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离现在 5
年 3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解答發佈時間:
108.11.16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1 ~
108 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結構設計參考解答
※依據與作答規範:內政部營建署「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內政部
100.6.9 台內營字第
1000801914 號令);中國土木水利學會「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土木 401-100)。未依上
述規範作答,不予計分。
D13,
1.27
b
d
cm,
1.27
b
A
cm
2
;
D22,
2.22
b
d
cm,
3.87
b
A
cm
2
;
D25,
2.54
b
d
cm,
5.07
b
A
cm
2
;
D29,
2.87
b
d
cm,
6.47
b
A
cm
2
;
混凝土強度
280
c
f
kgf/cm
2
,
D10 與 D13
2,800
y
f
kgf/cm
2
;
D25 以上
4,200
y
f
kgf/cm
2
;
參考公式:
,
,
0.075
max
, 0.0043
, 20 cm
b y
s req d
dc
b y
s prov d
c
d f
A
l
d f
A
f
2800
2800
min 38
2.5 , 30
c
s
s
S
C
f
f
一、附圖所示為一鋼筋混凝土柱基礎,柱主筋未插入基腳內,且須承受活載重
80
L
P
tf
及靜載重
50
D
P
tf 之軸力,請設計此柱基礎之接合鋼筋及其伸展長度。(25 分)
側視圖
上視圖
•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
非常偏門的基腳插接鋼筋設計,插接鋼筋的伸展長度要使用壓力鋼筋的公式計算。因題目
給的資料不足,本解僅考慮基腳內的插接鋼筋伸展長度計算,柱內不考慮。
1. 先計算承壓面強度
本題柱與基腳的混凝土強度相同,故必定由柱底的承壓強度控制。
參考解答
問題剖析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解答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2 ~
“108 年土木技師”考題完全剖析
108/11/30(六)13:30
實力學員免費參加,
欲參加者請至實力全國分班粉絲專頁,
線上報名填單,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台北班表單連結網址:
http://bit.ly/2BHV8ZS
【
YouTube 線上試聽】
點選[實力土木]觀看各科[準備要領],這是入門起手式;
另有各科[觀念探討]都是考試必讀重點。
免費提供給要準備考試的同學,讓您更能有效率的掌握考試方向。
網址連結:
https://reurl.cc/O033D
2
1
1 1
0.85
0.85 280 50
1000 595
n
n
c
B
B
f A
tf;
595
386.75
0.65
n
B
tf。
2. 插接鋼筋的需要量
(1) 判斷是否要插接鋼筋
柱因數化軸壓力
1.2 50
1.6 80
188
u
P
tf。
188
386.75
u
n
P
B
,只要配置最少插接鋼筋量
,min
sd
A
。
(2) 實際插接鋼筋配置
2
,min
2
1
0.005
0.005 50
12.5 cm
sd
A
A
。插接筋尺寸採
D25,且依規範規定橫箍筋柱
的插接筋最少要
4 根置於角隅,實際配置
2
,
n
2
mi
4 5.07
20.28cm
12.5cm
sd
sd
A
A
。
3. 插接鋼筋的受壓伸展長度計算
插接鋼筋的伸展長度要使用壓力鋼筋的公式計算,因題目給的資料不足,本解僅考慮
基腳內的插接鋼筋伸展長度計算,柱內不考慮。
,
max 0.075
, 0.0043
20cm
b y
dc req
b y
c
a
c
d f
l
d f
f
。
基腳內無橫箍筋,故忽視橫向箍筋修正因數
c
。
a
超量配筋修正因數
,
,
12.5
0.616
20.28
s req
s prov
A
A
。
,
2.54 4200
max 0.075
, 0.0043 2.54 4200
0.616
20cm
280
29.454
dc req
l
。
假設題目提供的是平均有效深度
43
d
cm,實際基腳內可提供的壓力筋伸展長度為
43 2.54 40.46
dc
l
cm
,
29.454
dc req
l
cm,基腳內的插接鋼筋伸展長度足夠。
※本題請參考
“實力《鋼筋混凝土必做 50 題型》【P11-22~11-23】”
解答發佈時間:
