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技二專國文素養試題設計特色解析

pdf
1.46 MB
27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91126
1
國語文素養導向試題示例說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之命係以教育部頒佈之課程綱
要為依據作為大專院校入學考試初步篩選學生的門檻旨在評量能
與專業知識配合之基本核心語文能力
配合新課綱核心素養推動參酌技術型高中語文領域國文課程綱
,並篩選紙筆評量所達成之核心素養對照學習重點後
1
,由試題之
測驗目標題幹設題材選擇題型發展可歸納出統測素養導向試
題特色如下
一、測驗目標
素養導向重點之一在強調跨領域/學科的能力,期使學生能運用
各領域習得的能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國語文是各種職業能力的基
是獲取專業知識和跨領域學習的橋樑在評量設計時常融入不
同領/學科的內容。但入學測驗乃為分科測驗,需鑑別學生在各
能力上的展現為避免測驗偏差(test bias)試題設計含跨領域連結
統整能力時,測驗目標應掌握國文科學科的主體性,即
1.以技術型高中語文領域國文「學習重點」為主對照「語文領域
-國語文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進行試題的命製及
檢核。
2.跨領域連結統整的能力在試題的取材及設計上採用跨領域
的文本,連結國文科學習重點,評量該階段學生統整的能力。
二、題幹設計
在試題設計中提供適切的資訊恰當的情境評量學生在轉換、
應用該學習階段所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題材選擇
試題取材及文本類型多元化,說明如下:
1.取材依本階段學生的能力,可遍及課綱編選建議內容及古今中外
的文本,篇幅包含短、中、長篇,增加閱讀深度及廣度,以檢測
同的能力。
2.文本類型包含連續性文本(以文字為主的內容)及非連續性文本(
數據表格圖表等非僅只是文句組成的內容)文科評量以往常見
「連續性」文本,如散文、小說等,但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則
泛運用非連續性文本,是以,從非連續文本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亦為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
1
統測國文科為紙筆測驗,包含讀、寫評量。課綱學習表現指標:聆聽、口語較難於紙筆評量中
體現,故篩選後以「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表現為主要對照指標
1091126
2
四、題型發展
試題的組成以系統化的方式設計評量統整探究的思考能力,
要點如下:
1.有層次的試題設計:透過試題設計,發展階層性的試題組成,以系
統化方式分別評量基礎的資訊檢索論訊息到應用分析評鑑
創造的能力,使評量方式更完整。
2.課內到課外的應用語文為運用於日常生活的基礎工,並非僅
限於特定時空才使用的能力升學考試為總結性評量以該階段的
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作為試題文本選材依據將著重於評量學生能
否將課內所學應用於課外文本以解決問題。
3.題組題包含閱讀及寫作之新題型:配合統測施測模式試題設計規
劃在同一題組內包含選擇題及寫作題以封閉式的選擇題評量閱
能力,再加上開放式寫作題評量學生書寫的能力,引導學生閱讀後
進行評鑑及創作新題型以選擇題答題結果不影響寫作題為原則進
行試題設計,如示 11 ~ 13
4.並非往後的試卷皆會配置包含閱讀及寫作之新題型將視該年組卷
及試題選材內容,彈性調整採用之題型。
近幾年國語文的試題中已有相當高的比例為素養導向試為使
外界更明確瞭解素養導向試題特色並使試題更多元完整評量學生
能力,以下將以歷年國文科試題為例,依題型排序說明
素養導向試題示例分析表說明:
學習表現
對照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
之「學習重點」
學習內容
說明
說明試題設計理念及對應之核心素養
1091126
3
國文科素養試題示例
【示例 1
106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國文老師提供甲、乙兩則訊息,希望四個小組從現代文學作品中,找出「冉冉」
與「甲」用法最接近的例子,則答案正確的小組是:
甲、杜甫詩:「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冉冉」形容垂落的樣子。
乙、古樂府:「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冉冉」形容緩慢的樣子。
正答:C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4-V-1 能因應日常或文化接觸,透過自主學習儲備識字量。
5-V-1 能養成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學習內容
Ab-V-1 字形和字音。
Ab-V-2 字詞的意義和使用。
說明
1. 本題評量古、今詞義的運用。由題幹中學習古詩「冉冉」的一
詞多義,推論在選項的現代文學中,「冉冉」的應用。
2. 題幹給予適當的情境及資訊:給予古詩,使學生理解「冉冉」
分別在形容柳絲及步履時兩個不同的詞義。再推論現代文學
中,形容不同的事物應當以何種解釋最為正確。可對應核心素
養「國 V-U-B2」能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
1091126
4
【示例 2
107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下列甲乙兩朵文字雲由兩本經典製成書中使用次數越多的字字體越大
這兩本經典依序應是:
(A) 論語 左傳 (B) 論語 荀子 (C) 孟子 左傳 (D) 孟子 荀子
正答:A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5-V-4 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表達與資訊互動的應用與解決
能力。
學習內容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Cc-V-1 文類(各時代文本)、文學史、思想流派認知。
說明
1. 本題以國文評量中較不常見的「非連續性文本」作為選材
要評量學生能否由圖中訊息推論何部經典。
2. 採用文字雲的方式「書中使用次數越多的字字體越大」
來判斷學生能否根據文字雲的關鍵字推論書籍名稱藉由資
訊型態概念的試題設計評量國學常識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B2」能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靈活適切的結合文
字與科技媒體,提升思辨能力及專業知能。
1091126
5
割鰭=不能游泳、呼吸
汞含量高,並驗出誘發
阿茲海默症的神經毒素 多數種類懷胎期長,產子
數少。100年來,有1/3的
種類瀕臨滅絕。
每年死於動物攻擊者
蚊子 725000人
蛇 50000人
鱷魚 1000人
鯊魚 10人
海豹?
