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觀課-校園綠籬植物觀察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97.5 KB
頁數
3
上傳者
陳民峰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2-11,离现在 0 2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公開觀課-校園綠籬植物觀察

單元名稱

校園綠籬植物觀察

總節數

2節,共80 分鐘


教學者

蔡旻潔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自然科學核心素養

-E-A1


-E-A2






  •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 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式。

學習重點

學習
表現

ti-Ⅱ-1



po-Ⅱ-1


ah-Ⅱ-1

  •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學習
內容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議題

融入

議題/

學習主題

  • 環境教育/ 環境倫理

  • 戶外教育/ 觀察並覺知環境,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

  • 戶外教育/ 戶外生活技能學習及實踐。

實質內涵

  • 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E1

善用五官感知環境,分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的感受能力。

  • E3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創課

教材來源

網路

教學設備/資源

平板、著色用具

學習目標

  1. 學生回想在綠籬中看過的植物並能發表後,再經由教師引導、選擇用平板拍下的3張綠籬中的植物相片3張,並投稿至學校的Classroom

  2. 學生透過觀察植物,發現植物大部分都有以下部位:莖、葉、根、花與果實。

  3. 學生從選擇的綠籬相片中,選擇一張並使用著色用具,繪畫至圖畫紙上。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教學資源

學習評量

【第一節課】活動一:觀察植物

一、引起動機

  1. 教師請學生分享:過去校園中曾經看過什麼植物?是什麼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 學生分享的植物,教師與學生不見得能夠知道其名稱,也沒有必要深究是哪種植物。

  • 教師的教學重點是「鼓勵」學生能夠嘗試說明外形特徵,並了解學生現有的觀察法、觀察方向,或者作為後面學習內容的口頭發表前測。

  • 此處活動不宜太久,否則容易淪為空想而使學生感到無趣。建議花較多時間在後面的觀察實作與外出觀察的規範建立。

  1. 教師請學生分享時,請學生補充是怎樣觀察到的?

二、外出的準備

  1. 教師從課本引導我們可以用哪些觀察方法,例如先使用眼睛觀察、確認安全後可以使用觸摸的方法進行觀察、也可以使用氣味進行觀察。如果有碰觸植物後,必須確實洗手保護安全。

  2. 教師說明外出教室進行校園植物觀察的路線、地點、行進過程的秩序、觀察的地點與時間範圍、小組活動的規範。

  3. 教師補充說明校園中可能具有危險性的植物、動物。

三、校園中的綠籬植物探索

  1. 教師帶出教室,來到綠籬。教師限定活動範圍,讓學生進行探究。

  2. 教師進行組間的巡視與指導。

3.教師請學生觀察綠籬中的植物,並根據綠籬繪本故事中的文句,拍照3張。

四、賦歸與分享

  1. 教師請學生選擇最喜歡的綠籬照片3張,並投稿至學校的Classroom

  2. 教師複習綠籬的植物,並且再利用幾分鐘進行調查、繪圖紀錄。

課本

電子教科書或簡報

口頭報告

投稿到學校Classroom

教學注意事項

  • 提醒兒童勿觸碰有毒植物,並說明觀察方法:可以先觀看外形,再用手摸一摸、用搧嗅法聞一聞葉子的氣味。

  • 若班級學生程度比較好,且綠籬中的大多數植物具有解說立牌,則可以請學生用平板拍照、紀錄他看到了什麼綠籬植物。


評量向度

科學認知

  • 學生能夠應用各種感官來觀察植物。

探究能力

  •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科學的態度與本質

  •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附錄/ 附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