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35.59 KB
頁數
4
作者
Sunn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13,离现在 3 13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 3次段考 一年級生物科試卷 一年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本試卷共有兩張;答對題數
1-20
題,每題
3
分;答
對題數第
21-40
題,每題
2
分;共
40
題,滿分
100
第一部分 單選題請將答案填入答案格
1. 有關附圖所示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具有四對步足
(B) 具有外骨骼,外骨骼會隨著生物體長大而跟著
變大
(C) 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D) 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2. 「魷魚、山椒魚、鱷魚、海馬、彈塗魚、鯊魚、鯨
魚」,以上屬於魚類的有幾種?
(A) 5
(B) 4
(C) 3
(D) 2種。
3. 「紅檜、玫瑰花、水稻、向日葵、人類、鬼針草和
壁虎」,以上有幾種生物進行受精作用時,不需
作為媒介?
(A) 3
(B) 4
(C) 5
(D) 6 種。
4. 奧特曼和家人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渡假,他在山上
看到的所有生物和太平山的環境可以合稱為何?
(A) 族群
(B) 群集
(C) 生態系
(D) 生物圈。
5. 下列何者可視為一個「族群」?
(A) 雜草叢生的農田
(B) 溪湖國中的師生
(C) 校園內的昆蟲
(D) 池塘中的微生物
6. 歐布欲測量某一山區的野鼠數量,先捕捉 45 隻,
在其身上做好標記後放回,經過一週後,再任意捕
91 隻,其中有 7隻的身上有標記。若歐布依此
估計,此山區的野鼠數目約有幾隻?
(A) 450
(B) 495
(C) 540
(D) 585 隻。
7. 課本活動以花豆模擬族群個體數的調查。在捉放法
的活動中,若想要減少實驗誤差,應如何進行實驗?
(A) 減少有作記號的花豆數量
(B) 盡可能讓有作記號的花豆集中
(C) 抓取花豆時一次不要太多顆
(D) 多次實驗後再求其平均值。
8. 槍蝦與鰕虎魚之間的關係和下列何組生物相同?
(A) 海葵和寄居蟹
(B) 菰黑穗菌和筊白
(C) 吸蟲和蝸牛
(D) 旗魚和沙丁魚
9. 關於生物防治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因為傷害生物不人道,近年來少有人使用
(B) 容易產生抗藥性
(C) 目的是防治病蟲
(D) 會增加化學性農藥的使用
10. 附圖是某生態系中生物的食性關係圖,請問:當己
大量增加時,何者的數量可能會大量增加?
(A)
(B)
(C)
(D) 戊。
11. 下列關於「碳循環」的敘述,何者正?
(A) 直接攝取木炭就可以獲得豐富的碳元素
(B) 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溫室效應的程度密切相關
(C) 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的目的是產生氧氣以供地
球上生物生存
(D) 生物藉由呼吸運動就可以獲得豐富的碳元素。
12. 『水域優養化』是指該水域?
(A) 有很多養分,使得藻類迅速增加
(B) 有很多藻類,可以製造很多氧氣
(C) 有很多藻類,池中生物大量增加
(D) 水質養分優良
13. 關於「拖網魚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下列敘述何
者錯?
(A) 會產生大量碎屑汙染
(B) 會摧毀海洋底棲生物如珊瑚
(C) 誤捕的魚類會被丟回海裡等死
(D) 可順道藉漁撈作業清除海洋垃圾
14. 並不是每一種外來生物都會劇烈破壞本土生態。以
下哪種生物已融入臺灣本地生態、和本地生物形成
穩定關係?
(A) 日本菟絲子
(B) 吳郭魚
(C) 黑面琵鷺
(D) 福壽螺。
背面尚有試題
15. 進行一項活動或製造一項產品的過程中,直接或間
接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稱為什麼呢?
(A) 碳足跡
(B) 固碳量
(C) 碳循環
(D) 碳計量。
16. 蓋亞利用小丑魚、鯊魚和蟾蜍製作了一個檢索表如
附圖所示,請問表中的甲特徵和乙特徵可能為何?
(A)甲特徵可能為「是否有脊椎」乙特徵可能為
「是否為硬骨魚」
(B)
為「是否有鰓裂」
(C)
「是否為硬骨魚」
(D) 甲特徵可能為「是否適應陸地生活」、乙特徵
可能為「是否有鰓蓋
17. 下圖為生物體組成層次的概念;以個體為基準,將
比個體小及比個體大的單位,由左至右正確英文代
號排列為何?
