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頭欣賞」活動指導
教學重點:
本活動重點有三:
◎了解石頭的多樣性◎石頭的分類◎培養欣賞石頭
教學資源:
◎利用閒暇撿石頭◎上網查詢及專家訪問,查閱書籍
3. 使用說明:
本活動有三個附錄:
附錄1.1「閱讀資料」◎附錄1.2「活動紀錄」◎附錄1.3「學習單」
活動時間:九十分鐘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石頭有很多種,根據它的質感先給予分類,首先看看誰比較硬;再看看誰的顏色最美最少見;看看它們身上的花紋,給它們超級比一比。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1.閱讀資料:如附件1-1 2.蒐集資料:利用假日上網參閱或參觀石展。 3.規劃工作:平時就可收集,與家長或老師及同學討論。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1.石頭與岩石有何關係呢?其實它們是有親戚關係;岩石是石頭的前身,所以它的屬性影響石頭的屬性。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評量】
|
岩漿>板塊>岩層>岩石>石頭
|
附件1-1:閱讀資料
花蓮石頭族樂園李瑞華.花蓮訊
產 在 山 上 或 採 自 礦 區 的 玉 石 , 一 般 稱 呼 為 山 礦 , 山 礦 的 原 石 體 積 較 大 , 外 形 有 稜 有 角 , 適 合 用 來 切 割 加 工 , 製 作 大 型 的 產 品 , 如 石 藝 之 旅 中 介 紹 , 從 巨 大 礦 床 中 , 由 金 鋼 索 鋸 開 採 切 割 石 材 , 逐 步 切 割 成 立 方 體 , 再 運 送 至 加 工 廠 加 工 成 建 築 石 板 , 地 磚 式 家 具 及 各 種 工 藝 品 的 艱 辛 過 程 。 山 礦 的 原 石 , 經 天 災 地 變 , 如 山 崩 、 洪 水 、 雨 水 沖 刷 , 滾 落 到 山 澗 溪 谷 , 而 玉 石 的 原 石 , 經 溪 流 一 路 翻 滾 , 來 到 海 邊 , 其 稜 角 與 表 皮 的 雜 質 多 被 磨 去 , 且 以 海 水 本 身 含 有 多 種 金 屬 氧 化 物 , 沁 滲 玉 石 的 微 晶 縫 隙 , 經 年 累 月 的 結 果 , 即 產 生 具 有 水 洗 度 的 海 礦 , 質 感 溫 潤 剔 透 , 紋 理 細 緻 典 雅 , 色 澤 古 樸 多 變 , 宜 盤 玩 蓄 養 , 或 經 雕 琢 成 各 式 藝 品 。 不 論 山 石 、 溪 石 、 海 石 , 從 戶 外 踏 溪 聽 潮 中 , 隨 時 撿 石 , 到 室 內 交 誼 茶 敘 中 , 笑 口 談 石 , 也 各 有 趣 味 。 簡述玉石形成之原因: |
作者:陳立人先生
玉石淺談
簡述玉石形成之原因:
七千萬年前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互相擠壓,使台灣島形成。約五百萬年前,菲律賓板塊與台灣島相撞,菲律賓板塊上升,形成長約135公里,寬約3公里的海岸山脈。據地質學家測定:海岸山脈的主要成份: 為安山岩質的岩漿所凝結的火山岩(約1100~2500萬年前形成)。
基本上火成岩的結構為一海綿組織,其中充滿許多大大小小的孔隙,而水份便很容易的充滿這些地方。水份中經常溶有微量的矽化物(二氧化矽
),在岩漿漸漸的凝固,溫度漸漸降低的情形之下,矽化物便沈積在這些孔隙之中,經過數千萬年的歲月,這些矽化物由細小的微粒,逐漸成絲、成片、成塊、成脈,玉石的礦脈因此漸漸形成。
火成岩是海綿組織的證據
原石玉髓類展示區 |
