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醫院聽力師二年期訓練課程指引

格式
doc
大小
135.5 KB
頁數
18
上傳者
wad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3-13,离现在 11 2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計畫

二年期聽力師訓練課程指引






  1. 本訓練課程指引供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計畫之醫院,規劃受訓聽力師訓練課程使用。

  2. 本訓練課程指引由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職前教育訓練暨實證研究推動委員會」協助設計,僅供各醫療院所/單位參考,建議各醫療院所/單位仍須考量該單位之需求,撰寫符合該單位特色之計畫書。

  3. 訓練目的

    1. 養成新進聽力師應用「聽力學專業知識」、「實證醫學導向」的臨床專業能力

    2. 養成新進聽力師建立以「病人為中心」和「全人照護」的臨床工作態度及技能

    3. 養成新進聽力師師能遵循法規,並具備執業所需的專業倫理以及溝通協調能力

    4. 培養新進聽力師參與跨領域團隊相互合作、共同照護的能力

  4. 訓練安排

根據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二年期聽力師訓練課程內容如下

    1. 本訓練課程共分兩階段,兩階段訓練期程合計24個月,並以學習者為中心予以安排或依院方訓練計畫安排,如下(詳見表1)

      1. 基礎課程階段:共6項訓練課程(1)倫理與法規、(2) 感染控制課程 、(3) 醫療品質相關課程、(4) 性別與平等、(5) 基本急救術、(6) 溝通與諮商技巧,需於二年內達成30小時,其中14項各項至少2小時,且需於到職前3個月內完成 。

      2. 核心課程階段:共8項訓練課程(1)行為聽力檢查(2)中耳功能檢查(3)電生理檢查(4)特殊聽力檢查、(5)平衡功能檢查、(6-1)聽能復健 、(6-2)聽覺輔具評估與諮詢 、(7)臨床諮詢 、(8)實證聽力學,每項訓練至少應達成個案數量,依各訓練課程細項為準,需於二年內完成。其中6-16-2至少擇一訓練,個案數合計為10即可

    2. 應於兩年計畫中,提供受訓人員學習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的環境及機會(如:相關類別的跨領域團隊合作之臨床照護)

  1. 相關網站與資源

      1. 衛生福利部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管理系統:衛福部公告計畫申請相關資訊https://pec.mohw.gov.tw

      2. 醫策會網站【醫學教育】選單http://www.tjcha.org.tw

      3. 一般醫學知識網:一般醫學訓練相關教材及教學指引,提供教學訓練醫院、教師、受訓學員等參考使用,且提供全文下載【路徑:本會網站首頁出版一般醫學知識網】http://www.tjcha.org.tw/book/

【表1】二年期聽力師訓練課程內容

課程階段

訓練內容

訓練時間

基礎課程階段

共計6

30小時

核心課程階段(至少需達成個案數)

共計2

行為聽力檢查

成人30個案、嬰幼兒15個案

中耳功能檢查

30個案

電生理檢查

20個案

特殊聽力檢查

15個案

平衡功能檢查

10個案

聽能復健

5個案

2項至少擇一項訓練

2項皆訓練則個案數合計為10即可

聽覺輔具評估與諮詢

10個案

臨床諮詢

15個案

實證聽力學:

含個案報告

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

應於兩年訓練中,提供受訓人員學習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的環境及機會

2年中適當安排,需列出訓練頻率如:每月14



教學醫院教學費用補助計畫

二年期聽力師訓練課程設計大綱


各課程內容包含之項目

    1. 訓練內容:依據新進人員能獨立執業所應具備之臨床專業與核心能力規劃

    2. 訓練時間:各階段訓練內容所需之訓練時間

    3. 訓練方式:依各階段訓練內容規劃合適之訓練方式。如:課程講授、實際演練、線上學習、臨床指導與討論、參加相關會議

    4. 評核標準/方法:依各階段訓練內容規劃合適之評核方法,可用於訓練前、中、後使用,且訂有評核標準。如:口試、筆試、技術考試、學習紀錄查核

【註】以下所列之各項課程設計,僅供各醫療院所/單位參考,建議各醫療院所/單位仍須考量該單位之特性及需求,設計符合該單位特色之課程大綱)


