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世界上,每天必須面對的三件事。壓力是指個人的一種生理狀態,它會對個人
        產生一些有害與有益的影響。壓源就是產生壓力的來源,它有很多的種類。壓力會
        給個人帶來各種好的與壞的反應。有關壓力的研究,有兩個主要的模型。個人的特
        性 (即中介變項)在壓力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即發生各種不同的作用)。工 
        作壓力的管理可分消極與積極兩方面。其中,個人壓力的檢測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因為知道了自己所處的壓力狀況,才更能「對症下藥」,做好有效的壓力管理。 
第十二章:權力與政治   
一、權力就是一種個人或團體所擁有足以讓別人或團體按照自己的方法(或意思)去完成 
某件事的能力。權力具有許多特性,例如有許多不同的面向。消極的權力是指個人
的權力,即一種為謀私利的權力。積極的權力則指社會的權力,一種用來創造士氣
或達成團體目標的權力。 
 
二、組織中,權力的流動與行使的方向是全方位的,包括向下流動、向上流動(即通稱 
        的「管理老闆」的過程)以及橫向的流動。權力的動態性是指權力的擁有是會有消 
        長的,侷限性則是指權力的行使有一定的範圍,而且有時是難以發揮作用的。 
        至於權威與權力的關係,則可用一句話來概括:權威是組織所正式賦予的合法(或 
        正當)權力。而權力與影響力的區別,主要在於影響力是主動的接受改變,而權力   
        則是被動的接受改變。至於兩者的其他區別,則可依據「主要擁有者」、「發生作
        用的時機」與「來源」等八個標準來比較。 
 三、權力的基礎有五種:合法權、酬賞權、強制權、專家權與參照權(又稱榜樣權)。     
         依所依附的標準,權力可分為職位權力與個人權力。權力運用的結果就是產生一   
         種改變他人行為或態度等的影響力,而影響力的大小則產生三種不同的結果:(一) 
 盡心盡力,(二)服從,(三)抗拒。 
 
 四、權力所能產生影響力之大小的條件,就是所謂的權變因素。一般而言,權力的權 
          變因素計有:可取代性、重要性、稀少性、中心性、自由裁量權與能見度等六
項。 
 
 五、在組織中運用自身所擁有的權力,用組織並不認可的方法,以謀求個人或所屬團 
        體的利益為目標而競相從事各種活動的現象即是所稱的「組織政治」。產生組織                           
        政治的原因 及助長政治行為的因素很多。 組織政治會產生許多 不好的後果, 故 
        必須加以管理,方法至少有「暢通溝通管道」與「決策過程公開」等八種。 
 
       至於有關應考時所須注意的事項,我在上一期(504)本刊中已說了很多,此次即不再
贅言,同學們可前去參閱。最後,請大家以平常心應考,充分相信你自己,不必太患得
患失;有幾分耕耘,自會有幾分收穫。祝大家考試順利,科科得高分! 
(作者為本科學科委員兼召集人)  
(本文曾刊載於《空大學訊》507期,103年6月1日出刊,38-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