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度初級資訊安全工程師能力鑑定試題
科目 1:資訊安全管理概論
考試日期:109 年11 月28 日 第 8 頁,共 9 頁
8
43. 關於資安事故(Security Incident),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指已經造成服務或營運中斷之資安事件(Security Event)
(B) 指極可能造成服務或營運中斷之資安事件(Security Event)
(C) 當造成中斷過久時,需啟動營運持續計畫
(D) 通常會先觀察,暫不處理
44. 下列何者可從多種資料來源中即時收集或從歷史資安事件分析而產生
的威脅偵測及資安事故應變,同時也提供合適的報表以及歷史資安事
故的分析?
(A) 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Security Information & Event Management,
SIEM)
(B) 入侵偵測系統(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DS)
(C) 入侵預防系統(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s, IPS)
(D) 網頁應用防火牆(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WAF)
45. 關於資通安全管理法中之事件通報之要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資通安全管理法對資安事件嚴重等級共分三級
(B) 對於公務機關,應於知悉資安事件後一小時內進行通報
(C) 對於公務機關,應於資安事件發生後二小時內進行通報
(D) 對於資通安全法所納管之特定非公務機關,應於資安事件發生後
八小時內進行通報
46. 關於營運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BCP)與災難復原計畫
(Disaster Recovery Plan, DRP)下列敘述何者較正確?
(A) BCP 與DRP 的處理程序完全沒有關聯
(B) BCP 較著重於營運能力的恢復
(C) BCP 的資源要求通常較 DRP 為多
(D) DRP 所要求的回復時間較短
47. 組織要如何確認營運持續計畫的有效性?
(A) 以文件化方式呈現
(B) 進行營運持續演練
(C) 指派一位同仁負責計畫的撰寫
(D) 指派一組同仁負責計畫的撰寫
48. 在營運持續管理過程中,對下列(a)(b)(c)三種時間(Time)的關係之敘
述,何者最正確?(a)最大容許中斷時間(Maximum Tolerable Period of
Disruption, MTPD)、(b)復原時間目標(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c)復原點目標(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
(A) (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