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學測國文考科詳解

pdf
252.33 KB
4 頁
jing.feng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0 年學測 國文考科
1
100 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詳解
國文考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
一、單選題:
1. (A)均音ㄔㄞˊ(B)均音ㄑㄧˊ(C)均音ㄐㄧㄢ;(D)ㄩㄢˊ/ㄩㄢˊ/ㄏㄨㄢˊ
2. (A)留下/缺漏;(B)反而/拜訪;(C)本來;(D)前往/這個。
3. (B)與師長通信時,應使用「函丈」「壇席」「講座」「尊前」「尊鑒」,而「硯右」則
是與同學通信時使用;(C)「敬請 金安」是與祖父母、父母通信時使用,「敬請
安」「順候 財安」可用於商界(D)「愚」字多用在長輩對晚輩或是平輩之間,當對象
是師長時屬於晚輩對長輩的情形不適宜用「愚」可自稱為「受業」「學生」「生」
4. 「固」指堅硬,與「堅」字意義相同;「慎」指重視,與「重」字意義相同;「弼」指輔
佐,與「輔」字意義相同;「熹」指微明,「晦」為昏暗的意思,兩字意義相反,故答案
(A)
5. 題幹說明描寫手法為「視覺聽覺、聽覺視覺」(A)觸覺視覺、視覺聽覺;(B)
視覺、視覺聽覺;(C)聽覺視覺、聽覺視覺;(D)視覺聽覺、聽覺視覺。
6題翻譯:
楚文王年輕時喜歡打獵有人進獻一隻老鷹楚文王看到那隻老鷹爪子短而利精神
爽朗並非一般的老鷹楚文王到雲夢大澤打獵時獵場上大網星羅棋布用來驅趕野獸的
濃煙彌漫著天空許多老鷹成群在天空中飛旋爭先恐後的吞噬搏鬥那些獵物唯有那隻
老鷹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看著遠方天空,沒有任何爭鬥的意願。楚文王見狀,說:「我其
他老鷹獵到的獵物都有數百個了而你的老鷹卻還沒有任何鬥志你是在欺騙我嗎?」獻鷹
的人說「如果只是用來捕捉山雞野兔的老鷹微臣怎麼敢獻給大王呢?」(劉義慶 幽明錄
6. 題幹前後共給予兩句話,先依因果句型從後句判斷,先發問後回答,各句中只有丙是問
句,故最後一個選丙,此時已刪除(A)選項與(D)選項。接下來,則判斷丁與戊哪個句子
適合接在第一句後面,依文意判斷,收到禮物後,會先觀察禮物,引出觀察後的直覺以
與行為反差對比,故答案選(B)
7. 「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指的是老年人人生閱歷豐富,就像字典一樣;少年人
人生閱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戲文一般兩者皆與「人生無常」無關故答案選(B)
100 年學測 國文考科
2
8. 題幹中第一首詩寫出「椅子」與「我」之間的孤獨與光陰流逝之感,第二首詩則寫出沉
思者的孤獨感,第三首詩寫出知識或文藝創作者孤獨的感受,故答案選(C)
9. 題幹中說明選出昔盛今衰繁華不再之感(A)出自王維 凝碧詩在說明百姓遭逢安 史之
亂,作者希望朝廷能夠迅速平定戰事,讓大臣百姓能有再次面見天子的機會,並無昔盛
今衰之感(B)出自劉禹錫 石頭城說明作者寫詩時回想起貞元年間的情形,感嘆現今
的蕭條感(C)出自李煜 相見歡作者感嘆春光早逝是人生的憾事(D)出自晏殊 浣溪紗
說明惜別的感受。
1011 題翻譯:
孫必振要過河正好遇到狂風雷雨所乘坐的船隨著江浪飄蕩搖擺與他同船的每
個人都很驚恐突然看到穿著金甲的神站在雲中將手上的金字牌給下方的人看所有人都
仰著頭看到上面清楚地寫著「孫必振」三個字。眾人告訴孫必振:「你一定犯了錯,所以上
天要懲罰你請你自己一個人坐另一艘船,不要連累我們孫必振還沒回答大家也不等
他的同意看到旁邊有一艘小船,就一起把他推到船上孫必振才上船回頭看就看到之
前的船翻覆了。(蒲松齡 聊齋誌異‧孫必振
某鄉有個人個性輕薄放蕩有一次在村外遊玩看到一個少婦騎著馬過來告訴一
起出遊的人說:「我能逗她笑。」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做得到,於是相約打賭,輸的人要請吃
飯。那人立刻追上少婦,在少婦馬前一直喊著:「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接著從旁邊的牆
頭抽出一根高粱莖大約有一尺長解開了帽帶將高粱莖掛在自己脖子上拉著頸子做出上
吊的樣子少婦經過時果然笑了,所有人也笑得很開心當少婦走遠了,那人仍然不動,眾
人笑得更開心但走近一看,那人已經舌頭吐出眼睛闔上,真的氣絕身亡了被一根高粱
