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SA 社會科評量架構 1
國小六年級社會科評量架構
主
題
軸 能力指標
人
與
空
間
1-3-1 了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其間的不同特色。
1-3-2 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3-3 了解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有所不同的原因。
1-3-4 利用地圖、數據、坐標和其它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
1-3-5 說明人口空間分布的差異及人口遷移的原因和結果。
1-3-6 描述農村與都市在景觀和功能方面的差異。
1-3-7 說明城鄉之間或區域與區域之間有交互影響和交互倚賴的關係。
1-3-8 比較不同生活環境的交通運輸類型。
1-3-9 分析個人特質、文化背景、社會制度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對生活空間設計和環境類
型的影響。
1-3-10 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人
與
時
間
2-3-1 認識今昔臺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
2-3-2 探討臺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2-3-3 了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
演
化
與
不
變
3-3-1 依自己的觀點,對一組事物建立起分類和階層關係。
3-3-2 了解家庭、社會與人類世界三個階層之間,有相似處也有不同處。
3-3-3 明瞭不能用過大的尺度去觀察和理解小範圍的問題,反之亦然。
3-3-4 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動」。
3-3-5 舉例指出在一段變遷當中,有某一項特徵或數值是大體相同的。

TASA 社會科評量架構 2
意
義
與
價
值
4-3-1 說出自己對當前生活型態的意見與選擇未來理想生活型態的理由。
4-3-2 認識人類社會中的主要宗教。
4-3-3 蒐集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藝術形式,並能進行美感的欣賞、溝通與表達。
4-3-4 反省自己所珍視的各種德行與道德信念。
自
我
、
人
際
與
群
己
5-3-1 說明個體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社區與社會等重大的影響。
5-3-2 了解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且突破傳統風俗或社會制度的期待與限制。
5-3-3 了解各種角色的特徵、變遷及角色間的互動關係。
5-3-4 舉例說明影響自己角色扮演的因素。
5-3-5 舉例說明在民主社會中,與人相處所需的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民
主素養之重要性。
權
力
、
規
則
與
人
權
6-3-1 說明我國政府的主要結構與功能。
6-3-2 觀察研究各種會議、議會或委員會(如學生、教師、家長、社區或地方政府的會議)
的基本運作原則。
6-3-3 具備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識。
6-3-4 列舉我國人民受到憲法所規範的權利與義務,並解釋其內涵。
生
產
、
分
配
與
消
費
7-3-1 了解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7-3-2 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7-3-3 了解投資是一種冒風險的行動,同時也是創造盈餘的機會。
7-3-4 說明政府有時會基於非經濟原因,去干預社會的經濟活動。
7-3-5 了解產業與經濟發展宜考量本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TASA 社會科評量架構 3
科
學
、
技
術
和
社
會
8-3-1 探討科學技術的發明對人類價值、信仰和態度的影響。
8-3-2 探討人類的價值、信仰和態度如何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
8-3-3 舉例說明人類為何需要透過立法來管理科學和技術的應用。
全
球
關
連
9-3-1 闡述全球生態環境之相互關連以及如何形成一個開放系統。
9-3-2 舉出因不同文化相接觸和交流而造成衝突、合作與文化創新的例子。
9-3-3 舉出國際間因利益競爭造成衝突、對立與結盟的例子。
9-3-4 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
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9-3-5 列舉主要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紅十字會、WTO 等)及其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