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文化節慶活動之遊客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北港朝天宮元宵節為例 
 
20 
were retrieved. This research adopted  SPSS and  AMOS softwa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explore 
factor analysis; person correlate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d  the  following:  the  destination  image  imposes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Visitor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fluences  behavioral 
intentions  positively;  however,  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the  tourists  does  not  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
Keywords
】
: destination imag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behavioral intentions, Lantern Festival, 
festival, structural equation.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世界各地皆有屬於當地傳統文化的節慶活動,這些活動原本只是在慶祝當地
特殊的節日,但因現代科技發達,視訊傳達相當的便利,透過新聞報導、旅遊節
目的傳達,已使得各地的文化節慶逐漸演變為吸引觀光旅客的主題。根據世界旅
遊組織(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指出,至 2020 為止,全球觀光人數將成
長至 16 億2百萬人次,全球觀光收益亦將達到 2兆美元;而文化觀光佔整體觀
光的 37%,且有逐年增加 15%的需求(Richards, 1996)。由此可知,文化觀光不但
能強化地方文化特色,蓬勃地方文化產業,同時對於帶動地方經濟的繁榮佔有舉
足輕重的角色。 
北港朝天宮主奉媽祖,與大甲的鎮瀾宮、鹿港的天后宮及新港的奉天宮齊
名,但北港朝天宮的元宵節花燈展為其他媽祖廟所無,也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節慶
之一。北港朝天宮自民國 54 年起舉辦第一屆元宵節花燈展覽,是國內最早展示
電動花燈的地方,至今已有 45 年歷史。在辦理初期為雲嘉地區民眾,延續農歷
年節氣氛的地方活動,也是當時年節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燈展從農曆正月十五
至二月十五為期一個月,由各地知名電動花燈藝師巧製,結合燈光、科技、機械
及人物維妙維肖。雖然現今我國各大城市於元宵節時,皆會辦理大型室外的花燈
展示,搭配各式各樣的主題燈飾,其規模、數量及內容早已超越朝天宮所辦理的
花燈展;儘管北港朝天宮的元宵節花燈展已不再是花燈展中的主流,但每年的展
覽期間,仍然是人山人海,風光不減當年,其因如何,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
題。 
北港的元宵節花燈展與其他大型花燈展不同處在於,北港的花燈展吸引遊客
不只有花燈而已。以媽祖為宗教信仰重鎮的北港朝天宮,其廟宇建築亦是全台公
認的經典作品,規模宏大,格局嚴謹,保存著清代中期年間的風格,為台灣著名
的二級古蹟,在藝術、建築、信仰上都有著十分崇高的地位,亦成為遊客到北港
必參觀的景點,由此顯見北港在遊客心中已有一明顯意象。Crompton(1979)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