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11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15.31 KB
頁數
3
作者
H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14,离现在 2 1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自然科試卷一年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本試題共 3 頁,40 題。
※請將答案寫在答案欄中,否則不予計分。
※計分方式:答對總題數 20 題(含)以內,每題得 3 ;超
20 題部分,每題得 2 分,共 100 分。
一、單選題:
1. ( )假設某草原環境中,只有角馬這種動物存在,附
圖為此生物族群在某段時間中的個體數量變化圖。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時期中角馬的出生率愈來愈高 (B)角馬族群可
能在乙時期達到負荷量 (C)若把角馬換成乳牛,兩者
負荷量恰會相同 (D)若把獅子與綿羊引入此環境與角
馬共存,角馬負荷量不會改變。
2. ( )草原中某掠食者與其獵物族群大小隨時間變化的
關係如附圖所示。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體型:掠食者>獵物 (B)掠食者數量最多時,此
時獵物的數量為最少 (C)掠食者與獵物的關係為競爭
(D)掠食者與獵物的數量會互相影響。
3. ( )下列何種情形可稱為「演替」?
(A)脊椎動物由爬蟲類演變到哺乳類 (B)年紀越大,
記憶力越不好 (C)經常打網球,使手臂肌肉變結實
(D)裸露的地表演變為草地,再演變為森林。
4. ( )有關陸域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森林生態系又可分為針葉林、落葉林與熱帶雨林生
態系 (B)凍原生態系通常終年覆蓋冰雪,低溫多雨,
動物多具有厚的皮毛與脂肪層 (C)草原生態系中主要
的生產者為高大的木本植物 (D)沙漠生態系日夜溫差
不大。
5. ( )有關河口生態系特色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水分與鹽分變化大,環境不適合一般生物生存
(B)由陸地沖刷而下的物質會在此匯集 (C)此環境中
生產者的種類與數量眾多 (D)招潮蟹、彈塗魚為代表
性的消費者。
6. ( )下列何者不是地球暖化可能會對生物造成的影
響?
(A)熱帶地區生物的分布會往高緯度移動 (B)山椒魚
會往更高的山區遷徙 (C)植物開花時間不固定
(D)北極熊的食物來源增加
7. ( )有關生態保育的目的,下列何者錯誤
(A)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 (B)大量繁殖瀕臨絕種的生
物作為寵物飼養使其不滅絕 (C)保存野生物種的遺
傳基因,使其永續生存 (D)保育生態環境也是保障人
類未來的生存環境。
8. ( )下列關於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何者錯誤
(A)個體間性狀與特徵差異越大,該物種對環境的適應
能力越差 (B)同一地區的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就越
穩定 (C)環境具有多樣性可提供各種生物棲息,有利
於各種生物生存 (D)維護生物的棲地有助於保育生物
多樣性。
9. ( )近年來有些溪流部分河段發生水域優養化的現
象,下列關於水域優養化的敘述何者錯誤
(A)優養化的意義是指水中藻類迅速增加使得水中含氧
量過高 (B)含有磷的清潔劑、肥料流入河川裡,是造
成優養化的原因之一 (C)畜牧業排放廢水亦是造成優
養化的原因之一 (D)常導致魚蝦等生物的大量死亡。
10. ( )附圖為某生態系的食
物網,若當地溪水受到重金
屬等有毒物質汙染,則下列
四種生物,何者體內的有毒
物質濃度可能最高?
(A)水草 (B)昆蟲 (C)魚 (D)白鷺鷥。
11. ( )承上題,若此食物網中的昆蟲消失了,對此食物
網中的哪個生物族群造成的影響最大?
(A)水蚤 (B)魚 (C)蚌 (D)白鷺鷥。
12. ( )關於「碳循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
(B)
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目的主要是消耗二氧化碳
(C)
細菌可把動植物的屍體分解,使碳元素回歸大自然
(D)
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溫室效應的程度密切相關
13. ( )有關生物資源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民眾使用犀牛角、魚翅等作為藥材與食材的行為,
會使這些生物瀕臨絕種 (B)為了促進經濟活動,我們
可以大量向國外購買象牙、動物毛皮 (C)野生動、植
物因其繁殖力強,故可取之不盡 (D)海洋的資源是無
限的,人類應高度發展漁業技術以捕獵大量魚類,有
助於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問題。
14. ( )下列關於能量塔的敘述,何者正確?
(A)越接近塔頂的生物數量越多 (B)越接近塔頂的生
物所含的總能量越多 (C)越接近塔底的生物數量通常
越多 (D)越接近塔底的生物是越高層級的消費者。
15. ( )石虎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護動物,因石虎
生存於低海拔地區,與人類生活區域重疊嚴重,使其
生命面臨威脅。下列何者是石虎生存困境的主要原
因?
