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 6頁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 七年級生物科 第一次段考題目卷 
 範圍:科學方法~跨科主題(康軒版)       班級:_____座號: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答案請用 2B 鉛筆畫記在電腦卡 
一、單選題,每題 2分 
1. 進入實驗室做完實驗後,哪一項是不應該的行為?   
(A)將重金屬溶液倒入廢液回收桶  (B)清理桌面及水槽中的雜物   
(C)用試管刷清潔試管            (D)將酒精燈的酒精裝至全滿,方便下一個班使用。 
2. 進行實驗時,必須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請問下列實驗操作何者正確?   
(A)直接使用量筒配製藥品              (B)為了清楚觀察,將試管口對準眼睛   
(C)用玻璃棒攪拌溶液,不用溫度計攪拌  (D)使用滴管吸取液體時,為防止液體滴出應將滴管倒立 
3. 小愷為了看到葉下珠的果實,得到有立體感的影像,應該採用實驗桌上的哪兩個器材進行觀察活動,比較合適?  
(A)培養皿,解剖顯微鏡  (B)載玻片,複式顯微鏡 (C)研缽,解剖顯微鏡 (D)錐形瓶,複式顯微鏡。 
4. 使用顯微鏡時,下列操作,何者是不適當的?  
(A)高倍觀察時,將光圈放大 (B)低倍觀察時,先轉動粗調節輪,再轉動細調節輪 
(C)口腔皮膜細胞太透明,用亞甲藍液染色後再觀察比較清楚 (D)草履蟲體型太小,所以直接用高倍觀察即可 
5. 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現象中的感應?  
(A)小勳在暑假增胖了 5公斤 (B)捕蠅草抓到蒼蠅 (C)小祐腳踩到尖物,立刻縮回來 (D)小禎因為天氣很熱,一直流汗 
6. 關於生物的生存條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動物的細胞會消耗氧氣,植物則不需要消耗氧氣 (B)植物依賴陽光生存,而動物的生存與陽光是無關的 
(C)水是組成生物體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和代謝作用密切相關 (D)土壤也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 
7. 關於地球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方式,下列何者錯誤?  
(A)仙人掌用針狀葉適應乾燥的沙漠     (B)蝙蝠用回聲定位的方式在黑暗中飛行 
(C)食蟲植物用捕食昆蟲來適應黑暗洞穴 (D)北極熊有毛髮和皮下脂肪可以禦寒 
8. 梅雨季時陰雨連綿,媽媽擔心儲藏櫃裡面的皮包會發霉,叫映欣把除濕機打開,映欣思考著:「難道濕度會影響黴菌的
生長嗎?」她查了許多資料後認為,雨季溼度高,充足的水分應該會促進黴菌的生長。其「 」的內容是屬於科學方法
中的何者?  (A)觀察  (B)提問  (C)實驗  (D)學說 
9. 在實驗室中拿了一張小紙片,寫上「bdopqx」,放在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則所看到的影像方向應該是下列何者?   
(A) dboqpx  (B) xbdopq  (C) xpqobd  (D) qpodbx。 
10.附圖是小五郎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被麻醉的蜜蜂時,視野中所見的影像。想將蜜蜂影像移至視野中央,
則應將蜜蜂往哪一方向移動?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 
11. 小蘭看到一則網路新聞說「將銀幣放入牛奶中,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她針對此新聞設計下列實驗。先將甲、乙
和丙三個相同的燒杯和銀幣都消毒殺菌後,再將鮮奶開封立刻檢測細菌數,結果為「未檢測出」,接著在各燒杯
中倒入鮮奶,並以保鮮膜密封,實驗條件與實驗結果如表所
示:僅依據上述實驗內容與結果,下列說明何者合理? 
(A)本實驗結果不能支持銀幣會抑制細菌生長的說法 
(B)放冰箱冷藏以及放銀幣,三小時內都能有抑菌效果 
(C)室溫下放置 3小時的牛奶,每杯牛奶細菌數達 5.1×104 CFU 
(D)若將銀幣改成金幣進行相同的實驗,應該會達成相同的抑
菌效果 
12.下列關於科學方法之敘述,何者正確?   
(A)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相同的因素稱為控制變因 
(B)搜尋文獻時可以完全信任網路上的資料 
(C)用科學方法所成立的學說,是不變的真理,永遠不會改變 
(D)實驗時,為了節省時間,實驗組與對照組可以同時有多個變因不同。 
13.三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虎克觀察軟木塞薄片,發現是由一些蜂窩狀小格子組成,當時他觀察到的是何種構造?   
(A)活細胞的細胞膜  (B)死細胞的細胞壁  (C)活細胞的細胞質  (D)死細胞的細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