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家庭關懷訪視課程:建立關係與紀錄撰寫技巧

pdf
1.86 MB
44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兒少家庭促進追蹤訪視關懷服務方案
基礎課程2
家訪工作與紀錄撰寫
課程綱要
2
建立關係之技巧
家訪工作介紹
紀錄表單撰寫
家庭關訪員主要是從關懷的角度與案家建立關係,除了提供情緒
支持與相關訊息外,還要辨識兒少家庭是否有潛在的家庭風險或是脆
弱性因子。為能夠使家庭關訪員可以順利完成被賦予的角色任務,以
針對三大部分進行說明
壹、家訪工作介紹
一、家庭關訪員接獲派案案件後,與案家聯繫
二、家庭關訪員進入案家訪視
三、關懷訪視紀錄繳交
3
接獲集中篩派案窗口派案案件後,須3日內確定第一次訪視時間。
時間點
4
一、家庭關訪員接獲派案案件後,與案家聯繫
※在與案家進行聯繫前,可以透過
閱讀派案單的內容或與篩派案窗
電話溝通了解案件被分流
家庭關訪員之目的與相關案情,
有助於在與案家聯絡時的應對
(一)表單填寫者:
由集中篩派案窗口填寫
(二)表單重點內容:
家基
集中篩
派案窗口、縣(市)政府督導、主管。
案單
建議家庭關訪員在進行第一次約訪時盡量不要使用自己家裡的電話或手
,考量案家會因為電話號碼案家不認識或是未顯示電話號碼而不願意接電
話,也考量影響家庭關訪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建議:
1.若家庭關訪員參與背景屬性社區組織,得以使用社區組織的電話聯繫案家。
2.縣市政府向電信業租借手機,及購買預付卡供家庭關訪員使用
5
(一)家庭關訪員以電話聯繫案家
(二)清楚自我介紹,與案家初次建立關係。
(三)確定家訪時間,以提供追蹤訪視及關懷服務。
工作
內涵
(一)家庭關訪員以電話聯繫案家。【如何讓案家願意接起電話】
1.向案家澄清「家庭關訪員」身分角色、說明訪視目的,以關懷的態度建立關係,
降低案家對於關懷訪視的擔心。
2.在第一次約訪,案家可能會因為不清楚「家庭關訪員」的角色,會有不友善的對
待或態度。但是,相信案家願意與我們接觸就是好的開始。
6
(三)確定家訪時間,以提供追蹤訪視及關懷服務:
1.電話約訪:在電話中與案家確認第一次家訪時間,且必須在接案後7日內提供服務。
2.約訪對象:以主要照顧者為主,且期待兒少也可以同時在場。
3.訪視時間:考量環境安全與交通需要,盡量在晚上8點之前完成
※若案家於電話中已表示拒:建議再多與案家互動,簡單了解案家的生活作息後,
找一個可能的時間,說服案家讓自己去家訪一次,再前往案家家訪。
※若在電話約訪時,案家堅決拒絕訪視:須及時回報集中篩派案窗口。
(二)清楚自我介紹,與案家初次建立關係:
接獲集中篩派案窗口派案案件後,須於7日內提供追蹤訪
促進關懷服務
時間點
(一)進入案家訪視前之準備
(二)訪視過程之關懷內涵
(三)訪視服務主題之安排
(下頁接續工作內涵之說明)
工作
內涵
7
二、家庭關訪員進入案家訪視
1.閱讀派案單,了解被通報原因、家庭概況及集中篩派案中心期待的關懷訪視方向。
2.於家訪前1日電話聯繫案家,再次提醒及確認訪視時間,並且應於約定時間抵達,
不得遲到。若家庭關訪員或案家有特殊原因無法如期進行家訪,應再約訪下次訪
視時間,並回報集中篩派案窗口,與案家保持聯繫。
3.複習教育訓練課程內容,提升對於服務方案、使用表單及實務工作技巧之熟悉度。
4.熟讀關懷訪視紀錄表內容,作為關懷訪視重點之依據,並且避免在訪視過程中拿
出關懷訪視紀錄表撰寫。
8
(一)進入案家訪視前之準備
注意事項
一、攜帶疫苗接種證明,供案家確認疫苗施打情形;配戴口罩,保護彼此健康安全。
二、攜帶縣市政府核發之「家庭關訪員識別證」,供案家確認家庭關訪員之工作身
分,以與案家建立信任關係。
9
1.訪視頻率:原則以3個月為服務期程,每個月應訪視2次,每次訪視應間隔1週以上
如有例外,與集中篩派案窗口進行討論。
2.服務項目:依兒少與家庭的相關需求,提供兒少與其家庭服務。(接續下頁說明)
(二)訪視過程之關懷內涵
注意事項
一、避免標籤化的口吻、指導性的請案家改善,應以優勢觀點與案家進行互動
二、注意個人人身安全,包括案家社區環境、交通的安排,進入案家時保有一定
的警覺性,坐在離門口較近的地方進行談話;最晚8點前結束,控制訪視時間。
三、可以多觀察附近社區的環境,作為家訪時進一步釐清兒少家庭生活狀況之題材。
