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光武國中110學年度第二次段考國文題目

格式
pdf
大小
1.6 MB
頁數
8
作者
ux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19,离现在 3 13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第 1頁,共 8頁】
新竹市光武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題目卷
班級: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
試題說明:
1.本試題四張 8頁,共有 47 題。
2.請依題號以 2B 鉛筆畫記在答案卡上。
3.考題範圍:L7L9、自學二、自學三、詩卡:《論語》第 13-19 則、《古文今讀》第 61-70
一、單選題(共 27 題,16題每題 3分,其餘題目每題 2分,共 60 分)
1.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相同?
A)謙「一ˋ」/獲「一ˋ」匪淺 B)啟「ㄇㄥˊ」/「ㄇㄥˊ」受委屈
C)力挽狂「ㄌㄢˊ」/「ㄌㄢˊ」阻 D「ㄓㄢˇ」新/披荊「ㄓㄢˇ」棘
2.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何組兩者讀音相同?
A)平等互「惠」/稻「穗」 B「薺」菜/同舟共「濟」
C)羞「赧」/十惡不「赦」 D「腐」臭/禁「臠」
3.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有唱歌、舞蹈天分的她,很快便在歌壇展露頭角
B)他大言不殘地說整件事都是自己的功勞
C)樹枝上那隻鳥的毛色多彩斑斕,真是美麗
D)你想要與第一名的同學並駕其軀,可要好好努力
4.下列「」中的詞語運用,何者正確?
A)這些文具是剛畢業學長姐的「遺愛」,我們要好好珍惜
B)這種嚴重的錯誤「斷斷」不可再犯,請你牢記在心
C)簽訂各種合約時,應仔細「瀏覽」內容,才不會受騙上當
D)晴空萬里的日子,我的心情也隨之「赫然」
5.下列各句成語的運用,何者錯誤
A)這座植物園裡的各種花花草草「蕙質蘭心」,令人心曠神怡
B)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斷,到了「病入膏肓」時,想戒也沒用了
C)如今疫情嚴重,全國人民要「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D)社會上有許多慈善團體「濟弱扶傾」,為弱勢族群發聲
6.依據文意,下列這段文句以哪一種次序排列最為通順恰當?
學習的方法非常重要,
甲、但是不正確的方法 乙、會使我們「事半功倍」 丙、正確的學習方法 丁、則會使我們「事倍功半」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甲丁丙乙 D)丙乙甲丁
7.古代文人一旦□□宦海波濤,不但在現實面上要飽受權力紛爭所帶來的煎熬,在□□層面上,也需在出仕和退隱的抉擇中
忍受種種考驗與掙扎。」根據文意脈絡,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沉淪/抽象 B)浮沉/精神 C)浸淫/生活 D)漂泊/知覺
常到外國朋友家吃飯。當蠟燭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總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舉起小手,低頭感謝上天的賜
予……前年有一次,我又是到一家去吃飯。而這次卻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謝飯。她雪白的頭髮,顫抖的聲音,在搖曳的燭光
下,使我想起兒時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覺得我平靜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來。
在小時候,每當冬夜,我們一大家人圍著個大圓桌吃飯。我總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總是摸著我的頭說:「老天爺賞我
們家飽飯吃,記住,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不給咱們飯了。」
剛上小學的我,正在念打倒偶像及破除迷信等為內容的課文,我的學校就是從前的關帝廟,我的書桌就是供桌,我曾給
周倉畫上眼鏡,給關平戴上鬍子,祖母的話,老天爺也者,我覺得是既多餘,又落伍的。
不過,我卻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為這飯確實是他們掙的,這家確實是他們立的。我感謝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謝渺茫
的老天爺……()
這種奇怪的心理狀態,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謎。一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頓,瀏覽愛因斯坦的《我所看見的世界》,得
到了新的領悟。
這是一本非科學性的文集,……忽然發現愛因斯坦想盡量給聽眾一個印象:即他的貢獻不是源於甲,就是由於乙,而與
【第 2頁,共 8頁】
愛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就連那篇亙古以來ㄓㄢˇ新獨創的《狹義相對論》,並無參考可引,卻在最後天外飛來一筆,
「感謝同事朋友貝索的時相討論。」……()
我就想,如此大功而竟不居,為什麼?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像我祖母之於我家。
幾年來自己的奔波,作了一些研究,寫了幾篇學術文章,真正做了一些小貢獻以後,才有了一種新的覺悟:即是無論什
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
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愈是真正作過一點事,愈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於是,創業的
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節選自陳之藩〈謝天〉
8.〈謝天〉一文中說: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一旦我和敵人交上了朋友,也就擊敗了敵人
B)人可以在時光中嬉戲,卻必須對生命認真
C)快樂的祕訣,不是做你所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所做的事
D)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
9.〈謝天〉一文中提到:愈是真正做過一點事,愈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這句話的意思和下列何者相近?
