的設計理念更合乎聽障者需求,可說是文明社會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