1.白玉髓:白玉髓的成份只有單純的二氧化矽,色澤由完全透明至乳白色,亦有淡黃、淡紫、淡橙、鈣化、蘿蔔絲、雲朵狀、各色水草…等變種;結晶狀態有:多體凸面、多體凹面(極少)、三角柱面、多角柱面..等。 2.藍玉髓:藍玉髓為含水硫酸銅侵入二氧化矽內所形成,是海岸山脈裏極為稀罕的寶石,主要蘊藏在:八里灣山、成廣澳山及都蘭山兩側…等。以往以七里溪上游所產藍玉最負盛名;富里與八里灣礦場所產亦佳 3.紫玉髓:紫玉髓不同於紫水晶,一般初接觸者常常會將兩者混淆,只因玉石是『多體晶柱』而水晶則是『單體晶柱』的差別罷了。紫玉是鐵原子等雜質,侵入玉髓內部晶體所形成的美麗玉種,其最大產地為成廣澳山脈。 |
然而,是否能形成玉石!還有必須有兩個重要條件–––海拔的高度與水質的好壞。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水質越純淨,形成的環境越困難,越能產生優良的玉石,(因形成不易,慢工出細活之故)。反之:海拔越低,水中的雜質越多,形成的環境越容易,其玉石的品質就越低劣。另外:像總統石、虎皮石及鳳凰石…等碧玉,完全是由火山熔岩凝固後形成,其受生成環境之影響較為顯著。
貳、尋寶齊步走:
海岸山脈因其優良的地質環境,形成許多珍貴的玉石礦,以致在山脈的東、西兩側,經常可以發現玉石的蹤影,以下簡單介紹一張『尋寶地圖』給大家參考。
一、東側:(太平洋沿岸)
1.由花蓮縣豐濱鄉小澳村海岸向南延伸,經台東縣長濱鄉 ,到東河鄉都蘭村海岸,白玉髓及年糕玉類較容易尋獲。心臟石、紫玉就得運氣了。
2.藍玉髓極少,在東河鄉隆昌村以北三公里的七里橋下出海口較常發現,但大多是細小碎片。另外成功、石雨傘 、長濱、豐濱沿岸也不時發現。
3.總統石以成功鎮南北海岸較常發現,長濱鄉、東河鄉海岸也有。但花色較美妙的,大多發現於嘉平村到成功鎮附近。
二、西側:(花東縱谷區)
1.北起花蓮縣境內的苓雅溪、馬泰林溪、阿眉溪、九岸溪
、鱉溪、南至台東縣境內的電光溪、卑南溪巒山村附近
,都常見撿玉人的身影,但不知收穫如何。
2.近來以九岸溪溪床較常尋獲,筆者也曾與謝中和君前往一探究竟,但以年糕玉及白玉髓較易發現,據說在大雨沖刷之後,時有藍玉髓被發現。
三、安全守則:
1.不論是海邊或是河岸,請切記『水火無情』,事先的勘查十分重要,別因為一時的疏忽而斷送了寶貴的生命。
2.東海岸山高水急,請結伴同行,以便在危急時能相互救援,減少損害。
四、(陳立人先生)的感言:
因為自己十分喜愛東海岸玉石,在台東服務時,幾乎一有空閒,就前往海邊及河邊撿石,或與莊明週兄一同前去民家購買玉石原石。但因近年來喜愛玉石的人口大增,供不應求之下,以前在海邊十分常見的白玉髓和年糕玉,現在也日漸銷聲匿跡。海邊的情形如此,山線的狀況也好不到哪去,以往最容易撿到玉石的富里鄉九岸溪,也因修築擋土牆和河堤, 使得舊日的河床隱沒在水泥及外來砂石之下,想要撿石只有等待大雨過後,河川水勢較大時才有機會了。寫到這裡,心中不禁慶幸在台東服務時,能夠恭逢--海濱公園.八邊.芝田這三個東海岸玉石歷史上的全盛期,當時這些名不見經傳的貧苦鄉間,忽然湧入數以千計的愛玉人,使道路為之阻塞的盛況,當真亦屬「台灣奇蹟」
藍玉髄金瓜石 大理石
藍玉髄礦三棧溪玫瑰石木瓜溪玫瑰石
海洗白玉
附件1-2:「石頭欣賞」活動記錄
a.研討式活動記錄 石頭欣賞 【研究目的】了解石頭及欣賞它。 ◎我們的問題
◎著手來探究
◎我們的發現和想法
◎檢討與建議
◎心得記述 *這次活動收穫很多,希望能實地接觸它……。 |
b.指導式的活動記錄 【題目】石頭欣賞 【原理】借由欣賞石頭,了解大環境。 【工作規劃】
收集各類石頭充實內容。
【執行工作】
【資料分析與研判】
岩漿>板塊>岩層>岩石>石頭 【結論】
|
附件1-3
「石頭欣賞」活動學習單
在欣賞完我們大家所收集的石頭後,你對石頭有沒有多一些呢?一起完成下列問題:
問題一:你收集多少顆石頭,你怎麼得到它的說說看?
