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數學領域教學觀摩教案:速率的應用

格式
pdf
大小
743.53 K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30,离现在 0 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數學領域 教學觀摩教案】
單元
第二單元
速率
本節觀摩重點
設計者/教學者
戴莉如
活動五:
速率的應用(第七節)
國民小學數學第十二
(6 ) 康軒版
2017 39
(星期四)第一節
400
10
40
樂群堂
教師
黑板條、海報、計分板、電腦【投影機】
學生
小白板、白板筆、課本、數學筆記
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
N-3-17 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與應用,認識速度的常用單位及換算,並處理相關的計算問題。
分年細目:
6-n-12 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單元目標
1. 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
2. 能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公尺/秒、公里/)
3. 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
4. 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各節重點
第一節 時間單位的換算:能做日、時、分、秒的分數與小數化聚。
第二節 速率的定義:能比較快慢並了解平均速率的意義。
第三節 認識時速分速秒速: 認識時速、分速秒速等速率的普遍單位並用以描述物體運動的
快慢。
第四、五節 速率單位的換算:透過化聚,做時速、分速、秒速等單位間的換算與比較。
第六節 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透過速率的公式及乘除互逆的關係,由已知的速率、時間球算距
離。
第七節 速率的應用:本節課
第八節 速率的應用:全程的平均速率=全程的距離÷全部所花的時間
第九、十節 速率的應用:順流、逆流航行的速率問題 兩車車速與距離的關係探討。
1. 數學第十二冊教師手冊/康軒出版
2. 國中小數學教材與教學探討/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出版
2
活動目標(第七節)
5-1 理解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並由已知其中兩項求算第三項。
5-2 能解決同時同地反方向出發、同時同地同方向及相隔一段距離同時相向而行,三類生活中
有關速率的應用問題。
教學方法
1. 講述教學法:透過老師口述、實際操作引導學生理解「同時同地反方向、同時同地同方向、同時
相向而行」的意思,及單位時間的距離和(或距離差)×時間=總距離。
2.分組合作學習:透過夥伴/小組討論,發現速率、距離和時間三者的關係。
3. 發表教學法:指導學生能正確說出解題的歷程及每個數字相對應的概念。
設計理念
速率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概念,因此轉化課本習題成生活情境,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便於理
解與應用。
本節課經由共同回顧速率的定義,換算時速、分速、秒速等速率的普遍單位,及距離、時間和
速率三者的乘除互逆關係後,再利用分組合作學習的策略,探討同時同地反方向出發、同時同地
方向出發及相隔一段距離同時相向而行,三類生活中有關速率的應用問題,並進行解題。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資源
教學流程
說明
教學評量
說明本節課合作技
互相幫助
溫故而知新--複習舊
經驗
1.複習速率的定義。
2.複習速率的單位
1.由老師引導同學,說出平均
每單位時間所移動的距離稱
為平均速率(或簡稱速率)
2複習時速、分速、秒速的定
平均一小時所走的距離
叫做時速平均一分鐘所走的
距離叫分速平均一秒鐘所走
的距離叫秒速
學生能精準回
答速率的定義
學生能正確回
答「時速分速
與秒速」的定義
1
0
PPT 及小黑板
長條海報
長條海報
3
3.討論並歸納速率單
位的換算
4.探究距離、時間與
速率的關係
3.老師在白板上展示前一節
課程請各組整理之時速、分
速、秒速的表格由同學共同
討論並歸納出結論:【秒速
×60=分速;分速×60=時速
4.由老師引導學生,說出速率
的兩大元素:距離與時間,並
能歸納出彼此的關連性
率×時間=距離
學生能正確回
【秒速×60=
分速×60=
速】
學生能正確回
答「 速率×時間=
距離」的關係
表格
【自製海報】
長條海報影片
速率的應用
活動一:佈題後學伴
兩兩討論(課本例題)
以數課 p.28 之例題
23轉化成生活情境
題:
1. 怡婕走路的速率
75 公尺/分,
蓉走路速率是 65
公尺/分,兩人同
時從校門出發
個向東走一個向
西5分鐘後兩人
剛好都到家請問
兩家相距幾公
尺?
2. 柏豪老師每秒跑9
公尺莉如老師每
秒跑 5公尺運動
會時兩人聽到槍
鳴後立刻奮力向
前飛奔請問 8
兩人相差多少
公尺?