海龜?
人?
不食魚翅
拒絕買賣
【示例 3
106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1.依據右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鯊魚體內環境毒素多,唯魚鰭毒
稀而可食
(B) 鯊魚長壽且繁殖力強,但敵不過
人類濫捕
(C) 鯊魚割鰭後行動遲緩,故攻擊力
不及鱷魚
(D) 鯊魚的物體辨識力差,並非專嗜
人類獵食
正答:D
2.右圖倡導「不食魚翅,拒絕買賣」以挽救鯊魚,主要是基於何種理由?
(A)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B) 夫膻臭之欲不止,殺害之機不已
(C)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D) 求福莫過齋戒佈施,求壽莫過不殺放生
正答:B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Ca-V-1 食、衣、住、行等物質文化認知。
說明
1. 本題以國文評量中較不常見的「非連續性文本」作為選材
要評量學生能否由圖中訊息推論符合哪個選項的意義。
2. 19 題主要評量對於圖片中相關訊息的掌握 20 題則以圖
像文字結合古文進行概念的分析、判讀。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B2 能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靈活適切的結合文字
與科技媒體,培養資訊倫理,提升思辨能力及專業知能。
1091126
6
【示例 4
108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1-2
治國譬之於奕知其用而置得其處者勝不知其用而置非其處者敗敗者臨
棋注目終日而勞心使善奕者視焉,為之易置其處則勝矣勝者所用敗者之
棋也;興國所用,亡國之臣也。(歐陽脩《新五代史‧周臣傳》)
1.上文「治國譬之於奕」,旨在提醒執政者應:
(A) 心無二用 (B)知人善任 (C) 恩威並用 (D) 樂天知命
正答:B
2.上文結尾:「勝者所用,敗者之棋也;興國所用,亡國之臣也」前半以棋局為
比喻,用來說明後半的政治之道下列文句何者也是以〔〕為比喻用來說明
【】的道理?
(A)〔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B)〔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C)〔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D)〔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正答:D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生
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
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c-V-2 常用的句型。
Ad-V-1 篇章的意義。
Bd-V-1 核心主張與論點。
說明
1. 本文以下棋比喻治國之道,評量學生是否能理解文意,掌握文
言文句型的用法及特色。
2. 14 題評量學生能否掌握文本要旨,15 題則舉出文本中以譬
喻來說明道理的寫作方式,評量學生能否應用餘所學過的文本
中。兩題以系統化測驗方式,評量學生理解及應用的能力。可
對應核心素養「國 V-U-B2能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
活適切的結合文字與科技媒體,培養資訊倫理,提升思辨能力
及專業知能。
1091126
7
【示例 5
106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1-3
【甲】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
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
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軾〈赤壁賦〉)
【乙】
黃州三年蘇軾從大自然中獲得了更深的體悟大江滔滔東流明月缺而復
天地間一切現象看似不斷變化但如以永恆的觀點來看萬物萬化則江水何
嘗流去明月也無所謂消長倘若江水明月無盡草木之春榮秋落無盡則我
們的生命亦豈有盡時?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若人生不被強行分割成過去、
現在將來等片段造成狹義的時間觀念就不會被拘限在特定的時間框框裡
《莊子‧大宗師》的一段話正可做「自其不變者而觀之」的註解。莊子說:
船藏在山壑裡把山藏在大水裡自以為藏得很牢固但如果半夜來個大力士,
將天下背起來跑掉愚昧的人還不曾知道哩!物按大小做適當的儲藏仍不免失
落,要是能「藏天下於天下」,就根本無從發生「失落」這回事了。( 改寫自李
一冰《蘇東坡新傳》)
1.下列關於甲、乙二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甲文是乙文的創作基礎,甲文所顯現的儒、道衝突為乙文闡發的重點
(B) 甲文的蘇子是蘇軾的化身,乙文中的蘇軾融合了史實與李一冰的闡釋
(C) 甲文用蘇子與客對話來敘寫,乙文則用蘇軾閱讀《莊子》來開展故事
(D) 甲文強調蘇子深陷人生無常的傷悲,乙文則凸顯蘇軾超越生死的智慧
正答:B
2.乙文認為:莊子「藏天下於天下」可做為甲文「自其不變者而觀之」的註解,
應是基於:
(A) 蘇軾從「不變」體悟了「萬物與我為一」,其哲理與莊子贊同的「以不藏為
藏」相近
(B) 蘇軾從「不變」體悟了「萬物與我為一」,其哲理與莊子贊同的「用行而舍
藏」相近
(C) 蘇軾從「不變」體悟了「世事終有定數」,其哲理與莊子贊同的「以不藏為
藏」相近
(D) 蘇軾從「不變」體悟了「世事終有定數」,其哲理與莊子贊同的「用行而舍
藏」相近
正答:A
3.乙文所說的「失落」,主要是由什麼原因所造成?