四、於訪視過程遇有任何問題,請務必主動回報集中篩派案窗口,進行討論。
10
服務項目說明
1.情緒關懷 關懷家長或照顧者情緒,了解案家近期生活狀況,辨識潛在風險或是脆
因子
2.居家環境建議 以兒少居家安全之需要進行觀察,提供案家居家環境諮詢或是改善建議
3.親職經驗分享 以兒少主要照顧者之立場,了解是否有育兒困難與壓力觀察與孩
子互動的狀況,適時分享親職育兒經驗。
4.資訊提供 依案主家庭狀況與需要,提供相關社會福利資源資訊,協助兒少家庭問
題之改善。
5.物資協助 當有物資來源時可以適時提供相關物資,以滿足兒少家庭生活基本所
6. 其他 回應案家其他,家庭關有能力服務如:升學分享
家庭關訪員於訪視不同階段,有不同介入目的
以初期、中期、後期三個訪視服務階段說明:
初期(第一次或第二次)以建立關係,提供情緒關懷為主
11
(三)訪視服務主題之安排
1.再度自我介紹,澄清家訪工作項目。
2.先觀察與了解被通報兒少被通報事件之狀況,以關懷角度,關心日常生活的談話
方式了解案家概況。【如:兒童受照顧安排,確認案主平日受照顧情形;案家對
於兒童生活照顧的協調與分工概況觀察案家、主要照顧者與兒少互動狀況。】
3.關心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荷:適時給予同理與支持。若有感受到照顧者的用心,
予以正向的肯定。
4.在結束初期(第一次或第二次)訪視時,再度以關懷的角度說明後續訪視頻率,
並且約定下一次家訪的時間
12
中期(第三次以後)除了持續關懷外,可逐步因應兒少家庭需要,帶入主題服務
1.漸漸引導以被通報的兒少為中心、以家庭為核心,再擴散到其他家庭成員需求
尤其是家中其他的兒少,不過,主要照顧者的需要仍要持續關心。
2.可以逐漸帶入因應兒少家庭需要,帶入具體主題服務。例如;
(1)居家安全檢核表:提醒可依照兒少發展分階段改善家庭的環境,維護兒少安全。
(2)兒童發展檢核表(可以是圖片版):提供觀察兒少發展的資訊,覺察不同年齡
層發展狀況與需要。
(3)副食品製作之資料:回應案家有兒童副食品問題
(4)攜帶教保活動工具或閱讀繪表:提供親子互動不一樣的互動機會。
(5)閱讀情緒卡:主要照顧者分享如何觀察及回應兒少的情緒
(6)提供網站互動學習之訊息。
13
後期(最後一次)除了持續關懷之外,要進行服務結束
1.與案家回顧追蹤關懷及訪視服務之歷程,告知此
服務為最後階段並且正向回饋他們的參與
2.家庭關訪員若是覺察兒少家庭可能需要的資訊,
也可以提供一份當地的社會資源表,說明未來若
有需求,可以主動尋求協助;或是未來有福利
求,可以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
應於每次完成追蹤訪視及關懷服務,於1內繳交關懷訪視紀
錄予集中篩派案窗口審核。
時間點
(一)關懷訪視紀錄繳交方式及注意事項
1.E-MAIL提繳關懷訪視紀錄予集中篩派案聯繫窗口
2.若集中篩派案窗口針對關懷訪視紀錄內容有提出修正建議,
應積極與集中篩派案窗口討論,並參酌及修正建議內容,
以提升紀錄撰寫品質及詳實度。
工作
內涵
14
三、關懷訪視紀錄表繳交
貳、建立關係之技巧
一、自我介紹注意事項與練習
二、會談技巧介紹與練習
、關係建立的方式
四、降低案家戒心
15
16
一、保持微笑,讓案主舒服為原則。
三、告訴案家自己來的原因。
二、介紹自己的身分。
四、過程中給予彼此尊重,要注意案主的年齡和社會背景。
自我介紹注意事項與練習
五、營造友善且舒服的環境。
六、案主站姿時不要坐下不東張西望說話眼睛直視案主。
________________(稱謂)您好
我是___________家庭關訪我是_________姓名
家防中心社工先前有和您提到我們的到訪,所以不要害怕或緊張
我們是想關心家裡有沒有需要__________ 協助今天
____________(和案家聊聊生活日常…等)
17
自我介紹注意事項與練習
18
會談技巧介紹與練習
一、同理
二、澄清
三、自我揭露
四、聚焦
五、簡述語意
六、支持
(一)同理:當案主說到情緒感受相關的事件時,可使用同理技巧
e.g.:「我能理解你現在一定很生氣、無助,換作是我遇到這樣的事我也會覺得
很不甘心,你現在一定心情很複雜很難受吧。」
(二)澄清:當案主理解錯誤意思或是關訪員不理解案主的意思時,
要使用澄清技巧
e.g.:「你的意思是說因為你工作太疲憊,沒有注意到才會發生意外對嗎?
