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電路板製程工程師鑑定試題解析

pdf
677.32 KB
7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1 頁,共 7
1
一、單選題 35 (70%)
答案
題目
C 1.
請問以下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大小次序何者正確?
(A)銅>環氧樹脂>玻璃纖維;(B)環氧樹脂>玻璃纖維>銅;(C)環氧
樹脂>銅>玻璃纖維;(D)玻璃纖維>銅>環氧樹脂
A 2.
請問以下電路板種類中何者的導熱功能最佳,常被使用於功率較高之
LED 產品?
(A) MCPCB (Metal core PCB)(B)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C) RF (Rigid-flex) PCB(D) FR4 Base 多層板
C 3.
在一般標準的(2+4+2)HDI 六層盲埋孔板之製作流程中,正常需要經
過幾次壓合?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C 4.
電路板發展的沿革,大約在何時開始發展出以鍍通孔製作的多層印刷
電路板?
(A)1920 年;(B)1940 年;(C)1960 年;(D)1980
D 5.
由於無鉛製程的引進,高 Tg 的材料板材的追求已逐漸成為電路板業
者的首要之務,主要是因為 Tg 越高的板材與下列何者特性有關?
(A)電氣性質越好;(B)耐化性越好;(C)抗溼性較優;(D)耐熱性增強
D 6.
關於 PCB 基材材質特性要求,以下何者非選材考量的重點?
(A)需要低的 CTE 熱漲率;(B)可耐熱性;(C)尺寸安定性要好;(D)
有高變形量,才可避免高溫產生爆板、疊構分層問題
B 7.
PCB 壓合時,最讓人頭痛的是氣泡(void)問題,下列為 PCB 板材殘銅
率分布情形,請問那一區位置,壓合時最容易發生氣泡(void)
(A)A (殘銅率 90%~100%)(B) B (殘銅率 0%~10%)(C) C
(殘銅率 30%~40%)(D) D (殘銅率 20%~30%)
D 8.
下列何者不是一次銅孔破之原因?
(A)空氣攪拌不足;(B)缺少光澤劑;(C)震盪不夠;(D)鹽酸不足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2 頁,共 7
2
答案 題目
B 9.
銅箔製造的製程中,較粗的一面(Matte side)通常需再作下列何種處
理,以增加與有機樹脂之結合力?
(A)抗氧化處理;(B)結瘤化處理;(C)耐熱處理;(D)還原處理
B
10.
電路板製作流程中,為降低集膚效應(skin effect)以符合高頻高速傳
輸的要求,通常會使用何種電路板材料?
(A)高粗度銅箔;(B)低粗度銅箔;(C)無鹵素基板;(D)耐熱基板
B
11.
以下何者非影響線路特性阻抗之因子?
(A)線寬;(B)線長;(C)銅厚;(D)介電層厚度
C
12.
PCB 產業對於無鹵材料使用趨勢,其主要目的是?
(A)耐化性提高;(B)降低爆板風險;(C)符合環保法規需求;(D)可提高
溫度抵抗能力
A
13.
膠片(Prepreg)在多層板壓合時扮演絕緣黏合的重要角色,電子產
品的輕薄短小化,使得層間的絕緣厚度的設計越來越薄,越薄膠片的
"膠含量(Resin content"會:
(A)越高;(B)越低;(C)含量沒有影響;(D)依據厚度的需求來改變
D
14.
有一種板子叫做 Semi-Flex PCB,以下對於它的敘述何者有誤?
(A)Semi-Flex PCB 是採用可彎折的 FR-4 材料製作;(B)可以取代軟板
或軟硬結合板;(C)它的製作成本較軟板或軟硬結合板低;(D)它也可
以有動態曲撓的應用
C
15.
關於均佈力(Throwing Power)與縱橫比(Aspect Ratio),下列敘述何
者不正確?
(A)均佈力一般以孔銅與面銅的鍍層厚度之比值來表達;(B)縱橫比
孔深與孔徑之比值;(C)縱橫比越高,均佈力也越高;(D)均佈力可藉
由鍍液配方的調整來進行改善
A
16.
晶片要與其他電子元件形成通路,可以藉由幾種方式,請問以下哪一
種方式有誤?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3 頁,共 7
3
答案 題目
(A)導熱基板;(B)印刷電路板;(C)IC 載板;(D)導線架
D
17.
提升細線路製作能力是板廠努力的方向,必須多方面考慮製程條件,
下列哪一個項目對細線路製作沒有幫助?
(A)要蝕刻的銅厚度越薄越好;(B)要蝕刻的銅厚均勻性要好;(C)影像
轉移的解析度佳;(D)孔縱橫比(Aspect ratio)能力越高越好
D
18.