108.11.16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3 ~
二、有一單筋單排矩形梁(如下圖所示)
,其主筋採
D25,箍筋採 D13,混凝土骨材最
大粒徑為
2.54 cm,試依照規範計算此梁最大與最小彎矩設計強度
n
M
。
(25 分)
•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
1. 題目的用語容易令人誤會,因單筋梁的彎矩強度與鋼筋量成正比,應試者會很容易認為
最大彎矩強度就是對應最大鋼筋量
.max
s
A
;而最小彎矩強度就是對應最小鋼筋量
,min
s
A
。
2. 不過
.max
s
A
、
,min
s
A
一樣要滿足最小主筋淨間距、裂縫控制最大主筋中心距等鋼筋排列規
定。因題目強制規定鋼筋須採「單排」配置,合理認為出題者是要以滿足鋼筋排列規定
為主要考量,故由考慮施工性的最「小」主筋淨間距算出最大主筋數與最大設計彎矩強
度;由裂縫控制規定所得的最「大」主筋間距去算出最小主筋數與最小設計彎矩強度。
並檢討是否滿足
.max
s
A
、
,min
s
A
之規定。
1. 計算單排配置下的最大主筋數
(1) 先考慮最小主筋淨間距的最大鋼筋數
最大鋼筋數代表鋼筋排的很密,亦即對應考慮施工性的最「小」主筋「淨」間距。
,min
max 2.54 , 2.5 ,1.33 2.54
3.378 cm
bn
s
。
計算單排下的最大鋼筋數,依梁寬檢核式
,max
,max
7 2
2.54
1
3.378
1
40
req
b
b
b
N
N
b
。
,max
5.393
b
N
根,無條件「捨去」取整數
,max
5
b
N
根,讓實際的鋼筋淨間距比
3.378cm
「大」。
(2) 確認是否小於最大鋼筋量
.max
s
A
,max
s
A
就是梁界限鋼筋量
,0.004
s
A
,
70 7 63
t
d d
cm,
0.004
3
27
7 63
c
cm。
0.004
0.8
27
5
22.95
a
cm。
2
,max
,0.004
0.85 280 22.95 40 4200 52.
c
02 m
s
s
A
A
。
2
1
,max
25.3
5 5.07
5 .0 m
5
2 2c
s
s
A
A
,滿足規範規定。或者反過來說單排是無法容
下最大鋼筋量的。
參考解答
問題剖析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解答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4 ~
【109 土木專業入門先修班】
學習土木專業科目之前必備的
基礎力學、基礎數學、微積分、工程數學,
讓您能先打好基礎以銜接明年初的專業課程,
11/21(四)18:30 即將開課,
欲參加者請上實力粉絲專頁填寫表單,
並至櫃檯報名繳費。
表單連結網址:
https://bit.ly/2NuPvDR
2. 計算最大主筋數對應的最大設計彎矩強度
假設主筋已降伏,
0.85 2
25.
80
35 420
4
0
11.1 4
0
8
a
cm,
11.184 0.
13 1
5
58
8
.
c
cm。
0.003 13.158 63 13.158
0.0114 0.005
s
t
,已降伏且為拉控斷面。
,max
0.9 25.35 4.2 63 0.5 11.184 100 55.01
n
M
tf-m。
3. 計算最小主筋數
(1) 考慮算裂縫控制的最小主筋數
計算裂縫控制最大主筋中心距
max,b
s
採
2
3
s
y
f
f
簡算式,拉筋的工作拉應力
2 4200 3 2800
s
f
kgf/cm
2
。
c
c 要代入主筋表面至底面之淨厚度,
7 2.54 2 5.73
c
c
cm。
,max
min 38 2800 2800
2.5 5.73 , 30 2800 2800
cm
23.675
b
s
。
配置最小主筋數
依梁寬檢核式並注意是主筋中心距不是淨間距,計算所需寬度的式子略有不同。
,min
7 2
23.675
1
40
req
b
b
N
b
,min
2.098
b
N
根,無條件「進位」取整數
,min
3
b
N
根,讓實際的鋼筋中心間距會比 23.6752 cm「小」。
(2) 確認是否超過最小鋼筋量
,min
s
A
2
,min
max 14 4200 40 63 , 0.8 280 4200 40 63
8 c
4 m
.
s
A
。
2
2
,min
3 5.07
15.21
.4 m
8 c
s
s
A
A
,滿足規範規定。
4. 計算最小主筋數對應的最小設計彎矩強度
主筋必定降伏且為拉控斷面,
0.85
15.21 4200
6.
0
1
280
7
4
a
cm。
,min
0.9 15.21 4.2 63 0.5 6.71 100 34.292
n
M
tf-m。
※本題請參考
“實力《鋼筋混凝土必做 50 題型》【P5-35】”
【歡慶實力 29 週年慶】
2018-2019 扭轉人生自己作主
報名滿額轉扭蛋,萬元現金等您拿
11 月底前報名,還可再享「早鳥禮」!
