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整數除法原理、因數倍數概念、及集合概念,數學教材教法試題的評量內容則包
括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的解讀、加減法問題的語意結構及多步驟問題、國小學生對整數
除法的先備知識、國小學生解決加法問題的解題策略及瞭解學生解法背後的意義。根
據評量結果,分別就普通數學和數學教材教法,綜合整理如下:
(一)普通數學
普通數學選擇題 3題中涉及的數學概念為整數除法原理、因數倍數概念、及集合
概念。考生對這三個概念的表現中以利用因數倍數概念來列出代數的解題過程較差,
通過率約為六成。利用集合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考生的答題表現達到九成。從資
料中顯示,考生在預試題和正式檢測題的表現答對率沒有差別。
填充題的兩題都是涉及到觀察數字的變化、發現關係、找出規律性,但因為這兩
題所隱含的規律性難易差別很大,其中之一為為費氏數列,答對率高達 90%;而第 5
題的答對率只有 41%,因為該題的不意察覺數字的變化關係,還需要瞭解等差級數的
求和公式,所以難度更高。
(二)數學教材教法
在數學科教材教法的試題 6題中的 4題預試題答對率分別為 52%、62%、10%、
30%及2題正式檢測題答對率分別為 87%、87%。這些題目中以預試題中選擇題第 24
題和第 26 題答對率最低,分別為 10%、30%。第 24 題主要評量考生是否能正確解讀
課程綱要能力指標內容「理解除法的意義,並用橫式記錄解題過程」。考生看到「理
解除法的意義」是指以為就是要國小學生學習除法,而忽略學生會使用先備知識加法、
減法、乘法進行解題。因此,建議教材教法課程要讓師培生瞭解課程綱要能力指標內
容並能掌握教材的發展脈絡,來掌握國小學生對每一概念該具備的先備知識。
這些教材教法涉及的教材內容知識包含課程綱要解讀能力指標的意義、加減法問
題的語意結構及多步驟問題;有關學生學習的知識涉及到學生對整數除法的先備知識;
有關教學與評量知識的評量試題涉及的概念包含學生解決加法問題的解題策略及瞭解
學生解法背後的意義。考生對三種類別知識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問答題 2題(含1題預試題)滿分是五分,每題都包含兩個子題。這兩個題目的類
型差別不大,都是請考生擬題,是透過擬題的手段來評量考生是否理解等分除和包含
除問題的意義及其差異,及評量考生對於先乘後加的概念及列算式的瞭解情況。考生
中有 23%同時正確擬出包含除和等分除問題,但不到 10%的考生能正確掌握核心概念
說出包含除和等分除問題在語意結構上的不同。有關考生對於「先乘後加」及「先加
後乘」的擬題及列算式的表現,從這次考生在教檢的表現發現:設計「先加後乘」的
題目(70%)比「先乘後加」(51%)的表現佳,考生設計的情境問題非常多元,類型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