A)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B)越是飽滿的稻穗,頭低得越低
C)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D)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10.關於〈謝天〉一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作者認為祖父母的「謝天」和愛因斯坦的感恩想法無法相提並論
B)作者跳脫時空的先後次序,而以「謝天」的思路貫穿全文
C)全文賦予「謝天」新的概念,涵養功成不居的氣度
D)從生活體驗中取材,再進一步說明自身所體驗的道理
11.我忽然覺得我平靜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來。」文句中「情感翻起滔天巨浪」,運用的轉化修辭與下列何者相同?
A)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 B)鳳凰花開到飽和的時候,樹上成一片紅海
C)閲讀書籍有什麼好處呢?閱讀可增廣見聞 D)未經傳播的謠言,就像一顆不發芽的種子
在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我發現我隔壁座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老先生告訴我,他是美國南方人,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一起吃過
飯,也從未和黑人上過學,到了北方唸書,他有次被班上同學指定辦一次野餐會,他居然在請帖上註明「我們保留拒絕任
何人的權利」,在南方這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黑人」的意思。當時舉班譁然,他還被系主任抓去罵了一頓。……
我笑著問他:「那你當然不會和黑人結婚了!」他大笑起來:「我不和他們來往,如何會和黑人結婚?說實話,我當時
認為任何白人和黑人結婚都會使父母蒙辱。」
可是,他在波士頓唸研究所的時候,發生了車禍。雖然大難不死,可是眼晴完全失明,什麼也看不見了。他進入一家
盲人重建院,在那裡學習如何用點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也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
他說:「可是我最苦惱的是,我弄不清楚對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輔導員談我的問題,他也儘量開導我,我非
常信賴他,什麼都告訴他,將他看成自己的良師益友。」
「有一天,那位輔導員告訴我,他本人就是位黑人。從此以後,我的偏見就慢慢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人是白人,還
是黑人。對我來講,我只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至於膚色,對我已絕對地無意義了。」
車子快到波士頓,老先生說:「我失去了視力,也失去了偏見,多麼幸福的事!」在月臺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
他,兩人親切地擁抱。我赫然發現他太太是一位滿頭銀髮的黑人,當時吃了一驚。
我這才發現,我視力良好,因此我偏見猶在,多麼不幸的事! ──節選自李家同〈視力與偏見〉
12.關於〈視力與偏見〉的文意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他居然在請帖上註明『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利』:說明老先生過去生活在存有嚴重種族偏見的美國南方,因此只
能隱晦的捍衛黑人族群的權利
B「他大笑起來:『我不和他們來往,如何會和黑人結婚?』:為文章結尾留下伏筆,明確點出老先生對黑人的態度,一直
到文末皆秉持厭惡與歧視
C「對我來講,我只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至於膚色,對我已絕對地無意義了。」:表示老先生已消除對膚色的偏見,
一切原因只因失去視力
D「我這才發現,我視力良好,因此我偏見猶在,多麼不幸的事!」:作者意識到自身的偏見,與老先生形成對比,說明
「視力」與「偏見」之間的關係
【第 3頁,共 8頁】
13.下列哪句話最能夠說明〈視力與偏見〉一文的主旨?
A)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荊棘留給自己
B)只要我們迎向陽光,不去看世界存有的黑暗面,心中就不會產生偏見
C)最有價值的事物不是眼睛能夠看到的事物,你必須要用你的心去感受
D)與其將發生的不如意歸咎於環境和命運,不如去學習鍛鍊自己的意志
14.