欲準備考試的您
~絕對不能錯過啦
身為扭蛋控的您
~讓您扭到失心瘋
真的省
hen 大唷~
活動網址:
https://reurl.cc/xDNyKe
解答發佈時間:
108.11.16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5 ~
三、請說明形狀因子之定義及其物理意義,並請計算
600 300 12 22
H
斷面之形狀因
子。
(20 分)
•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
形狀因子
P
Y
f
M M
,因題目未明示是要強軸或弱軸的值,故本解一併列出,但在考場至
少要把強軸答案正確算出。
1. 形狀因子之定義與物理意義
我們定義塑性彎矩與降伏彎矩的比值為形狀因子、形狀因數(
shape factor),其公式為
P
Y
f
M M
若斷面由
y
F 均相同的均質材料組成時,形狀因數可表示為
f
Z S
Z
塑性斷面模數;S 斷面模數。形狀因數表示梁降伏之後,至全斷面降伏塑性狀態
的餘裕空間。
f 越大表示梁降伏之後還要承受較大的彎矩才會到
P
M ;反之, f 越小表示
梁降伏之後馬上就達到
P
M 。各種不同形狀及斷面尺寸之梁形狀因數大小皆不同,當梁的
大部份斷面都位於中性軸附近時,會有較大的形狀因數,而當大部份斷面遠離中性軸時,
其求得的形狀因數相對較小。例如矩形的形狀因數為
1.5;圓形的形狀因數為 1.7。
2. 計算降伏彎矩
Y
M
(1) 強軸降伏彎矩
因題目未明示是要強軸或弱軸的值,故本解一併列出,但在考場至少要把強軸答案正
確算出。參考圖
(a)幾何、性質上下對稱斷面,彈性中性軸位於中間,利用簡單面積加減算
出
I 值。
強軸慣性矩
3
3
30 60
12
30 1.2 60 2.2 2
12 127488.922
x
I
cm
4
。
max
127488.92
3
2
4249.6
0
31
Yx
y x
y
y
M
F I y
F
F
。
(2) 弱軸降伏彎矩
弱軸慣性矩
3
3
4.4 30
55.6 1.2
12
12
9908.006
y
I
cm
4
。
max
9908.006 1
660. 34
5
5
Yy
y y
y
y
M
F I x
F
F
。
參考解答
問題剖析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解答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6 ~
3. 計算塑性彎矩
P
M
(1) 強軸塑性彎矩
使用許弘老師獨門絕技塑性彎矩快速計算式求解(矩形
2
4
P
y
M
bh
F
)。參考圖
(a),幾何、性質上下對稱,強軸塑性中性軸 PNA 位於中間,請想成這個 H 型鋼是「兩個
矩形的組合」
,用大矩形
60 cm
30 cm 的
2
Px
M
減去小矩形
28.8 cm
55.6 cm 的
1
Px
M
即可輕
易算出
H 型鋼的
Px
M 。
2
2
1
30 60
4
27000
Px
y
y
M
F
F
;
2
1
1
28.8 55.6
4
22257.792
Px
y
y
M
F
F
。
2
1
27000
22257.792
4742.208
Px
Px
Px
y
y
y
M
M
M
F
F
F
。
圖
(a) H 型鋼斷面尺寸(cm)與強軸塑性彎矩的面積組合
(2) 弱軸塑性彎矩
一樣用矩形
4.4 cm
30 cm 的
1
Py
M
「加」矩形
1.2 cm
55.6 cm 的
2
Py
M
即可輕易算出
H
型鋼的
Py
M ,但要注意現在是與弱軸 y 軸正交的尺寸要乘平方。
2
1
1
4.4 30
4
990
Py
y
y
M
F
F
;
2
2
1
55.6 1.2
.0 6
4
20 1
Py
y
y
M
F
F
。
1
2
1010
990
20.
.0 6
016
1
Py
Py
Py
y
y
y
M
M
M
F
F
F
。
4. 計算形狀因子
(1) 強軸形狀因子
4742.208
1.116
4249.631
y
Px
x
Yx
y
F
M
f
M
F
。
(2) 弱軸形狀因子
1010.016
1.529
660.534
Py
y
y
Yy
y
M
F
f
M
F
。
※本題請參考
“實力《觀念鋼結構》【P5-10】
《鋼結構必做
50 題型》【P4-7、P4-11】”
解答發佈時間:
108.11.16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7 ~
實力
LINE@
官方帳號上線囉!
加入好友讓您掌握最新消息,
有考試相關問題也可直接線上詢問唷。
台北實力
LINE ID:@895bwiky
中壢實力
LINE ID:@874uikbe
台中實力
LINE ID:@773qtzgt
台南實力
LINE ID:@896wiefg
高雄實力
LINE ID:@306bigta
【早鳥的你現在該做什麼】
Q1:準備明年底的考試,現在會不會太早?
A1:一點都不早,你可以問問今年要考試的同學,
他會告訴你:
【早知道就提前準備,越早越好!】
Q2:現在要先準備什麼?