基礎課程階段

訓練

內容

  1. 倫理與法規

  2. 感染控制課程

  3. 醫療品質相關課程

  4. 性別與平等

  5. 基本急救術

  6. 溝通與諮商技巧

訓練

時間

  1. 二年共計30小時

  2. 14項各項至少2小時,且需於到職前3個月內完成

訓練

方式

  1. 14項可採課程講授或線上學習

  2. 56項需實際演練

評核

標準/方法

參加測驗,醫院自訂評核合格,或領有該課程之學分證明


應用與規劃

倫理與法規

聽力師法

醫學倫理養成課程

人體試驗規範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

其他與聽力師業務相關法規

感染控制及病人安全、性別相關議題與急救技術

感染控制課程

洗手時機與洗手技術

院內感染防治

傳染病防治

醫療品質相關課程

病人安全。

隱私權保護。

性別相關議題。

全人照顧概念。

異常事件通報。

消防課程。

基本急救技術


醫療行政(包含病歷記錄寫作、健保給付相關規定)。


溝通與諮商技巧

以病人能理解的方式說明


提供充分的資源與相關訊息。

適當的提供書面或影音資料輔助。


提供後續諮詢的管道。

訓練時間

每年15小時

訓練方式

課程講授、小組討論、演練等

評核標準

參加測驗,醫院自訂評核合格,或領有該課程之學分證明




核心課程階段

訓練

內容

1.行為聽力檢查

2.中耳功能檢查

3.電生理檢查

4.特殊聽力檢查

5.平衡功能檢查

6-1.聽能復健

6-2.聽覺輔具評估與諮詢(6-16-2至少擇一訓練)

7.臨床諮詢

8.實證聽力學

訓練

時間

依各項訓練課程另訂

訓練

方式

  1. 受訓人員於實務工作中學習,由臨床教師給予臨床指導、討論與回饋。

  2. 參加相關研討會、專題或研究討論會等。

  3. 參加相關科室會議及跨領域醫療團隊會議。

評核

標準

  1. 訓練醫院可就個別訓練內容提具適當之評核方式,如;筆試、口試或其他適當之評核方式

  1. 提供由臨床教師提供簽名確認之期中與期末評估紀錄(至少每半年評估一次)



1. 行為聽力檢查:成人30個個案及嬰幼兒15個個案

成人行為聽力檢查

純音聽力檢查

語音聽力檢查

聲場聽力檢查

訓練時間及方式

1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嬰幼兒行為聽力檢查

行為觀察聽力檢查(BOA)

視覺回饋聽力檢查(VRA)

制約遊戲聽力檢查(CPA)

訓練時間及方式

6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2. 中耳功能檢查:30個個案

應用與規劃

中耳功能檢查

鼓室圖

鐙骨肌反射

聽反射衰退

耳咽管功能等

訓練時間及方式

1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3. 電生理檢查:20個個案

應用與規劃

電生理檢查

聽性腦幹反應

聽性穩定狀態誘發反應檢查

耳聲傳射

訓練時間及方式

3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4. 特殊聽力檢查:10個個案

應用與規劃

特殊聽力檢查

功能性聽力檢查

響音重振檢查

響音衰退檢查

PI-PB

訓練時間及方式

1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5. 平衡功能檢查:10個個案

應用與規劃

平衡功能檢查

眼振圖

前庭功能

內耳溫差試驗

前庭誘發肌電位檢查

訓練時間及方式

4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檢查技術實務操作評核

設備儀器操作使用評核

檢查結果與判斷品質評核



6. (a)聽能復健:5個個案
(b)
聽覺輔具評估與諮詢:10個個案

以上兩項至少擇一訓練;個案數合計為10即可

應用與規劃

聽能復健

聽能評估

訊息性諮詢

聽能復健暨成效測量

聽覺輔具評估與諮詢

輔具需求評估

輔具選配暨輔具功能評估

輔具效益評估暨輔具諮詢

訓練時間及方式

4個月

實務操作及相關學理應用

評核方法

實務操作技巧評核

儀器操作技術評核

輔具使用滿意度評核

7. 臨床諮詢:至少15個個案

應用與規劃

臨床諮詢

資訊性諮詢--說明檢查的結果並解釋對病患的可能影響

個案調適性諮詢給予個案心理及情緒支持

提供個案所需之相關資訊與衛教單張

訓練時間及方式

4個月

檢查結果說明與解釋

諮詢技巧實務觀摩與演練

評核方法

諮詢技巧評核

服務滿意度評核

聽語衛教單張, 通報轉介單



8. 實證聽力學(含個案報告)

應用與規劃

實證醫學5A 步驟

Asking

Acquiring

Appraising

Applying

Assessing

學習資料搜尋與分析

訓練時間及方式

1個月

在督導聽力師帶領下,指導評讀文獻,討論臨床相關問題及應用

提供一案例實際練習(個案報告)

評核方法

相關實證醫學訓練評量表




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

應用與規劃

了解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與教育

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IPP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EP

參與教學醫院提供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訓練課程

醫療團隊資源管理

聯合照護案例討論會

共同照顧

團隊治療

病人安全

瞭解彼此之業務特性,並掌握團隊合作的知能與技巧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