製作 SLP(類載板)的影像轉移的製程中,其圖像解析度需求高,精細
導線要求達 20~30 μm,曝光過程往往需調整不同片間的漲縮倍率,
請問此種曝光方式是以下列哪一種方式才能達成?
(A)黑片底片曝光;(B)棕片底片曝光;(C)玻璃底片曝光;(D)雷射直接
成像
C
19.
高分子材料工程的應用在電路板製造過程非常重要,例如多層板壓合
時,膠片(Prepreg)經過壓合後的樹脂硬化(Curing)反應即屬此種技術
的應用;請問此種硬化過程是以下的哪一種反應?
(A)氧化還原反應;(B)賈凡尼反應;(C)交聯聚合反應;(D)電解反應
C
20.
雷射成孔有兩種方式:直接雷射成孔及開窗雷射成孔,直接雷射成孔
前,通常會做一道加工處理,如棕化或黑化,請問其目地為何?
(A)清潔表面;(B)將銅厚度降低;(C)增加銅面的雷射能量吸收;(D)
加增層樹脂的附著力
C
21.
下面有關電性測試治具的敘述何者有誤?
(A)Universal 治具是一種 On Grid 的設計;(B)Dedicate 治具可製作
Off-grid 及較高密度治具;(C)Flying probe 治具密度最高,但成本
高;(D)複合式治具,是利用兩種不同治具組合使用,可以兼顧成本
及測試能力雙重需求
A
22.
電路板的 CTE(熱膨脹係數)大,尤其是 Z方向的 CTE,影響板子組裝
成品的可靠度至鉅。IPC 4101 中針對標準 FR4 ZCTE 的規範
是:Alpha 1 不大於 60ppmAlpha 2 不大於 300ppm,請問下面
的敘述何者正確?
(A)Alpha 1 是指 Tg 溫度以下的 CTE(B)Alpha 1 是指 Tg 溫度以上
CTE(C)Alpha 2 是指 Tg 溫度以下的 CTE(D)此二者和施加溫度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4 頁,共 7
4
答案 題目
無關
A
23.
線路製作的影像轉移製程中,所用的光阻劑(Photo-resist)是負型光
阻,此種光阻是指?
(A)見光聚合的光阻;(B)覆蓋線路的光阻;(C)見光分解的光阻;(D)
蓋間距的光阻
D
24.
以現有的技術而言,下列哪一項的電路板硬板結構中的互連的密度最
高?
(A)多層板(Multi-Layer)(B)雙面板(Double-Side)(C)高密度互連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D)任意層連接(ELIC, Every Layer
Interconnection)
D
25.
以下那一個不是埋入式電路板 (Embedded PCB)的好處?
(A)降低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B)訊號傳
輸路徑的縮小,可有效改善電性;(C)確保電路板上的最大組裝空間;
(D)增加 PCB 總層數與總厚度
B
26.
印刷電路板所使用的基材種類中,請問下列何者最適用於高頻模組?
(A)紙質酚醛樹脂單面板與 FR1 & FR2 板材;(B)Teflon Base (PTFE)
基板;(C)玻纖布環氧樹脂單、雙面板(FR4)(D)PI( Polyimide )聚醯
亞胺軟板基材
C
27.
當電路板工程師欲分析電鍍銅的銅晶格的細部結構變化時,下列四種
顯微鏡中何種是比較恰當的工具?
(A)500 倍金相顯微鏡(500X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B)穿透
式電子顯微鏡(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C)聚焦離子顯
微鏡(Focused Ion Bean)(D)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B
28.
早期的 FR4 板材在進入無鉛的製程之所以容易發生爆板,主要是因為
何種因素造成?
(A)早期的板材 Td 不高;(B)早期的板材使用架橋劑雙氰胺(Dicy),容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5 頁,共 7
5
答案 題目
易吸濕;(C)早期板材的玻纖的矽烷(Silane)化合物塗佈不均;(D)早期
的板材的樹脂含量一般不高,容易造成玻纖直接接觸銅箔。
A
29.
PCB 所用的有機樹脂多少會具有吸濕性,在高濕度時水分吸收很快,
下列哪一項對此吸濕性影響的敘述不正確?
(A)增加耐燃的性質(Flammability)(B)組裝過程易造成爆板;(C)
成保存期限(Shelf Life)變短;(D)長時間儲存會有電性劣化問題
B
30.
膠片(Prepreg)製作過程過程中,樹脂經過乾燥塔乾燥、烘烤除去溶
劑後裁切完成;此階段的成品稱之為?