(A) 心有拘執 (B) 天下無道 (C) 藏才隱智 (D) 物我無盡
正答:A
試題分析
1091126
8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結構及作者的生
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
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b-V-1 情志的抒發與省思
Bb-V-2 物我相應的表現手法
Cc-V-1 文類(各時代文本)、文學史、思想流派認知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說明
1.本題以甲、乙兩文本對照、分析「赤壁賦」內容,引申蘇軾對
於變與不變的人生體悟,為人文哲思的文本。
2.本題兩文互為對照、印證,試題設計由寫作手法分析比較
隱含觀點。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間的關聯。
3.3637 題為甲、兩文的重點分析由甲文赤壁賦的一段文
字,對照乙文後世學者對蘇軾的人生體悟的見解及分析,引導
學生由文章的形式內容到中國哲學思想的應用與理解 38
經由乙文對甲文的解釋,提出兩文中重要的隱含觀點。可對應
核心素養國 V-U-A3 運用國語文發展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規劃與
執行力,培育兼具人文素養及專業能力的人才。
1091126
9
【示例 6
107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1-3
一月底,跟隨無線電訊號來到溪邊的山腰,大約傍晚 6點,濃密
枝叢中傳來的「嗚呼……」透露令人驚喜的秘密 —— 原來,我們追蹤
的母黃魚鴞是有夫之婦!在人們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同時,黃魚鴞夫婦
也為了新生命而忙碌。
全世界逐水而居的魚鴞只有 7種,其中 4種住在亞洲。黃魚鴞雖是
臺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但比起亞洲魚鴞的大哥大 —— 毛腳魚鴞仍矮上一個
頭。一個黃魚鴞家庭所需的溪段長達 5 8公里,且周邊要有廣大的原始林方
能維生藏身隱祕加上分佈密度低無怪乎牠們是臺灣目前最晚被發現的留鳥。
黃魚鴞 。低沉的「嗚呼……」是最常聽到的叫聲,由公鳥先
母鳥隨即附和另一種常聽到的叫聲則在巢樹邊完成配對的母鳥約在二月
底產卵,入夜後的低溫使母鳥必須寸步不離的孵卵,甚至長達 40 個小時窩在巢
中,以確保辛苦誕育的小生命不致失溫死亡。因此,當公鳥在巢位附近「嗚
呼……」母鳥便發出音頻 2000 6000 Hz 的長哨音「咻……」似乎在告訴公
「餓啊!」那一年是我們首次完整觀察黃魚鴞的育雛過程許多夜裡按牠
的習性日入而作,守在巢樹附近熄燈聽著猶如沖天炮的「咻……」,偷偷記錄牠
們的一點一滴。
黃魚鴞位在溪流食物鏈的頂層故能反映棲地環境的健康與否日本北海道
的毛腳魚鴞被阿依努族奉為守護神其實灣的黃魚鴞也一直在每年春節施放
沖天炮,默默為我們的生態環境祈福。( 改寫自汪辰寧〈黃魚鴞的新年祈福〉
孫元勳、吳幸如《暗夜謎禽黃魚鴞》)
1.依據上文,下列關於黃魚鴞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是亞洲最大型的貓頭鷹 (B) 每年冬季飛至臺灣棲息
(C) 公鳥與母鳥會輪流孵雛 (D) 以溪流為主要獵食場所
正答:D
2.若依上文與右圖,敘寫 內的文字,何者最為貼切?
(A) 夜晚活動,日出後以頻繁
的鳴唱準備進入夢鄉
(B) 夜晚安眠,日出時以頻繁
的鳴唱揭開活動序幕
(C) 白天活動,半夜後以頻繁
的鳴唱準備進入夢鄉
(D) 白天安眠,黃昏時以頻繁
的鳴唱揭開活動序幕
正答:D
3.生態寫作中,作者有時會「運用想像將個人的情感投射於動物身上,讓動物
70
60
50
40
30
20
10
15 16 17 18 19 20 0 1 2 3 421 22 23
0
時段
黃魚鴞對唱時間變化
1091126
10
也彷彿對自然環境有所關懷」。在上文中,何者最符合這樣的表現手法?
(A) 黃魚鴞在每年春節施放沖天炮為生態祈福
(B) 黃魚鴞家庭需要 5 8公里的溪段維持生活
(C) 母黃魚鴞的「嗚呼……」透露牠是有夫之婦
(D) 母黃魚鴞的「咻……」意在告訴公鳥「餓啊」
正答:A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說明
1.本文為說明類型文本,內容敘述黃魚鴞的生態習性,透過研究
觀察者的敘述,了解黃魚鴞的生態。
2.試題逐題由推論訊息理解應用寫作手法設計,有層次的逐
步提問。
3.22 題輔以黃魚鴞鳴叫時間圖表評量學生配合閱讀解讀圖表
的跨領域能力。作答時需依訊息進行推論及應用,不會因為偏
向某些學群而導致測驗偏差,本質仍為閱讀能力的評量。可對
應核心素養「國 V-U-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探索生活現象
升觀察、思辨的廣度與深度,進而反思當代課題的解決策略。
「國 V-U-B2解讀詮釋訊息的意義與觀點靈活適切的結合
文字與科技媒體。
1091126
11
【示例 7
108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1-3
螺絲螺帽有多重要?一輛自行車大概需要 50 一輛轎車大概需要 2000
顆,一架波音 767 飛機大概需要 1800000 顆。螺絲堪稱「工業之米」,家具的木
螺絲馬桶水箱的塑膠螺絲鐵軌螺絲電力螺絲……種類千變萬化專業分
工的程度遠超乎想像例如臺北 101 大樓使用的建築扭力控制螺絲就是鋼結構
中不可或缺的扣件。
臺灣 2017 年的螺絲出口值高達 43 億美金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高雄岡山
路竹一帶有著全球最密集的螺絲產業聚落從成型熱處理電鍍包裝到運輸
出口一氣呵成,上、中、下游構成完整體系,客戶來到這 20 多公里的螺絲窟,
就有辦法一次滿足在其他國家一旦模具或機臺需要微調總要等上幾天甚至
數週,但經這裡的老師傅判斷,一兩小時就能完成。1960 年代,臺灣只有「春
雨」一家螺絲工廠故業界約有六成人力從春雨開枝散葉然各廠專業不同,
但彼此交流技術形成魚幫水水幫魚的默契讓岡山出品的螺絲深受國際肯定
始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螺絲產業在鄰近國家提供低廉土地與勞動成本
的衝擊下產線智慧化與產品高值化將是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許多廠商也開始
轉型有的專注於車用扣件打入特斯拉福斯等知名品牌供應鏈有的跨足人
工牙根市場,在醫療螺絲上表現傑出;有的則運用優異的金屬粉末射出成型技
術,研發人工腕掌關節、頸椎骨板等醫療器材。
「以前賣螺絲是論斤賣現在賣人工牙根是論根賣黑手公司和白色巨塔
的結合,將朝「醫療器材矽谷」邁進(改寫自《經貿透視》雙周刊〈螺絲螺帽
產業聚落放眼全球再起風華〉)
1.依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臺灣螺絲產業的特徵?