莖吊死這難道不奇怪嗎?這件事可以讓輕挑放蕩的人引以為戒(蒲松齡 聊齋誌異戲縊
10. 由甲和乙兩段文章來看,對於人物、對話、場景並無有特別的描寫,但描繪情節詳實。
11. (A)顯示人性的自私;(C)強調人的行為不可太過輕挑無賴;(D)情節為由喜而悲,且無暗
喻人生無常,但告誡為人不可放蕩無禮。
12. (A)「如果沒有了河流,人們仍然能活下去,但卻會變得毫無情意。」一句可以看出人
們會改變(B)臺灣河流生命迅速枯萎是由於人們以水利工程技術建堤防築水壩攔河
堰以及越域引水抽乾河水(D)「河流終將成為臺灣人的記憶、被遺忘的大地之歌」
以推斷出臺灣河流將會消失,無法源遠流長。
13. 從題幹中「現代人只要水不要河流,……重蹈中東沙漠化的終極命運。」直接指出現代
人不要河流,故答案選(D)
14. (B)極短篇筆法經濟,但並未說到敘事極繁複;(C)極短篇講究語言精練,但未說明刻畫
細膩特色;(D)為故事塑造個意外的結局是一般人的想法,非作者想法。
100 年學測 國文考科
3
15. (A)「尺幅千里」指內容雖小,卻能見到廣大事物,此為以小見大;(B)「須彌芥子」為
佛家謁語,指佛法廣大無邊,所有的事物都能包容,此為以小見大(C)「一筆作百十來
筆用」指極短篇內容的精煉(D)題幹中說到「這是一個高難度的寫作形式,也是一種講
求語言容量的藝術」說明極短篇為文學及藝術標準堪稱「美學圭臬」。
二、多選題:
16. (C)井;(E)左。
17. (A)出自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四五」解讀成「四乘五」,所以為二十;(B)出自史
樊酈滕灌列傳,「十一」為實際數字;(C)出自金史,「百一」指百分之一;(D)出自
荀子,「十九」為實際數字;(E)出自史記高組本紀,「什二三」指十分之二、三。
18. (A)心凝形釋心神凝聚安定,形體了無拘束,進入忘我的境界。而學習上的專注認真為
實際上的作為,心凝形釋為精神上的安定,兩者意思並不相同(B)一蹶不振比喻遭受
挫折後無法振作(C)管窺蠡測比喻所見狹小見識淺薄與謹慎細心意義無關(D)
錙銖必較:對一點點錢或小事都十分計較;(E)繞梁三日:指音樂感人美妙,令人回味。
19. (A)出自論語指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出自中庸,指自己不願意
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B)出自論語,指派遣沒有訓練過的人民去作戰就等於拋
棄他們。/出自孟子,指未訓練百姓就叫他們打仗,這叫殘害百姓(C)出自論語,指有
仁德的人遇到艱難,就搶先去做;遇到能獲得個人利益的事,就退讓。/出自荀子,指
有仁心的人對辛苦的事會搶先去做,對於安逸玩樂的事則退讓給人(D)出自論語,指
話必定信守,做事必定果決勇敢,只能算是固執,見識淺薄的人啊!/出自孟子,指有
德行的人,說話未必都守信用,做事也未必都果決,只看是否合乎義。前後兩句均表示
真正的君子不會堅持遵守僵硬的原則,應以「義」為準則;(E)出自孟子,指第一個做木
偶人殉葬的,大概會斷子絕孫吧。後用以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出自孟子,指為政
者對人民的暴虐。前後兩句皆說明說明為政者應有仁心。
20. (A)詩經是北方文學總集;(B)尚書記載虞、夏、商、周史事,為記錄古代君王言論之記
言史,並不涉及秦、漢之事。。
21. (A)凸顯都市人生活在謊言中。
22. (A)並未主張眾生平等;(B)「白晝作夢」不是作者認同的生命意義;(D)由「你若發憤振
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去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
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可以看出作者的「生命無窮」是指發憤創造,讓生命
變得多采多姿。(E)作者勸人創造使生命高尚、清貴、有用的意義與價值,而非卑劣、
濁、無用的。
100 年學測 國文考科
4
23. (A)指諸葛亮,出自李商隱 籌筆驛。/指諸葛亮,出自杜甫 蜀相;(B)指賈誼,出自李商
賈生/指蘇武自溫庭筠 蘇武廟(C)指楊貴妃出自白居易 長恨歌/指楊貴妃
出自杜牧 過華清宮(D)指周瑜,出自杜牧 赤壁。/指項羽,出自杜牧 題烏江亭;(E)
王昭君,出自王安石 明妃曲。/指王昭君,出自歐陽脩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