(A)棲地破碎化 (B)過度捕獵 (C)外來種入侵
(D)病毒感染。
16. ( )有關「碳足跡」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類生活活動中直接或間接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B)碳循環的交換過程 (C)資源回收的意思 (D)踩在
碳上的腳印。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2
17. ( )下列為國際間為了維護地球環境與生物所簽定的
公約與其內容的相關敘述何者有誤
(A)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穩定維持大氣中溫室氣
體的濃度 (B)拉姆薩公約-鼓勵開發濕地 (C)華盛
頓公約-管制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 (D)蒙特婁議
定書-減少氟氯碳化合物的使用
18. ( )到國家公園旅遊時,下列何者是不當的做法?
(A)在溪畔建立營地,進行烤肉活動 (B)認識當地自
然地理環境 (C)了解當地植物分布情形 (D)認識特
有動物的名稱及生態環境。
19. ( )(甲)推動環境教育;(乙)使用免洗餐具,用完即
丟,以免浪費水資源;(丙)開發前進行環境評估;
(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戊)垃圾不分類,直接丟焚
化爐燃燒,可以節省人力;以上哪些是正確的環保作
為?
(A)甲乙丁 (B)乙丙戊 (C)甲丙丁 (D)丙丁戊。
20. ( )關於環境汙染的問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二氧化碳排放過量會造成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暖化
(B)酸雨是工廠和汽機車排放廢氣中含有汙染物質溶在
雨水中所致所致 (C)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使細懸浮微
PM2.5 布滿天空,造成沙塵暴 (D)戴奧辛是燃燒垃圾
的產物,主要會造成空氣汙染,也會造成食物鏈的生
物放大作用。
二、題組:
(一)下圖是臺灣地區一個生態系的食物網,每個字母代表
一個物種,箭號的方向為能量流動的方向。試回答下列
問題:
21. ( )在此食物網中,光合作用的物種會是哪一個字母
所表示的呢? (A)A (B)B (C)C (D)D。
22. ( )若人類出現在此食物網中,哪一個物種是最類似
人類的角色? (A)A (B)B (C)C (D)D。
23. ( )下列何者可能為生態系中的分解者?
(A)禿鷹 (B)馬陸 (C)藍綠菌 (D)腐生真菌。
24. ( )食物鏈一層量就
(A)1/10 (B)5/10 (C)9/10 (D)10/10。
25. ( )承上題,能量散失最多的形式為何?
(A)生物電能 (B)化學能 (C)光能 (D)熱能。
(二)附圖為海洋生態系的分區示意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26. ( )有關各區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甲區是潮間帶 (B)乙區是淺海區 (C)大陸棚位於
甲、乙之間 (D)丙區主要生產者為大型藻類。
27. ( )有關海洋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海洋生態系依陽光能否到達分為淺海區和大洋區
(B)潮間帶和淺海區生物種類繁多,是觀察海洋生物的
好場所 (C)珊瑚、水母為淺海區常見的消費者
(D)大洋區深海層的消費者以上層水域沉降下來的生物
屍體為食。
(三)瑞瑞想估計校園內的一塊草地上到底有多少株牛筋
草,於是和阿威一起合作。兩人先將草地的劃分為 100
個區塊,然後任意挑選四個區塊,並計算出此四個區塊
中牛筋草的數目分別為 3 株、2 株、4 株、3 株。試回
答下列問題:
28. ( )根據實驗數據,瑞瑞和阿威估算出校園內這塊草
地上的牛筋草數量約為多少株?
(A)250 (B)270 (C)300 (D)360 株。
29. ( )瑞瑞和阿威估算草地上牛筋草數量的方法,適合
用來估計下列何種族群的數量?
(A)溪湖國中的學生人數 (B)校園生態池中錦鯉的數
(C)校園中松鼠的數量 (D)操場上大花咸豐草的
數量。
(四)有一群探險隊到太平洋的某島嶼探險,他們在小島上
發現了許多珍奇異獸,其中包括一種僅存於該島嶼、生
活於陸地上的鬣蜥。為了更瞭解此鬣蜥族群,探險隊首
先要了解鬣蜥族群的數量變化。附圖為鬣蜥族群的數量
變化圖,此圖為該鬣蜥族群的數量在 10 個月內的變化
情形,因為海洋將島嶼與其他陸地隔絕了,因此已知此
變化不包含遷入與遷出情形,根據圖中線索回答以下問
題:
30. ( )根據以上敘述可以得知,圖中哪個階段的出生率
可能小於死亡率?
(A)A (B)B (C)C (D)D 期。
31. ( )探險隊想採用「捉放法」來計算鬣蜥的數目,在
D 期時,首先捉了 10 隻鬣蜥並做上標記放回,一週後
又再捉了 15 隻,發現其中具有標記的鬣蜥有 3 隻,依
此估計鬣蜥在 D 期大約有幾隻?
