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圖8中為某溫帶雙子葉木本植物的樹幹橫切面之局部放大圖。試根據附圖判斷下列選項,哪些正確?
(A) 部位 I 可找到木栓細胞
(B) 部位 II 為次生韌皮部
(C) 部位 III 生長期間的氣候,較部位 V乾冷
(D) 部位 IV 為次生木質部在一年期間的生長範圍
(E) 部位 VI 的細胞多已無法運送養分和水分
40.關於植物於逆境下所產生的相關反應,何者正確?
(A)溫度突然上升 5 ~ 10℃時,細胞會產生熱休克蛋白,以保護細胞內相關的構造,不因高溫而變性
(B)冬季低溫時,細胞可以利用同化作用產生更多的蔗糖,使細胞質維持膠狀,以降低凝固點
(C)缺水逆境時,葉片可產生茉莉酸,導致氣孔關閉,以防止水分過度蒸散
(D)颱風海水倒灌造成土壤高鹽時,可藉由鹽腺排鹽或將鹽存於老葉,藉老葉脫落排鹽
(E)溫帶地區冬季來臨前,細胞可增加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以維持細胞膜的流動性
41.熱帶雨林植物生長茂盛,想必土壤一定很肥沃吧?其實不然,豐富的降雨很快的將土壤中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物
質沖刷帶走,故此區土壤是相當貧瘠。此外,高溫氣候也造成屍體的分解速率快,分解後的養分很快滲入地表,
然後立即被植物的根所吸收、利用,形成有趣的物質循環的現象,下列有關此區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熱帶植物和菌根有密切的物質循環關係,使植物不受熱帶多雨氣候的影響,仍然能取得生長所需的營養
(B)菌根是有機質的清道夫,死亡的生物體掉到雨林地表,各種不同的真菌和細菌就會參與分解屍體的工作
(C)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約有 100 多種,大部分經由根細胞從土壤中吸收,而 C與O 元素則可由空氣中獲得
(D)熱帶雨林經過砍伐、焚燒與整地變成可耕地,耕作一年後,為維持農作物正常生長,需大量使用人工肥料
(E)大部分維管束植物在土地貧瘠地區生長時,不易形成菌根,而且內生菌根在形成後會促使根部形成根瘤
42.植物體內礦物質的運輸,主要受下列哪些因子的調節?
(A) 植物根部表皮與中柱間的滲透壓差 (B) 水分子與篩管管壁之間的附著力
(C) 葉肉細胞的含水量變化 (D) 導管內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
(E) 篩管細胞內的葡萄糖濃度差造成篩管內的膨壓上升
三.閱讀測驗:單選題-選項 4擇1,每題 2分;多選題-5選項,每題 3分,答錯倒扣題分的 1/6 ,共8分。
早期科學家發現植物開花是由某種植物激素控制,但卻一直不清楚該激素為何,而稱這種假想的激素為開花
素(florigen)。20 世紀科學家對開花素的發現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930 年代科學家對短日照植物的菸草分別進行
長日照(短黑暗)與短日照(長黑暗)處理,再將長日照處理的菸草嫁接至短日照處理的菸草上,結果使長日照處
理的菸草開花,暗示了開花素可藉由維管束運送至莖頂的分生組織,促使其分化為花芽。到了 20 世紀末,科學家
又以長日照的阿拉伯芥為材料,進行分子生理實驗,發現當阿拉伯芥處於長日照條件下,轉錄因子 CO 蛋白會累積
在葉脈並會活化葉肉細胞中的 FT 基因的啟動子(promoter),使其轉錄為 mRNA,並在葉脈的伴細胞進行轉譯。
合成後的 FT 蛋白藉由內質網上的 FTIP1 蛋白協助運送到篩管細胞內,再藉由韌皮部運輸至莖頂,與莖頂的 FD 蛋
白結合形成 FT-FD 複合體。FD 的基因表現在莖頂,但它的表現不會受到日照長短和 CO 蛋白的影響。FT-FD 複合
體也是轉錄因子,會活化在頂芽細胞內的下游基因如 AP1 的表現,並協同 SOC1 及其他基因的表現,啟動開花的程
序。長日照下,SOC1 的表現量會上升,並啟動頂芽分生組織的 LFY 基因,LFY 活化則啟動花芽的發育。若 SOC1
基因發生突變不表現,即使 FT 蛋白大量表現也不開花,證明 SOC1 也是植物開花的重要訊號之一。因 FT 在植物體
內可以藉由韌皮部進行長距離移動並擔任開花的訊息因子,故科學家認為 FT 可能就是尋找已久的開花素。依本文
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第 43- 45 題:
43.下列哪一條件支持 FT 蛋白可能為開花素?
(A) FT 基因的轉錄因子 CO 蛋白必須存在於大多數的開花植物中
(B) 長日照植物中的 FT 可以誘導短日照植物的嫁接苗開花
(C) 長日照植物中的 CO 蛋白可以誘導短日照植物嫁接苗的 FT 基因表現,使短日照植物開花
(D) 長日照植物中的 FD 可運送至短日照嫁接苗植物的莖頂,與 FT 蛋白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