(A) A 階段(A Stage)(B) B 階段(B Stage)(C) C 階段(C Stage)
(D) D 階段(D Stage)
B
31.
PCB 中的乾膜顯像 Development 製程目的是將未曝光區域的光阻,
經過顯像液的噴洗而溶解,下列有關顯像製程的要點何者敘述錯誤?
(A) 顯像液常採用碳酸鈉水溶液,濃度則為 1.0~1.5 %
(B) 操作溫度則在約 20+/-2℃左右;
(C) 一般的顯像點(BreakPoint)約設定在 50~70%
(D) 顯像槽中噴嘴型式、擺放位置、噴壓、板面溶液置換率等,都是
對顯像品質造成影響的參數
B
32.
電路板的傳統的化學銅(Electroless Copper)製程中的速化
(Acceleration)主要反應是要露出以下的那一種觸媒皮膜,讓後站化
學銅得以迅速附著沉積?
(A)二價錫(Zn +2)(B)黑色鈀金屬(Pd)(C)價銅離子( Cu +2 )
(D)四價錫(Zn +4)
C
33.
下列那一種 PCB 表面金屬化處理(Metal finish)的保存年限最長?
(A)化學錫;(B)化學銀;(C)電鍍鎳金;(D)OSP
D
34.
多層印刷電路板壓合製程之前,要先將不同的內層板根據疊構要求進
行疊板製程(Lay-up),不同的疊板系統自有其適用的產品。請問高階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6 頁,共 7
6
答案 題目
多層數的多層電路板考慮層間的高對準度要求,以下列何種疊板方式
最佳?
(A)打鉚釘方式(Rivet Bonding)(B)熱融合方(Thermal
Bonding)(C)打鉚釘+融合混合方式;(D)插梢(Pin Lamination)
B
35.
有關 IPC-6012 相關品質規格,那一種等級是專業用途電子產品
( Dedicated Service Electronic Products )適用?
(A)Class 1(B)Class 2(C)Class 3(D)Class 3A
二、複選題 10 (30%)
答案 題目
BC 1.
以下哪些電鍍製程參數會使電鍍層結晶更為細緻?
(A)提高電流密度;(B)增加空氣攪拌;(C)降低鍍液溫度;(D)降低
電壓
AD 2.
電路板在製程中有多道銅面或基材改質製程,對於處理後結果,可
應用哪些儀器觀察或解析?
(A)白光干涉儀(表面輪廓儀)(B)FIB(C)EDS(D)水滴角量測儀
AC 3.
一般用在線路轉移的曝光製程中比較常用的曝光能量監控工具有兩
種,各為?
(A)照度表;(B)乾膜硬度表;(C)曝光格數底片(Step Tablet)(D)
光率測試儀
BCD 4.
電路板壓合製程的前處理銅面粗化的目的,下列何者有誤?
(A)增加與樹脂接觸面積;(B)增加表面的光澤度;(C)增加銅面對流
動樹脂的濕潤性;(D)增加外觀的美觀
ABC 5.
下列何者為氯化銅蝕刻液之基本成份?
(A)鹽酸;(B)氯化鈉;(C)氯化銅;(D)硫酸
114年中級電路板製程工程師能力鑑定-公告試題
第三科:硬式電路板製程概論 考試日期:11408 23
7 頁,共 7
7
ABD 6.
以下哪幾項是比較常用在電鍍槽鍍液管理的儀器?
(A)CVS(Cyclic Voltammetric Stripping)(B)哈氏槽(Halling
Cell)(C)測微器(Micro Meter)(D)賀氏槽(Hull Cell)
AC 7.
機械鑽孔之孔壁結構不良,電鍍後最容易看到的缺點哪些?
(A)電鍍空洞(Void)(B)爆板(Delamination)(C)釘頭(Nail
Head)(D)孔銅變厚
AD 8.
影像轉移製程,曝光機的作業中將底片與待曝電路板密貼的目的
是?
(A)提高解析度;(B)增加曝光強度;(C)縮短曝光時間;(D)降低漏
ABCD
9.
運用於高頻/高速的硬板基材,通常有以下那些特性?
(A)絕緣層有較低的 Dk值;(B)銅導體上下介面粗糙度要控制較低範
圍;(C)絕緣層 Df值要低;(D)其特性阻抗的控制必須精準
ACD 10.
請問下列何種電路板結構設計與材料對高頻(RF)用電路板的需求是
發展的重點?
(A)使用背鑽(Back Drill)降低傳輸過程中的串擾(Cross Talk)
(B)使用高的散逸係數(High Df)的板材;
(C)內層銅面棕替化使用低咬蝕的藥水配方;
(D)使用低稜線的銅箔(Low profile)
《以下空白》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