人口比例
工作性質
地位
比例不高
家庭佣人
可以上教堂、成家、接受教育
占總人口 40%以上
田地勞務
被視為白人主人的財產,禁止集會、自由行動及學習
上表為十九世紀美國南北方黑奴的差異,根據表格內容,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美國北方的黑奴擔任家庭僕傭,需隨時待命,因此較南方的黑奴處境艱辛
B)美國北方黑奴的宗教信仰虔誠,且學習能力高,因此較少人願意擔任奴隸
C)根據此表可推知,美國南方各州的總人口數量,遠高於北方各州 40%以上
D)因為美國南方的黑人被視為白人主人的財產之一,因此常受到嚴格的管束
15. 有關寓言體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作品主要傳達對未來將發生的事情的預報或警告
B)題材廣泛多元,情節新奇,形象鮮明,寓意深刻
C)寓言的篇幅都是長篇故事,內容多荒謬不合邏輯
D)作者必須在故事結尾明白揭示要讀者體悟的道理
16.從上圖推知,下列選項哪一個最適合填入甲、乙、丙?
A)甲—某人以為天堂,乙—心靈逐漸空虛,丙—竟是身處地獄
B)甲—心靈逐漸空虛,乙—某人以為天堂,丙—竟是身處地獄
C)甲—竟是身處地獄,乙—心靈逐漸空虛,丙—某人以為天堂
D)甲—某人以為天堂,乙—竟是身處地獄,丙—心靈逐漸空虛
17.有關〈隔山打牛〉文句的說明,以下何者正確?
A師父什麼都不教他,只是命令他每天到河邊挑水種菜:師父一開始就不願意教男孩武功
B急得用力拍了一下門,……門栓已飛到了十幾尺之外:剛柔並濟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C你的功夫早已學成,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暗示真正的功夫是日積月累努力練習而成的
D以這種力量擊人,被打到的人體外無痕,內臟卻要移位:將功夫練好的目的是強身健體
有一個男孩拜師習武,師父什麼都不教他,只是命令他每天到河邊挑水種菜,並規定每次到河邊,都要以掌心打水兩
百次,手掌要恰恰接觸水面,就立刻止住,不准濺出一點水花。
幾年過去了,男孩終於忍不住問師父,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正式習武?師父卻沒有答話。
某日男孩聽說家裡有急事,匆匆忙忙地趕回去,敲了半天門,沒有人應,急得用力拍了一下門,厚厚的大門居然應聲
而開,原來裡面的門栓已飛到了十幾尺之外。
男孩事後向師父報告。
「你的功夫早已學成。」師父說:「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我叫你彎身在河邊打水,自然加強了你的腿力,腰力和臂
力;而水是至柔之體,又是至剛之物,有實質而無定形,你能擊水而不驚瀾,自然達到了剛柔並濟。今後斷斷不可隨意出
手,因為以這種力量擊人,被打到的人體外無痕,內臟卻要移位。」
【第 4頁,共 8頁】
蝴蝶對花朵說:「我為你傳布花粉,是因為以前做毛蟲的時候,咬壞你太多的葉子,我對你有太多的虧欠。」
花朵對蝴蝶笑笑:「別這麼說!我也要謝謝你當時沒把我的葉子吃光,讓我還有能力開花。而且我早知道你會改變,現
在打扮得這麼美麗,就是為了等你回頭。」
18.關於這則寓言,作者所傳達出的意思,以下何者最適合?