19
會談技巧介紹與練習
(三)自我揭露:關訪員本身可以適當做自我揭露,與案家分享生命經驗
e.g. :「我自己也曾遇到至親過世的事件,那時候的我很難受也很迷茫,
那是我生命中感受到最挫折的時候。」
(四)聚焦:透過具體化主題聚焦探討所需要深入理解的主題
e.g. :「今天要針對小孩受傷的議題討論,要請爸爸媽媽多跟我說一些孩子平
常的狀況哦。」
20
會談技巧介紹與練習
(五)簡述語意:用比較少的字彙,覆述案主所說的事件、想法等內容
e.g.
案主:我每天上班十小時,回家都很累,有時候自己也沒有吃飯,
就會不小心睡著,也忘記了小孩還沒吃飯。
「所以你是因為工作疲憊,所以忽略孩子還沒吃飯這件事對嗎?
(六)支持:包括對案主能力、努力的肯定、欣賞與鼓勵
e.g.:「我看見了你將家裡打掃得很乾淨,也每天都有幫孩子簽聯絡簿,
你一定是一個很照顧孩子的家長。」
21
會談技巧介紹與練習
22
關係建立的方式
一、同理案家對於關訪員前來的情緒。
三、保持中立,不過早給予建議。
二、視每位個案為獨立的個體。
四、傾聽案家解釋案由,不過度推斷案家樣態。
五、讓案主敘述並理解需求共同討論案主期待的處遇,取得共識。
六、在適當的專業角度中給予情感支持。
資料來源:彭懷真201823
降低案家戒心
一、必要時分別訪談個案及家屬。
三、避免家屬當面批評責難個案。
二、聯合會談時宜先徵詢個案意見。
四、不必急於一時,視個案之狀況而定。
五、評估應有助於激發個案及家屬的動機
參、紀錄表單撰寫
關懷訪視紀錄表及結案評估表
撰寫說明及注意事項
24
25
(一)設計目的:
讓家庭關訪員,在進行追蹤訪視服務之後
能詳細記錄所觀察到的案家狀況
(二)表單填寫者:
家庭關訪員應於每一次進行關懷訪視服務
後填寫
(三)表單重點內容:
案家基本資料、派案及服務日期、訪視次數
服務地點
/訪視對象
弱需求或發現兒少受到不當對待等保護情事;案
件所屬家庭關訪員、縣(市)政府督導、主管
一、關懷訪視紀錄表
26
訪視單位及區域:
請家庭關訪員填寫所屬單位及區域
是個人名義,無屬社區組織/在地民間單位,
此處無需填寫。
派案日期、服務日期及訪視次數:
請如實填寫派案、服務的日期,以確保
服務期程符合規範
連絡電話、聯絡地址:
連絡資訊
相同;反之
與派案單不符」,並更新異動資料
關懷訪視紀錄表撰寫說明
27
服務地點
基本上訪視地點應以案家為主;若
因不可抗力因素,入案勾選
他」,並務必敘明地點及原因
居住所變動:
若於追蹤訪視期間,案家居住所變動,
含搬遷到其他縣市或是同一個縣市,但非服
務區。
1.非實際居住,回報集中篩派案窗
口」且不需續填後續題項
2.勾選「經集
政區/外縣市。」
反之其他
關懷訪視紀錄表撰寫說明
28
接受訪視狀態:
實地到訪後,了解案家接受服務狀態:
1.案家願意接受服務,順利進行關懷訪視,
則勾選「到宅後接受服務」,並接續後續
題項。
2.案家不願意接受服務,則勾選「到宅後
拒絕服務,回報集中派案窗口」,不需續
填後續題項,並務必敘明原因,且應一併
填寫「結案評估表」,勾選「案家拒絕訪
視」
聯繫/訪視對象(可複選):
當日訪視對象進行勾選。並如實填寫
是否觀察或訪問到兒少。若訪視時,皆無觀
察到或訪問到兒少,請務必敘明原因。
關懷訪視紀錄表撰寫說明
29
首次服務:可參考派案單中「請家庭關訪員
協助事項」之項目,進行初次關懷訪視服務
關懷訪視重點:
1.檢視居家環境
2.關心照顧者身心狀況
3.關心兒少狀況
4.關心家庭關係
5.了解家庭支持
以(良好、尚可、不佳、極差)四個等地勾
選樣態,詳細說明於下頁呈現。
個案訪視資料(可複選):
依據案家需求,選擇關懷訪視的重點
勾選該項目的分數,並簡要說明訪視狀況。
29
關懷訪視紀錄表撰寫說明
一、居家整潔狀態:
良好:環境整潔可維持舒適生活空間
尚可:部分居家環境髒亂;不定期打掃,基本衛生環境
不佳:雜物多,佔據起居空間;衛生條件差
極差:環境髒亂、嚴重囤物、衛生條件惡劣
二、居家安全狀態:
良好:環境明亮、無危害安全或健康的危險物品
尚可:部分居家擺設不安全、有危害兒少健康安全疑慮
不佳:居住條件擺設不安全曾有危害過兒少健康安全
極差:居家環境惡劣或危險,危害兒少健康安全;明顯有不適合兒童居住之狀況
檢視居家環境
30
等第評估樣態說明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