(A)日治時期肇興,歷史悠久 (B) 人才優質資深,反應迅速
(C)工廠匯聚成系,方便採購 (D) 各廠術業專攻,彼此交流
正答:A
2.下列關於上文寫作方式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50」、「 20001800000」強調螺絲種類繁多
(B)以「臺北 101 大樓」比喻臺灣螺絲產量居世界之冠
(C)以「春雨」為例說明臺灣螺絲工廠如何積極投入轉型
(D)以「論斤賣」到「論根賣」凸顯螺絲產品高階化的價值
正答:D
1091126
12
3.上文若增加右表來輔助說明下列何者最能直接而切當的敘述「表中的訊息」
(A)受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2016
年的產值一度滑落低點
(B)外銷量到 2018 年再創新高晉升為
全球最大的螺絲出口國
(C)五年來產量年年擴增 2018 年已
超過一千四百六十億顆
(D)產業以出口為導向,外銷值一向在
生產值中佔相當高的比重
正答:D
生產值(千元)
直接外銷值(千元)
2014
129,682,466
107,757,725
2015
127,295,884
107,418,483
2016
121,575,405
101,779,721
2017
126,831,854
106,002,622
2018
146,322,711
122,442,282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養成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態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Ca-V-1 與文本相關的食、衣、住、行等物質文化認知
說明
1.本文為說明類型文本,內容敘述有「工業之米」之稱的臺灣螺
絲產業。連結國文科學習重點,評量閱讀理解跨機械領域的說
明文本,題型結合了連續性文本及非連續性文本,與職場上接
觸的各類雜誌手冊十分吻合有助於學生判讀分析這類資訊
2.試題逐題由問題導向式學習→整合多元訊息→跨類文本的設
計,由理解到分析應用,有層次的逐步提問。
3.文本內容與技職教育相呼應,符合素養導向試題特色中情境化
及跨領域的特性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A2透過國語文學
習,探索生活現象,提升觀察、思辨的廣度與深度,進而反思
當代課題的解決策略。「國 V-U-C3」透過國語文學習,了解、
欣賞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質,並順應時代脈動,立足本土,放眼
全球,具備國際視野。
1091126
13
【示例 8
108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3335
民的主要旅遊形式為節慶廟會與進香團。晚明的進香團會在船上掛著「朝山進香」
旗幟,也有專門接待進香客的旅行社「牙家」旅客吃喝玩樂。商業化的旅
許多就業也代表民富裕
各種精緻工具也因旅遊興盛而產生,例如美觀而具不同功能的畫舫、放食物的提
等,還有遊的僮僕歌妓。由於商在貿
便觀本供交通考的「路程書士商類要下水陸路程》
附上旅遊紹。
晚明出版的文集幾乎都有遊記,這個集體書寫現象反映當時的風氣。景點一經
文人敘述,其他文人也會跟著尋訪並書寫,所以,景點是被塑造出來的,透過詩文
不斷建構美感。當時的文人多在江南旅遊。江南是晚明的文化中心,文人到此社
以爭取更多曝和認些文自旅而是去察看,
聞杜撰遊以寫了多遊記來彰顯身地位由於人階
崛起,社會地位提高,引起士大夫內心的焦慮,於是士大夫藉著遊道論述、雅
俗之辨等,企圖與商人做出區隔,展現不同凡俗的品味。(改寫自王怡蓁〈晚明
古人瘋旅遊,竟還有炫耀文、套裝行程?〉)
33.依據上文,下列關於晚明文人旅遊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以發掘奇僻景點爭取同儕肯定 (B) 藉發表江南旅遊經驗提高聲望
(C) 經營文人導覽行程與庶民區隔 (D) 透過與商業旅遊合作拓展生計
正答:B
34.下列關於晚明旅遊書寫的敘述,何者符合上文觀點?