說明:學生前一天已預習數課
p.28p.29 例題 234
1.老師請學生讀題並釐清題
意。
2.請師父為徒弟解說本題
3. 老師邀請一位徒弟上台解
4. 老師請學生讀題並釐清題
5.徒弟為師父解說本題
6.老師邀請一位師父上台驗
收成果。
7.老師邀請一位同學上台比
較例題一與例題二的異同:
同時同地反方向同時同
地同方向
學生
算例題。
學生能利用
時間的距離
和×時間(倍數)
×
+乙速率×時間
=距離求解
並發表解法。
學生能利用
距離
差×時間(倍數)
或甲速率×時間
-乙速率×時間=
距離差求解,並
發表解法。
學生能比較
現例題 12
異同。
5
5
電腦、投影機
長條海報
圖片(兩人同時
同地反方向、
同時同地同方
)
小白板
白板筆
4
速率的應用
活動二:佈題後小組
討論(課本例題)
求算數課 p.29 之例
題轉化成生活情境
題:
3、佳穎和晨晞相距
1305 公尺佳穎走路
的速率是 70 公尺/
分,晨晞走路的速率
75 公尺/分,兩人
相向出發,幾分鐘後
會相遇?
1. 老師請學生讀題並釐清題
意→同時相向而行
2. 小組討論(組長記錄長、
檢核長、四分球員、黑馬
各司其職)
3. 分組發表
老師歸納以上三題的異同
同時同地反方向: 單位時
間的距離和×時間(倍數)=總距
同時同地同方向: 單位時間
的距離差×時間(倍數)=總距離
同時相向而行:總距離÷單
位時間的距離和=時間(倍數)
學生能正確運
用總距離÷單位
時間的距離和=
時間(倍數),並
求算生活中的
實際例題。
小組能互相幫
合作並發表
解法。
學生能比較並
發現例題 23
4的異同。
1
5
電腦、投影機
圖片(相向而
)
小白板
白板筆
計分板
1.大挑戰--總結教學
重點與回饋。
2.書寫數學筆記。
1.教師提供難易兩種作業單
(AB),檢測學習成果。
2. 教師歸納本節教學重點,
3〃嘉獎能互相幫助的組別並
規定回家功課。
學生選擇適合
的題目挑戰。
能將本節課的
重點記錄在數
學筆記上
回家後能完成
數學習作 P28
29
5
學習單 AB
【附件一】
數學筆記
計分板
5
附件一
速率的應用 「誰來挑戰」學習單 A
【忠】極一班 座號 【姓名】
一、和庭一分鐘跑 100 公尺,程圳跑步的分速是
300 公尺。
(1)兩人同時同地反方向出發,3分鐘後,
兩人相距幾公尺?
(2) 兩人同時同地同方向出發,3分鐘後
兩人相距多少公尺?
(3) 和庭和程圳相距 2公里,兩人同時
相向出發,幾分鐘後兩人相遇?
畫圖表示
100m
300m
畫圖表示
畫圖表示
和庭
程圳
2000公尺
6
速率的應用 「誰來挑戰」學習單 B
【忠】極一班 座號 【姓名】
一、以晨騎車的速率是 20 公里/時,逸君騎車的速率是 400 公尺/分。
(1)兩人同時同地反方向出發,1小時後兩人相距多少公里?
(2) 兩人同時同地同方向出發,30 分鐘後兩人相距多少公里?
(3) 以晨和逸君兩人相距若干公里,兩人同時相向出發,2小時後相遇,請問兩人原來相距
多少公里?
7
組長: 主持、指定組員回答、激勵組員、維持秩序、分派工作
四分球員:得分關鍵
黑馬:協助四分球員得分
檢查長:記錄、找出 MVP 球員、再次確認所有工作都完成(:值日生打掃工作)
小秘書:協助組長、拿學習單、工具(小黑板、筆)、領材料(膠水、剪刀)
粗體字(同色)為組內學伴
游之睿
謝和庭
彭程圳
古采蓉
楊淙皓
彭逸君
李晨晞
蔡怡婕
林以晨
周郁曦
鄧羽晞
楊定承
張書齊
王道一
許舒甯
林睿恩
鄭彥成
李佳穎
王崇恕
劉睿綸
蔡孟真
葉有容
陳泓鉦
王聖喆
蔡昀蓁
羅苡嘉
李佳嶸
高志軒
4
5
6
1
2
3
講台
六忠座位表
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