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節】
壹、引起動機
一、針對上週回家作業,請各組提出看法,發表的小組加分。
二、教師播放蔡依林得獎感言影片並提問:
「一個平凡的國三學生,為什麼他的消失,會讓蔡依林從 2015 年一
路關注到 2019 年,還為他拍一支 MV,並以此拿到金曲獎最佳年度歌
曲。蔡依林上台領獎時說:『葉永鋕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我都可能
成為某種少數,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我身邊的人。這首歌獻給他,也
獻給曾經認為自己沒有機會的你。』
三、教師說明:「葉永鋕的故事,由陳俊志導演寫成報導文學《人間
失格》,獲得第 31 屆時報文學獎。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一個導演筆下的
國中生,遭受到甚麼樣的待遇」
貳、發展活動
一、發下陳俊志《人間失格》(參考附件,建議印成一張 B4)
二、各組閱讀文章,請個人完成第一題,針對文章的六個 WH 提問(閱
讀理解策略)
三、小組討論第二題與第三題,分別寫在紅色/藍色的 A4 紙上,然後
貼在黑板上
第二題:請寫下文章中,你們最有感的句子。
第三題:作者陳俊志在文末寫到:「我一直思考著,如果葉永鋕能夠活下來,他在台
灣的每一個角落,他的生命將長成如何?」你們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限30 個字
以內)。
四、請大家起身走動,對於其他組的發表,覺得最有感的,請用彩色
筆在該組紙上畫下愛心符號。
五、請獲得最多愛心的前 2-3 組推派發言人,說明小組書寫內容的原
因。(發言組數視時間而定)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請同學自行完成第四題:葉永鋕於 2000 年離開這個世界,18 年過去
了,你覺得台灣社會對於性別氣質少數的人,環境變得更友善了嗎?在你的成長經
驗中,有遇過/聽過這樣的事嗎?如果你曾經也出言傷害過這樣的人,現在你會想對
她說甚麼?(課後收回)
二、教師總結: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性別的想像與限制越來越鬆動,
但是仍舊隱含著的刻板印象就是:男生要陽剛、女生要陰柔,大家都
是同性戀。根據這樣的刻板印象,只要有人與這樣的形象「不一樣」,
就會被評價為「不正常」。因此,在言語或行為上就對這些不一樣的
人給予差別待遇,這就是性別歧視。但是,不一樣=不正常嗎?合理嗎?
三、教師提問:同學是否聽過一位網路紅人:鍾明軒。請知道的同學簡
述其崛起的原因。請同學回家上網觀賞他的影片,特別是他與教育部
長的對話,如果可以,請邀請你的長輩或家人與你一同觀看,下週分
享親子共讀的心得。(教師提醒同學特別觀察與紀錄: 家人的反應、家人
對玫瑰少年的看法與曾經遭遇相關事件,歡迎以文字或在家人同意下以影
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