問題二:你最喜歡的是那一顆,它的特徵如何?你了解它多少?
問題三:沒有儀器你如何知道那一顆比較硬?
問題四:就你所知花蓮地區出產那些石頭,常見的有那幾種?
問題五:本活動中你有那些心得?
教學評量
項目 評量員 | 知識 認知 | 過程 技巧 | 思考 智能 | 科學 態度 | 溝通 表達 | 總評 |
各組組長 | ||||||
任課教師 |
(二)「東海岸知性之旅」活動指導
1. 教學重點:
本活動重點有三:
了解東部不同的地形地質。◎實地觀察地質景觀。◎地貌地形對石頭的影響。
教學資源:
◎籌備經費。◎收集導覽冊。◎上網查詢。◎參考文獻。◎影片欣賞。
3. 使用說明:
本活動有三個附錄:
附錄2.1「閱讀資料」◎附錄2.2「活動紀錄」◎附錄2.3「學習單」
活動時間:一天。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東海岸的風景優美,各種玉石紛紛出籠 ,加上特殊的地形,讓我們體認大自然的偉大,及造物者的神奇力量。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拍照留念。 【評量】 ◎出外旅游並能實地觀賞一舉數得不錯,收穫豐富。 |
◎旅遊中學習輕鬆,學生也樂於參與,是很好的教學活動。 |
附件2-1閱讀資料1人間仙境~(太魯閣國家公園)一日遊
行程:飯店(機場;車站)
→太魯閣遊客中心→燕子口→慈母橋→綠水步道
→天祥(午餐請自理)→九曲洞→布洛彎遊客中心
→長春祠→七星潭看夕陽→尋寶撿石碩
→原野牧場喝羊乳→原出發地
清水斷崖太魯閣長春祠布落灣臺地
立霧溪女王頭立霧溪出海口(礫石三角洲)立霧溪上游
東海岸景點
磯崎海水浴場秀姑巒溪長虹橋秀姑巒溪大港口
秀姑巒溪圖秀姑巒溪出海口秀姑巒溪奇美段
秀姑巒溪出產有名貝類化石(帝王石)著名的秀姑漱玉就在此段
花東縣界處礫石海岸石梯坪珊瑚礁(一)石梯坪珊瑚礁(二)
月洞遊憩區 月洞內景 東海岸地質教學
◎2002/12/25◎ | 認識東部在板塊運動下的地震 | |
深覺台灣東部的地震無時無刻都會釀發 | ||
◎2001/1/1◎ | 秀姑巒溪 | |
秀姑巒溪發源于中央山脈東坡﹐河流全長約104公里﹐河流下游瑞穗至大港口段﹐因河川的襲奪及下切作用﹐因而形成了峽谷﹑曲流﹑河階等地形﹐并以此聞名。 |
海洋生態/賞鯨/航行之旅<<花蓮港篇>> | |
| |
花蓮港上船 | |
立霧溪峽谷太魯閣
賞鯨旅遊
附件2-2「東海岸知性之旅」活動記錄
東海岸知性之旅 【研究目的】了解地形地貌的不同對石頭外形的影響。 ◎我們的問題:
◎著手來探究:
◎發現與想法 *百聞不如一見,實地走訪了解更多。 *板塊運動與地震、地貌、地形及造山運動都有關係。
◎討論與建議 * 撿石是好運動,但不要過度影響身體。
◎心得記述 |
b.指導式的活動記錄 【題目】東海岸知性之旅 【原理】由實地觀察了解造山運動的影響力。 【工作規劃】 1. 上網預覽景觀 2. 仔細觀察並記錄。 3.參考文獻。 【執行工作】 1.百聞不如一見,實地走訪了解更多。 2.拍照留念。 3.導覽圖的功能。 【資料分析與研判】
【結論】
|
附件2-3「東海岸知性之旅」活動學習單
在旅遊中體驗大自然的偉大,一起來探討花蓮的自然景觀特質。
問題一花蓮的礫石三角州在哪?