A2:必須先瞭解考試,做好心理建設,建立正確的唸書態度,擬定讀書計劃⋯。
Q3:該從何下手呢?
A3:先從【進入實力】開始,我們會引導你在不同階段,做好該做的事情。
早鳥開講
主題:如何讓您贏在起跑點?
主講:劉嗚 老師
時間:11/28(四)18:30
對象:實力學員可免費參加
非學員開放限額
(台北班 20 名/台中班 10 名/台南班 5 名/高雄班 10 名)
欲參加者~請至【各分班】粉絲專頁線上報名填單
報名:
〔台北學員表單〕:
http://bit.ly/32NAO45
〔台北非學員表單〕
:
http://bit.ly/2OhQKXb
【早鳥早報到•先聽先知道】早鳥開課囉!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解答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8 ~
四、如下圖所示一寬
20 cm、厚 16 mm
1
( )
t 之鋼板採用填角銲縱向銲道疊接於另一厚度
為
20 mm
2
( )
t
之 鋼 板 , 兩 鋼 板 之 降 伏 及 抗 拉 強 度 分 別 為
2.5
y
F
t/cm
2
,
4.1
u
F
t/cm
2
,
E70 銲材(
4.9
u
F
t/cm
2
):
(一)依現行極限設計法規範,請問填角銲之最小銲道尺寸及最小銲道長度 L 分別為
何?(未說明原因者不予計分。)
(10 分)
(二)在不考慮剪力遲滯效應(
1.0
U
)下,填角銲銲道尺寸
L 至少應為何?請說明
原因。填角銲銲道之最大銲道尺寸又為何?(未說明原因者不予計分。)
(20
分
)
附表 極限設計法填角銲最小尺寸
接合部之較厚板厚,(
t
mm)
最小銲腳尺寸
[a] (mm)
6
t
3
6
12
t
5
12
19
t
6
19
38
t
8
•
108 年土木技師試題•
單純的銲接最大、最小尺寸規定問答,請緊抓關鍵字回答。第二小題要注意填角銲的必要
長度不是透過「強度」去反算,而是問規範中關於鋼板銲接鋼板這種態樣的特殊規定。
1. 填角銲最小銲道尺寸、最小銲道長度
(1) 最小銲道尺寸
填角銲之最小尺寸
min
a
規定如題目附表所示,注意
min
a
由較厚鋼板決定,且所得之
min
a
不得超過較薄鋼板之厚度。本題較厚鋼板的厚度
2
20
t
mm,屬於
19
38
t
區間,最小銲
接尺寸
min
8
a
mm。
參考解答
問題剖析
解答發佈時間:
108.11.16 結構設計
實 力 文 教 機 構
~ 9 ~
109 年技師高考【精修班】
台北班
109/1/1(三)18:30 靜力
台中班
108/12/6(五)18:30 結構
高雄班
108/12/7(六)18:00 土力
其他課程陸續開課
~歡迎免費試聽~
(2) 最小銲道長度
當銲接有效長度太短時,將很難控制銲接品質,故規範規定填角銲最小有效長度
4a
。
已知本題最小銲接尺寸
min
0.8
a
cm,依規定填角銲最小有效長度
min
4 0.8
3.2
L
cm。
2. 填角銲最大銲道尺寸
為避免銲材之強度超過鋼板強度母材太多,而形成銲接之浪費,規範有填角銲最大銲
接尺寸之規定。如圖
(a)所示,兩個鋼板疊接時由較小鋼板(寬度較小者)決定填角銲最大
銲接尺寸。
本題寬度較小鋼板厚度
1
16
t
mm
6
mm,依規定
max
1.5 16 1.5 14.5
a
t
mm。之
所以要退縮
1.5 mm 是為了讓檢驗者能方便量取銲腳尺寸。
3. 不考慮剪力遲滯下所需的銲道長度
要注意此處填角銲所需必要長度不是透過「強度」去反算,而是問規範中關於鋼板銲
接鋼板這種態樣的特殊規定。
如圖
(b)所示,寬度為 W 的鋼板在受力方向上,以長度為 L 的縱向雙邊填角銲與另一構
材接合時,斷面上接近銲接處的應力較大,產生斷面應力不均的剪力遲滯現象,且當鋼板
寬度
W 越大,斷面上應力不均的情形就越明顯。規範規定這種鋼板銲接鋼板若不考慮剪力
遲滯(
1.0
U
)
,則縱向銲接長度必須大於等於
2 倍的較小鋼板寬度,
2
L
W
。本題較小
鋼板寬度
20
W
cm,
2 20
40
L
cm 才無剪力遲滯。
圖
(b)
※本題請參考
“實力《觀念鋼結構》【P8-23~8-25、P3-18】”
圖
(a)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