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文知識:包括形音知識、字詞知識、語法知識、修辭知識、
章法知識、文體知識六項。
二、閱讀理解:包括字詞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及篇章理解四項。
•字詞理解:從段落、情境的整體了解開始。平時教學可讓學生練習同義詞替換,再者可利用閱讀策略中的
「猜詞」及「造句練習」。
•句子理解:透過找主題詞、主題句、關聯詞及換句話說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和
觀點。主題句則出現在首段的句首,或是尾段的句尾,道出句子所要表達的重點。
•段落理解:主旨指的是作者想借文章告知讀者的道理或觀點。段落內容前半部為陳述主要內容,後半部為
所要傳達的道理或觀點,所以大部分的段落主旨會出現在內容的後半部。利用文體的特徵,也可以判讀主
旨。例如:記敘文會先敘述事件,再抒發思想感情;議論文本先提出論點,再舉例佐證,最後再重申論點。
•篇章理解:含有直接理解(提取訊息)、推論理解(句段推論)、詮釋整合(掌握篇旨)、掌握寫作形式四部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