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遊客對文化觀光節慶活動之旅遊動機與重遊意願--以菁寮社區為例 
 
壹●前言 
 
一、研究背景 
 
21 世紀最符合社會經濟指標的產業為觀光產業,觀光產業為現代「無煙囪
工業」。由於近幾年來,因工時減少及休閒的重視,已變成全球開發國家的重要
目標,世界各地皆發展城市觀光,使得各地方觀光產業日精越益。 
民國 89 年來,觀光局正積極發展台灣觀光產業的競爭優勢,將台灣特殊的
地理環境和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人文景觀與自然資源,依各區域特色定位,如:
原住民文化、歷史古蹟、地方文化、宗教信仰等具有在地特色的產品為目標,將
觀光結合文化、生態等資源,藉此創新旅遊產品,提升觀光產業。 
本小組所研究的菁寮社區,是透過社區營造將文化傳統保存下來,再透過當
地特有的地方產業,發展出「嫁妝文化節」,以農村嫁娶嘉年華的形式,追逐節
慶歡愉。而「稻草藝術節」,是利用米食創意料理及體驗稻米生態之旅,讓民眾
體驗下田收割秋收的滋味。本研究主要是探討遊客對於南部節慶文化觀光活動的
旅遊動機和重遊意願。 
 
二、研究動機 
 
2004 年公共電視發行《無米樂》後一路竄紅,它是一部探討農村產業面臨
加入 WTO 衝擊的紀錄片,而紀錄片背景就是菁寮;故事主角崑濱伯,在 2006
年榮獲「全國冠軍米」的頭銜,更使菁寮社區成為電視劇拍片取景的知名景點,
而此地也以「嫁妝文化節」、「稻草藝術節」的節慶活動來行銷地方產業特色。 
讓遊客參與社區文化觀光及遊客對社區文化的認同,在菁寮社區發展已十餘年,
透過社區解說導覽、農耕體驗、染布 DIY,讓遊客藉由社區文化觀光去體驗鄉村
風貌、民俗風情等等,並滿足遊客不同的需求及目的。因此,為進一步了解遊客
參與在地文化觀光節慶,該動機是否因旅遊的目的不同而改觀對社區的印象,為
本研究動機之一。 
旅遊動機分為體驗生活、社會與民族發展、美食動機、風景與宗教動機等,而旅
遊動機各構面對整體滿意度具有顯著性影響(陳麗娟、楊植凱、廖揚陸,2009)。
因此為了瞭解文化觀光節慶,遊客的重遊意願是否因旅遊目的不同,及參與動機、
而對文化觀光慶點重遊意願之影響,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以發展文化觀光的社區並吸引喜愛文化觀光的旅客來說,提升旅客的旅遊動
機以及重遊意願是非常重要,如此可以瞭解遊客參與動機、在地認同,並呈現地
方特色,亦可提升地方形象,帶動地方經濟與繁榮,以及社區再生、及文化觀光
的永續發展。 
 
三、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