(A) 庶民、商人、文人有各自的路程書
(B) 路程書與文人遊記會併成一冊出版
(C) 遊記蔚然成風與文人自我意識有關
(D) 有少數文人遊記敘寫的是虛構景點
正答:C
35.上文提到:「景點是被塑造出來的,透過詩文不斷建構美感」。下列蘇軾與張
岱的詩文,最可能與哪一篇文章共同建構景點美感?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
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張岱〈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
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A) 王羲之〈蘭亭集序〉 (B)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C) 范仲淹〈岳陽樓記〉 (D)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正答:D
1091126
14
▲閱讀下文,回答第 3638
凡遊不能刻期以江上多惡風也是日風日清和遂同客往過龔遴甫書
,呼與同去時吳生長統從新安至,偕焉。登舟順流而下,頃之抵洲上
予立舟頭語曰「此舟極有靈驗往年初春遊此得佳石者,一年百事皆如意
於是舟人及稚子輩,皆踴躍而上至洲覓石,各求奇者。凡得一枚,即以呈予。
予大詫曰:「佳!汝今年必有好事。」其人喜,復往覓,以次呈予,為殿最,仍
還之,而取其尤者。已而復謂之曰:「此中小石,止堪澄水,無大用,須得可用
。」復命尋求得數石,皆可作筆格,或可作鎮紙或可作硯山者。大抵凡僮僕
之巧慧者必得佳石其餘稍癡所得者多頑陋無足取舟人輩不知妍媸各負
數大石堪作砧者登舟。予大笑。(袁中道《遊居柿錄》)
36.請再次參閱前一題組的〈晚明古人瘋旅遊,竟還有炫耀文套裝行程?〉,並
研判袁中道這篇遊記所敘寫的經驗,符合前文指出的何種情況?
(A) 庶民以進香團為主要旅遊形式 (B) 士大夫想展現不同凡俗的品味
(C) 文人依據僮僕的見聞撰寫遊記 (D) 使用美觀畫舫與其他精緻工具
正答:B
37.下列關於這篇遊記「覓石」 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作者認為虔誠祝禱必覓得佳石 (B) 眾人沿江搜羅並暗中私藏美石
(C) 眾人為求好運而棄小石取大石 (D) 作者因眾人協尋而得賞玩奇石
正答:D
38.這篇遊記以「作者大笑」 結尾,意在寄託何種想法?
(A) 石有別趣,慧者方知 (B) 石無小大,必有所用
(C) 取石為砧,功虧一簣 (D) 點石成金,筆底生花
正答:A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結構及作者的生
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
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Ba-V-1 記敘的元素
Ba-V-2 敘述方式
Ba-V-3 摹寫手法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1091126
15
說明
1.第一個題組(33-35 )旨在說明晚明旅遊文化興起,帶動文人遊
記的盛行;第二個題組則選自晚明文人袁中道的《遊居柿錄》
記敘袁中道至洲上覓奇石的過程。兩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及敘述
共通性在「晚明、文人遊記」
2.兩篇雖為獨立題組但在 36 題又須參閱前一題組的現代文
選,藉此提示兩個題組之間的關聯性,使學生在閱讀之間可延
伸思考,系統化設計、評量學生的統整及應用能力。可對應核
心素養國 V-U-B1 運用國語文建立有效的人際溝通進行辭意通
達、架構完整的語言文字表達,並能透過閱讀鑑賞,與自我生
命、社會脈動對話。
1091126
16
【示例 9
109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 1-4
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
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
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
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
不復與言。(《楚辭》)
【乙】
太康孫緬為尋陽太守,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俄而漁
垂綸長嘯緬甚異之乃問「有魚賣乎?」漁父笑而答曰:
「其釣非釣,寧賣魚者邪?」緬益怪焉。遂褰裳涉水,謂曰:「竊觀先生,
有道者也,終朝鼓枻,良亦勞止。吾聞黃金白璧,重利也;駟馬高蓋,榮勢
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隱鱗之士,靡然向風。子胡不贊緝熙之美,何
晦用其若是也?」漁父曰:「僕山海狂人,不達世務,
竿非夷非惠,聊以忘憂。」
於是悠然鼓棹而去。(《南史》)
1.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文屈原藉「彈冠、振衣」彰顯自己不役於物
(B) 乙文孫緬藉「黃金、駟馬」彰顯自己不慕榮利
(C) 甲文漁父所稱的「聖人」深明安時處順的意義
(D) 乙文漁父所稱的「狂人」實為己達達人的代表
正答:C
2.依據上文,對於甲、乙的研判應是:
甲、甲文「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提問者是希望對方不要鳴琴垂拱
乙、乙文「何晦用其若是也」,提問者是勸對方不要無能卻彈鋏而歌
(A) 甲、乙皆正確 (B) 甲、乙皆錯誤
(C) 甲正確,乙錯誤 (D) 甲錯誤,乙正確
正答:B
3.關於甲、乙二文「歌曰」的解說,何者錯誤?
(A) 甲文「歌曰」,是漁父在屈原激昂表態後給予的委婉勸說
(B) 乙文「歌曰」,是漁父在孫緬拒絕妥協後給予的委婉勸說
(C) 甲文「歌曰」以「濯纓濯足」,寓托與世推移的處世之道
(D) 乙文「歌曰」以「貪餌吞鉤」,暗示重利榮勢的致命之險
正答:B
褰:提起
緝熙:光明
籊籊:修長
1091126
17
4. 自《 楚辭 後,「漁父」一直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右圖是宋
代馬遠〈秋江漁隱圖〉的漁父,其抱槳獨眠舟中的神態,寓托此典型人物的特
質。這項特質,最適合徵引上文哪一
文句形容?