A)傷害別人雖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卻忽視了傷到自己的可能
B)蝴蝶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卻相信花朵總有一天會向他道謝
C)受一次挫折,得一次教訓,人在教訓之後往往變得更成熟
D)願每個曾經傷害別人的,能夠心懷虧欠,有一天回頭補償
喜以青蔥添味增香者何止我一人而已,蔥早已是烹調中國菜不可或缺的基本調味料。只不過它多半居於陪襯地位,充其
量是舞臺上的小配角,在戲將落幕、菜臨上桌時方上陣,以蔥花或蔥絲的姿態驚鴻一瞥。然而你可別小覷這看似微不足道的
青蔥,沒有它來畫龍點睛,紅燒牛肉麵、皮蛋豆腐和清蒸魚等多到不及細數的菜色,好像就失去該有的滋味。
臺灣市面上常見的青蔥有北蔥和日蔥兩種。前者蔥白較短,質地稍粗,用來爆香還不錯,切成蔥花灑在熱湯或菜肴上亦
佳,但較不宜切大段生食,有點辛辣。日蔥蔥白較長,質嫩且味較甜,身價自然也較高,宜蘭三星蔥即是日蔥的一種,用來
爆炒固然好吃,即使佐烤鴨或捲大餅生食也並不很嗆。
可惜我旅居的荷蘭只買得到北蔥,價錢貴不說,蔥白還特短,偶爾看到有蔥白長逾五吋的青蔥,簡直如獲至寶,趕緊買
上三、四束。一束切除部分蔥葉,整根塗以橄欖油,炙烤到軟後,澆上更多的橄欖油、一點白酒醋,灑鹽和胡椒醃漬起來,
冷透且入味後便是帶有義式風味的開胃小菜。其餘的蔥只留極少的蔥綠,切斜段,和以醬油、糖與酒醃過的牛肉片一同爆
炒,佐以墨西哥烙餅,再來碗灑了蔥花的蝦皮蘿蔔湯,就是不中不西卻好吃到夫妻倆幾乎停不了嘴的家常美食。
──節選自韓良憶〈食蔥有時〉
19.有關〈食蔥有時〉一文的分析,下列何者錯誤
A)以蔥為題材,描繪自己對蔥的偏愛,並將個人習慣推至其他相關料理
B)以映襯法說明蔥在料理中雖「多半居於陪襯地位」,卻是「不可或缺」的好滋味
C)分別從蔥的地位、栽蔥經驗、蔥的料理等角度切入主題
D)文中時空轉換,有過去、現在,也有臺灣和海外,凸顯出對青蔥的喜愛始終如一
20.
分類
外形
吃法
用途
質地
埋伏筆
結論
北蔥
蔥白短
不宜生食
爆香灑蔥花
但國外只有北蔥
日蔥比北蔥好
日蔥
蔥白長
可生食
爆炒
上表為〈食蔥有時〉一課中,作者比較臺灣市面上的青蔥,北蔥和日蔥兩種蔥的差異。根據上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佐烤鴨或捲大餅生食宜用日蔥
B)國外的青蔥只有日蔥品種
C)喜歡三杯雞辛辣口感的人,用日蔥爆香最適合
D)北蔥質地較為細嫩多汁
21.上完〈食蔥有時〉後,小敏老師請同學們上臺發表對文意的理解,請問哪一位同學的說明有誤
A)熊大:「你就是愛吃蔥。記得你上小學以前偏食,就愛從菜裡挑出蔥段來吃。」──把兒女的瑣細小事都記牢,凸顯出
母愛的溫馨細膩
B)兔兔:農曆正月倏忽將至,大啖青蔥的好時節又來了」──表現作者驚喜、雀躍的心情
C)饅頭人:「不中不西卻好吃到夫妻倆幾乎停不了嘴的家常美食」──作者很滿意自己的廚藝
D)詹姆士「看到有蔥白長逾五吋的青蔥,簡直如獲至寶」──可見蔥白長度為美味關鍵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
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
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康肅笑而遣之。
──節選自歐陽脩〈賣油翁〉
22.下列「 」中的字,哪一組的字義前後相同?
A)「自」錢孔入/以此「自」矜 B)手不「釋」卷/「釋」擔而立
C)「爾」虞我詐/惟手熟「爾」 D)以杓酌油瀝「之」/康肅笑而遣「之」
【第 5頁,共 8頁】
還不錯,但也沒多
了不起
B
23.文言文的特色之一就是將詞語調換順序改寫,使文句富變化或是強調文句中的某一重點。下列句子經由改寫後,何者意思
前後不一樣
A)爾安敢輕吾射→安敢輕吾射爾 B)徐噴以煙→以煙徐噴
C)徐以杓酌油瀝之→以杓酌油徐瀝之 D)黃河入海流→黃河流入海
24.賣油翁〉一文鮮活了人物的個性,若理解文字所表達的人物語氣情緒,有助於我們了解人物的性格。試問以下文句的語
氣解讀,何者正確?
A「汝亦知射乎?」:命令 B「吾射不亦精乎?」:肯定
C「爾安敢輕吾射?」:憤怒 D「無他,但手熟爾」:驕矜
25. 下列哪一個漫畫人物最接近賣油翁「但微頷之」的內心想法?
