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小弟的吶喊:尊重多元與平等教案

pdf
230.93 KB
2 頁
a00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製作-兒童權利公約(CRC第二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兒童版-搭配教材
1
國小中年級尊重多元包容差異教案設計
教案名稱
鴨小弟的吶喊
教學節數
1
摘要
本教案以《鴨小弟的吶喊》廣播劇為設計主軸,播放廣播劇前,先透過投影
片放出不同鴨子照片的方式與學生活動,以有趣的方式讓學生思考什麼是
「刻板印象」?在廣播劇播放後,再針對其內容讓學生以換位思考方式,了
解被不友善/不平等對待的感受,以及尊重多元的重要。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以輕鬆方式瞭解《兒童權利公約》及2022年結論性意見之概念。
2. 讓學生了解不同人都有尊重和平等對待的權利,以友善的眼光看待多元
不同的世界。
3. 讓學生學習說出自己的界線,學習尊重彼此的不一樣,以及遇上不友善/
不平等對待的事件時應向大人求助。
預期成效
1. 學生能透過鴨子長相思考什麼是「刻板印象」
2. 能說出至少一種不友善/不平等對待的行為及被不友善/不平等對待的人
心裡的感受
3. 能透過書寫自己的名字,練習說出自己的界線
教學活動規劃
教學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引起動機】
鴨子是長怎樣的?
- 詢問學生心目中對鴨子的印象是什麼?
- 以投影的方式,讓學生票選哪一種是鴨子?
- 最後揭曉鴨子的不同品種來說明我們想像、認知
和真實的差異。
- 運用不同品種的鴨子,引導學生進一步反思每個
人也會存在著不一樣和差異。
10分鐘
投影片
即時
對答互動
【活動】
播放《鴨小弟的吶喊》廣播劇
結束後提問學生:
- 牛妞和波波狗做了什麼讓鴨小弟不開心的事?
- 鴨小弟對這些事有什麼感受?
- 如果你遇上鴨小弟的事,你可以怎樣做?
小活動:我的名字是…
很多時候,同學之間會因為外貌、身材或某些特點而
互相取外號…
25分鐘
音檔
投影片
學習單
學習單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製作-兒童權利公約(CRC第二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兒童版-搭配教材
2
詢問學生:你有多少個名字?然後邀請學生你在學習
單上寫下他們希望在學校希望被同學叫你的名字。
※學習單:可直接列印投影片 P.11-15使用。
【統整與總結】
1. 分享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條及2022年結論性意見第
16-18點次、45點次、48點次、52點次內容。
2. 以鴨子為例,鴨子有很多種,正如人也一樣,外
表、身高體重、性別、膚色不同,但也應該得到
尊重和平等對待。
3. 透過思考自己的名字,跟學生強調自己可以說出
自己的界線,如哪些名字是喜歡的,哪些名字會
覺得不喜歡/不舒服,同時也學習尊重彼此的差
異,以平等友善的眼光看待多元不同的世界。
4. 遇上不平等或不友善的事件,應求助於老師或家
長;平常也不應以為開玩笑是無傷大雅的事。
5分鐘
投影片
指導要點及
注意事項
1. 鴨子照片老師可視學生程度更換或補充相關生物資料
2. 在練習寫名字的小活動中,如遇學生說出被人取笑小名等經驗,請給予
耐心聆聽其分享,並在總結時再次提醒同學必須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能
胡亂為他人取小名。
3. 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之一:禁止歧視;說明微歧視與不歧視之意涵;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係指「在日常生活中針對某些特定族群,
隱藏著刻板印象或偏見,無意或無意識的嘲弄、侵犯及危害他人,
可能是一般民眾所為,且他們認為自己所做的行為是對的。」
不歧視(Non-discrimination)係指「所有兒童,不論住在哪裡、說什麼
語言、膚色深淺、高矮胖瘦、所屬國籍或族群、是否身心障礙、是
男孩或女孩、…,皆不應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對待。」
4. 結論性意見:係指國際兒權專家針對臺灣兒童權利公約(CRC)落實情形所
提出之建議意見。
兒童權利公約(CRC)103年內國法化,政府於107年邀請國際兒權
專家進行審查,辦理首次的 CRC 國際審查;
政府於110年發布 CRC 國家報告,於111年再次邀請國際兒權專家進
行審查,專家提出了72項意見,此為2022CRC 國際審查之結論性
意見。
附件
(學習單或其他相關資料可表列於此,學習單或其他資料,請檢附於後。)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