(A) 深思高舉
(B) 寧赴湘流
(C) 靡然向風
(D) 不達世務
正答:D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生
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
訊,掌握當代課題。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b-V-1 情志的抒發與省思
Bb-V-2 物我相應的表現手法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說明
1.本題以甲、乙兩文本對照,藉由由不同時代不同人物與漁父的對
話中,歸納人物形象特質。
2.本題共設計 4小題試題。前三題主要由甲、乙文的比較,推論文
章的核心概念及重點 29 題則以〈秋江漁隱圖〉引導學生由文
學的領域跨足藝術。
3.本題為結合兩篇文言文的閱讀題組,評測學生運用課內知識詮
摘要古文重點分析的閱讀能力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B3
能以豐富的文化藝術涵養,陶冶優雅氣質,並將人文視野融入專
業領域,強調技能與人性合一,塑造美好的生活情境。
1091126
18
【示例 10
106 學年度科技校院四年制與專科學校二年制統一入學測驗
※寫作題
請結合你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所知關於物美價廉的看法是……題,
寫一篇完整的文章。( 下列人物對話僅供構思參考 )
※不必抄題目,不可在文中顯示自己身分或書寫與答案無關之文字符號。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6-V-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增加
人文美感素養。
6-V-2 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現具
有風格與價值觀的作品。
6-V-3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應用
能力。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a-V-2 敘述方式
Ba-V-3 摹寫手法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Bd-V-1 核心主張與論點
Bd-V-2 論點和論據的結構
Cb-V-1 制度、風俗等社群文化認知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我剛買了一件特價商品,真是物超所值,物美價廉!
「物美價廉」?那不過是廣告的手法,我寧可相信「
分錢一分貨」。
還是有「物美價廉」的東西啦!例如許多縣市的公車
是呀!但消費者也確實不該只想比價、殺價,以免踩
「價廉」卻「物不美」的地雷。
真正的「物美價廉」不但大家受惠,還可以吸引觀
客,促進經濟發展。
為了滿足人們對「物美價廉」的期待,所以衍生出「
國研發、乙國代工」以降低成本的全球化生產模式。
「物美價廉」並非永遠是對的。例如職場求才,如果
要找「物美價廉」的人,豈不是大家都淪為「窮忙」
低薪族?
1091126
19
說明
1. 在閱讀完引導文字後,可參考試題中人物對話,結合自己的日常
生活經驗與所知,以「關於物美價廉,我的看法是……」為題,
寫一篇完整的文章。
2.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檢視自己相關的消費經驗,或綜合平日對周遭
人物消費行為的觀察所得,從中選取最適合表現的材料,透過流
暢的、有組織的文字表達對「物」與「價」關聯性的看法,或是
對「物美價廉」的種種思考;同時,希望學生能於「描寫素材」
外,也能對於所敘寫的親身經驗、所見所知,結合對大環境的觀
提出深刻的反思或進一層的議論批判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C2善用語文的表意功能和溝通技巧強化職能發展與人際
關係,並能透過群體間的分享學習,建立包容、關懷、合作的精
神。
1091126
20
【示例 11
106 年樣卷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以及寫作測驗
翻滾三部曲,李智凱的體操故事
【資料一】《翻滾吧!男孩》紀錄片介紹(2005 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翻滾吧!男孩》真實紀錄宜蘭縣羅東公正國小的體操隊,2002 2003
在一年內訓練、比賽的過程。
李智凱是其中的小主角之一他從小筋骨就軟常把自己塞進垃圾桶李智
凱從 6歲幼稚園大班就開始練體操靠著前滾翻後空翻風靡市場博得「菜市
場凱」的綽號。
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奧運金牌這話是李智凱說的或許對於奧運是什麼都還
不太清楚只是抹去了眼淚後問他還練不練?沒有回答接著又蹬上馬鞍
穩落地,終於露出笑容。
【資料二】李智凱的翻滾世界(改寫自《今周刊》20160630
李智凱深深吸了一大口氣把體育館裡的空氣灌到肺葉兩眼盯著眼前的鞍
緩緩向前跨了一步雙掌緊緊扣住馬上的把手他上馬架式沉定臂膀瞬
間就像陀螺似地轉了起來俐落接著併攏雙腿先做一個湯瑪士迴旋,
倒立轉體三百六十度再張開雙腿繞馬一周來回八趟湯瑪士迴旋精神全貫注
在身體每寸肌肉上。
轉得快接得緊李智凱的重心從左手轉到右手再從右手換回左手從馬
首撐到馬尾然後一個倒立旋轉下馬高舉雙手謝了觀眾收起式好似滿園
亂舞的蜜蜂一下子全歸了巢。
然而下了馬發現這小子不過是剛滿二十歲的年輕人稚氣就從他質樸的臉
孔透了出來「那鞍馬就像我的生命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它就是我的全部!」
他傻傻地笑了兩聲眼睛望著前方不太知道要說什麼「湯瑪士迴旋要更大、
更優美、更流暢、更華麗。」他又傻傻地笑。
儘管小傷不斷但真正讓李智凱困擾的卻是「心魔」「我沒有拿過任何國
際賽事的獎牌他質樸的臉孔露出不甘心的神情「每次比賽我都在緊要關
頭挫敗從最熟悉的鞍馬上掉落痛苦可想而知「我
知道自己要從馬上掉下來了,抬頭看,天花板那麼高,
身體很痛,心裡更失落!」李智凱雙手一攤,「我回想
起小時候,每次考試也是這樣,我明明都知道答案,寫
出來卻寫錯。」
【資料三】《世大運快報》李智凱鞍馬稱霸,臺灣睽違
12 年奪金(20170823
李智凱拚盡全力將每一個動作發揮到最好15 年的體操人生濃縮成一刻,
1091126
21
完美落地的瞬間他的臉上綻放笑容所有辛苦都值得了李智凱今在鞍馬項
目以 15.300 分,在臺北世大運競技體操個人決賽鞍馬項目奪金,他坦言,小時
候也沒想過自己真的會奪下金牌,這次算是為電影畫下了一個完美句點。
37.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把體育館裡的空氣灌到肺葉」:抽象地描寫李智凱忐忑慌亂的心情
(B)「滿園亂舞的蜜蜂一下子全歸了巢」:比喻體操完美結束觀眾離場回家
(C)「不太知道要說什麼」:呼應三則資料的露出笑容、傻傻地笑、綻放笑容
(D)「都知道答案寫出來卻寫錯」:雙關體操競賽與課堂考試準備不及的挫折
正答:C
38.上列三則資料,沒有提及何者?