(A) FCEABD
(B) FECABD
(C) FCEBAD
(D) FECBAD
18. 賽文到海生館參觀,看到在水中游泳的海馬。請問
下列哪種動物與海馬的親緣關係最接近?
(A) 鯊魚
(B) 彈塗魚
(C) 魟魚
(D) 海星。
19. 迪珈在野外發現一種名叫石龍子的生物,這種生物
具有脊椎骨與可以爬行的四肢,體表外有鱗片,食
物主要來源是昆蟲。請問下列哪一種生物與石龍子
的親緣關係最近?
(A) 海龜
(B) 蟾蜍
(C) 彈塗魚
(D) 食蟻獸。
20. 佐菲將「山椒魚、青蛙、海馬」歸為一類,將「蜥
蜴、壁虎、烏龜」歸為另一類,請問此分類依據為
?
(A) 草食或肉食
(B) 以鰓或肺呼吸
(C) 卵是否具有硬殼
(D) 是否有育幼行為
21. 以下哪個選項的描述,合乎保護(留)區的畫定以
及經營管理的精神?
(A) 將市場買來的活螃蟹放生到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B) 欲參觀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且會限制參觀人數和參觀時段
(C) 在玉山國家公園撿拾枯木,帶回家欣
(D) 雙鬼湖自然保護區適合露營烤肉、舉辦營火晚
會。
22. 附表為四種動物的代號、外形示意圖及名稱,依照
現行動物界的分類原則,將其分成兩組,下列的分
組何者正確?
(A) 一組為甲、乙;另一組為丙、丁
(B) 一組為甲、丙;另一組為乙、丁
(C) 一組為甲、丙、丁;另一組為乙
(D) 一組為甲、乙、丙;另一組為丁
23. 這幾年台灣受到一些環境衝擊,像是新冠病毒的肆
虐、墾丁海域珊瑚產卵數的銳減與口蹄疫引發的豬
隻牛隻撲殺等等,但也有生態上的好消息,如梅花
鹿的復育成功,櫻花鉤吻鮭和綠蠵龜以及黑面琵鷺
的保育受到重視等等,以下關於這些生物的分類位
置,何者正確?
(A) 新冠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屬於原核生物界
(B) 豬、牛、梅花鹿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
(C) 珊瑚是軟體動物,綠蠵龜屬於爬蟲綱
(D) 櫻花鉤吻鮭屬哺乳類的硬骨魚綱
24. 下列關於動物界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節肢門中只昆蟲蛻去舊的骼才
長大
(B) 脊索動物門是動物界中種類、數量最多的一門
(C) 鳥類是脊索動物門中唯一會飛的脊椎動物
(D) 無尾熊和袋鼠屬於胎生哺乳類動物
25. 泰羅在分類上將蝴蝶和草蝦歸為一類,那麼依此原
則,蚊子可和下列哪一種動物歸為同一類?
(A) 螃蟹
(B) 蝌蚪
(C) 蛤蜊
(D) 海馬。
26. 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區,為南北走向之珊瑚礁質丘
陵地,舊稱麒麟山、埋金山、打狗山或打鼓山,是
高雄市的天然地標。其中有許多含有貝類化石的珊
瑚礁岩,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為何?
(A) 這些珊瑚是現已滅絕的陸生種珊瑚
(B) 這些珊瑚是被海浪沖上來的
(C) 這些珊瑚離水登陸生活
(D) 這些珊瑚礁岩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27. 雷歐參觀化石展覽時,聰明的他發現展覽會場上擺
放了一種不是化石的物品,此物品最可能為何?
(A) 暴龍的腳印
(B) 鸚鵡螺的外殼標
(C) 冰層中的長毛象
(D) 包埋在琥珀中的昆蟲。
28. 如附圖,每個圓圈代表一類動物的所示特徵,圓圈
重疊處代表不同類動物共同具有的特徵。下列何者
最可能是圖中灰色陰影所代表的特徵?
(A) 具有脊椎骨
(B) 具有細胞核
(C) 身體有分節
(D) 可利用管足運動
29. 某一山區的山羌在 1998 年至 1999 間的族群個體
變化如下:出生 15 隻,死亡 7隻,同時期又有 2
對山羌遷入,沒有遷出。下列有關此山羌族群的推
論,何者最適當?