問題二:花蓮那條溪出產帝王石?
問題三:花蓮那裡有安山石?為什麼叫安山石?
問題四:簡單描述月洞的地形景觀?
活動照片剪影
教學評量
項目 評量員 | 知識 認知 | 過程 技巧 | 思考 智能 | 科學 態度 | 溝通 表達 | 總評 |
各組組長 | ||||||
任課教師 |
(三)參觀石頭展覽館
1. 教學重點:
◎認識寶石。◎認識化石。◎尋找演化的足跡。
2.教學資源:
◎籌備經費。◎收集導覽冊。◎上網查詢。◎參考文獻。◎影片欣賞。
3. 使用說明:
附錄3.1「閱讀資料」◎附錄3.2「活動紀錄」◎附錄3.3「學習單」
活動時間:一天。
4.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 說明 |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1.閱讀資料:附件2-1 2.蒐集資料:上網查詢,研究各景觀的特性,並分組討論研究關聯性。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評量】 出外旅游並能實地觀賞一舉數得不錯,收穫豐富。 | 道知化石紀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物。
|
附件3-1閱讀資料
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 |
一直被稱作是台灣的最後一塊淨土,不只是因為花蓮天然的好山勝景,其實在這個地方,人們所努力推動的智慧與創意,更是在這片好山好水裡,增添出花蓮另一番的滋味。為了替花蓮的觀光事業奉獻一分心力,「光隆企業」在曾董事長帶領全體同仁的用心企劃設計下,歷時4年,斥資近10億,佔地面積達10甲的「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終於創世誕生了。我們希望結合花蓮現有資源,以礦石,以科技,展現新的花蓮旅遊風貌,讓無煙囪工業─「觀光」,在「光隆」的用心下,帶動花蓮觀光的新熱潮。 |
觀光旅遊,最主要提供旅客便捷的服務。「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選在交通最活絡的省蘇花公路旁,就是我們的用心之處。不論您是自行開車由北而來,只要沿著台九線蘇花公路,經過太魯閣閣口與有小天祥之稱的三棧溪,即可抵達光隆博物館;若由南從高雄、屏東、台東等縣市來到,則可由東海岸進入花蓮大橋、南濱公園、花蓮市區,而後抵達博物館;搭乘飛機,來到花蓮航空站,只需花費約10分鐘車程,即可來到光隆博物館。尤其名聞遐邇的慈濟功德會發源地 |
─慈濟精舍,就在博物館不到二分鐘的車程,四通八達都是能夠以「光隆」作為旅遊的中心點。 |
博物館創立的宗旨,為「結合礦石與科技,展現地球文化之美」,本館雖以礦石為名,但館內不是靜態地陳列各類石頭,而是以地球科學為主題,從礦石去探求宇宙生命的起源。我們將以礦石帶您找出「生命的起源」,以「科技」讓您領略「地球科學的奧妙」。讓您能上探太空幽浮、下尋恐龍世界,讓「太空科技」、「生態演化」、「古今文物」、「精緻美食」、「精品展售」與「大型會議廳」等六大主題豐富您的博物館巡禮。 |
整館的遊館動線從宇宙太空及太陽系與外星人看起,再帶到地球生態演化,高三層樓的恐龍原寸模型化石、木化石、魚化石等。動線中穿插體驗過程,都與地球科學有關,有探索宇宙起源的動感電影院、南北極風光體驗、地震體驗與颱風體驗。 |
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第二頁) |
「地殼運動」,也是館內展示的重點,在「台灣軸心」的展示台上,您將可了解全球各個板塊,及其互相的牽動影響。而本館所擁有屬東南亞首創的『地震體驗館』,讓您猶如置身於太魯閣峽谷,從一開始的雞鳴、雷聲、下雨、之後的地鳴、地震、山洪爆發…,揭開大自然的多樣面貌,我們意欲傳達「防災知識」更甚於一切。希望透過此項寓教於樂的設施,能讓大眾更加注意這大自然的現象,一起體驗地殼運動的力量。 |