26. 關於〈賣油翁〉一文的文意解析,下列何者正確?
A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陳康肅對於自己擅長射箭的情形,抱持著見不得人的態度
B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久聞陳康肅名聲,特地停下腳步,表現了對其射藝的熱愛及激賞
C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以實際行動證明「手熟」的道理
D康肅笑而遣之。」──陳康肅覺得遇到賣油翁真是有理也說不清,所以笑著打發賣油翁離開
27. 關於〈賣油翁〉一文的寫作手法分析,何者敘述有誤
A)小漳:本文透過具體的事件,凸顯抽象的情感,彼此相輔相成
B)阿華:藉由主角的對話說明任何技藝都是從「熟能生巧」而來
C)玥玥:書寫陳康肅的情緒變化:一開始自滿→後來憤怒→最終理解
D)伶伶:對比描寫陳康肅的態度前後不同,賣油翁則一貫冷靜沉穩
二、詩卡(共 5題,每題 2分,共 10 分)
未經同學同意就抽取他抽屜的衛生紙;趁同學換體育服時,靠近觀察同學的身體;對關心自己成績表現的父母說:
「我的事不用你們管!你們不會白養我的,以後我賺錢會養你們啦!」
28.上列狀況,未包括下列何者?
A)非禮勿視 B)非禮勿聽 C)非禮勿言 D)非禮勿動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
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9.本則中的「器之」意思是什麼?
A)求全責備,苛求完美 B)看重才能,量才而用 C)胸懷遠大,器度寬廣 D)大器晚成,終有所成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
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30.下列關於本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子路問孔子「子行三軍,則誰與」,目的是推薦顏淵 B)子路好勇,故孔子以「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稱讚他
C)孔子勉勵顏淵應該成為「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 D)孔子與顏淵都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1.下列關於本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士」為古代社會階層之一,指貴族中等級最低者 B「士」必須志向遠大、意志堅毅才能承擔使命
C「士」以研究高深的學問為終身的目標與責任 D「死而後已」表示生前過好日子,死後才不會有遺憾
表現一級棒!
(A)
C
我看了頭好痛!
D
一一
深深為你著迷
【第 6頁,共 8頁】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
在得。」
32.下列關於本則的敘述,何者有誤
A)年少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警戒臉色是否和悅
B)到了壯年,要戒爭鬥,將飽滿的體力精神用於正當的事業
C)老年的時候,若貪得無厭,身體會不能適應,而且事情也辦不好
D)總之,人們在誘惑面前應克制自身,不能失落道德,失去本心
三、古文今讀(共 5題,每題 2分,共 10 分)
33.《莊子》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
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為「東施效顰」,來形容?
A)不顧本質,盲目模仿,效果極差 B)女子容貌姿態美麗動人
C)學習受到干擾,沒有效果 D)自作自受,自找麻煩
34.《呂氏春秋》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彊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試引之,中關而止。皆曰:
『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用九石,豈不悲哉?」為什麼宣王身邊的
人都說齊宣王用的弓「不下九石」?
A)這把是宣王特別打造的強弓(B)佩服宣王能用強弓 C)實話實說 D)刻意阿諛討好宣王
35.《初潭集》勃所至,請託為文,金帛豐積,人謂心織舌耕。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升,引被掩面而臥。忽起,一筆書之,
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根據本文,下列哪一個不是王勃的寫作習慣?
A)在心中打好草稿 B)將寫好的文章放入錦囊中(C)先磨好墨,躺著構思 D)寫好的文章不需要再更改
36.《冷齋夜話》石曼卿嘗出報慈寺,馭者失控,馬驚,曼卿墮地。從吏驚,遽扶掖升鞍,市人聚觀,意其必大詬怒。曼卿
徐著鞍,謂馭者曰:『賴我石學士也,若瓦學士,則固不破碎乎?』」 石曼卿墜馬後,反應是?