(A) 此山區的山羌正在減少
(B) 此山區的山羌族群達至平衡
(C) 此山區的山羌有增加的趨勢
(D) 此山區的環境改變不適合山羌生存。
30. 當某一生態系達到平衡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合
?
(A) 物質不再有循環利用的現象
(B) 引進外來種繁衍可能會改變原來的平衡
(C) 群集中的每一族群出生數目等於死亡數目
(D) 消費者所得的總能量和生產者所含的總能量相
31. 國內的極限馬拉松高手-林義傑曾經參與一場橫渡
撒哈拉沙漠的比賽,花了 111 天,終於到達位於紅
海邊緣的終點。請問:在橫渡撒哈拉沙漠的路途
中,林義傑可能會有何種見聞或感受?
(A) 地表的土質溼滑難行
(B) 蜥蜴的體表缺乏角質層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C) 終日炎熱,日夜溫差小
(D) 蠍子、駱駝和跳鼠經常出沒於地表
32. 貝利亞在校園裡的小動物園內觀察到 3菊花、7
隻青蛙、19 隻螞蟻,下列敘述何者正?
(A) 貝利亞觀察到螞蟻正在搬運枯萎的菊花葉子,
因此螞蟻是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B) 因為螞蟻的個體比青蛙小,所以螞蟻的族群比
青蛙小
(C) 菊花、青蛙、螞蟻可組成一個生態系
(D) 貝利亞至少觀察 3個族群。
33. 台南七股的曾文溪河口是河流和海洋的交會處,河
川中的有機物質會在此處堆積,吸引許多節肢動物
及鳥類在此聚集,黑面琵鷺及許多其他候鳥也在此
渡冬。依據上述,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 每年到此渡冬的所有候鳥可稱為一個族群
(B) 在此棲息的黑面琵鷺和節肢動物可組成一個生
態系
(C) 此生態系中,節肢動物為生產者,鳥類為消費
(D) 在此棲息的所有生物族群可組成一個群集。
34. 附圖為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請問下列何者錯誤?
(A) 甲為光合作用
(B) 乙為攝食行為
(C) 丙為泌溢現象
(D) 丁為呼吸作用
35. 人類將人工魚礁投入水底以增加藻類、珊瑚及魚類
的棲息空間,這些魚礁最可能被置放在下列哪一地
?
(A) 溪流區
(B) 河口區
(C) 淺海區
(D) 大洋區。
背面尚有試題
36. ()為某地的一條食物鏈,圖()則為依據此食
物鏈各層級生物體總能量所繪製成的能量塔示意圖
(面積不代表實際能量大小),若其中蛇類族群的總
能量約為 10,000 量單位,則乙階層所含的總能
量最接近下列何者?
(A) 1,000
(B) 10,000
(C) 100,000
(D) 1,000,000 能量單
37. 附表為河口、沙漠、草原和森林四種生態系中的生
產者與消費者,下列各項配對何者正確?
代號
生產者
代號
消費者
A
仙人掌
昆蟲、鳥類、哺
乳類
B
草本植物
彈塗魚、招潮蟹
C
紅樹林植物
蛇、蜥蜴
D
高大樹木、
蘚苔
大象、獵豹
(A) A-丙,B-丁,C-乙,D-甲
(B) A-甲,B-乙,C-丙,D-丁
(C) A-丙,B-丁,C-甲,D-乙
(D) A-丙,B-甲,C-乙,D-丁。
38. 附圖為某地區的食物網示意圖,若此區域受到重金
屬的汙染,有關生物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比較,下列
何者正確?
(A) 藻類>小魚>海鷗
(B) 章魚>貝類>藻類
(C) 小魚>大魚>藻類
(D) 貝類>海星>大魚
39. 附圖為海洋生態系各區域示意圖,根據此圖,下列
敘述何者錯誤?
(A) 甲區為潮間帶
(B) 乙區的主要生產者為浮游性的單細胞藻類
(C) 丙稱為透光層,水深 200 公尺
(D) 丁區因不透光,故沒有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存在
40. 面對日益增加的垃圾所造成的問題,下列何者對減
少垃圾的量最有幫助?
(A) 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B) 以紙類製品代替塑膠製品
(C) 建造合格的焚化爐,以減少垃圾的體積
(D) 惜物惜福,減少垃圾的產生
試題結束,請將答案填入下方答案欄中
答對題數 1-20 題,每題 3分;答對題數第 21-
40 題,每題 2分;共 40 題,滿 100
一年級生物, 號姓名:
1.
2.
3.
4.
6.
7.
8.
9.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