(A)15 (B)30 (C)45 (D)50 隻。
32. ( )若想估算得更精準,可以利用下列何種方法?
(A)降低首次捉回標記的鬣蜥數量 (B)大量降低再次
捕捉的鬣蜥隻數 (C)額外再放生外來的鬣蜥,使鬣蜥
量上升 (D)捉放法多做幾次,算出各次結果後再平
均。
3 頁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
3
(五)榕果中的動物很多,就像一個小小世界。榕果小蜂吃
住都在榕果裡頭,不過牠用幫忙榕果授粉來付租金,不
像也住在裡頭的寄生蜂白吃白住。除此之外,鞘翅目的
昆蟲、線蟲、介殼蟲等也會聚集過來,吃榕果飽餐一
頓,可是得小心眼尖的紅嘴黑鵯,一嘴逮到腹中。不過
榕樹要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還得靠吃榕果的麻雀之類
的饕客,協助傳播種子。試根據本文回答下列問題:
33. ( )試問榕果和榕果小蜂的關係稱為何?
(A)捕食 (B)競爭 (C)互利共生 (D)寄生。
34. ( )已知金龜子屬於鞘翅目昆蟲,則紅嘴黑鵯和金龜
子兩者間的利害關係為何?
(A)對兩者都有害 (B)對前者有利,對後者有害
(C)對前者有害,對後者有利 (D)對兩者都有利。
35. ( )麻雀與寄生蜂的關係與下列何者相同?
(A)兩隻雄性跳羚爭奪配偶 (B)鮣魚以吸盤吸附在海
龜腹部移動 (C)菟絲子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吸取其養分
(D)小丑魚遇危險時可躲入海葵中,海葵可藉由小丑魚
得到多元的食物。
(六)荔枝椿象有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等俗稱,是令臺灣
農民頭痛的害蟲,其成蟲喜歡啃蝕荔枝、龍眼等農作
物,造成果樹枯萎與落果;荔枝椿象受到驚嚇時所噴出
的腐蝕性臭液,若碰到皮膚會刺痛,甚至造成潰爛。而
近年除了果樹外,蟲害更已擴及到都市常見的臺灣欒樹
等行道樹上。為了徹底防治該害蟲,研究人員嘗試釋放
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作為生物防治的手段。平
腹小蜂會在椿象的卵中產卵,幼蟲孵化後會以寄生的椿
象卵為食。此方法至今已有不錯的效果,再加上更進一
步的研究與改良,可望能持續降低荔枝椿象造成的困
擾。試回答下列問題:
36. ( )下列哪一組生物的關係類似平腹小蜂跟荔枝椿象
之間的關係?
(A)螞蟻與蚜蟲 (B)鳥巢蕨與大樹 (C)吸蟲與蝸牛
(D)鮣魚與鯊魚。
37. ( )荔枝椿象遇到危險時如何防禦敵人?
(A)伸出尖刺攻擊 (B)射出具腐蝕性臭液 (C)發出尖
銳叫聲 (D)偽裝成樹枝。
38. ( )下列關於生物防治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間的交互關係來達到防治病
蟲害的目的 (B)「鴨稻農法」亦是一種生物防治的方
(C)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較友善
(D)效果一定比使用農藥好,而且能立即見效。
(七)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小花蔓澤蘭,早期因為美化、山坡
地水土保持等原因引進臺灣,因其生長和繁殖擴散力非
常強,在 2002 年,全臺灣危害面積曾高達 56,848
頃,在政府努力防除之下,2021 年底的危害面積已降
3,393 公頃,但仍分布在全臺 19 縣市。以前引進小
花蔓澤蘭作為水土保持的植被,今日這種植物已經在臺
灣造成許多原生植物死亡,而有「綠色癌症」之稱。讀
完本文後,試回答下列問題:
39. ( )有關於引進小花蔓澤蘭所造成的現象,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這是演替的結果,應順其自然 (B)不當引入外來
種生物,可能破壞原本的生態平衡 (C)應引入多種外
來種昆蟲,以控制此植物的繁衍 (D)外來種植物可增
加本地的生物多樣性。
40. ( )小花蔓澤蘭附生於其他樹木的高處以獲得較佳的
環境,小花蔓澤蘭與樹木的互動關係為何?
(A)寄生 (B)競爭 (C)互利共生 (D)片利共生。
一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年級自然科試卷 得分
※答案欄
※計分方式:答對總題數 20 (含)以內,每題得 3 分;
超過 20 題部分,每題得 2 分,共 100 分。
一、單選題(共 20 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題組(共 20 題)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