(A)李智凱的體操天分 (B)李智凱的家庭背景
(C)李智凱的得失成敗 (D)李智凱的歡喜悲愁
正答:B
▲寫作測驗
閱讀上列【翻滾三部曲李智凱的體操故事】的資料從故事全貌推想它的啟示,
再依框線內的指示進行寫作。
將故事所給予的啟示,結合你的運動觀賽或個人相關經驗與觀察,寫成一
篇完整的文章( 不必訂題目 ) 敘述關於這系列故事的理解感想或看法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6-V-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增加人文美感素養。
6-V-2 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
現具有風格與價值觀的作品。
6-V-3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
應用能力。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a-V-2 敘述方式
Ba-V-3 摹寫手法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Bd-V-1 核心主張與論點
1091126
22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說明
1.本文為敘述類型文本,內容為此系列三則資料,由李智凱小學
時的真實影像記錄片,到採訪報導的主客觀描寫,以及世大運
在國人面前奪牌的完美句點。藉由閱讀三則報導,回答選擇及
寫作試題。
2.選擇題設計分別由敘述方式及記敘的元素評量學生摘要重點、
分析文本的能力。
3.寫作題則可由三則資料所提供的訊息,推衍尋思故事的過程,
或構織李智凱翻滾的運動人生整合推想文本所給予的啟示。
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A1」透過國語文學習,培養健康適性
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進而開發潛能,實踐終身學習。
1091126
23
【示例 12
107 年樣卷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及寫作測驗
【甲】
我很怕貓尤其是黑貓怕貓跟討厭貓不一樣比較接近畏懼尊敬
在路上發現前方有貓,會立刻過馬路,走到對面去。如果是狹路相逢,小心
不引起對方注意,慢慢移動,貼著牆邊走,辦法離開牠的攻擊範圍之後,
快步奔跑,邊跑還要邊回頭看貓大人有沒有追上來。我看過貓吃老鼠的樣子,
貓的嘴邊垂下一條長長的老鼠尾巴,當時應該是嚇傻了,後來就有了創傷症候
群。對比於我這種懼貓族,愛貓族恐怕才是壓倒性的超級主流,朋友好心送我
貓的寫真書或明信片,我只能禮貌婉拒,不要吧,我怕貓。但他們說,貓很可
愛啊,貓沒有心機啊,但我就是沒辦法,這輩子到現在還沒摸過貓。(改寫自
米果〈怕貓的人〉
【乙】
李家寶是隻白面白腹灰狸背的吊睛小貓,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牠像顆花生
米似的時常蜷臥在我手掌上,再大一點年紀,會連爬帶躍的蹲在我肩頭,不管
我讀書寫稿或行走做事,牠皆安居落戶似的盤穩在我肩上。天冷的時候,長尾
巴還可繞著我脖子正好一圈,完全就像貴婦人大衣領口鑲的整隻狐皮。
如此人貓共過了一冬,我還不及懊惱怎麼就不知不覺被牠訛上了,只忙不
迭逢人介紹家寶的與眾不同。家寶短臉、尖下巴,兩隻大眼橄欖青色,眼以下
的臉部連同腹部和四肢的毛色一樣,是純白色。家裡也有純白的波斯貓,但再
白的貓一到家寶面前皆失色,人家的白是粉白,家寶則是微近透明的瓷白。
春天的時候,家中兩三隻美麗的母貓發情,惹得全家公貓和鄰貓皆日夜為
之傾狂,只有家寶全不動心依然與人為伍,為此我很暗以他的未為動物身所役
為異。夏天的時候,牠只要不在我肩頭的時候,都是高高蹲踞在我們客廳大門
上的搖窗窗台上,冷眼悠閒的俯視一地的人貓狗,我偶一抬頭,四目交接,
便會迅速的拍打一陣尾巴,如同我與知心的朋友屢屢在鬧嚷嚷的人群中默契的
遙遙一笑。
家寶這些行徑果然也引起家中其他人的稱嘆,有說牠像個念佛吃素的小沙
彌,也有說寶玉若投胎做貓就一定是家寶這副俊模樣。我則是不知不覺漸把家
寶當作我的白貓王子了。(改寫自朱天心〈李家寶〉
37.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路上發現前方有貓,會立刻過馬路,走到對面去/具體描寫無法愛貓的
婉拒心境
(B)邊跑還要邊回頭看貓大人有沒有追上來/以細部動作加上近似嘲謔的口吻
凸顯害怕
(C)長尾巴還可繞著我脖子正好一圈/虛寫想像貓咪長大後毛色蓬鬆正好可以
圍繞脖子
(D)一到家寶面前皆失色……家寶則是微近透明的瓷白/白貓的自慚形穢與家
寶毛色不凡
正答:B
1091126
24
38.依據上文,關於甲、乙二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文皆藉由提到貓的品種來印證害怕或喜愛的心情起伏
(B)甲、乙文皆不曾透過描述貓的性情來強調害怕或喜愛的經過
(C)甲文以我與朋友的共同經驗來說明;乙文以今昔體會來烘托情感
(D)甲文強調不是討厭貓而是無法愛貓;乙文則凸顯人貓互動的深情
正答:D
▲寫作測驗
閱讀上列資料,依框線內的指示進行寫作。
乙二文表達了對貓的不同感受在現代社會中有人相當喜歡同伴
動物(即一般泛稱的寵物)相陪,稱之為「毛小孩」細心呵護;但也有人是
從來不想或者不願再次接觸同伴動物此外關於同伴動物所引發的問題
例如:影響社區清潔違反動物平權、棄養收容安置……,也有各種不同觀
點的討論。
請就你的個人生活體會或社會觀察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不必訂題目)
敘述或分析你對同伴動物(不限於貓族)與人類關係的理解、感想或看法
※不用抄題,不可在文中顯示自己身分或書寫與答案無關之文字符號。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6-V-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增加人文美感素養。
6-V-2 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
現具有風格與價值觀的作品。