A)鞭打馭者 B)氣急敗壞 C)開玩笑輕鬆應對 D)自認倒霉
37.《禮記》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
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
去,其謝也可食。」有關本文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曾子讚美餓者,認為他很有氣節 B)餓者非常有自尊心 C)餓者因不肯進食而餓死(D)黔敖知道有錯立刻道歉
四、題組(共 10 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楚有養狙○1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2什一以自奉;或不
給,則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
取也。」曰:「然則吾何假○3于彼而為之役○4乎?」言未既,眾狙皆寤○5。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
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6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7使○8民而無道揆○9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劉基〈楚人養狙〉
注釋:○1狙:獼猴 2賦:徵收 3假:借,此處有「仰賴」之意 4役:奴役 5寤:通「悟」
6餒:飢餓 7術:權術 8使:役使 9道揆:法度、準則
38.下列對〈楚人養狙〉的說明何者正確?
A)「 言未既,眾狙皆寤」,點出老狙引發眾狙醒悟,為全文轉折
B「狙」比喻受欺壓的人民,而「狙公」比喻剝削人民的上位者
C)眾狙因爲畏懼狙公嚴厲的政策,所以慫恿新來的小狙反抗狙公
D)狙公最後死亡的原因,是因眾狙不服管教,導致心情鬱悶而死
39.關於〈楚人養狙〉一文,其主旨為何?
A)強調上位者秉持權術的重要 B)說明上位者須保有誠信精神
C)呼籲人民不可以出爾反爾 D)闡釋「官逼民反」的哲理
【第 7頁,共 8頁】
【甲】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
(郁永河《裨海紀遊》
【乙】湯泉,在湯圍,廳治南四十里。遠望熱氣蒸騰,泉中若沸,附近田園多被泡傷。土人無冬夏,澡浴於此。
(柯培元《噶碼蘭志略‧ 山川志》
註解 : 硫穴:約在陽明山硫磺谷。 湯圍溫泉:在宜蘭礁溪
40.關於甲、乙二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文描寫溫泉流過陡峭山石間 B)乙文提到田園受惠於溫泉地熱
C)二文皆有作者親探水溫的描寫 D)二文皆提到居民常於溫泉洗浴
41.依據下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碳酸氫鹽泉
硫酸鹽泉
水中陰離子
碳酸氫根離子為主
硫酸根離子為主
主要分布
變質岩區
火成岩區
著名溫泉
礁溪溫泉
水溫約 60
水清無味
pH 6.67.9
陽明山溫泉
水溫約 90
有刺鼻味
pH 2.06.5
A)甲文的「硫穴」,地質屬於火成岩 B)乙文泉水的陰離子,主要為硫酸根離子
C)乙文「泉中若沸」,其水溫熱度約 60 D)甲文的泉水氣味濃烈刺鼻,乙文的泉水無味
人類對付疫病,技術會不斷更新,但許多觀念原則是一樣的,有其歷史脈絡。
中古時期,沒有病毒、細菌、病媒蚊的微生物概念,但人們透過經驗觀察、實作操練,摸索出的防治策略、守備心法卻
隱約與現代相似。
社交距離也有「古代版」,室內 1.5、室外 1 公尺,在十六世紀,則是「一根拐杖的距離」。而疫調追蹤,同樣自古承
襲。黃熱病本來是熱帶疾病,十九世紀中卻在溫帶的英國威爾斯爆發一場疫情,當地展開排查,一路追追追發現,瘟疫是在
一艘船隻抵達後發生。當時的人完全不清楚黃熱病的真正病原,但仍能透過疫調追蹤找出感染源。
從今日眼光來看,古代的疾病知識或許不完整,但人們可以透過現象觀察,找出因應之道,這些雛型也不斷累積至今。
意想不到的是,醫院、隔離所的角色大逆轉!今日,醫院是正面迎敵、搶救病人的一線戰場;但過往,醫院則更像消極治
療、聽任自然的留置區。
以十九世紀為分水嶺,以前的人若生病是由醫生出診,醫院只是窮人、病患的收容所。相較於當代醫療體系明亮、乾