在看了電影「侏儸紀公園」,我們對恐龍的認識與好奇也更深一層。一般人說的恐龍時代,是由2億3千萬年前開始的,從最早的三疊紀到侏儸紀、白堊紀,恐龍統治地球共一億六千萬年,最後在不明的原因下滅絕了。我們費盡了千辛萬苦,共收集了40餘種的大小恐龍化石,將『恐龍世界』重新還原,讓我們重回史前時代,與它們作最近距離的接觸。 |
屬於亞熱帶的台灣,除非難得的低溫與溼度,白雪皚皚的景象可是無法恭逢其盛會的。本館特規劃了『南北極風光』,那裡零下低溫的超寒冷氣候,絕對可解您對瑞雪的渴望!每秒25公尺的風力,別說是寸步難行,就連要邁開步伐都甭提了!館內屬世界首創的『颱風體驗』,設計了讓您體會強大風速的超速快感。 |
地球自有生物以來,經過了無數次的進化,才有人類。但是之前的生物到底有多少?特性、形體又是如何?在專家們的努力不懈下,化石出土了,也因此牠們的生活樣態、一足一印,完整烙印於其中。『盤古化石區』裡集合了各種史前的動、植物,您給我表現的機會,我給您生物演化史的呈現。看過木頭變成化石的樣子嗎?館內展出的巨型木化石,堪稱「世界最大的木化石之一」,是您研究與發現的最佳教材。 |
「石頭」它是可以很藝術,很典雅的,也可以很宗教,讓人銘記在心;這一切的一切,端視您對自己忠誠的信賴。在「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內,您可以很輕易地找出「礦石」與「生命起源」的關係;體會出科技所賦予的生活新體驗;也看到了大自然所展現的人類無法掌握的力量。同時,也帶給各位花蓮新的觀光旅遊感受。我們就像礦石般,竭誠地歡迎各位來到「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也期待這份探索宇宙的心情,能夠與您來分享,讓我們一起用心來看這個美麗新世界,認識這個世界最令人心動的一面。 |
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大理石成品
紅璧玉成品海洗藍玉髓(花寶石)菊花石成品(珊瑚化石)
總統石成品白玉髓成品藍玉髓山礦
玫瑰石玫瑰石立霧溪金瓜石
鸚鵡螺化石三葉蟲化石樹葉化石
恐龍化石貝類化石形成流程
龍骨化石
資源化石(石油、天然氣)
紅壁玉成品魚卵黃璧玉(魚卵化石)
黑田玉成品
附件3-2「參觀石頭展覽館」活動記錄
a.研討式的活動記錄 參觀石頭展覽館 【研究目的】道知化石紀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物。 地形地貌的不同對石頭外形的影響。 ◎我們的問題: 1.石頭如何形成?什麼石是寶石?什麼又叫雅石? 2.你喜歡那一種石頭,喜歡的原因是什麼? 3.你知道化石的由嗎?它的用途了解嗎? ◎著手來探究:
◎發現與想法 *百聞不如一見,實地走訪了解更多。 *板塊運動與地震、地貌、地形及造山運動都有關係。
◎討論與建議 * 撿石是好運動,但不要過度影響身體。
◎心得記述 |
b.指導式的活動記錄 【題目】參觀石頭展覽館 【原理】知道化石的由實地觀察了解造山運動的影響力。什麼石是寶石。 【工作規劃】 1. 上網預覽景觀 2. 仔細觀察並記錄。 3.參考文獻。 【執行工作】 1.百聞不如一見,實地走訪了解更多。 2.拍照留念。 3.導覽圖的功能。 【資料分析與研判】
關心地方環境,培養賞石與撿石的樂趣。 ◎仔細欣賞稀有石頭 ◎觀察地層模形聆聽地貌形成的解說 【結論】
◎仔細欣賞稀有石頭 ◎觀察地層模形聆聽地貌形成的解說 |
附件3-3「參觀石頭展覽館」活動學習單
石頭的多樣貌借由參觀了解花蓮的自然景觀特質;並且對稀有石類有進一步認識。
問題一你對寶石的定義?參觀活動你看到幾種寶石?
問題二:簡單描述地球中心構造?
問題三:什麼是化石?它的用途是什麼?
問題四:資源化石是什麼?
問題五:簡單描述參觀心得?
活動照片剪影
教學評量
項目 評量員 | 知識 認知 | 過程 技巧 | 思考 智能 | 科學 態度 | 溝通 表達 | 總評 |
各組組長 | ||||||
任課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