6-V-3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
應用能力。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3 篇章的表現
Ba-V-2 敘述方式
Ba-V-3 摹寫手法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Bd-V-1 核心主張與論點
Cc-V-2 人文、藝術等精神文化認知
說明
1.引用文本為抒情類型文本,甲文敘寫作者懼貓的情狀及心理;
乙文則描述作者養貓的情形以及對於貓的喜愛。藉由閱讀二則
文本,回答選擇及寫作試題。
1091126
25
2.選擇題設計分別為寫作手法的分析以及甲、乙文對照評量學生
分析、統整的能力。
3.寫作題由分析兩文情感抒發及表現手法的運用,延伸至對於同
伴動物的觀點及看法乙文已傳達出自我主觀情感的差異,
進而,引導學生去思考同伴動物在我們生活周遭所醞釀及形成
的問題與觀點。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B1」運用國語文建立
有效的人際溝通,進行辭意通達、架構完整的語言文字表達,
並能透過閱讀鑑賞,與自我生命、社會脈動對話。
1091126
26
【示例 13
108 年樣卷
▲閱讀下文,回答 37-38 題及寫作測驗
人們經常處於「時間飢荒」因為時間不足而不開心在一份刊載於《美國
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中,薇蘭斯教授訪問了美國加拿大丹麥荷蘭的六
千多名成年人,問他們每個月花多少錢把不想做的工作—例如買菜、接送小
打掃家裡等外包出去結果發現願意花錢換取時間的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
較高,不因工作收入高低而有別。
研究的另一項實驗再找來 60 名加拿大上班族連續兩週給他們每人 40
美元要他們用這筆錢在第一週購買可以換取時間的服務二週則用來購物。
結果發現:花錢換取時間會減輕生活壓力,比買東西更能讓他們感到快樂。
儘管如此卻只有 28%的受訪者願意在現實生活中選擇花錢換取時間即使
是百萬富翁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會僱人處理自己不想做的事為什麼會有這樣
的落差?薇蘭斯教授推測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人們對自己可以處理的事卻要花
錢僱人來做感到愧疚不安,另一方面則或許跟時間難以量化有關——時間太抽
人們總是覺得明天會比今天有更多時間因此不願意用一張張具體的鈔票去
換取無法衡量的時間。
薇蘭斯教授後來從加拿大搬到美國換工作整理新家讓她忙得不可開
當她被時間壓得喘不過氣時她想到了自己做的研究「如果某件事讓你覺得厭
煩,你也能付錢請別人幫你做好,則依據科學研究: 。」
37.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上文所引述的研究?
(A)富豪雖然花很多時間賺錢,卻往往吝於花錢
(B)工作收入越低,越不能感受花錢買時間的快樂
(C)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多半不想額外花錢僱人做事
(D)購物所獲得的快樂,比花錢買時間所獲得的快樂多
正答:C
38.依據上文, 內最適合填入的文句是:
(A)這是一個適合把錢拿出來的時候
(B)多餘的時間不一定讓人感覺輕鬆
(C)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實際工作經驗
(D)工作收入與生活的幸福感成正比
正答:A
▲寫作測驗
上文第二段敘述了薇蘭斯教授的一項實驗。對於這項實驗的發現,你有什麼看
法?請結合你的經驗或見聞,或就你的假設進行推想,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不必
訂題目)
※不用抄題,不可在文中顯示自己身分或書寫與答案無關之文字符號。
1091126
27
試題分析
學習表現
5-V-1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建立良好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5-V-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
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5-V-3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
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6-V-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增加人文美感素養。
6-V-2 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
現具有風格與價值觀的作品。
6-V-3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
應用能力。
學習內容
Ad-V-1 篇章的意義
Ad-V-2 篇章的組織。
Ad-V-3 篇章的表現
Bc-V-1 理路的安排。
Bc-V-2 客觀資料的輔助。
Bd-V-1 核心主張與論點。
Bd-V-2 論點和論據的結構。
說明
1.本文介紹花錢換取時間的相關研究研究提出兩個論點:花錢換
取時間會減輕生活壓力,比買東西更能讓他們感到快樂;但在
現實生活中選擇花錢換取時間的人卻不多。藉由文中提出的論
點及論證,回答選擇及寫作試題。
2.本題是結合篇章閱讀與寫作的資訊整合題型,篇章本身即形同
引導語。兩個選擇題先引導學生掌握篇章的要點,評量學生摘
要重點以及推論理解的能力。
3.寫作題就篇章第二段所談的實驗發現「花錢換取時間會減輕生
活壓力,比買東西更能讓他們感到快樂」,敘寫跟這個主題相關
的看法。可對應核心素養「國 V-U-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探索
生活現象,提升觀察、思辨的廣度與深度,進而反思當代課題
的解決策略。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