淨、專業的形象;十九世紀前,隔離所如同集中營,一二樓沒有窗戶,封閉、陰暗、與世隔絕,形同「圓形監獄」。一旦疑似
染病被送進去,只能默默祈禱死神別點到名。
人類與疫病交戰至今,除了防疫治理淵遠流長,另一項相當古老的是:恐懼、想像與衝突。重大疫病會放大集體恐懼,
同時折射出社會潛存固有的政治、族群與文化衝突。重大疾病的衝擊下,社會原有的弱勢或被拒斥群體,往往會成為「代罪
羔羊」。十四世紀黑死病期間,歐洲便有大量猶太人被殺害。
十九世紀霍亂便是黑色的一頁。法國大革命以來長期政局不穩,政治對立急速上升。霍亂疫情爆發後,巴黎貧窮市民猜
疑政府下毒清理貧民與反對派;上層階級則怪罪窮人衛生差、飲酒放蕩,髒亂不潔。謠言四起,引發暴力衝突。
「一切都是因為醫生想解剖,才害死這麼多人命!」在英國,仇恨的對象指向醫生。1832 年英國通過解剖法,是衝突的
背景,解剖法通過後,等同合法提供醫學院無人認領的窮人屍體。階級猜忌不斷累積,加上原本的緊張關係,在霍亂流行時
一舉爆發。
媒體傳播,也可能強化社會的恐懼。十九世紀霍亂蔓延,延燒速度更快的是報紙、廣播,搶在疾病到來前,媒體對染病
者的敘事想像,造成大西洋東西兩岸的集體恐慌。
疾病史研究的啟發:人類是否不斷重複?研究疾病的歷史,能讓我們時時回頭凝視、反省,警惕那些「重複」的恐懼和
排斥。
42.在疫病的歷史脈絡中,關於古今疫病的變與不變之分析,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在過去,防疫沒有所謂「維持社交距離」「疫調追蹤」的觀念,直到 2020 Covid-19 大流行後才有
B)疫病帶來的人心恐慌,在十四世紀前,主因是對疾病的不了解,十四世紀後還增加了受媒體傳播的影響
C)重大疫病傳播期間,人們可能會因恐懼不敢面對,使得族群或階級的對立與衝突消弭或減少
D)在過去,醫院僅是窮人的聚集地、病患的收容所,如今卻是收治病患的主要場合
43.關於本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全文是以疫病的歷史脈絡來看疫病的古今異同
B)十九世紀霍亂蔓延,比霍亂延燒速度更快的是傳播媒體造成的集體恐慌
C)中古時期因沒有病毒、細菌,與病媒蚊,故無從與現代防疫做比較對照
D)疾病如同人類文明的照妖鏡,在不同時期同樣會映照出社會存在已久的族群與階級矛盾
【第 8頁,共 8頁】
高宗嘗宴大臣,見張循王持扇,有玉孩兒扇墜,上識是舊物,昔往四明,誤墜於水,屢尋不獲,乃詢於張循王,對曰:
「臣從清河坊鋪家買得。」召問鋪家,云:「得於提籃人。」復遣問,回奏云:「於候潮門外陳宅廚娘處買得。」又遣問廚
娘,云:「破黃花魚腹中得之。」奏聞,上大悅,以為失物復還之兆。鋪家及提籃人補校尉,廚娘封孺人,張循王賞賜甚
厚。 ──改寫自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44.根據本文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張循王尋回皇上舊物,特意奉還 B)高宗遣鋪家尋找失物,屢尋不獲
C)廚娘之語,可佐證扇墜曾落水中 D)廚娘得到扇墜,售予清河坊鋪家
45.關於本文的寫作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藉對話凸顯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個性 B)以諷喻手法,勸告世人當拾金不昧
C)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層層鋪敘情節 D)文末未提故事結局,製造懸疑效果
46.根據上表,以下何人符合「居家檢疫」的資格?
A)在超商擔任店員的小薇,其工作的超商有確診者足跡
B)與確診者為隔壁座位同事,每天一起吃飯的小祐
C)在美國攻讀碩士學位,近期因疫情嚴重宣布停課而歸國的小文
D)曾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目前已經完全痊癒並解除隔離的小璇
47.根據上表,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已打了 2劑疫苗的小鍾,於 3日自動解隔後,便可任意行動
B)完成三劑疫苗的小青,須經居隔 3日後,持快篩陰性證明,始可到校上課
C65 歲的白爺爺 5/20 確診,5/27 需快篩採檢陰性,才可解隔離
D)快篩陽性的小美,發燒 39℃且感覺胸悶,可先聯絡醫院或衛生局
試題結束,請仔細檢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